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南蘇丹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南蘇丹之间的区别

伊斯兰合作组织 vs. 南蘇丹

伊斯兰合作组织(منظمة التعاون الإسلامي;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Organisation de la coopération islamique)原名伊斯兰会议组织,是一个伊斯兰世界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为联合国大会观察员;该组织由遍及中东、中亚、西非、北非和印度次大陆的57个国家组成,覆盖的人口约为16亿。秘书处设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吉达市;现任秘书长是原沙特社会事务大臣Yousef Al-Othaimeen(从2016年开始)。 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各成员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反对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和重返家园的斗争;支持穆斯林保障其尊严、独立和民族权利的斗争。 但要注意的是並非每個成員國是伊斯蘭國家,如蓋亞那、蘇利南、莫三比克、喀麥隆、烏干達和加彭等國,伊斯蘭反而是極少數人的信仰,阿尔巴尼亚則是唯一加入該組織的歐洲大陸的主權國家和聯合國會員國,2011年脫離蘇丹獨立的南蘇丹也在獨立後脫離該組織的勢力範圍。. 南蘇丹共和國(Republic of South Sudan;جنوب السودان),是非洲東北部一個內陸國家,2011年從蘇丹獨立。東面是埃塞俄比亞,南面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和烏干達,西面是中非共和國,北面是蘇丹。包含白尼羅河所形成廣闊的蘇德沼澤。目前首都是第一大城市朱巴,未來計畫將遷都到位置較居中的拉姆塞爾。 現代南蘇丹與蘇丹共和國的領土原為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佔據,後來成為英埃共管蘇丹,1956年蘇丹共和國獨立後成為其一部分,被劃分為南部10省。第一次蘇丹內戰後,蘇丹南方於1972年至1983年得到自治。第二次蘇丹內戰於1983年爆發,至2005年簽署《全面和平條約》,成立蘇丹南方自治政府。 2011年,南蘇丹獨立公投以98.83%通過,南蘇丹共和國於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獨立,约有30个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代表参加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庆典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参加了成立仪式。2011年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加入聯合國成为聯合國会员国。目前也為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等的成員國。2012年7月,簽署了日內瓦公約。南蘇丹獨立之後仍然有激烈的內部衝突,2014年以後在脆弱國家指數(前身為失敗國家指數)的評分一直是全球最高。.

之间伊斯兰合作组织和南蘇丹相似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南蘇丹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南蘇丹官方语言乌干达聯合國會員國列表非洲联盟阿拉伯语苏丹共和国英语

南蘇丹

南蘇丹共和國(Republic of South Sudan;جنوب السودان),是非洲東北部一個內陸國家,2011年從蘇丹獨立。東面是埃塞俄比亞,南面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和烏干達,西面是中非共和國,北面是蘇丹。包含白尼羅河所形成廣闊的蘇德沼澤。目前首都是第一大城市朱巴,未來計畫將遷都到位置較居中的拉姆塞爾。 現代南蘇丹與蘇丹共和國的領土原為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佔據,後來成為英埃共管蘇丹,1956年蘇丹共和國獨立後成為其一部分,被劃分為南部10省。第一次蘇丹內戰後,蘇丹南方於1972年至1983年得到自治。第二次蘇丹內戰於1983年爆發,至2005年簽署《全面和平條約》,成立蘇丹南方自治政府。 2011年,南蘇丹獨立公投以98.83%通過,南蘇丹共和國於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獨立,约有30个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代表参加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庆典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参加了成立仪式。2011年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加入聯合國成为聯合國会员国。目前也為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等的成員國。2012年7月,簽署了日內瓦公約。南蘇丹獨立之後仍然有激烈的內部衝突,2014年以後在脆弱國家指數(前身為失敗國家指數)的評分一直是全球最高。.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南蘇丹 · 南蘇丹和南蘇丹 · 查看更多 »

官方语言

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是經由國家、政府或其他具有管轄權的組織所認定具備法定地位的語言。一個國家的官方語言通常就是政府機構中使用的正式語言,是其公民与其政府机关通讯时使用的语言。.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官方语言 · 南蘇丹和官方语言 · 查看更多 »

乌干达

烏干達共和國(Jamhuri ya Uganda,Republic of Uganda)是東非的內陸國家,為伊斯蘭會議組織成員。 烏干達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銅、錫、鎢等礦藏豐富,英國殖民時期曾被稱為「非洲明珠」。20世紀下半葉因連年內戰及錯誤政策,國家經濟遭受巨大困難。與五個國家:肯尼亞、坦桑尼亞、布隆迪、盧旺達和南蘇丹同為東非共同體成員。近年來,除南蘇丹以外其他國家有意合併為東非聯邦,新國體將共同使用同一部憲法、一樣的貨幣,由同一位總統與合組的議會來治理。。.

乌干达和伊斯兰合作组织 · 乌干达和南蘇丹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聯合國一共有193個會員國。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都是聯合國大會的正式成員。 原則上,只有主權國家可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今日聯合國所有193個成員國全部皆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過,在聯合國初創時,菲律賓、印度這2個創始會員國尚未從他們的殖民母國獨立,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苏联加盟共和国。而美国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也争取到了与苏联对等的增加两个席位的权利,却因无法在当时的48个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当时还未升级为州)中选出两个州而搁置此事。如今,美国国务院网站在介绍联合国的创建过程时,依然声称“美国至今仍保留在适当时候增加两个联合国代表席位的权利”。再者,由於所有欲申請成為會員的國家必需通過安全理事會和大會的批准,部份依照《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可視為主權國家的政治實體,因為聯合國不承認他們的主權、缺乏國際普遍承認、或是遭受特定成員國的反對,導致這些國家沒有辦法成為聯合國的會員。 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那些主權地位沒有明確定義的政治實體,只能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觀察員可以在大會上發言,但是不能參與投票。.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 南蘇丹和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非洲联盟

非洲聯盟(Union Africaine; African Union),簡稱非盟(UA 或 AU),是一個包涵了55個非洲国家的聯盟,是屬於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於一體的全非洲性政治實體。非洲聯盟於未來有計畫統一使用貨幣、聯合防禦力量、以及成立跨國家的機關,這包括一個管理非洲聯盟的內閣政府。此聯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發展及穩固非洲的民主、人權、以及能永續發展的經濟,除此之外亦希望減少非洲內部的武裝戰亂及創造一個有效的共同市場,最終目標是建立「非洲合眾國」。 前身是1963年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立的「非洲统一組織」。2002年7月在南非改組。 2017年在第28届非盟首脑会议上,摩洛哥获得了54个成员国中的42国同意,时隔33年重新成为该组织成员国,至此非洲联盟已涵盖所有非洲主权国家。.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非洲联盟 · 南蘇丹和非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al-ʻarabīyah 或者 ʻarabī )是除了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外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源自公元6世纪的古典阿拉伯语。它包括书面语及流通于中东、北非和非洲之角(即索马里半岛)的各种口语。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 阿拉伯语的书面语称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或“书面阿拉伯语”。书面阿拉伯语是目前唯一在官方及正式场合使用的阿拉伯语,用于大多数书面文件和讲座、新闻广播等正式讲话。但这亦因国家而异。1912年,在摩洛哥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前,曾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一段时间。 阿拉伯语属于,与亚拉姆语、希伯来语、乌加里特语和腓尼基语相近。阿拉伯语书面语不同于其所有地方的口语,且更为传统和保守。两者是双层语言的关系,用于不同的场合。 一些地方的阿拉伯语无论是书写还是口头形式,都无法互通。而所有地方的阿拉伯语被当作是一个整体。即是说,纯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语言;但是从政治及民族的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如果阿拉伯语被当作一个整体,则世界上估计有4.22亿人以其为母语。如果各地的阿拉伯语当作是不同的语言,则很难估计到底有多少种,因为它们是方言连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其中埃及阿拉伯语的使用人数最多,大约五千四百万人以其为母语——多于其他任何一种闪米特语言。 阿拉伯语是美国使用人数第12多的语言。 现代的书面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源于古兰经的语言(即古典阿拉伯语),用于学校教学及工作、政府、媒体等场合。两者合起来被称为书面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语法与古典阿拉伯语大体相同,词汇也有相同之处。但古典阿拉伯语的一些语法结构在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中不再使用,在口语中不使用的词汇也不在现代书面语中使用。而且现代书面语从口语中借入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现象。新的词汇大多用来表达近现代出现的概念。 阿拉伯语用阿拉伯字母从右往左书写。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也可用拉丁字母从左往右书写,但没有统一的形式。 阿拉伯语往伊斯兰世界的语言(如波斯语、土耳其语、索马里语、波斯尼亞語、哈萨克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马来语和豪萨语)輸出了大量词汇。中世纪时期,书面阿拉伯语成了欧洲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科学、数学和哲学领域。这导致许多欧洲语言也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词汇。阿拉伯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羅曼語族的语言(特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加泰羅尼亞語和西西里語)影响很大。 阿拉伯语也从其他语言中借入了大量词汇,如早期从希伯来语、希腊语、波斯语、叙利亚语,中期从土耳其语,当代从欧洲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阿拉伯语 · 南蘇丹和阿拉伯语 · 查看更多 »

苏丹共和国

苏丹共和国(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苏丹,南苏丹独立后有时也被称作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国名源于阿拉伯语「Bilad-al-Sudan」,字面意思为“黑(人)的土地”。面积1,886,068平方公里,爲非洲面積第三大國、世界面積第16大國。首都喀土穆。人口多为阿拉伯穆斯林。曾被失敗國家指數评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归咎於军政府在达尔富尔战乱问题上的专制统治。同时,南苏丹於2011年1月9日举行公民投票,98.83%的投票支持獨立。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正式宣佈獨立。.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苏丹共和国 · 南蘇丹和苏丹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英语 · 南蘇丹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伊斯兰合作组织和南蘇丹之间的比较

伊斯兰合作组织有54个关系,而南蘇丹有19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3.27% = 8 / (54 + 191)。

参考

本文介绍伊斯兰合作组织和南蘇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