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夫里战役和阿爾克戰役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伊夫里战役和阿爾克戰役之间的区别

伊夫里战役 vs. 阿爾克戰役

伊夫里战役(Battle of Ivry)于1590年3月14日发生在胡格诺战争期间,纳瓦爾的亨利,即當時的法王亨利四世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他率领雨格诺派的军队击败了由馬耶納公爵統率的天主教聯盟,他的军队获胜后继续包围巴黎。 该战役发生在伊夫里(后改名为伊夫里拉巴塔耶(Ivry-la-Bataille))附近的Épieds平原,伊夫里拉巴塔耶位于厄尔河畔,巴黎西面30英里处。. 阿爾克戰役(battle of Arques)于1589年9月15日至18日,发生在胡格诺战争期间,纳瓦爾的亨利,即當時的法王亨利四世获得慘勝。他率领七千雨格诺派的军队击败了由馬耶納公爵統率的天主教聯盟(2.3萬人),他的军队获胜后嘗試第一次進攻巴黎。 該戰役地點的阿爾克(或阿克)離法國西北的迪耶普1.5里,經亨利臨時強化防禦後,成為易守難攻的強力據點。.

之间伊夫里战役和阿爾克戰役相似

伊夫里战役和阿爾克戰役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天主教联盟 (法国)亨利四世 (法兰西)馬耶納公爵雨格诺派法国宗教战争

天主教联盟 (法国)

法国天主教联盟(法语: La Ligue catholique),又被当时的天主教会称作“神圣同盟(法语:La Sainte Ligue)”,是法国宗教战争的主要参与方。该联盟由吉斯公爵亨利一世于1576年正式创建,旨在彻底铲除法兰西王国国内的新教徒——主要是加尔文派或胡格诺派新教徒,同时废黜国王亨利三世,並將溫和派的天主教徒(又稱「」,以蒙莫朗西公爵為首)一同視為打擊的對象,以激起群眾对天主教的狂熱。聯盟的另一個目的為反抗王權,讓貴族和自治城市得以堂而皇之地抵制法王亨利三世的稅捐和命令,并得以自行徵稅和招募軍隊。 於是亨利三世在1576年底加以反擊,於12月在布盧瓦召開三級會議,並宣布自己為聯盟的領袖,成功獲得支持从而得以对其进行干涉,甚至在1577年成功解散该聯盟。直到1584年由王位繼承危機造成的「三亨利之戰」開打時,该联盟才在吉斯公爵的主導下重新成立。 雖然聯盟的正式創立時間為1576年,但在1568年,吉斯家族的領袖──洛林的樞機就暗中成立聯盟的前身組織,而教宗西斯都五世、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及耶稣会都站在天主教联盟的一方,最终使法國宗教战争成为西欧近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战。 納瓦拉的亨利於1593年改宗天主教(改宗使亨利被廣泛地承認為法王),並与1595年收编聯盟的核心勢力,这才最终宣告该聯盟的結束。.

伊夫里战役和天主教联盟 (法国) · 天主教联盟 (法国)和阿爾克戰役 · 查看更多 »

亨利四世 (法兰西)

(偉大的、賢明的)亨利四世(Henri IV,),本名“亨利·德·波旁”(“一说‘亨利·德·纳瓦尔’”),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德·纳瓦尔1572年-1610年),继而成为法国国王(1589-1610),也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亨利四世原为雨格诺派信徒,为了继承法国王位,改信天主教。1610年在巴黎被刺身亡,人民普遍同情哀悼這位把法國從廢墟中重建的國王,讚譽為「賢明王亨利」(Bon roi Henri,或譯「賢君亨利」、「好王亨利」),並追稱為「亨利大帝」。.

亨利四世 (法兰西)和伊夫里战役 · 亨利四世 (法兰西)和阿爾克戰役 · 查看更多 »

馬耶納公爵

#重定向 夏尔·德·吉斯.

伊夫里战役和馬耶納公爵 · 阿爾克戰役和馬耶納公爵 · 查看更多 »

雨格诺派

#重定向 胡格諾派.

伊夫里战役和雨格诺派 · 阿爾克戰役和雨格诺派 · 查看更多 »

法国宗教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Guerres de religion),又名胡格诺战争,是发生在1562年-1598年间法兰西王国国内的内战和民众骚动事件,内战双方为罗马天主教廷和胡格诺派(加尔文派)新教徒。战争进行了连续八次,对当时的法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估计在当时三百万民众死于战乱及战争带来的饥荒和瘟疫,在宗教战争中仅次于造成八百万人丧生的三十年战争。.

伊夫里战役和法国宗教战争 · 法国宗教战争和阿爾克戰役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伊夫里战役和阿爾克戰役之间的比较

伊夫里战役有16个关系,而阿爾克戰役有1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15.62% = 5 / (16 + 16)。

参考

本文介绍伊夫里战役和阿爾克戰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