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伯要兀真和忽必烈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伯要兀真和忽必烈之间的区别

伯要兀真 vs. 忽必烈

伯要兀真,元朝人物。 许兀慎氏,功臣博尔忽之女。大蒙古国薛禅汗忽必烈(元朝皇帝元世祖)的皇后(可敦、哈屯,汉译皇后)。元朝的后妃只有两等,汉人称之为皇后与妃子。元世祖以后只有得到策宝的皇后才算正宫皇后。《元史》、《新元史》记载她是忽必烈的第四斡儿朵的皇后。没有生下子女,只有第二斡儿朵的察必、南必两为皇后,先后得到皇后册宝。生子镇南王脱欢、爱牙赤。.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之间伯要兀真和忽必烈相似

伯要兀真和忽必烈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南必皇后大蒙古国察必皇后忽必烈元史元朝皇后爱牙赤脫歡 (鎮南王)新元史

南必皇后

南必皇后(;),弘吉剌氏,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二任皇后,纳陈孙仙童之女。 出生年份没有记载。至元二十年(1283年),纳为皇后,继察必皇后守正宫。当时元世祖年老,宰相、大臣常常不得与皇帝相见,南必皇后就颇能干预朝政,宰臣都通过皇后奏事。南必皇后有子一人,名叫铁蔑赤,是忽必烈最年幼的兒子。.

伯要兀真和南必皇后 · 南必皇后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大蒙古国

大蒙古国可以指:.

伯要兀真和大蒙古国 · 大蒙古国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察必皇后

察必皇后(;),弘吉剌氏,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第一繼室),屬第二斡耳朵,生四子,分別為長子朵兒只、次子太子真金、三子安西王忙哥剌、四子歸定王那木罕。是忽必烈妻子当中唯一在太庙中立有牌位的女人,與忽必烈感情深厚。.

伯要兀真和察必皇后 · 察必皇后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伯要兀真和忽必烈 · 忽必烈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元史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明太祖之命編撰的纪传体史書,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二十四史之一。.

伯要兀真和元史 · 元史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伯要兀真和元朝 · 元朝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皇后

皇后,在中國史籍中常簡稱為--,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目前唯一仍有皇后存在的國家及皇室是日本皇室,為明仁天皇(亦是现存唯一的皇帝)的皇后美智子,其他國家君主的正配一般只稱為“王后”。.

伯要兀真和皇后 · 忽必烈和皇后 · 查看更多 »

爱牙赤

爱牙赤,元世祖忽必烈的第六子。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世祖赐爱牙赤银印。二十四年(1287年),叛王势都儿攻打咸平,爱牙赤率宣慰使塔出,从沈州北讨,命宣慰使亦力撒合分兵到达懿州,势都儿逃走。后爱牙赤病卒。元贞初年,爱牙赤子孛颜帖木儿入朝,元成宗赐金帛如诸王大会例。所部在兀剌海路,地贫瘠,泰定元年(1324年),移镇阔连东部。孛颜帖木儿之兄阿木干,阿木干之子也的古不花,泰定年间亲信用事,皇帝到上都,他与中书省臣兀伯都剌等居守大都。.

伯要兀真和爱牙赤 · 忽必烈和爱牙赤 · 查看更多 »

脫歡 (鎮南王)

脱欢(;),《大越史記全書》作脫驩,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九子,封镇南王。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六月,封镇南王,赐螭纽金印。七月,奉命征占城,假道越南陈朝。十二月,至越南,大越上皇陳圣宗陈日烜派从兄与陈兴道将兵拒元。脱欢谕令陈兴道退兵,陈兴道不从。于是分军六道进攻越南。二十二年(1285年)正月,转战到富良江,大败越南水军。陈日烜為爭取御敵的時間,便將最小的妹妹送予脫歡。陈日烜弃城而走。脱欢入王京,不屯富良江北,唆都等人从占城来会。水陆分兵,追击陈日烜。五月,左丞李恒在安邦海口差点擒获陈日烜。当时暑雨疫作,粮运不继,诸将议退军。脱欢听从。五月二十,元军在册江结筏安浮桥渡河,越軍林中伏兵斬元將唆都。李恒殿后,毒矢贯穿膝盖,且战且行,仅卫脱欢出境。至思明州,士马亡失过半。元世祖得知,敕留蒙古军百人,汉军四百人为脱欢宿卫,其他诸军各回驻地。 第二年(1286年)春,召征东宣慰都元帅来阿八赤与阿里海牙至大都讨论伐安南,立征交趾行尚书省,以阿里海牙为左丞相,来阿八赤右丞,奥都赤为平章政事,乌马儿、樊楫等为参知政事,并受脱欢节制。征发江淮、江西、湖广三行省蒙古、汉军七万人,战舰五百艘,云南兵六千人,海外四州黎兵一万五千人,海道万户张文虎等运粮十七万石,水陆军一共十万。 湖广行省奏请缓师,诏阿里海牙返回。十一月,脱欢到达思明州,命右丞程鹏飞与奥鲁赤等分道并进,来八赤率领万人为前锋。脱欢到达界河,来阿八赤击败安南军。诸军会于万劫。十二月,脱欢到达茅罗港,攻破浮山寨,率诸军渡富良江,进逼大越王京升龙。陳圣宗、陳仁宗父子退到啖南堡,诸军攻下。二十五年(1288年)正月,陳圣宗入海,元军追之不及,还军。军中粮尽,脱欢派乌马儿至安邦海口迎张文虎的粮船。二月,元军退到安劫。三月,退到内旁关。安南军截击元军归路,万户张均率所部三千人力战,元军出关。陳圣宗率兵三十万扼守女儿关及邱急岭,脱欢从单已县经过盝州回到思明州。来阿八赤、樊楫、万户张玉都阵亡。 元世祖以脱欢丧师辱国,命他终身不许入觐。开始,脱欢始受封命镇鄂州,因为在南征军中所以没有镇守鄂州。二十八年,镇守扬州。大德五年(1301年),脱欢卒。六子:镇南王老章,镇南王脱不花(子孛罗不花、孛罗不花子大圣奴),威顺王宽彻普化,淮王帖木兒不花,文济王蛮子,安德王不答失里。.

伯要兀真和脫歡 (鎮南王) · 忽必烈和脫歡 (鎮南王) · 查看更多 »

新元史

《新元史》,由中国清末民初人柯劭忞所作,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民国九年刊為正史,為二十五史中最晚列入者,二十四史中未包含此書。 由於明代《元史》編纂工作過於草率,錯誤百出,歷代學者皆呼籲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為底本,利用明清有關元史的研究,例如參考《元經世大典》殘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關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國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書,參考《四庫全書》未收錄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於1920年脫稿,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明令列入正史,內容比《元史》正確詳備。《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新元史》中增補了許多列傳,像元末革命中的領袖人物如韓林兒、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等,《新元史》皆一一列傳。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 但《新元史》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藝文志》,而且書中所引用的新資料,都沒有註明出處,以致後人研究元史時,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此外,《新元史》循旧史观念,一味求简,删掉元史部分史料。还盲目迷信外国史料和野史,以讹传讹。.

伯要兀真和新元史 · 忽必烈和新元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伯要兀真和忽必烈之间的比较

伯要兀真有12个关系,而忽必烈有32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2.99% = 10 / (12 + 322)。

参考

本文介绍伯要兀真和忽必烈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