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亚述古城和欣 (神话)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亚述古城和欣 (神话)之间的区别

亚述古城 vs. 欣 (神话)

亚述古城(阿卡德语:𒀸𒋩 Aššur;أشور ;אַשּׁוּר Aššûr,亚拉姆语:ܐܫܘܪ Ašur.),或音译作阿舒尔,是古代亚述帝国的首都,位于伊拉克北部底格里斯河西岸薩拉赫丁省舍爾加特鎮,在与其支流小札卜河汇合处以北。 亚述古城的名称来源于亚述帝国的最高神,也是帝国的保护神“亚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确定为世界遗产。. 欣(Sin),又作“南纳”、“纳兹纳尔”(苏美尔语:DŠEŠ.KI, DNANNA)、“祖恩”(古阿卡德语:Su'en)、“苏因”(古亚述语)。是阿卡德、亚述和巴比伦等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月神。“南纳”(Nanna)是苏美尔之神,恩利勒和宁利勒(Ninlil)的长子,并演变为闪族神话中的“欣”。南纳/欣的崇拜中心主要有二个,分别是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乌尔城(Ur)和北部的哈兰城(Harran)。.

之间亚述古城和欣 (神话)相似

亚述古城和欣 (神话)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亚述阿卡德帝国阿卡德語苏美尔楔形文字

亚述

亞述(ܐܬܘܪ;Assyria)是興起於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帶)的國家,使用的語言有阿拉米語,阿卡德語等。公元前8世紀末,亞述逐步強大,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和埃及等地。國都定於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 亞述人在兩河流域古代歷史上頻繁活動時間前後約有二千年。後來亞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獨立的國家了。 在兩河文明的幾千年--史上,亞述可以說是歷史延續最完整的國家,歷史學家掌握有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前605年連續的亞述國王名單。 虽然二千多年之间,亚述有时强大,有时則沦为他国的属地,但作为独立的国家和相对独立地区的亚述,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公元前900年前后,亚述国家突然空前强大,成为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然后最終于公元前605年灭亡,国家随之消失。但亚述民族仍然顽强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今,当今的亚述人是信奉各东方礼教会的基督徒,語言為现代阿拉米语。.

亚述和亚述古城 · 亚述和欣 (神话) · 查看更多 »

阿卡德帝国

阿卡德帝国 (Akkadian Empire)(前2334年-前2193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统治区域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早于该地区后来出现的巴比伦和亚述帝国。闪米特语族的一支。于前3000年前结束游牧生活,定居于被称为苏美尔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并建立了名为阿卡德的城邦国家。前2334年左右,阿卡德君主萨尔贡的军事征服使其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结束了苏美尔持续7个世纪的各自为政时代。阿卡德時代末期,受到内部叛乱、边疆独立、外敌入侵的困扰,最终于前2193年,末代君主去世后,在不知谁是继任者的混乱中崩溃,帝国持续时间不到150年,但它为该地区后来时代的君主,树立了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统一国家的先例。.

亚述古城和阿卡德帝国 · 欣 (神话)和阿卡德帝国 · 查看更多 »

阿卡德語

阿卡德语(lišānum akkadītum,𒀝𒂵𒌈,ak.kADû,Akkadian)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使用的一种亚非语系闪族语言。作为已知最早的闪族语言,阿卡德语使用源于古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书写。该语言得名于两河文明名城阿卡德。江慧真/台北報導,"芝加哥亞述字典重現古阿卡德語", 中國時報,2012-08-05/00:59.

亚述古城和阿卡德語 · 欣 (神话)和阿卡德語 · 查看更多 »

苏美尔

苏美尔(阿卡德語:Šumeru;蘇美語:,ki-en-ĝir15)為目前發現於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的文明體系,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距今6500年前。在距今约4000年前结束,被亚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被定期为距今约56世纪前。.

亚述古城和苏美尔 · 欣 (神话)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蘇美爾人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約3000年的歷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西臺人和波斯帝國同樣採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語無關的印歐語系。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使用蘆葦桿或木棒來壓印在泥板上來方便書寫,因此文字筆畫大都為具三角形的線條,而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渐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為音節符號。 英語的cuneiform源於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意思是“钉头文字”)。.

亚述古城和楔形文字 · 楔形文字和欣 (神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亚述古城和欣 (神话)之间的比较

亚述古城有33个关系,而欣 (神话)有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7.81% = 5 / (33 + 31)。

参考

本文介绍亚述古城和欣 (神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