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体重不足和體重下降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体重不足和體重下降之间的区别

体重不足 vs. 體重下降

体重不足指一個人的體重低於健康水平,通常以身高體重指數(BMI)作指標,BMI低於18.5屬於体重不足。醫學上体重不足的定義,未必適用於其他方面(如作為吸引力的指標)。. 重下降(Weight loss)在醫學、健康或是體適能領域中,是指人體体重的下降,可能是因為體液的減少、體脂肪或脂肪組織的減少,也有可能是淨體重(lean mass,無脂肪體重,是指骨骼矿物质、肌肉、肌腱及其他结缔组织的總重)的減少。體重下降可能是因為營養不良所造成、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影響,不過也可能是有意調整下的結果,調整的原因可能是要改善實際超重或肥胖,也有可能是自認超重或肥胖而進行調整。若不是因為運動,也不是因為減少熱量攝取,而出現沒有原因的體重下降,會稱為惡病體質,可能是嚴重疾病的症狀。若是因為一些原因,刻意讓體重下降,一般會稱為減肥。.

之间体重不足和體重下降相似

体重不足和體重下降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体重神經性暴食症神经性厌食症糖尿病營養不良癌症骨質疏鬆症身高體重指數腹瀉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为HIV)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屬反轉錄病毒的一種。普遍認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導致艾滋病,艾滋病是後天性細胞免疫功能出現缺陷而導致嚴重隨機感染及/或繼發腫瘤並致命的一種疾病。愛滋病毒起源於1920年代的非洲金沙萨,自1981年在美國被識別並發展為全球大流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通常也俗稱為「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毒」。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作為反轉錄病毒,在感染後會整合入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而目前的抗病毒治療並不能將病毒根除。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估計全球約有3670萬名愛滋病毒感染者,流行狀況最為嚴重的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是南亞與東南亞,成長幅度最快的地區是東亞、東歐及中亞。 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病程的一些時期,特別是早期及末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會存在於含有免疫細胞、血漿、淋巴液或組織液的某些體液中,如血液、精液、 前列腺液、陰道分泌液、乳汁或傷口分泌液;另一方面,病毒在體外環境中極不穩定。因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不安全的性接觸、靜脈注射、輸血、分娩、哺乳等;而通常的工作、學習、社交、或家庭接觸,比如完整皮膚間的接觸、共用坐便器、接觸汗液等,不會傳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唾液或淚液的通常接觸(如社交吻禮或短暫接吻)也未有導致傳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報告;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可將病毒透過先嚼過的食物(唾液內含血液)傳給孩子。.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和体重不足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体重

体重指的是人体(有时也指动物体)的质量,严格地说不是重量。常见衡量单位为千克、斤、磅等。是在医学、人体测量学、考古学和体育方面的有用参数。.

体重和体重不足 · 体重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神經性暴食症

經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又譯心因性暴食症或者神經性貪食症,一般簡稱為暴食症,是一種進食障礙,其特徵為患者會嘗試在後試圖進行淨空行為 -->。暴飲暴食代表在極短時間內攝取巨量食物,而淨空行為則是盡其所能消除所吃下的食物 -->,例如透過嘔吐或服食瀉藥來達成,也可能透過使用利尿劑、興奮劑、持續禁食或過度運動來努力減重;不過,大部分患者的身高體重指數在正常值內。如此強制性的嘔吐行為,可能導致關節皮膚增厚及牙齒破損 -->。暴食症經常與其他精神病相關,如抑鬱、焦慮、藥物與酒精成癮等,亦有高風險的自殺與自殘傾向。 如果近親有暴食症症狀,其家族內較普遍有其他暴食症患者;遺傳導致暴食症的風險比例約為30%至80%。其餘導致患病的風險因素包含、對於標準身型的社會文化壓力、自尊低落和肥胖症等。生活環境中若有家長擔心體重的狀況或推廣節食的文化價值觀,也有風險導致罹患暴食症。通常會基於個人病史來診斷是否罹患暴食症,但若患者否認有暴飲暴食與淨空行為時則難以確診。如果病人曾被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症,則應依照此診斷。其他類似的疾病包括過胖暴食症、克萊恩-萊文症候群和邊緣性人格障礙等。 認知行為療法是暴食症主要的治療方式。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SSRI) 或 三環類抗抑鬱藥類抗抑鬱藥物通常具有一定療效 。儘管神經性暴食症患者較神經性厭食症患者相比預後較佳,但患者的死亡風險較健康人群高。約五成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十年後狀況完全改善。 女性的暴食症發病率約為男性的9倍 -->,其中年輕婦女患病率最高 。 1979年,暴食症由英國精神科醫師首次命名並描述.

体重不足和神經性暴食症 · 神經性暴食症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神经性厌食症

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一般稱為厭食症(anorexia)是一種進食障礙,一般分別為:「自我约束型」以及「暴飲暴食型」。其中「自我约束型」厌食患者占多數,此型患者會万分担心體重過重因而約束自己的進食量。 「自我约束型」患者或簡稱厭食症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體重不足、營養不良、害怕體重增加、非常渴望變瘦,並因而。 儘管厭食症患者實際上體重過輕,但患者仍然會認為自己太胖。當被問到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他們會否認自身存在體重不足的問題。 厭食症患者通常會頻繁的量體重,只吃一點點東西甚或只吃某些東西。部分患者會出現運動過量、強迫嘔吐或使用緩瀉劑試圖減重。 厭食症的併發症包括骨質疏鬆症、不孕症以及心臟損傷。女性除了上述的併發症外還可能發生月經週期停止的現象。 厭食症的病因目前未明,部分基因的組成對於同卵雙生造成的影響往往多過對於異卵雙生。 重視苗條的社會文化價值也是提高罹病風險的重要環境因子。此外,厭食症通常出現於高階競技運動(high-level athletics)、模特兒與舞者等重視苗條的職業與活動 。 通常「生活遇到劇變」或遭遇引發的事情,可能會導致厭食症的出現。厭食症確診的必要條件為明顯過低的體重。厭食症的嚴重度以身高體重指數(BMI)為判定標準,輕度為BMI指數降至17;中度為16-17;重度為15-16,極重度為低於15。兒童係以為主,低於5%者即為體重顯著過低。 厭食症的治療方式包括恢復健康體重、治療潛在心理問題與解決引發厭食症的慣性行為。雖然藥物無法幫助增加體重,但可以協助治療相關的焦慮或抑鬱。有效療法包含:(也就是熟知的)與認知行為療法等。 部分病患需要住院治療以恢復體重。目前尚未釐清以餵食對恢復體重有何助益之相關證據。有些病患發病後痊癒再也不會復發,但也有病患反覆發病多年。厭食症的患者一旦恢復正常體重,其併發症就可以得到改善或解決。 西方國家估計約 0.9~4.3%女性與0.2~0.3%男性曾在人生中某個時間點得過厭食症。約有0.4%年輕女性會發生厭食症,是年輕男性病例數量的10倍以上;目前未知開發中國家的發病頻率。厭食症常見發病於青少年時期。20世紀時,厭食症變得更加普遍,其原因目前尚未釐清,可能是因為診斷技術進步且更加方便。1990年,全球因厭食症死亡人數為400人,2013年更增長到約600人。飲食失調也會提高一個人的死亡風險,甚至在廣泛致死原因(如自殺)之中也是如此。約5%厭食症病患會在10年內死於併發症。「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一詞起源於1873年,最早使用的人是。.

体重不足和神经性厌食症 · 神经性厌食症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缩写为DMs,简称diabetes)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它的特徵是患者的血糖長期高於標準值。高血糖會造成俗稱「三多一少」的症狀:、 、及體重下降。對於第一型糖尿病,其症狀會在一個星期至一個月期間出現,而對於第二型糖尿病則較後出現。不論是哪一種糖尿病,如果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引發許多併發症。一般病徵有視力模糊、頭痛、肌肉無力、傷口癒合緩慢及皮膚很癢。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酸血症與;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則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腎臟病、、以及視網膜病變等。 糖尿病有兩個主要成因:胰臟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是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全世界糖尿病患人數,1997 年為 1 億 2,400 萬人,2014年全球估计有4.22亿成人患有糖尿病。由於糖尿病患人數快速增加及其併發症,造成財務負擔、生活品 質下降,因此聯合國將每年的 11 月 14 日定為「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

体重不足和糖尿病 · 糖尿病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malnutrition)是一個描述健康狀況的用語,是指由不平衡飲食所造成的營養素缺乏、過剩、或比例失調。重要的營養成分包括:產生熱量的蛋白質、脂質與醣類,還有不產生熱量的維生素與膳食礦物質。一般會用「營養不良」指稱營養不足,也就是攝取的熱量、蛋白質與微量元素不足,但也屬於營養不良的一種。若是孕婦在懷孕時或兒童在兩歲以前發生營養不足,可能會對兒童的身心發展造成永久性的損傷。極度的營養不足稱之為饑饉,處在饑饉狀態的人可能會有身高偏低、體型瘦弱、活力不佳、腿部及腹部腫脹的情形,也容易受到疾病感染且不耐寒冷,而產生的症狀則視缺乏的元素而各有不同。如果不能長期攝取由適當數量、種類或質量的營養素所構成的健康飲食,個體將產生營養不良。長期的營養不良可能導致飢餓死亡。 营养不良最经常的原因是高质量的食品获取不足,而这又常常跟高昂的食品价格与贫困相关。除此之外缺乏母乳餵養也可能會造成嬰兒營養不足,而部分传染性疾病如腸胃炎、肺炎、瘧疾與痲疹,會造成人體熱量需求上升,也可能引起營養不足。營養不足主要可分為兩大類:與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又有幾種常見型態:因同時缺乏蛋白質和熱量而產生的與單純缺乏蛋白質產生的紅孩症;飲食成份中常缺乏的微量元素包括鐵、碘與。孕婦對營養的需求會增加,因此在懷孕期間營養不足更容易發生。在某些開發中國家,肥胖症不僅是營養過剩的表現,營養不足亦能造成肥胖症。其他可能引起營養不足的狀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與減肥手術,老年人則常因為生理、心理或社會因素而發生營養不良。 改善營養為發展援助中部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母乳哺餵可減少孩童的營養不良及死亡,並有效推進存活率。除母乳外,提供其他食物給6個月至2歲大的孩童,可改善營養不良。另外有良好證據,支持提供發展中國家懷孕過程中的孕婦與孩童,補充含微量元素的膳食補充劑。讓亟需的人取得食物之最佳方法為提供食品或給予金錢於當地市場購買,然而僅提供食物給學童是不夠的。大部分嚴重營養不良的都能以處理。當營養不良併發其他健康問題時,則建議進一步就醫治療。這些常包括處理低血糖、體溫、脫水以及漸進式餵食。基於感染之高風險,通常建議例行性給予抗生素。而解決營養不良的長期措施,包括提升農業技術、降低貧窮、改善和女性賦權。 2010年,全球共有9.25億人營養不良,並自1990年起,營養不良人數從1990年至今每年增加8,000萬人。此外,約10億人可能缺乏維生素與礦物質。2010年,估計造成60萬人死亡,比起1990年時造成88.3萬人死亡來說,有所降低。其他營養不良的情形,包含了碘缺乏病與缺鐵性貧血,造成8.4萬人死亡。2010年,營養不良造成失能調整生命年成長了1.4%。據信營養不良為兒童死亡起因的1/3,然而此部分卻很少被提及。2010年,估計已造成150萬兒童與婦女死於營養不良,而部分估計可能超過300萬。此外,有1.65億兒童有疾病導致的。營養不良於開發中國家更為常見。.

体重不足和營養不良 · 營養不良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癌症

症(英語:Cancer)又名為腫瘤(英語:Malignant tumor),指的是細胞不正常增生,且這些增生的細胞可能侵犯身體的其他部分;中医学中称岩,為由控制細胞分裂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分裂失控外,还会週遭正常組織甚至經由体内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转移到身體其他部分。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會癌化,有些細胞增生不會侵犯身體其他部分,稱為良性腫瘤。癌症常見的徵象與症狀包括新發生的腫塊、異常的出血、慢性咳嗽、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以及腸胃蠕動的改變等等,但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因此發現這些症狀並不一定表示得了癌症。在人類身上,目前已知的癌症超過一百種。 癌症有許多類型,因吸菸而罹癌者佔了癌症死者中的22%,肥胖、飲食不佳、運動不足、飲酒則共佔了10%。其他可能造成癌症的因素還包括某些感染、暴露於游離輻射、以及環境汙染因子。在發展中國家約有20%的癌症是由於感染症(如B型肝炎、C型肝炎、以及人類乳突病毒等)造成。致癌因子通常是透過改變細胞中的遺傳物質運作,通常許多這類遺傳物質的變化是癌症產生所必要的。約5-10%的癌症是由於遺傳自雙親的基因異常。癌症可以由症狀和徵候或透過的方式發現,然後再以影像檢查和切片檢查來確診。癌細胞持續生長而不受外在訊息調控,可能是原本正常的原癌基因被激活,将细胞引入到癌变状态,但主要还是因为一些与控制細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出现異常,如腫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失常。导致这种局面,可能是为该蛋白编码的DNA因突变而出现了损伤,轉译而出的蛋白质因此也出现错误。要將一個正常細胞轉化成一個惡性腫瘤細胞通常需要許多次突變,或是基因轉譯為蛋白質的过程受到干扰。引起基因突變的物质被稱為致癌物質,又以其造成基因損傷的方式可分為化學性致癌物與物理性致癌物。例如接觸放射性物質,或是一些環境因子,例如,香煙、輻射、酒精。还有一些病毒可將本身的基因插入細胞的基因裡,激活癌基因。但突变也会自然產生,所以即使避免接觸上述的致癌因子,仍然無法完全預防癌症的產生。发生在生殖细胞的突变有可能傳至下一代。 許多癌症都可以預防,預防的方式包括戒烟、不要攝取太多酒精、多吃蔬菜水果及類食品、減少紅肉與速食(包含)的攝取、維持健康體重、多運動、減少陽光曝曬、以及施打疫苗預防某些感染症等等。透過篩檢早期發現,對於部分的癌症(包括大腸直腸癌和子宮頸癌等)有用,但乳癌篩檢的價值則有爭議性。對癌症的治療方式通常結合化學療法、放射療法、手術以及標靶治療等。疼痛控制與症狀控制是癌症治療中重要的一環,而安寧緩和醫療對於癌症晚期的病人來說相當重要。癌症病人的存活率端看癌症的種類與開始治療時的疾病狀況。在已開發國家兒童癌症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平均高達80%,在美國的成年癌症病人的平均五年存活率則有66%。而病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以及惡性生長的程度。多數癌症根據其類型、所處的部位和發展的階段可以治療甚至治癒。一旦診斷確定,癌症通常以結合手術、化療和放射療法的方式進行治療。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開發出許多針對特定類型癌症的藥物,也增進治療上的效果。如果癌症未經治療,通常最終結果將導致死亡,也有出現因癌症未及時治療或是改用另類療法而延誤正規治療,因此影響病情的情形。 在2012年,大約有1,410萬人得到癌症,並且造成820萬人身亡(相當於全年總死亡人數的14.6%)。男性身上最常見的癌症包括肺癌、前列腺癌(攝護腺癌)、大腸直腸癌、以及胃癌;在女性身上最常見的則是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和子宮頸癌。兒童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和腦瘤最常見,不過非洲除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那裡更常見。2012年,大約16.5萬個15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產生癌症,由於DNA的損傷會隨著年齡而累積增加,罹癌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同時有數種癌症在已開發國家較常見。美国每年逝世的5个人当中有一人是因癌症致死,这一数字在世界范围则是100-350/100000。癌症在发达国家中已成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台灣則是長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隨著人類越來越長壽及開發中國家生活習慣的改變,全球的罹癌率整體而言在上升中。.

体重不足和癌症 · 癌症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骨質疏鬆症

質疏鬆症(英文:osteoporosis,來自希臘文 porous bones,意為「多孔的骨頭」)是一種因骨質密度下降,而骨折風險提高的疾病 -->。起因是礦物質大量流失,導致骨頭中的鈣質不斷流失到血液中;骨質疏鬆症也是中高年齡族群最常見的骨折原因。易於因骨質疏鬆而骨折的骨骼部位有脊椎、前臂骨、髖關節骨。通常骨折前都不會有任何症狀 -->,一直到骨骼變得鬆軟易折,稍微受壓就會斷裂 -->;發生慢性疼痛及機能衰退後,就連日常活動都會導致再度骨折。 骨質疏鬆包含最高骨質密度低於平均值,以及骨質流失高於一般平均值 -->,因雌激素下降,女性在更年期後骨質疏鬆會加劇 -->;該病症也可能因患病或接受治療而引起,例如酗酒、厭食症、甲狀腺機能亢進、卵巢切除術和腎病變 -->等疾病,有些用藥會促進骨質流失,如抗癲癇藥物、化療、氫離子幫浦阻斷劑、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和糖皮質素等 -->。運動不足和吸菸亦為風險因子。據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骨質疏鬆症是以低於青年人的平均骨骼密度2.5個標準差為定,通常是用雙能量X射線吸收測定法檢測髖關節骨骼。 骨骼疏鬆症的預防方法如兒童時期正常攝取鈣質,避免吃會骨折疏鬆的藥物 -->,患者預防骨折的方法有正常飲食、運動以及防跌倒 -->;改變生活型態如戒菸、戒酒也有幫助 。曾因骨質疏鬆而骨折過的患者服用雙磷酸鹽藥物很有效,但是這種藥對沒有骨折過的患者則效益不大,其他還有許多可用的藥物。 骨質疏鬆症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加重,約 15% 的白人 50 多歲起會出現症狀,80 歲以上則會提高到 70% ;骨質疏鬆亦多見於女性,甚於男性患者。已開發國家中利用篩檢發現 2% - 8% 男性及 9% - 38% 的女性確診罹患骨質疏鬆;開發中國家的發病率則尚不明朗。2010 年,歐洲有將近 2200 萬女性患者和 550 萬左右男性患者,同年在美國,發現有 800 萬左右女性和 100-200 萬男性患者。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包括性別(尤其是女性)、太早停經、種族(尤其是白人和亞洲人)、骨頭結構較細、身體質量指數過低、抽煙、酗酒、活動量不足、具有家族病史。 骨質疏鬆症主要可分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妇女的骨質疏鬆症(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更年期引致的骨質疏鬆症主要影響踏入更年期後的女性;隨著女性荷爾蒙的流失,骨質慢慢流失。另一方面,因年老所引致的骨質疏鬆症則是隨著年紀老邁,鈣質慢慢流失所引致;無論男性或女性都同樣受形響。 人類的最高骨骼密度通常在30到40歲間就會達到,隨後便會走下坡,漸漸發生礦物質流失現象。一般來說,女人骨質流失最快的時期是停經後五年間,脊椎密度平均每年減少3-6%,而超過50%年過80歲的女性會有骨折的經歷。男性骨質流失的速率則較為穩定,在達平均巔峰骨骼質量後,依據不同部位,每年流失約0.5-2%。雖然骨質疏鬆症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骨質疏鬆症增加骨折機會,從而影響病患者的健康和獨立生活能力,更大大增加社會醫療負擔。.

体重不足和骨質疏鬆症 · 骨質疏鬆症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身高體重指數

身高體重指數(又稱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一個計算值,主要用於統計用途。 “身高體重指數”這個概念,是由19世紀中期的比利時統計學家及數學家凱特勒(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最先提出。它的定義如下:.

体重不足和身高體重指數 · 身高體重指數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腹瀉

腹泻(俗称拉肚子,廣東俗稱肚痾,中医称之为泄泻,diarrhea, diarrhœa來自διάρροια,包含兩個字根:「διά /dia,經過」,以及「ῥέω/rheo,流動」)的定義是在24小时之內有軟便或水便的狀況而且排便三次以上 -->,症狀常持續好幾天而且可能因為體液流失的關係而產生脫水現象 -->。如果脫水的情形繼續惡化,接下來可能會出現排尿量減少、膚色蒼白、心跳過速、或者對外界刺激反應不佳 -->。另外,對以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軟便可能是正常的現象。 最常見的原因為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腸胃炎」 -->。主要是透過與病人的密切接觸 -->(例如: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或喝到污染的食物或飲料等途徑傳染。另外也可能是全身性感染的其中一個表現。非感染性原因例如:乳糖不耐症、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大腸激躁症、急性中毒等因素 。另外依症狀持續時間可分為急性腹瀉(小於兩周)、持續性腹瀉(二至四周)、慢性腹瀉(大於四周)。急性水樣腹瀉其中一個原因為霍亂弧菌感染。出血性腹瀉,也就是糞便中帶血,又稱為「痢疾」(Dysentery)。大部分情況不需做糞便培養確定病原。 感染性腹瀉的預防方式包括:改善、確保飲用水的潔淨以及勤洗手。讓嬰兒持續哺乳至少六個月,並施打輪狀病毒疫苗也是推薦的預防方式。在治療方面,給病人服用(乾淨的飲用水加上適量的鹽、糖、以及鋅片),如果說買不到口服脫水補充液,可以參考配方自行配製,口服脫水補充療法在過去25年內拯救了五千萬名孩童免於因腹瀉造成的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而死亡。一般建議腹瀉患者仍可正常進食(如果是哺乳中的嬰幼兒則照常哺乳)。徜若病人出現嚴重的脫水症狀,則可能需要靜脈輸液,但這情形並不常見,絕大多數的案例都能經口補足流失的水和電解質。腹瀉的病人很少需要抗生素,但在極少狀況下仍需要依情形給予抗生素(例如腹瀉中帶血、伴隨高燒、旅行後隨即發作的嚴重腹瀉、或是在糞便檢體中見到或培養出特定的細菌或寄生蟲。)樂必寧(Loperamide)對減緩腸道運動可能有幫助,但並不被建議用在嚴重腹瀉的患者身上。 全球每年有17至50億例的腹瀉病例,尤其常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兒童身上(平均約一年3次)。2012年全球五歲以下兒童死因當中腹瀉排名第二(有76萬名兒童死於腹瀉,佔11%)。經常發生的腹瀉也會造成五歲以下的兒童的營養不良及其他長期問題(如生長遲緩或智力發展遲緩)。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报告,全世界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有百分之二十是腹泻所引發的脫水現象造成的。每年有一百八十万孩子死于腹泻。.

体重不足和腹瀉 · 腹瀉和體重下降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不足和體重下降之间的比较

体重不足有21个关系,而體重下降有5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13.33% = 10 / (21 + 54)。

参考

本文介绍体重不足和體重下降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