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地知幸介和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伊地知幸介和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之间的区别

伊地知幸介 vs. 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

伊地知 幸介(いぢち こうすけ、日本安政元年1月6日(1854年2月3日) - 大正6年(1917年1月23日)薩摩國出身之陸軍軍人。爵位為男爵。最終階級為陸軍中將。. 参谋本部是掌管大日本帝国陆军军令的机关,在1886年到1888年间也掌管日本帝国海军的军令。.

之间伊地知幸介和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相似

伊地知幸介和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大日本帝國陸軍少将中將明治

大日本帝國陸軍

大日本帝國陸軍(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りくぐん)是日本军的陸上武裝部隊,1871年(明治4年)成立、1945年(昭和20年)解散。略稱為帝國陸軍,一般常以日本陸軍稱呼,並不使用全名稱呼。同時,日本陸海軍本來被稱呼為國軍(こくぐん)、皇軍(こうぐん),但表達為日本陸軍的場合較多。解散后,为与陆上自卫队产生区别,多以旧日本陆军或旧帝国陆军称呼之。.

伊地知幸介和大日本帝國陸軍 · 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和大日本帝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少将

少將是軍隊的軍階,中将以下准將或上校或大校以上的一階,在沒有准將的國家中,少將為將官最初階。在有准將的國家中,准将是将官中最低階,少将則是兩顆星。根據國家不同,少將為將官中的第三階或第四階。中文裡的少將一詞是來自於日本軍制,日本軍制中的少將來自日本古代官職。當代日本自衛隊中的少將稱作「將補」。在北約軍隊中,相當於OF-7。 在中华民国,少將是將級最初階,肩、領章為一星,由上校所升任。他们在軍中通常擔任各司令部的副司令、國防部各下屬單位的高階主官(主管)、軍團副指揮官,地區指揮官、指揮部指揮官、旅長、軍醫院院長和軍校校長等一職。.

伊地知幸介和少将 · 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和少将 · 查看更多 »

中將

中將是許多國家軍隊中的職銜,介於少將和上將之間。這個職銜的來源可追溯至中世紀中,在戰場上接受上將的命令,再傳達下去的那個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的中将来自于日本古代官职。 在美國等國,陸軍、空軍及陸戰隊的中将称为Lieutenant General,海军中将称为Vice Admiral;英国空军中将则特称为Air Marshal。 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人民解放军、俄羅斯聯邦軍及英国皇家海军(2001年后改为3星)等国中将的军衔标志为两颗星,在美国军队及韩国國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及日本自衛隊等受美军影响较深的軍隊中,中将級別的军衔标志通常為三颗星,而法国军队及其他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中将军衔标志为四颗星。 中華民國國軍中将主要主要担任军长的职务,以及區域指揮官、司令官等。德國聯邦國防軍除了一般中將外,尚存在有「軍醫中將」此一特定軍銜名稱(陸、空軍軍醫中將稱Generaloberstabsarzt,海軍軍醫中將稱Admiraloberstabsarzt)。 在美國建國初期,中將為美國陸軍的最高軍銜。因為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軍銜就是中將。.

中將和伊地知幸介 · 中將和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 · 查看更多 »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伊地知幸介和明治 · 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和明治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伊地知幸介和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之间的比较

伊地知幸介有48个关系,而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有3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4.71% = 4 / (48 + 37)。

参考

本文介绍伊地知幸介和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