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保加利亚历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保加利亚历史之间的区别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 vs. 保加利亚历史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希臘語: Αλεξανδρούπολη、Dedeağaç、Дедеагач)是希腊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为色雷斯的主要港口,埃夫罗斯州的首府。总人口52,720,总面积642.245 km² 。历史上希腊和保加利亚长期争夺。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的歷史只追溯至19世紀,該城創始時的名稱為Dedeagach,(土耳其語:Dedeağaç,保加利亞語:Дедеагач,希臘語:Δεδεαγάτς),在土耳其語意即「祖父之樹」。鄂圖曼帝國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戰敗,保加利亞在1912年11月8日奪得了城市的管治權。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希臘軍隊佔領了該市,但布加勒斯特條約 (1913年)決定將該城在內的西色雷斯地區歸還予保加利亞。一戰後,保加利亞把這些地區交由希臘管治。 該城在1920年,因紀念亞歷山大一世 (希臘)而改取現名。在2007年11月30日與埃迪爾內締結為姐妹城市。. 保加利亞歷史,是指現時保加利亞共和國之前身之國家歷史,與大保加利亞和伏尔加保加利亚有分別。保加尔人自在高加索山脈和現時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地區西北移動后,在7世紀起陸陸續續到達巴尔干半岛。保加爾人之來源依然不甚清楚,現時理論有二:其一認爲保加爾人與匈人有關,與突厥人則有較疏遠关系。其二而較新之觀點認爲他們是雅利安人種和源於帕米爾高原。 保加爾人受世襲可汗和Boyar貴族(分大小两种)所管理。宗教上,他們是一神論者。在10世紀起很多伏爾加保加爾人改信伊斯兰教。他們是好戰的,大部分時間在馬上到處遊掠和遷居。 在6世紀和7世紀間,保加爾人在黑海北岸與北高加索生活。建立汗國,汗國創立人庫弗拉特汗(kuvrat)死後。由於受到東方之可薩人的侵擾,保加爾人之Kutriguri部在阿斯帕魯克率領下於6世紀遷居到現時是羅馬尼亞的地區。681年,這批保加爾人渡過多瑙河進入現時保加利亞地區。保加爾Utiguri部在巴顏率領下於伏爾加河流域定居下來,並改信伊斯蘭教和保持獨立直至十三世紀。.

之间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保加利亚历史相似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保加利亚历史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埃迪爾內塞萨洛尼基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语色雷斯

埃迪爾內

埃迪爾內(Edirne),或稱哈德良堡或阿德里安堡(Hadrianopolis),因羅馬皇帝哈德良所建而得名。土耳其語埃迪爾內是希臘語阿德里安堡的音譯,故兩種稱呼並不是兩個不同的名字。該城是土耳其埃迪爾內省省會,位於鄰近希臘和保加利亞的邊境。2002年人口为128,400人。.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埃迪爾內 · 保加利亚历史和埃迪爾內 · 查看更多 »

塞萨洛尼基

塞萨洛尼基(希腊语:Θεσσαλονίκη),又譯作薩洛尼卡、塞萨洛尼卡、薩羅尼加,舊譯作帖撒罗尼迦或忒萨洛尼卡(按古希臘語發音),是希腊第二大城市,也是希腊北部最大城市,希腊中马其顿大区和塞萨洛尼基州的首府。根据2001年官方人口统计,塞萨洛尼卡大都会地区总人口有1,057,825人。 塞萨洛尼基是希腊第二大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东南欧主要的交通枢纽。它的商港对于希腊和东南欧腹地都非常重要。该市拥有2所国立大学,学生人数居希腊首位。作为文化中心,它以拥有大量的拜占庭建筑杰作以及一些重要的奥斯曼帝国、犹太人建筑而知名。该市以每年9月初在此举行的国际贸易博览会知名,希腊总理每年會在此发布下一年政府的计划。塞萨洛尼基还以东南欧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而知名,吸引了许多国际名人。.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塞萨洛尼基 · 保加利亚历史和塞萨洛尼基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奥斯曼帝国 · 保加利亚历史和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语

保加利亞語(български език; )屬於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南斯拉夫語支和祈安眼德語系,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巴爾幹半島國家保加利亞及其週邊地區,並且也是保加利亞的官方語言。.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保加利亚语 · 保加利亚历史和保加利亚语 · 查看更多 »

色雷斯

色雷斯(希腊语:Θρκη,保加利亚语:Тракия,土耳其語:Trakya)是东欧的历史学和地理学上的概念。今天的色雷斯包括了保加利亚南部(北色雷斯)、希腊北部(西色雷斯)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东色雷斯)。色雷斯濒临三个海,分别是黑海、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在土耳其,它也被称为鲁米利亞(Rumeli)。 希腊北部西色雷斯为希腊东马其顿和色雷斯大区的一部分,称色雷斯地区,辖埃夫罗斯州、克桑西州、罗多彼州。 东色雷斯面积24,476km²,西色雷斯面积8,578km²,北色雷斯面积42,155km²。 历史上色雷斯的边界经常发生变化。古色雷斯(即古色雷斯人居住的地域)包括了现在的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希腊东北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一部分以及马其顿共和国的东部,北至多瑙河,南濒爱琴海,东至黑海与马尔马拉海,西达瓦达河和大摩拉瓦河。而作为罗马行省的色雷斯面积则相对较小,北部边界退至了巴尔干山脉,西部边界则位于美斯塔河。.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色雷斯 · 保加利亚历史和色雷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保加利亚历史之间的比较

亞歷山德魯波利斯有18个关系,而保加利亚历史有12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3.57% = 5 / (18 + 122)。

参考

本文介绍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和保加利亚历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