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仁愛路 (臺北市)和立法院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仁愛路 (臺北市)和立法院之间的区别

仁愛路 (臺北市) vs. 立法院

仁愛路為臺北市的重要幹道之一。仁愛路為東西向道路,共有四段,仁愛敦南圓環以西屬西向單行道,以東則為雙向道,仁愛圓環以西的西向單行道與南邊的信義路東向單行道構成一個互補的單行道網。仁愛路東抵臺北市政府府前廣場,西抵臺北府城東門(景福門);仁愛路東端之臺北市政府府前廣場假日常封閉舉辦活動使用。仁愛路與敦化南路交會處之圓環,常做為臺北燈會活動之主燈區。仁愛路亦為臺北市著名的林蔭大道之一,路中央布設公車專用道。.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之间仁愛路 (臺北市)和立法院相似

仁愛路 (臺北市)和立法院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大安區 (臺北市)中山南路 (臺北市)中正區 (臺北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國防部空軍司令部臺北市臺北市政府臺灣省諮議會

大安區 (臺北市)

大安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的中心偏南,是臺北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大安區名之由來,來自舊地名「大安--」。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及大臺北地區明星高中職師大附中、大安高工、著名貴族學校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臺北市立金華國民中學等均位於此區,文教氣息相對濃厚。 臺北市少有的大型綠地在此地則有大安森林公園扮演都市之肺的角色。 本區南部的公館、師大路有許多以學生文化為主的商圈;本區北部則為商業辦公及住宅混合區,其中忠孝東路為貫穿臺北市東西最重要的軸線之一,沿忠孝東路三段、四段有眾多百貨公司、商場及餐廳,商業機能極為發達。本區內的敦化南路、仁愛路與辛亥路部份路段則是著名的林蔭大道。而建國高架道路與市民大道連接國道高速公路,使得本區交通十分便捷,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大安區為波斯菊,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仁愛路 (臺北市)和大安區 (臺北市) · 大安區 (臺北市)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中山南路 (臺北市)

中山南路是台北市主要南北向道路之一,位於中正區。全線屬於省道台9線。本路不分段,北接中山北路,南接羅斯福路。本路因臨近博愛特區,週圍建物多為重要機關所在。.

中山南路 (臺北市)和仁愛路 (臺北市) · 中山南路 (臺北市)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中正區 (臺北市)

中正區是臺灣臺北市的區之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其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臺北市區較早開發的區域,也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除了首都核心的博愛特區與中央政府機關多座落於此區外,加上本區內的臺北車站為全國最大交通樞紐,確立其政經中樞的特殊地位 2010年,臺北市政府配合舉辦花博而制定各區區花,中正區為木棉花,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中正區 (臺北市)和仁愛路 (臺北市) · 中正區 (臺北市)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仁愛路 (臺北市)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為中華民國國防部依《國防部組織法》特設的軍事機關,負責辦理空軍軍事事務的規劃、督導及執行。下轄政治作戰室、督察長室、人事軍務處、軍事情報處、戰備訓練處、後勤處、計劃處、通信電子資訊處、主計處等幕僚部門。.

仁愛路 (臺北市)和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仁愛路 (臺北市)和臺北市 · 立法院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簡稱:北市府)是中華民國臺北市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臺北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臺北市政府設有32個所屬一級機關、112個「所屬二級機關」、12個區公所、236所各級學校、14所幼兒園,此外臺北市政府還經營3個事業機構。臺北市政府及其所屬機關、學校和市營事業機構,共有編制員工約七萬餘人。 作為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機關,臺北市政府的歷史沿革,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施行臺灣市制時所成立的「臺北市役所」。1967年7月1日,直轄市臺北市成立,並新設直轄市行政機關「臺北市政府」。1968年7月1日,原屬臺北縣的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鄉、景美鎮和原屬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鎮、士林鎮併入臺北市(直轄市),確立今日的臺北市轄域。.

仁愛路 (臺北市)和臺北市政府 · 立法院和臺北市政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諮議會

臺灣省諮議會(簡稱省諮議會)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省政諮詢機關,位於臺中市霧峰區,其前身為「臺灣省議會」,乃臺灣實施精省前的最高民意機關。在立法院於1992年全面改選前,1954年起實行地方自治,臺灣省議會議員直選是臺灣民眾可以參與到的民意機關常態選舉中位階最高者。 1998年精省後,其主要工作為管理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省議會時期之檔案、公報、議事錄以及地方自治事務研究發展。 目前,臺灣省議會原址已命名為「臺灣省議會紀念園區」,除了臺灣省諮議會之外,立法院中部辦公室與議政博物館亦位於園區內。.

仁愛路 (臺北市)和臺灣省諮議會 · 立法院和臺灣省諮議會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仁愛路 (臺北市)和立法院之间的比较

仁愛路 (臺北市)有50个关系,而立法院有28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2.40% = 8 / (50 + 284)。

参考

本文介绍仁愛路 (臺北市)和立法院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