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吉斯家族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吉斯家族之间的区别

亨利二世 (法兰西) vs. 吉斯家族

亨利二世(Henri II,),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47年—1559年在位)。弗朗索瓦一世次子,母为法蘭西的克洛德。生于巴黎西郊的圣日耳曼昂莱(Saint-Germain-en-laye)。1526年,作为释放被俘的弗朗索瓦一世的条件之一(参见:帕维亚战役),他曾以王太子的身分送往西班牙当人质。1547年,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將自己的親信貴族拔擢為權貴高門,譬如把國家大權委於王室總管蒙莫朗西家族和吉斯家族之手,再用兒時玩伴聖安德烈元帥加以制衡。 亨利二世即位后继续进行其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斗争。 亨利二世是一个顽固的天主教徒,法国国内的新教徒遭到他无情的迫害。他在1547年于巴黎高等法院中特设了一个被称为“火焰法庭”的机构来审判新教异端。1555年又因為親信洛林的樞機慫恿成功,亨利下詔各地的官員應對那些被教會判為異端的人進行懲罰,無須審查也不須上訴。此命令因高等法院之抗議而拖到1559年方才正式實行,但很快就因亨利的死亡而使宗教迫害停頓下來。 1559年4月,随着《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的签署,法国与西班牙之间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长期战争终于结束。亨利二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边嫁给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和洛林公国的夏尔三世。他在为女儿的结婚庆典而举行的比武中被苏格兰卫队长蒙哥马利(Gabriel, comte de Montgomery)的断矛刺穿头部,十天后死去。此事在諾查丹馬斯的預言詩中曾被提過。 亨利二世性格憂鬱而虔誠,與西班牙的一連串戰爭讓法國負擔二千萬里弗以上的債務,導致法國不久後的實質破產與王權衰落,連帶促成長達三十多年的法國宗教內戰(胡格諾戰爭),使得法國國力大衰、西班牙趁機稱霸。. 吉斯家族(法语:Maison de Guise),法国著名的贵族世家,其成员出任吉斯公爵和吉斯枢机主教在中古法國有很大影響力。 吉斯家族源出洛林公爵家族的旁系,16世纪—17世纪时归附于法国。在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世代,该家族地位大大提高并逐渐控制了法国北部与东部诸省。家族始祖克洛德·德·洛林是洛林公爵勒内二世的次子,1528年受封为第一代吉斯公爵。克洛德之子弗朗索瓦·德·洛林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官,曾在弗朗索瓦二世时代干预朝政,并为查理九世时执政的三巨头之一。从弗朗索瓦开始吉斯家族积极卷入法国宗教战争,并充任天主教方面的领袖。弗朗索瓦之妹玛丽·德·吉斯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结婚,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母亲。吉斯家族安排了玛丽·斯图亚特与弗朗索瓦二世的短暂婚姻;玛丽·斯图亚特后来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处死。弗朗索瓦·德·洛林之子亨利一世·德·洛林領導天主教聯盟,在法國宗教戰爭中竞争法国王位,被法国国王亨利三世杀害。亨利一世·德·洛林死后,本來聲勢大好、實力雄厚的天主教聯軍,卻因亨利二弟馬耶那公爵接連大敗給新法王亨利四世,使得吉斯家族開始没落。波旁家族的亨利四世在1593年改宗天主教後,加緊打擊吉斯家族。後來吉斯家族放棄與西班牙的聯盟,臣服於亨利四世,但是第四代吉斯公爵夏尔·德·洛林不放棄夺取王位的计划(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一直想把有法國王室血統的女兒,嫁給夏尔·德·洛林,扶植兩夫妻成為法國國王與王后)。在夏尔·德·洛林时代,吉斯家族在与首相黎塞留的斗争中失去了大部分政治力量。此后吉斯家族不再在法国政坛发挥重大影响。1696年,吉斯家族绝嗣。.

之间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吉斯家族相似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吉斯家族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夏尔·德·洛林天主教亨利三世 (法兰西)亨利四世 (法兰西)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弗朗索瓦一世玛丽一世 (苏格兰)西班牙查理九世 (法兰西)法国

夏尔·德·洛林

夏爾·德·吉斯,洛林的樞機(Charles de Lorraine或Charles de Guise,)是法国贵族、吉斯家族的長老,謝夫洛斯公爵兼法國的樞機主教,所以被慣稱為洛林的樞機(主教)。他最早成名是當上家族有史以來第一個吉斯樞機主教,後來當他於1550年叔父過世後,夏爾也成為洛林的第二個紅衣主教。他是大文學家拉伯雷和龍薩的保護人兼贊助者,以個性頑強且野心勃勃著稱。.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夏尔·德·洛林 · 吉斯家族和夏尔·德·洛林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天主教 · 吉斯家族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亨利三世 (法兰西)

亨利三世(Henri III,原名:亨利·亚历山大(Henri Alexandre),)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74年—1589年在位)。亨利二世第四子,母为凯瑟琳·德·美第奇。生于枫丹白露。.

亨利三世 (法兰西)和亨利二世 (法兰西) · 亨利三世 (法兰西)和吉斯家族 · 查看更多 »

亨利四世 (法兰西)

(偉大的、賢明的)亨利四世(Henri IV,),本名“亨利·德·波旁”(“一说‘亨利·德·纳瓦尔’”),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德·纳瓦尔1572年-1610年),继而成为法国国王(1589-1610),也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亨利四世原为雨格诺派信徒,为了继承法国王位,改信天主教。1610年在巴黎被刺身亡,人民普遍同情哀悼這位把法國從廢墟中重建的國王,讚譽為「賢明王亨利」(Bon roi Henri,或譯「賢君亨利」、「好王亨利」),並追稱為「亨利大帝」。.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亨利四世 (法兰西) · 亨利四世 (法兰西)和吉斯家族 · 查看更多 »

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終生未婚,因此有“童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荣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或直譯“好女王貝絲”)。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麗一世。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但在她两岁八个月的时候,生母不僅即被父親处死,其婚姻關係亦被宣布无效,伊丽莎白被剥夺王室称号。她的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继承了王位直到1553年駕崩,他无视两位同父异母姐姐及當時的法律规定,伊丽莎白和罗马天主教徒玛丽,而把王位传给了简·格雷夫人。爱德华的遺願並沒有成功,玛丽赶走了简·格雷夫人,当了女王。 1558年,伊丽莎白接替她的同父异母姐姐而成为女王,聲稱要在優秀顧問的帮助下治理國家。她非常信任一群以為首的顾问官们。伊丽莎白上任後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新教的英格蘭教會,她成为该教会最高领袖,實施。人们原以为伊丽莎白会结婚生子,以延续都铎王朝。但她没有,尽管有很多人追求她。随着她的年龄渐长,伊丽莎白因为其未婚而变得知名。当时有不少人通过画像,游行和文学作品讴歌她。 在国家管理方面,伊丽莎白比她的父亲和姐姐更加温和Starkey Elizabeth: Woman, 5.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 · 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和吉斯家族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一世

弗朗索瓦一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弗朗索瓦一世 · 吉斯家族和弗朗索瓦一世 · 查看更多 »

玛丽一世 (苏格兰)

玛丽一世(英语:Mary I;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亦称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uart)或苏格兰人的女王玛丽(Mary, Queen of Scots),于1542年12月14日至1567年7月24日统治苏格兰。 玛丽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唯一幸存的婚生子女,父亲去世后,仅有六天大的玛丽继承了王位。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法兰西度过的,而苏格兰则由摄政统治。1558年,她嫁给了法兰西海豚弗朗索瓦。1559年,弗朗索瓦登上法兰西王位,是为弗朗索瓦二世,玛丽也一度成为法兰西王后,直至丈夫在1560年12月去世。玛丽在寡居后返回苏格兰,于1561年8月19日抵达利斯。四年后,她嫁给了她的大表弟达恩利勋爵亨利·斯图亚特,但两人婚姻并不美满。1567年2月,一场爆炸摧毁了达恩利的住所,而死于谋杀的达恩利则在花园里被发现。 第四代博思韦尔伯爵詹姆斯·赫本被通常认为精心策划了达恩利的死,但他于1567年4月获判无罪,并在翌月迎娶玛丽。反对这对夫妇的起义爆发之后,玛丽被囚禁在列文湖城堡。1567年7月24日,她被迫逊位给她与达恩利所生的一岁儿子詹姆斯六世。玛丽意欲夺回王位,失败后逃往南方,向其大表姑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寻求保护。玛丽一度声称伊丽莎白的王位应属于自己,包括称为北方崛起的反抗者在内的许多英格兰天主教徒视玛丽为英格兰合法君主。伊丽莎白视她为威胁,把她囚禁在英格兰内陆的各种城堡和庄园里。经过十八年半的监禁,玛丽被判在1568年密谋暗杀伊丽莎白,并于翌年被斩首。.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玛丽一世 (苏格兰) · 吉斯家族和玛丽一世 (苏格兰)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西班牙 · 吉斯家族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查理九世 (法兰西)

查理九世(Charles IX,原名:查理-马克西米利昂 Charles-Maximilien,)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60年-1574年在位)。亨利二世与凯瑟琳·德·美第奇之子,生于巴黎西郊的聖日耳曼昂萊。1550年被封为奥尔良公爵。 1560年兄长弗朗索瓦二世夭折后,当时是奥尔良公爵的查理九世于1561年在漢斯加冕为法国国王。年僅十歲的他完全受自己野心勃勃的母亲──凯瑟琳·德·美第奇控制,其母一攝政就任命洛皮達爾為掌璽大臣,此人風評極好,主張宗教寬容並努力調解新舊教矛盾,甚至扶持新教的波旁家族以平衡舊教領袖的吉斯家族。 查理九世登基伊始,因為政府在1560年破產,屢次召開三級會議請求撥款,使得法国的絕對君主制立刻崩潰;三級會議上新、舊教派的對立,連帶引發了法國宗教戰爭(1562-1598年),羅皮達爾的努力調解只能拖延兩年,1562年戰爭仍因吉斯公爵挑起的普瓦西屠殺而爆發。剛開始查理九世站在天主教徒的立场上反对胡格诺派。1570年胡格诺派取得暂时优势,随后查理九世同意与他们和解、簽訂聖日耳曼和約(給與新教徒很多重大優待),并同胡格诺派的政治领袖海军上将科利尼修好。他授權給科利尼與弗朗索瓦(天主教溫和派領袖)的聯合陣營,計畫出兵南尼德蘭,打擊如日中天的西班牙霸權,並希望以此消解國內新、舊教的恩怨,對內團結、一致對外。但是世事難料,他终于在1572年接受母亲凯瑟琳·德·美第奇的逼迫與兄弟的怂恿,允许吉斯公爵亨利策劃了1572年8月24日的聖巴托羅繆之夜大屠杀。大屠殺成為第四次內戰的誘因,不過這次衝突不久即因1573年的拉羅謝爾和約而告終,該和約重申聖日耳曼和約的各項條款。 查理九世是一个软弱的国王,他终生都处於母亲的阴影之下。他因為長期陷入憂鬱的幻想而精神失常,在1574年于万塞讷去世。1569年查理在洛林的樞機撮合下,娶了奧地利的伊莉莎白為王后,但王后只生下一個女兒,因此查理九世的弟弟亨利三世继承了王位。 C C C.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查理九世 (法兰西) · 吉斯家族和查理九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法国 · 吉斯家族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吉斯家族之间的比较

亨利二世 (法兰西)有38个关系,而吉斯家族有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14.49% = 10 / (38 + 31)。

参考

本文介绍亨利二世 (法兰西)和吉斯家族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