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

指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

伊麗莎白·伍德維爾(Elizabeth Woodville),英格蘭愛德華四世的王后,自1464年到1492年去世為止。孩提時期,家境屬中階英格蘭貴族。第一段婚姻,嫁給蘭開斯特家族的次要擁護者之一,格魯比的約翰·格雷爵士,這位爵士不幸死於第二次聖亞班士城之役,讓伊麗莎白成為帶著兩個兒子的寡婦。憑藉著自身的美貌,繼而與愛德華四世結為連理,這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即使缺少顯赫的家世與英國人身份,伊麗莎白仍然當上王后,意味著平民在玫瑰戰爭時期正逐漸興起,這場戰爭也就是堂兄弟之戰。愛德華已經是第二個貴族會議加冕的英格蘭國王,而伊麗莎白是第一個被加冕的王后。婚姻雖然提攜了親戚們的地位,卻招来華威伯爵理查·內維爾的仇視。「造王者」和眾多同盟在這個日趨分裂的皇室裡掌握極為重要的命脈。 這段婚姻被視為愛德華與第十六任華威伯爵內維爾不和的臨界點,華威因而意氣用事叛變投奔蘭開斯特。伊莉莎白仍然擁有某種程度的政治影響力,即使愛德華五世她的大兒子王權如此短命,被後來的理查三世罷黜。她在亨利七世於1485年登基加冕的事件裡,亦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代表玫瑰戰爭的結束。然而在1485年之後的幾年間,她被迫屈居於亨利的母親瑪格麗特·博福特夫人之下,影響力漸微。甚至被永久趨逐出王宮,黯然遁世。 伍德維爾的小孩包含兩個被囚禁於倫敦塔的王子,以及約克的伊麗莎白。她還是亨利八世的外祖母,以及愛德華六世、英格蘭的瑪麗一世與伊麗莎白一世的外曾祖母,蘇格蘭的瑪麗女王的外高祖母。她是自亨利八世之後所有英格蘭皇室的祖先,自詹姆斯五世之後所有蘇格蘭皇室的祖先,自詹姆斯六世之後所有大不列顛皇室的祖先。.

19 关系: 卢森堡的杰奎塔大倫敦亨利七世 (英格兰)亨利八世亨利六世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圣乔治礼拜堂 (温莎城堡)北安普敦郡玫瑰战争玛丽一世 (英格兰)理查三世 (英格兰)第一代约克公爵什鲁斯伯里的理查約克的伊麗莎白約克王朝爱德华五世爱德华六世詹姆斯一世 (英格蘭)詹姆斯五世 (苏格兰)枢密院

卢森堡的杰奎塔

卢森堡的杰奎塔(Jacquetta of Luxembourg,1415/1416 – 30 May 1472)圣波尔,冈瓦萨诺与布列讷伯爵,卢森堡的皮埃尔一世的长女。英国玫瑰战争时期人物。先嫁亨利五世的弟弟、法国摄政、贝德福德公爵约翰,支持兰开斯特家族。约翰死后,秘密嫁給公爵的管家理查·伍德维尔,继续为兰开斯特家族效力。亨利六世封理查·伍德维尔为里弗斯男爵。在长女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爱德华四世结婚后,改投约克家族,理查·伍德维尔进封里弗斯伯爵。她和前夫无子女,和后夫有十四个孩子。1470年被第十六代沃里克伯爵理查·内维尔指控为女巫,无罪释放。1484年被理查三世指控使用巫术促成爱德华四世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姻。.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卢森堡的杰奎塔 · 查看更多 »

大倫敦

大倫敦(Greater London),位於英國英格蘭東南部,是英格蘭下屬的一級行政區劃之一,範圍大致包含英國首都倫敦與其周圍的衛星城鎮所組成的都會區。行政上,該區域是在1965年時設置,其下包含倫敦市與32個倫敦自治市,共33個次級行政區。除了是英格蘭的一級行政區外,大倫敦也是歐洲議會選區(European Parliament constituency)之一,設有9個歐洲議會議員(MEPs)席次。除了是整個英國的行政中樞所在地外,大倫敦地區也是全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行政區。 大倫敦地區面積為1,579平方公里,在剛進入21世紀時歡慶過人口突破7百萬的里程碑,根據2014年年中統計,大倫敦地區人口為8,546,761人。大倫敦地區的北半緊鄰東英格蘭的埃塞克斯郡與赫特福特郡,南半則與東南英格蘭的白金漢郡、伯克郡、薩里郡與肯特郡為鄰。上述首都圈外圍郡份為通勤居住帶,合稱「伦敦周围各郡」(Home counties)。.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大倫敦 · 查看更多 »

亨利七世 (英格兰)

亨利七世(英文:Henry VII,),英格蘭國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他是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里士满伯爵埃德蒙·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的曾孙女玛格丽特之子。被视为兰开斯特派首领。因為理查三世要求布列塔尼引渡亨利七世回國,亨利七世流亡至法国。1485年,在法国攝政法兰西的安妮援助下,將理查三世杀死,宣布继承英格兰王位。 1486年,亨利七世與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约克的伊丽莎白结婚,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结束了玫瑰戰爭。其後亨利七世採取联姻政策,亨利七世為长子亞瑟·都鐸聘娶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凱瑟琳,爾後長子亞瑟早逝,為繼續保有與西班牙之間以聯姻方式獲得的友好關係,亨利七世說服凱瑟琳留下,並將其嫁給次子亨利;亨利七世的长女瑪格麗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亨利七世任內獎勵工商业发展,有贤王之稱。.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亨利七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Henry VIII;),是英格蘭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繼位。他也是愛爾蘭領主,後來更成為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為了休妻而另娶新皇后而與當時的羅馬教皇反目,推行英格兰宗教改革,並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許自己另娶,並将當時英國主教立為英國國教會大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蘭最高宗教领袖,並解散罗马教廷在國內的修道院,使英國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他在位期間,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雖然有說亨利八世在離世前成為英國國教徒,但是他一生都提倡天主教儀式及教條。他的後裔愛德華六世,以及伊麗莎白一世都繼續推行改革。但是,他的女兒瑪麗一世在位期間曾恢復天主教的地位。亨利八世曾經有六次婚姻,其中有兩個妻子被其下令斬首。 他在位期间,除了推行宗教改革外,更積極鼓励人文主义研究。亨利八世还合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使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国家的权力扩大了,而中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度也加强了;亨利成功的参与了欧洲大陆上的政治外交,然而却为此耗尽了国库,给以后继位的英国君主带来了麻烦。.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亨利八世 · 查看更多 »

亨利六世

有多位历史人物可以译为亨利六世:.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亨利六世 · 查看更多 »

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終生未婚,因此有“童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荣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或直譯“好女王貝絲”)。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麗一世。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但在她两岁八个月的时候,生母不僅即被父親处死,其婚姻關係亦被宣布无效,伊丽莎白被剥夺王室称号。她的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继承了王位直到1553年駕崩,他无视两位同父异母姐姐及當時的法律规定,伊丽莎白和罗马天主教徒玛丽,而把王位传给了简·格雷夫人。爱德华的遺願並沒有成功,玛丽赶走了简·格雷夫人,当了女王。 1558年,伊丽莎白接替她的同父异母姐姐而成为女王,聲稱要在優秀顧問的帮助下治理國家。她非常信任一群以為首的顾问官们。伊丽莎白上任後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新教的英格蘭教會,她成为该教会最高领袖,實施。人们原以为伊丽莎白会结婚生子,以延续都铎王朝。但她没有,尽管有很多人追求她。随着她的年龄渐长,伊丽莎白因为其未婚而变得知名。当时有不少人通过画像,游行和文学作品讴歌她。 在国家管理方面,伊丽莎白比她的父亲和姐姐更加温和Starkey Elizabeth: Woman, 5.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圣乔治礼拜堂 (温莎城堡)

圣乔治礼拜堂(St George's Chapel)是英国温莎城堡的皇家礼拜场所和嘉德勋章教堂。可容納約800人。.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圣乔治礼拜堂 (温莎城堡) · 查看更多 »

北安普敦郡

北安普敦郡(Northamptonshire,英文簡稱:Northants'/N'hants),英國英格蘭東部的郡。以人口計算,北安普敦是第1大(亦是唯一一個)城市(亦是郡治)、第1大自治市鎮(Borough);科比是第1大鎮(Town),凱特林是第2大鎮,韋靈伯勒是第3大鎮。 北安普敦郡實際管轄7個非都市區,因為沒有包含單一管理區,無論把它看待為名譽郡還是非都市郡,其人口和面積都分別是669,300和2,364平方公里。 File:Kilworth_Wharf_-_geograph.org.uk_-_164606.jpg|渡輪觀光業 File:Kimi_Raikkonen_2006_test.jpg|銀石F1賽車場 File:Next_stop_Wellingborough_-_geograph.org.uk_-_1400370.jpg|米德蘭主線鐵路.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北安普敦郡 · 查看更多 »

玫瑰战争

玫瑰戰爭(又稱薔薇戰爭;英語: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争夺英格蘭王位而發生斷續的內戰。兩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次子及第四子的後裔,蘭開斯特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第三子的後裔。玫瑰战争是约克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第五代、第六代继承人对兰开斯特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第四代、第五代继承人的王位战争。 「玫瑰戰爭」一名當時並未出現,而是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誌戰爭的開始後才成為普遍用語。此名稱源於兩個家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玫瑰和約克的白玫瑰。 該戰爭大部分由馬上騎士和他們的封建隨從組成的軍隊所進行。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國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東部。貴族力量在整个戰爭期間被大大削弱。例如,在戰爭爆發前的1425到1449年間,有25個家族滅絕消失,在戰爭期間的1450到1474年間,有24個家族滅絕消失。随着雄心勃勃公然叫陣的貴族們在戰爭初期大量戰死,接近戰爭後期,越來越少的貴族願意在不確定的戰爭中以他們的生命和頭銜冒險。这是貴族封建力量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进而導致了都鐸王朝統治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發展。 戰爭最終以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克的伊莉莎白聯姻結束,同時也結束了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開啟威爾斯人的都鐸王朝。這也標記著在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的結束並走向新的文藝復興時代。為了紀念這場戰爭,英格蘭以玫瑰為國花,並把皇室徽章改為紅白的「都鐸玫瑰」。.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玫瑰战争 · 查看更多 »

玛丽一世 (英格兰)

麗一世(Mary I,),是英格蘭和爱尔兰女王、都铎王朝第四位和倒数第二位君主(1553年7月6日-1558年11月17日,实际上任日為7月19日)。 她於其同父異母弟弟愛德華六世死後繼承其王位,並再次於英格蘭內恢復羅馬天主教(舊教),取代她父親亨利八世提倡的盎格魯教派(新教),過程中,她下令燒死約300名宗教異端人士,得名「血腥瑪麗」。 最終,瑪麗苦心經營的羅馬天主教在她死後,被繼任的伊莉莎白一世以新教所取代。.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玛丽一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理查三世 (英格兰)

查三世(Richard III,),英格蘭國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他是愛德華四世之弟,封格洛斯特公爵,同時也是約克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他在博斯沃思原野战役的敗戰,為玫瑰戰爭與金雀花王朝畫上句點。其兄愛德華四世過世後,理查曾短暫以護國公的身分替愛德華四世的兒子─愛德華五世攝政,隨後將愛德華五世與他的手足,舒茲伯利的理查(即第一任約克公爵)送進倫敦塔後奪權成功,並於1483年7月6日被加冕為英格蘭王。 歷史曾發生過兩場針對理查三世的大規模叛亂行動: 第一樁發生於1483年,由強烈反對愛德華四世的人士及支持理查三世稱王的亨利·斯塔福德,第二代白金漢公爵領導。這次事變很快就被理查三世平定,而白金漢公爵則在賽利斯伯利地區的牛頭旅館附近被斬首。第二樁發生於1485年,領導者是亨利·都鐸,第二任理奇蒙伯爵與其叔父賈斯伯·都鐸。叛軍成功登陸英格蘭,並於博斯沃思原野战役擊敗了理查三世。理查三世就此成為金雀花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與最後一個死在戰鬥中的英格蘭國王。.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理查三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第一代约克公爵什鲁斯伯里的理查

約克公爵什鲁斯伯里的理查(),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第六个孩子和第二个儿子,出生于什鲁斯伯里。他和短暂为爱德华五世国王的兄长在理查三世于1483年夺位后不久神秘失踪。.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第一代约克公爵什鲁斯伯里的理查 · 查看更多 »

約克的伊麗莎白

約克的伊麗莎白(Elizabeth of York,),1486年起为英格蘭王后直至去世。作为亨利七世的妻子,她是都铎王朝第一位王后。她是英格蘭國王爱德华四世的女儿、理查三世的侄女,在亨利于终结玫瑰战争的博斯沃思原野战役获胜后嫁给亨利。她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的母亲。因此,她依次是英格兰国王们的女儿、姐姐、侄女、妻子和母亲(非生前)。 在她几乎平安的一生里,从1483年她17岁时父亲去世,到1486年结婚之间的时间是一段暴力和紧张的插曲。她的两个弟弟“塔裡的王子”失踪,命运未知。她和妹妹们被叔父理查三世迎回宫中。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王朝最终得胜,对身为约克王朝公主的她而言似乎是进一步的灾难,但亨利·都铎渴望弥合宿怨,且在入侵前已许诺娶她;这也是他获取约克王朝支持的重要举动。 尽管长子威尔士亲王亚瑟1502年15岁就去世了,其他也有三个子女早夭,但她的婚姻显得成功。她几乎不参与政治。她存活的子女成为了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和法兰西王后;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后裔多是她的后裔。.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約克的伊麗莎白 · 查看更多 »

約克王朝

約克王朝()是英格兰的一个王朝,该王朝于15世纪后半叶与兰开斯特王朝争夺王位,其起因在于约克王朝和兰开斯特王朝均是金雀花王朝的旁支,最后这场争夺导致了玫瑰战争。战争命名的原因是两个王朝的家徽上均有一朵玫瑰:约克王朝的是一朵白玫瑰,兰开斯特王朝的是一朵红玫瑰。 約克王朝是1385年建立的,当时爱德华三世的第四个儿子兰利的埃德蒙被封为约克公爵。亨利六世在位时,约克公爵三世金雀花的理查提出他应该是真正的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是爱德华三世的三子冈特的约翰的孙子,也是兰开斯特王朝的首领。金雀花的理查要求王位的理由是他的舅舅埃德蒙·莫提梅作为爱德华三世次子克拉伦斯公爵莱奥内尔独生女菲利帕的长孙,可能曾被理查二世立为继承人。埃德蒙·莫提梅无子,他死后他的继承权就合理地落到了他姐姐安娜·莫提梅的儿子,即金雀花的理查的头上了,因此他金雀花的理查作为王位继承人比亨利六世更加合理。最后金雀花的理查与亨利达成了一个协议,在这个协议中亨利承认理查的王位合理性,而理查则承认亨利六世是当时的在位国王,他不希望在位国王被废黜,亨利死后約克王朝继承王位。英格兰议会批准了这个协议。 但并非所有兰开斯特王朝的人都同意这个协议,尤其亨利六世的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希望她的儿子、威尔士亲王西敏寺的爱德华继承王位。1455年玛格丽特建立了一支军队来达到她的目的,这样玫瑰战争就开始了。1460年金雀花的理查在韦克菲尔德战役中阵亡,他的长子爱德华四世于1461年继位,成为約克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但是战争还在继续。 1483年爱德华四世薨,他十二岁的儿子爱德华五世登上王位,但是他们的叔叔理查将爱德华五世和他的弟弟关入伦敦塔,1483年6月26日理查自己登上了王位,成为理查三世,爱德华兄弟从此销声匿迹。1485年8月22日理查三世阵亡,約克王朝败绩,玫瑰战争结束。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登上王位,亨利七世的母系血统来自兰开斯特家族的庶支、被合法化但没有王位继承权的博福特家族。为了巩固他的王位,他与約克王朝的女继承人、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结婚,并将约克王朝也是金雀花王朝最后的男嗣、理查三世的侄子第十七代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囚禁于伦敦塔。虽然通过这个婚姻两家成为亲家,但是两家之间的争吵依然继续。约克家族的残余分子也称自己为合法的国王,如被理查三世立为继承人的外甥第一代林肯伯爵约翰·德拉波尔就以拥立冒充沃里克的兰伯特·西姆内尔的名义于1487年作乱,他败死后,其弟埃德蒙、理查等仍然图谋复辟;此外还有各种骗子如珀金·沃贝克也试图混水摸鱼。1499年,沃里克被亨利七世处决,约克王朝乃至金雀花王朝再无男嗣。 約克王朝的国王有:.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約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五世

愛德華五世 (Edward V,),英格蘭國王,1483年在位。 爱德华五世是爱德华四世的长子,父亲死后即位为英格兰国王,之后两位王子被他们的叔父摄政王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带到伦敦塔, 等待加冕仪式。不久之后,愛德華五世就和他唯一的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神秘失踪。当时正是英格兰玫瑰战爭的混乱时期。兩年后,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斯战役中阵亡。 理查三世的继任者亨利七世为了稳固统治,结束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与约克的世仇,迎娶爱德华五世的姐姐——约克的伊丽莎白为妻。亨利七世不希望妻子的合法性和她作为其父亲爱德华四世的女继承人的身份存疑,故驳斥了王权法案,将爱德华四世子女重新合法化,承认爱德华五世为自己的前任。教皇特许下达后,亨利和伊丽莎白于1486年1月18日结婚。1487年11月25日,伊丽莎白加冕为王后。.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爱德华五世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六世

愛德華六世(Edward VI,),英格蘭與愛爾蘭國王,1547年1月28日即位,同年2月20日加冕時,年僅九歲。他是亨利八世和珍·西摩的兒子,為都鐸王朝第三任君主,也是英格蘭首位信奉新教的統治者。.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爱德华六世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一世 (英格蘭)

#重定向 詹姆士六世及一世.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詹姆斯一世 (英格蘭)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五世 (苏格兰)

詹姆斯五世(James V of Scotland)(),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第七任君主,詹姆斯四世與妻子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之長女瑪格麗特·都鐸之子,1513年至1542年在位。.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詹姆斯五世 (苏格兰) · 查看更多 »

枢密院

枢密院,中國歷史上,唐代、五代、宋代、辽代、元代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長官稱樞密使。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功能,但大抵主管軍事。.

新!!: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和枢密院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