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亨利八世和羅馬之劫 (1527年)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亨利八世和羅馬之劫 (1527年)之间的区别

亨利八世 vs. 羅馬之劫 (1527年)

亨利八世(Henry VIII;),是英格蘭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繼位。他也是愛爾蘭領主,後來更成為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為了休妻而另娶新皇后而與當時的羅馬教皇反目,推行英格兰宗教改革,並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許自己另娶,並将當時英國主教立為英國國教會大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蘭最高宗教领袖,並解散罗马教廷在國內的修道院,使英國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他在位期間,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雖然有說亨利八世在離世前成為英國國教徒,但是他一生都提倡天主教儀式及教條。他的後裔愛德華六世,以及伊麗莎白一世都繼續推行改革。但是,他的女兒瑪麗一世在位期間曾恢復天主教的地位。亨利八世曾經有六次婚姻,其中有兩個妻子被其下令斬首。 他在位期间,除了推行宗教改革外,更積極鼓励人文主义研究。亨利八世还合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使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国家的权力扩大了,而中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度也加强了;亨利成功的参与了欧洲大陆上的政治外交,然而却为此耗尽了国库,给以后继位的英国君主带来了麻烦。. 羅馬之劫發生於1527年5月6日,是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屬下的軍隊譁變後,在教宗國治下的羅馬進行的軍事行動。該次事件是查理五世(他同時也是西班牙國王,稱卡洛斯一世)與1526年-1529年的衝突中的重要勝利。.

之间亨利八世和羅馬之劫 (1527年)相似

亨利八世和羅馬之劫 (1527年)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修道院克雷芒七世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馬丁·路德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

修道院

修道院是一类基督教修道場所,由修道院長(abbot)管理的隐修院教堂或以大教堂为中心的寺院建筑群。大修道院一般包括一整套建筑,以适应自给自足的教会组织的需要。 修道院长「abbot」這個詞來自亚拉姆语,其意義是“父親”。他在團體是耶穌基督的代表,由團體中發永願的會士所推選出來的。基本上,他有責任照顧整個團體和其成員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他必須要明智的安排每一個人在團體中特別的職責。除了日常事務的安排,院長也是整個團體神修上的指導者和父親。 這就是隱修的起源:埃及的聖安多尼為首,他們拋棄世上的榮華富貴,離開自己的家庭,到沙漠中專務祈禱。教會史上不少聖人都是來自隱修傳統,像聖額我略那齊盎、聖巴西略、聖金口若望、大馬士革聖若望、聖伯爾納、聖十字架若望、聖大德蘭、聖小德蘭等等。簡單的說,隱修的目的,就是捨棄世界的種種享受,而把自己完全奉獻給天主,專務祈禱,並靠著體力勞動養活自己。可以看作是不流血的殉道。 隱修院的核心:感恩祭典—彌撒聖祭,彌撒聖祭是任何一種天主教隱修院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隱修院自然不例外。天主為人奉獻自己,並臨在於聖言、聖體及聖血中。而修士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天主,並藉著分享教會的神聖祭獻,達到默觀與補贖的成果。彌撒時間則每座修院稍有不同。 隱修院的修士們在禮儀、默觀頌讀,個人祈禱和勞動中求得平衡。修士全心尋找天主,度簡樸澹泊、勤勞克苦、靜默的隱修生活,以恆常祈禱,為世界和教會轉求天主。隱修士不出外從事使徒工作,但在隱修院外圍,視修院的人手多寡而定,備有客房提供給靜修的男女使用。隱修院的使命簡單來說就是成為隱修士,完成在基督奧體內的職責,在隱修院內專心致意尋找天主,實行福音的勸諭,並為教會內所有的兄弟姊妹祈禱。基本上,度隱修生活是天主聖神的召叫,全心侍主、愛主,萬事以基督為圭臬,正如聖本篤在其會規上所說:「愛基督在萬有之上」(七十二章)。 勞動也是隱修士們重要的職責,聖本篤會規提及「每座修院要自食其力……幾時他們靠雙手操作度日,才算是真正的隱修士。」因此,每座修院視所處地區的情況及資源,發展出修院特有的事業。例如美國中部的革責瑪尼(Gethsemani)隱修院生產水果蛋糕及乳酪,加州新明谷(New Clairvaux)修院種植核桃及加州李,比利時的隱修院則大多出產啤酒等。 天主教的隱修概念源自於中古世紀,希望透過更專注的隱修,為世人祈禱。一般修士可以在外傳教、行善,但隱修士除了祈禱、默觀、勞動外,不得外出;即使家人見面,也必須事先申請會客時間,看病時才能由他人陪同外出。但大多數隱修院的修士們歡迎來訪的客人一起至聖堂,參與彌撒、祈禱及經課。 不過各隱修院的規範仍有差異,某些隱修院,發過願的修士,幾乎終身不外出。.

亨利八世和修道院 · 修道院和羅馬之劫 (1527年) · 查看更多 »

克雷芒七世

教宗克勉七世(Clemens PP.,),原名朱利奥·迪·朱利亚诺·德·美第奇(Giulio di Giuliano de' Medici),1513至1523年间担任樞機主教,1523至1534年担任教宗。 克勉七世是利奧十世之弟,在他的父亲朱利亚诺·德·美第奇被刺身亡后一个月出生,由他的伯父洛伦佐·德·美第奇抚养长大。.

亨利八世和克雷芒七世 · 克雷芒七世和羅馬之劫 (1527年)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亨利八世和神圣罗马帝国 · 神圣罗马帝国和羅馬之劫 (1527年)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亨利八世和西班牙 · 羅馬之劫 (1527年)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馬丁·路德

丁·路德(Martin Luther,),德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羅馬教廷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利奧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教廷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路德指出,救恩是上帝的恩典,是祂白白給予人類的禮物。他認為,這救贖並不是透過善功,而是單單藉信靠耶穌基督作為救贖者而獲得的。路德的神學教導《聖經》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 這無疑是挑戰羅馬天主教教皇權威,他更指出天主教會強調的等級制度(即聖統制)明顯違反了《新約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教義。 接受路德神學思想的人普遍被稱為路德宗信徒。 路德將拉丁語《聖經》翻譯成平民慣用的德意志方言,使之更淺白易明,此舉對教會和德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德語版《聖經》也促進了標準德語的發展,為當時翻譯學帶來多項貢獻, 更影響了後來英語《詹姆士王聖經》的刊行。 路德的詩歌著作亦影響了教會歌唱的發展。 另外,他與卡塔琳娜·馮·博拉的婚姻為當時社會樹立了榜樣,重申教會牧者同樣享有婚姻自由。 部分學者認為,路德在晚年的著作中嚴詞批評猶太人,明顯具反猶傾向,但亦有學者指出,路德所批判的是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而不是血統。到現時為止,相關的議題仍然極具爭議。.

亨利八世和馬丁·路德 · 羅馬之劫 (1527年)和馬丁·路德 · 查看更多 »

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查理五世(西班牙语:Carlos I,读音:卡洛斯;荷兰语:Karel V,读音:卡瑞尔;德语:Karl V,读音:卡尔;意大利语:Carlo V,读音:卡洛;法语:Charles Quint,读音:夏尔);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1556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罗马人民的国王卡尔五世(1519年 - 1530年)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阿拉贡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西西里国王卡洛二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在欧洲人心目中,他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開啟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時代。.

亨利八世和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羅馬之劫 (1527年)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亨利八世和羅馬之劫 (1527年)之间的比较

亨利八世有217个关系,而羅馬之劫 (1527年)有2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2.47% = 6 / (217 + 26)。

参考

本文介绍亨利八世和羅馬之劫 (1527年)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