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科学和误差范围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伪科学和误差范围之间的区别
伪科学 vs. 误差范围
伪科学(pseudoscience),又称假科學、壞科學、疑似科学,是指任何经宣称为科学,或描述方式看起来像科学,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学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识、缺乏支持证据,禁不起可信性测试,或缺乏科学形式,For example, Hewitt et al. 误差范围表达了统计结果中的随机波动的大小。这可以视为同样的问卷调查进行多次,其报告的百分比的变化的衡量。误差范围越大,该调查得到的百分比接近“真实”值(也就是在整个样本空间中的百分比)的可能性越低。 误差范围可以通过一次抽样调查得到的每个数字进行计算,除非所进行的是一次非概率抽样。对于以百分比表达的结果,经常可以计算一个最大误差范围,它适用于该调查的所有结果(至少所有基于整个采样的结果)。有时最大误差范围可以直接从采样的大小(回答问卷者的数量)计算。 误差范围通常在三个可信度上给出;99%,95%和90%。99%这个级别是最保守的,而90%的级别是最不保守的。95%的级别最为常用。如果可信度为95%,则整个样本空间的“真实”百分比有95%的可能处于一个问卷的结果的误差范围内。等价的说,误差范围就是95%可信区间的半径。 注意误差范围只考虑随机采样误差。它不考虑潜在的其它误差源,例如问题中的偏向性,没有被调查到的群体所带来的偏差,拒绝回答或者撒谎的人带来的误差,错误记数或者计算带来的偏差,等等。 \approx 1.29/\sqrt\, These formulae only apply if the survey used a simple random sample.
之间伪科学和误差范围相似
伪科学和误差范围有(在联盟百科)0共同点。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伪科学和误差范围的共同点。
- 什么是伪科学和误差范围之间的相似性
伪科学和误差范围之间的比较
伪科学有109个关系,而误差范围有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0,杰卡德指数为0.00% = 0 / (109 + 8)。
参考
本文介绍伪科学和误差范围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