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京兆府和安西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京兆府和安西路之间的区别

京兆府 vs. 安西路

京兆府,唐朝开元元年(713年)设置的府,这是府作为行政区划的开始。 唐玄宗把长安所在的雍州改为京兆府,把洛阳所在的洛州改为河南府,京兆府的首长为京兆尹。领万年、长安、新丰、渭南、郑、华阴、蓝田、鄠、盩厔、始平、武功、上宜、醴泉、泾阳、云阳、三原、宜君、同官、华原、富平、栎阳、高陵二十二县。 唐朝灭亡后,后梁改为大安府,后唐再改回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都沿称京兆府,虽然此时长安连陪都都不是。宋朝京兆府下辖十三县:长安、樊川、鄠、蓝田、咸阳、泾阳、栎阳、高阳、兴平、临潼、醴泉、武功、乾祐。金朝京兆府下辖十二县:长安、咸宁、兴平、泾阳、临潼、蓝田、云阳、高陵、终南、栎阳、鄠、咸阳。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总管府,后又改名安西路、奉元路,明朝改名为西安府。. 安西路,元朝时设置的路。 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安西府置,治所在咸宁县、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中部西至眉县,东北至韩城市,东南至商洛市一带。皇庆元年(1312年)改称奉元路。.

之间京兆府和安西路相似

京兆府和安西路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奉元路安西府 (元朝)元朝至元 (忽必烈)長安縣

奉元路

奉元路,元朝时设置的路。 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户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五,口二十七万一千三百九十九(壬子年数)。下领录事司、十一县、五州,州领十五县。治所在咸宁县、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十一县:咸宁县、长安县、咸阳县、兴平县、临潼县、蓝田县、泾阳县、高陵县、鄠县、盩啡县、郿县,五州:同州(朝邑县、白水县、郃阳县、澄城县、韩城县)、华州(华阴县、蒲城县、渭南县)、耀州(三原县、富平县、同官县)、乾州(醴泉县、武功县、永寿县)、商州(洛南县)。包括今陕西省永寿县、周至县以东,铜川市、韩城市以南,镇安县、山阳县以北。奉元路为陕西行省的治所。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京兆府和奉元路 · 奉元路和安西路 · 查看更多 »

安西府 (元朝)

安西府,元朝时设置的府。 宋朝时分陕西为永兴路、秦凤路、熙河路、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金朝并陕西为四路。元朝中统三年(1262年),立陕西四川行省,治所在京兆府。至元初年,并云阳县入泾阳县,栎阳县入临潼县,终南县入盩啡县。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总管府,治所在咸宁县、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中部西至眉县,东北至韩城市,东南至商洛市一带。次年改为安西路。 二十三年,四川置行省,改此省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大德元年(1297年),移云南行台于此,为陕西行台。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户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五,口二十七万一千三百九十九。壬领一司、十县一、五州。州领十五县。.

京兆府和安西府 (元朝) · 安西府 (元朝)和安西路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京兆府和元朝 · 元朝和安西路 · 查看更多 »

至元 (忽必烈)

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末年:1294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以前创制的年号,共连续使用了31年。.

京兆府和至元 (忽必烈) · 安西路和至元 (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長安縣

長安縣,中國古縣名。 漢代初年置,其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市區。隸屬於京兆尹。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唐等朝代曾定都於此。明清時期,長安縣與咸寧縣两县同城而治,為西安府府治。2002年,長安縣被撤销,设立西安市长安区。长安县之名经历两千两百年未改,西安之名是由唐宋的京兆府、元朝的安西路、奉元路而改,不是长安。.

京兆府和長安縣 · 安西路和長安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京兆府和安西路之间的比较

京兆府有48个关系,而安西路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8.06% = 5 / (48 + 14)。

参考

本文介绍京兆府和安西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