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亚该亚同盟和安提柯三世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亚该亚同盟和安提柯三世之间的区别

亚该亚同盟 vs. 安提柯三世

亚该亚同盟(希腊语:Ἀχαϊκόν)是希腊古典时代后期最重要的城邦联盟。在不同历史时期,该联盟拥有10~12个成员。. 安提柯三世(许诺者)(Άντίγονος ό Δωσων,)是安提柯王朝的马其顿国王(前227年~前221年在位)。 安提柯三世是昔蘭尼国王德米特里之子,马其顿国王德米特里一世之孙。他在其堂兄德米特里二世去世后,以摄政的名义夺取了德米特里二世年幼的继承人腓力五世的全部权力,实际上成为马其顿的国王。 安提柯三世希望实现马其顿独霸希腊的图谋,频频向希腊最有势力的城邦联盟亚该亚同盟伸出橄榄枝。与此同时,斯巴达在其锐意改革的国王克里昂米尼三世的统治下,拒绝承认马其顿对各城邦具有最高权力。这一做法可能反映了许多城邦的意愿,但克里昂米尼三世的军事活动也让亚该亚同盟深感担忧。克里昂米尼多次打败亚该亚同盟;在这种情况下,亚该亚人完全倒向安提柯三世,为他插手希腊事务提供了机会。前222年,安提柯三世与亚该亚同盟的联军在塞拉西亚战役中击溃了斯巴达军队,迫使克里昂米尼三世逃亡。 安提柯三世在占领斯巴达后彻底废除了一切改革。他让被克里昂米尼推翻的监察官(所谓五人议事会)重新上台。通过这次胜利,他使整个希腊——包括亚该亚同盟——再度臣服于马其顿。 安提柯三世死于一次战役,他在大声指挥部队时血管破裂。 Category:马其顿国王.

之间亚该亚同盟和安提柯三世相似

亚该亚同盟和安提柯三世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塞拉西亚战役希腊克里昂米尼三世馬其頓斯巴达

塞拉西亚战役

#重定向 塞拉西亞戰役.

亚该亚同盟和塞拉西亚战役 · 塞拉西亚战役和安提柯三世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亚该亚同盟和希腊 · 安提柯三世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克里昂米尼三世

克里昂米尼三世(希腊语:Κλεομένης Γ,)是亚基亚德世系的斯巴达国王(前235年—前222年在位),於前235年繼承父王列奧尼達二世的王位。 從前229年到前222年,克里昂米尼三世與阿拉圖斯所領導的亞該亞同盟進行克里昂米尼戰爭,並继承亚基斯四世的企圖,进行一系列改革来挽救逐漸衰弱的斯巴达,但其努力却在馬其頓介入之後,在前222年塞拉西亞戰役戰敗失败告终。他被迫流亡至托勒密埃及,並於前219年自殺。.

亚该亚同盟和克里昂米尼三世 · 克里昂米尼三世和安提柯三世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

其顿(Macedonia )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和历史地区。长期以来,它的界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在认为该地区涉及六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希腊(北部的馬其頓地區)、北马其顿共和国、保加利亚(布拉格耶夫格勒州)、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它占地约,人口约476万。 馬其頓共和國自立國以來,一般簡稱為“馬其頓”;但馬其頓共和國和馬其頓地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存在名称争议。希臘方面認為“馬其頓”是希臘歷史的一個概念,反對馬其頓共和國使用“馬其頓”名稱,所以暫名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现在普遍认为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为史高比耶。 马其顿地区其已知的最古老定居点可追溯到约9000年前。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统治了巴尔干半岛;从那之后,马其顿的历史便开始多元化。.

亚该亚同盟和馬其頓 · 安提柯三世和馬其頓 · 查看更多 »

斯巴达

斯巴达(希腊语:Σπάρτη),又称拉刻代蒙,拉栖代梦(Λακεδαίμων, Lakedaímōn)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埃夫罗塔斯河的西岸。斯巴达城是个战略要冲,三面环山,扼守着塔伊耶托斯山脉,塔伊耶托斯山脉上的隘口是进入拉科尼亚和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必经之路,斯巴达城并不靠海,离她的海港吉雄有27英里的距离。 斯巴达以其名。斯巴达是寡头政治,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鲜明对比。斯巴达规定所有男人必须从军。斯巴达拥有众多国有奴隶,称为黑劳士,因此「斯巴達式」也成為艱苦地進行的代名詞。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馬其頓崛起後,斯巴達失去了在希臘的影響力。.

亚该亚同盟和斯巴达 · 安提柯三世和斯巴达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亚该亚同盟和安提柯三世之间的比较

亚该亚同盟有15个关系,而安提柯三世有1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18.52% = 5 / (15 + 12)。

参考

本文介绍亚该亚同盟和安提柯三世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