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伐爾得斯和台灣統治者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伐爾得斯和台灣統治者之间的区别

伐爾得斯 vs. 台灣統治者

伐爾得斯(Antonio Carreño de Valdes),西班牙人,1626年,他擔任首任西班牙雞籠淡水長官,控制了北台灣的行政與軍事。 南台灣被荷蘭佔領後,當時佔領菲律賓的西班牙總督施爾瓦得悉荷蘭人據台後,也不甘示弱,1626年春,命令伐爾得斯率領台灣遠征軍登陸佔領了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並於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而稱之為「聖救主」(San Salvador)。之後,伐爾得斯自任長官,並佔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區)興建「聖多明哥城」(位於今紅毛城原址)。. 台灣統治者有跡可查應自1624年荷蘭殖民算起,期間歷經鄭氏王朝、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17世紀中期(1638年)時,台灣原住民-巴布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灣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國,其統治者稱為「大肚王」,不過目前僅有兩位「大肚王」有跡可查。在17世紀之前,元、明兩朝雖於澎湖群島設置了澎湖寨巡檢司,也有澎湖寨巡檢官職設置(例如首任澎湖寨巡檢陳信惠),不過其僅駐於澎湖群島,並未實際管轄台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紀之前,台灣統治者所轄實際領土幾乎都未達台灣全境;即使到19世紀中期,台灣清治時期政府力量仍未涵蓋所有台灣原住民居住的番地。 除此之外,1722年-1769年負責監督台灣行政之巡視台灣監察御史及1874年-1884年,每年冬春兩季駐守於台灣台南辦公的福建巡撫、掌管台灣內政之台灣府知府、台灣布政使、掌管台灣軍事之台灣鎮總兵等等在此均不認定為台灣統治者。而即使照這樣認定標準下,並扣除未派實上任或回任者,從1624年至今的三百八十幾年當中,台灣統治者也超過了160位以上。.

之间伐爾得斯和台灣統治者相似

伐爾得斯和台灣統治者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基隆台灣和平島紅毛城荷兰西班牙胡安·德·阿爾卡拉索雞籠淡水長官淡水區

基隆

#重定向 基隆市.

伐爾得斯和基隆 · 台灣統治者和基隆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伐爾得斯和台灣 · 台灣和台灣統治者 · 查看更多 »

和平島

和平島是位於台灣基隆市中正區的一座島嶼,全島坐落於基隆港東北。島上的原住民巴賽族稱此島為「tuman」,17世紀漢人入墾後則稱為「大雞籠嶼」或「大雞籠山」,在1870年代時,為了要與東北方海上的﹝小雞籠嶼﹞﹝即今日基隆嶼﹞區隔,以免混淆,於是改名「社寮嶼(島)」。 二二八事件後,改名為「和平島」。 為北台灣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也是基隆最早有漢人入墾所在之一。.

伐爾得斯和和平島 · 台灣統治者和和平島 · 查看更多 »

紅毛城

紅毛城(閩南語:Âng-mn̂g-siâⁿ),古稱安東尼堡,是一座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古蹟。最早建城是在1628年統治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城」,但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予以重建,又命名為「安東尼堡」。而由於當時漢人稱呼荷蘭人為紅毛,因此這個城就被他們稱作紅毛城。1724年,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王汧開始整修紅毛城,增闢了四座外圍城門。1867年以後,紅毛城開始由英國政府租用,作為領事館,並於其旁興建領事官邸。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向英美宣戰,並曾短暫查封紅毛城,但於戰後即被交還與英方。爾後,英國雖於1950年和中華民國斷交,但仍持續使用紅毛城作為其領事館直至1972年與中共建交才停止運作,並在其後依序由澳大利亞與美國代為管理。一直到1980年,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指定為一級古蹟並開放供民眾參觀。紅毛城被視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定古蹟。 紅毛城古蹟區包含紅毛城主堡、前英國領事官邸以及清治時期所建造的南門。其中紅毛城主堡是臺灣最古老的完整建築物,前方置有四尊嘉慶18年製成的古砲;前英國領事官邸在主堡東側,為兩層式洋樓;南門則為古蹟區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使用觀音石砌成。另外,園區內也有一座從山腳下移上來的「寶順行」界碑。全園區由新北市政府淡水古蹟博物館負責營運。.

伐爾得斯和紅毛城 · 台灣統治者和紅毛城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伐爾得斯和荷兰 · 台灣統治者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伐爾得斯和西班牙 · 台灣統治者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胡安·德·阿爾卡拉索

胡安·德·阿爾卡拉索(Juan de Alcarazo),西班牙人,1630年,他接任伐爾得斯擔任西班牙雞籠長官,控制了北台灣雞籠(基隆)港口的行政與軍事。他駐紮地方約是社寮島(今和平島)的「聖救主」(San Salvador)城。該城與淡水長官格司曼所駐紮「聖多明哥城」(位於今紅毛城原址)成犄角之勢。.

伐爾得斯和胡安·德·阿爾卡拉索 · 台灣統治者和胡安·德·阿爾卡拉索 · 查看更多 »

雞籠淡水長官

雞籠淡水長官為台灣西班牙統治時期,西班牙設於台灣北部的統治官職名稱,首任長官為1626年攻下北台灣的伐爾得斯(Antonio Carreño de Valdes)。 包含台灣遠征軍統帥伐爾得斯,1626年-1642年間,擔任此長官職位的西班牙人共有八位,1630年起,該職位又分為西班牙雞籠長官與西班牙淡水長官。兩職分設立於雞籠(今基隆市)與淡水兩地,權力不如荷蘭的台灣長官。此長官職位,直至西班牙遭荷蘭人打敗,讓出雞籠與淡水兩地為止。.

伐爾得斯和雞籠淡水長官 · 台灣統治者和雞籠淡水長官 · 查看更多 »

淡水區

淡水區(英文:Tamsui District),舊稱滬尾,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西北沿海以及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區,南鄰臺北市北投區,西濱臺灣海峽,西南與八里區以淡水河一水之隔。而在歷史上,此處也曾經是西班牙登陸臺灣在臺灣北部散播的起點。.

伐爾得斯和淡水區 · 台灣統治者和淡水區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伐爾得斯和台灣統治者之间的比较

伐爾得斯有12个关系,而台灣統治者有27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3.16% = 9 / (12 + 273)。

参考

本文介绍伐爾得斯和台灣統治者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