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勢平氏和平正盛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伊勢平氏和平正盛之间的区别

伊勢平氏 vs. 平正盛

伊勢平氏(),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至鎌倉時代初期的武家氏族,其中平正盛流又稱平家()。該氏族發跡於伊勢國,最初由於平亂有功,受到白河上皇賞識,逐漸打下根基。保元之亂和平治之亂後,支持後白河上皇,並且與其聯姻,誕下帶有伊勢平氏血統的皇子,又拉攏公家藤原氏,從而加強在朝廷的影響力。高倉天皇繼位後,作為外戚的平家,勢力大幅上升,與此同時鹿谷陰謀被揭發後,後白河上皇的影響力大減。其後,平清盛發動政變,逼使松殿基房退任關白,由女婿近衛基通接任,並且中止後白河上皇的院政,隨著外孫安德天皇繼位,清盛成為實際上的最高權力者。以仁王舉兵後,各地的源氏相繼舉兵反抗平家,最初雙方雖然各有勝負,可是隨著清盛和高倉上皇死去,加上爆發天災,平家的形勢漸趨不利,在俱利伽羅峠之戰等戰事接連敗於源義仲後撤離京都。其後,平家到處流竄,先後逃至九州、四國和中國地方,並且不斷遭到源氏軍追擊,及後在一之谷之戰中大敗於源義經,平忠度和平教盛等眾多平家一門戰死後,最終在壇之浦之戰中被消滅。. 平正盛(),是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平氏中的伊勢平氏當主,也是著名武將、公卿、政治家平清盛的祖父。.

之间伊勢平氏和平正盛相似

伊勢平氏和平正盛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平安时代平忠盛平忠正平正衡平氏平清盛但馬國白河天皇讚岐國鳥羽天皇院政檢非違使源義親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后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發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發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权力,建立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在804年、838年有兩次遣唐使交往(894年未成行)。天台和真言密宗佛教得到發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開始發展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伊勢平氏和平安时代 · 平安时代和平正盛 · 查看更多 »

平忠盛

平忠盛()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士。他出生伊勢平氏,同時也是後來日本權臣平清盛的父親。 忠盛之父平正盛擔任白河法皇的北面武士,在討伐源義親之戰中聲名顯著,並同河內源氏的源義忠聯姻中得勢。憑藉父親的關係,忠盛13歲成為左衛門少尉,兩年後成為檢非違使,負責維持京都的治安。1113年(天永4年)捕獲盜賊,同年成功阻止興福寺僧眾的騷亂。法皇十分讚賞他,將自己的寵妃祗園女御賜給了他。 1120年(保安元年),在擔任越前守之際,越前國發生殺人案件。兇手是日吉社的一名神人,忠盛逮捕了他,在押往檢非違廳的途中被延曆寺的僧兵劫走。白河法皇支持忠盛,逮捕了劫犯人的僧兵。此後忠盛獲得了昇殿的許可,並娶藤原宗子(池禪尼)為正室。 在鳥羽上皇執政時期,忠盛又多次參加討伐海賊的活動。1132年(天承2年),忠盛奉上皇之命建成了得長壽院,因功得到了內昇殿的許可。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受到了殿上人的忌恨,試圖在豐明節會上殺死忠盛。忠盛得知後,佩帶貼有銀箔的木刀登殿,公卿們因為害怕而不敢下手。鳥羽上皇非常讚賞他的行為,此後更是受到重用。 此後,平忠盛不斷昇遷,其最高的官位是正四位上刑部卿。忠盛一生曾轉任數個國的國守,積累了大量財富、威望和政治根基,為其子平清盛建立平氏政權奠定了基礎。.

伊勢平氏和平忠盛 · 平忠盛和平正盛 · 查看更多 »

平忠正

平忠正(),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將。出身伊勢平氏,為平正盛之子,也是平忠盛的弟弟、平清盛的叔父。 平忠正最初與父親正盛同出仕於白河法皇,後來在元永二年(1119年),顯仁親王出生,擔任顯仁親王的御監。顯仁親王即為後來的崇德天皇。此後,擔任馬寮的次官右馬助。長承二年(1133年),擔任鳥羽上皇的勘當。 保延二年(1136年),成為警衛藤原賴長車駕郎黨的領頭人,以攝關家的家人身份活躍。仁平二年(1152年),任賴長的家司職事。忠正與深受鳥羽上皇信任的兄長忠盛以及侄兒清盛早早就有不和的傳聞。 保元之亂發生之時,支持崇德上皇一方,與藤原賴長共同自宇治上洛,以白河北殿為據點,被後白河天皇一側擊敗,逃亡伊勢。在潛伏一段時間之後,由於信賴侄兒平清盛,與兒子平長盛、平忠綱、平正綱、平通正一起投降。27日,朝廷下達罪名的宣旨。翌日,在六波羅被處死,處刑者為侄兒平清盛。 服部氏、戶澤氏、中根氏皆自稱是平忠正的子孫。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家 Category:伊勢平氏 Category:伊勢國出身人物.

伊勢平氏和平忠正 · 平忠正和平正盛 · 查看更多 »

平正衡

平正衡(),是平安時代中期的武將、平氏中的伊勢平氏當主,也是著名武將、公卿、政治家平清盛的曾祖父。.

伊勢平氏和平正衡 · 平正盛和平正衡 · 查看更多 »

平氏

平氏是由日本天皇在平安時代賜姓的皇族之一,第一批改姓平氏由桓武天皇稱為桓武平氏、仁明天皇系屬稱為仁明平氏、文德天皇系屬稱為文德平氏以及光孝天皇系屬的光孝平氏,一般而言,平氏多指桓武天皇的平氏。 桓武平氏又分为很多支流。其中以葛原親王流最为繁盛,其他还有万多親王流、仲野親王流以及賀陽親王流。此后,葛原親王的长子平高棟的后裔又称为高棟王流;三子平高望的后裔则称为高望王流。日本昌泰元年(898年),平高望将其子国香、良兼、良将派往各个领地,此后平氏在地方上的势力更加巩固。这一时期以关东武士集团为基础形成了“坂東平氏”,其中,平高望的側室之子良文的子孙在关东地方分散成为三浦氏、土肥氏、秩父氏、千葉氏等武家,所以良文流也被称为“坂東八平氏”。平国香的孙子平維衡,为避乱迁往伊势地方,其后裔称为“伊勢平氏”,属于坂東平氏的庶流。 平維衡之曾孙平正盛的直系后裔,被称为平家。平安時代末期,平正盛之孙平清盛将平氏政权带到了荣华的顶峰,但随即衰落。在源平戰爭中,平家被源家击败后覆亡。由於池禪尼在平治之亂後曾保住了賴朝的性命,因此賴朝同意保住其子平賴盛官位和莊園,成為在壇之浦之戰後伊勢平氏中唯一倖存的一支。《平家物語》一书描写的就是这一支平氏。平家也泛指伊勢平氏。.

伊勢平氏和平氏 · 平正盛和平氏 · 查看更多 »

平清盛

平清盛(、元永元年-治承5年閏2月4日),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公卿、政治家。伊势平氏的栋梁平忠盛的嫡长子。1156年的保元之乱後贏得後白河天皇的信賴,1159年的平治之乱中打败了源义朝巩固其地位。1167年升任太政大臣(相國),隔年出家,女儿平德子嫁給高仓天皇成為皇后,開創了誇稱「除了平氏一族之外,其他人都不配當人」(平氏にあらずんば人にあらず)的平氏政權輝煌時代,但逐渐平氏的独裁引起了贵族、僧人、武士的反对。后来他对後白河法皇十分不满,治承三年(1179年)發動政變,幽禁後白河法皇於鳥羽殿。治承4年(1180年)2月,他迫使高仓天皇退位,拥立自己的外孙安德天皇即位。平清盛于1181年死于热病,三年后平氏被河内源氏打败,兵权也被夺取。.

伊勢平氏和平清盛 · 平正盛和平清盛 · 查看更多 »

但馬國

但馬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陰道,又稱但州。但馬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兵庫縣的北部。.

伊勢平氏和但馬國 · 但馬國和平正盛 · 查看更多 »

白河天皇

白河天皇(;),日本第72代天皇。本名贞仁()在世,在位:延久四年十二月八日(1073年1月18日) - 应德三年十一月廿六日(1087年1月5日)。 他仿效父親後三條天皇實行院政,是第一位实行院政的法皇(退位後的天皇稱上皇,上皇出家稱法皇)。曾誇口道:「賀茂川之水、雙陸的賭局、山法師(比叡山僧兵),天下間唯有這三件事不如我意!.

伊勢平氏和白河天皇 · 平正盛和白河天皇 · 查看更多 »

讚岐國

讚岐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又稱讚州。讚岐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香川縣,但設置之初不包含小豆島及直島諸島。.

伊勢平氏和讚岐國 · 平正盛和讚岐國 · 查看更多 »

鳥羽天皇

鳥羽天皇(;),日本第74代天皇(嘉承2年7月19日(1107年8月9日) - 保安4年正月28日(1123年2月25日))。諱宗仁()。 出生後不久母親藤原苡子就逝世了,由祖父白河法皇養育。出生7個月後就被立為太子。父堀河天皇死後,5歲的鳥羽天皇即位,政務全部由白河法皇管理。永久5年(1117年)娶白河法皇的養女藤原璋子(待賢門院)并立為中宮,以後與中宮生下五男二女。保安4年(1123年)1月23日,在白河法皇的主持下,鳥羽天皇禪位給了與待賢門院所生的長子崇德天皇,實權仍由白河法皇掌握。 白河法皇死後,大治4年(1129年)開設院政。鳥羽上皇一反白河法皇的政策,將被白河法皇疏遠的藤原忠實的女兒泰子(高陽院)迎入宮中,以鞏固自己的院政。另一方面,失去白河法皇這一保護傘的待賢門院失寵,鳥羽上皇寵愛藤原得子(美福門院),迫使崇德天皇將皇位讓給了得子的兒子近衛天皇。他掌握著崇德、近衛、後白河三代天皇的實權共計28年。康治元年(1142年)在東大寺受戒,成為法皇。鳥羽法皇死後,崇德上皇和後白河天皇的衝突全面爆發,最後導致了保元之亂。.

伊勢平氏和鳥羽天皇 · 平正盛和鳥羽天皇 · 查看更多 »

院政

院政指日本政权由摄关政治转移到幕府的过渡时期的政治体制。天皇讓位而自稱上皇,在「院」中執政的政治形態。是皇權為了抵抗攝關政治而發展出來的政治制度。.

伊勢平氏和院政 · 平正盛和院政 · 查看更多 »

檢非違使

檢非違使是日本律令制下的令外官之一,「檢察非違(非法、違法)的天皇使者」之意,管轄京都的治安維持和民政。平安時代後期,也在令制國設置。.

伊勢平氏和檢非違使 · 平正盛和檢非違使 · 查看更多 »

源義親

源義親(),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一位武將。他是源義家的兒子,在《尊卑分脈》中稱是義家的次子。 源義親活躍於前九年之役和後三年之役,被稱為「天下第一武勇之士」。原敘從五位下,任左兵衛尉。後來擔任對馬守,在九州橫行,對人民進行殺害掠奪,被人稱為「惡對馬守」。康和三年(1101年)被大宰大貳大江匡房告發,朝廷商議對他進行追討。父親源義家派遣郎黨藤原資道前去試圖召喚他,但資道反而卻說服義親殺害朝廷官吏。翌年,朝廷決定將義親流放隱岐國。義親沒有前往流配之所,卻在出雲國殺害了目代,奪取官物。 嘉承二年(1107年)12月,朝廷任命平正盛為追討使。嘉祥三年(1108年)正月,平正盛向朝廷報告誅殺了源義親。正盛凱旋之後,朝廷對其進行恩賞,並將源義親梟首示眾。 此後河內源氏發生內亂,天仁二年(1109年)家督源義忠被暗殺,源義綱被認定為嫌疑人而遭到追討,一族被滅,義綱流放佐渡國。源為義繼任家督後源氏開始沒落,平氏抬頭。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Category:河內源氏.

伊勢平氏和源義親 · 平正盛和源義親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伊勢平氏和平正盛之间的比较

伊勢平氏有283个关系,而平正盛有1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4.32% = 13 / (283 + 18)。

参考

本文介绍伊勢平氏和平正盛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