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亚该亚人和希腊黑暗时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亚该亚人和希腊黑暗时代之间的区别

亚该亚人 vs. 希腊黑暗时代

亚该亚人(希腊语:Αχαιοί)是古希腊大陆上四个主要的部族之一(另三个为爱奥尼亚人、和多利安人),亦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对希腊军队的集体称谓。另一个可交换使用的名字是Danaans。更特别地,荷马用“亚该亚”指称阿伽门农的国土,后者是希腊部队的领袖。这片国土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北部,大致对应于现代希腊的阿哈利亚州和科林斯州。荷马时代的亚该亚人可能是迈锡尼文明的一支,后者从约前1600年统治希腊,其历史可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三个千年,史前希腊人的迁入。 一些赫梯文献提到位于西安纳托利亚(今亞洲土耳其一帶)的一个国家,称为Ahhiyawa。特别是在约前1320年赫梯国王穆尔西里二世写了一封信给Ahhiyawa国王,将其称为自己的对等者,并称米利都处于其统治之下;他还提到一个之前的“维鲁萨(Wilusa)时期”发生过有涉Ahhiyawa的敌对行动。这个民族被认为就是特洛伊战争中的亚该亚人,而维鲁萨城为传说中的城市特洛伊(注意到它与特洛伊卫城的名字“伊利翁”Ilion的近似性)。然而Ahhiyawa这一称谓与“亚该亚人”之间,除了简单地发音相似之外还有什么关系,仍是一个学者热烈讨论的话题。 亚该亚人是古希腊居民的一种,见于公元前14至前13世纪赫梯(小亚细亚)和埃及的文献。在《荷马史诗》中常以其泛指希腊人,据说他们身材高大。原住于希腊北部色萨利一带,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南徙,征服土著居民皮拉司吉人。一般认为他们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创造了南希腊的迈锡尼文明。约前11世纪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首,渡爱琴海远征小亚细亚沿岸的特洛伊,取得胜利。后多利亚人入居伯罗奔尼撒半岛,亚该亚人有的被征服,有的被驱逐到半岛的北部,这里便得名“亚该亚”。亚该亚在前5世纪以前尚不发达,后雅典、斯巴达相继衰落。其地位日显重要。前3世纪组成对抗马其顿的阿卡亚同盟。公元前2世纪臣服于罗马,并入罗马后来的“亚该亚省”。. 希腊黑暗时代(英语:Greek Dark Ages),又称荷馬時代(根据荷马史诗)、几何时代(根据当时的几何艺术),是指希腊历史中从公元前11世纪迈锡尼文明覆灭到公元前9世纪第一个城邦的建立的历史时期,也是荷马史诗的年代。 考古学显示,公元前1200年后的一段时间,地中海东部的青铜文明都经历了,宫殿和城市都被毁、丢弃。周围的赫梯帝国也在这一时间灭亡,从特洛伊到加沙的城市被摧毁。这次陷落后,定居点变的更小更少,意味着经历了饥荒和人口减少。在希腊,迈锡尼贵族使用的线形文字B在这一时期也消失了。公元前1100年以后,古希腊陶器上,像迈锡尼时期那样形象的纹饰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几何图案(公元前1000–公元前700)。 传统上认为这一时期的希腊本土,失去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这一时期没有任何的文化成长和进步。但是从埃维亚岛上的出土的文物来看,和东方(尤其是黎凡特)的重要的文化和贸易路线,在公元前900年后发展起来,并出现了希腊人在后迈锡尼的塞浦路斯和叙利亚海岸出现的证据。.

之间亚该亚人和希腊黑暗时代相似

亚该亚人和希腊黑暗时代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多利安人希腊特洛伊荷马史诗迈锡尼文明赫梯

多利安人

多利安人(Dorians,Δωριεῖς|Dōrieis;單數是,),又譯為多利亞人、多里安人,古希臘的四個主要部族(其他三個部族為,亚该亚人與爱奥尼亚人)之一,属印欧族的一支。.

亚该亚人和多利安人 · 多利安人和希腊黑暗时代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亚该亚人和希腊 · 希腊和希腊黑暗时代 · 查看更多 »

特洛伊

特洛伊(古希臘語:Τροία,或Ίλιον,拉丁語Troia,或Ilium),古希腊时代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位置)西北部的城邦,其遺址於公元1871年被發現。诗人荷马创作的兩部西方文学史最重要的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的特洛伊戰爭,便以此城市為中心。19世紀之前一直被科學家視為虛構傳說的城市。 公元1871年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發現特洛伊城遺址废墟,其後於同址發現更多不同時代的城市遺址。其中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特洛伊Ⅶ”的遺址,被認為是荷马史诗時期的特洛伊城,但至今仍有爭議。据考古研究,此城毁灭于公元前13世纪。 史诗中特洛伊的遺址位於現今土耳其西北面的恰納卡萊省的(Hissarlik,北緯39°58′度,東經26°13′度),於愛達山的西南面,离達達尼爾海峽不远。於羅馬帝國時期,奧古斯都曾於此處建成一座名為“Ilium”的城市,直至君士坦丁堡建成後於拜占庭帝國時期迅速沒落。.

亚该亚人和特洛伊 · 希腊黑暗时代和特洛伊 · 查看更多 »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臘文學中最早的一部史詩,也是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著作。它是歐洲敘事詩的經典範例,內容豐富多采,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為後世歐洲的諸多作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关于荷马所生的年代,出生地和是否确有其人都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他可能生於公元前9、8世纪之间的小亞細亞〔安那托利亞〕海邊的希腊殖民地。有希腊人的圣经之誉,柏拉图曾说过,精通荷马史诗就精通了一切。 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荷马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将两部史诗整理定型的作者。不過事實上,荷马史诗是希臘民間幾百年來口頭相傳的神話傳話和英雄故事的精粹。 荷马史诗深具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色彩,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古代史诗。荷马史诗不仅具有在西方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亚该亚人和荷马史诗 · 希腊黑暗时代和荷马史诗 · 查看更多 »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Mycenaean Greece 法文: Civilisation mycénne,前1600年 – 前1100年) 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這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包括荷馬史詩在內,大多數的古希臘文學和神話歷史設定皆為此時期。.

亚该亚人和迈锡尼文明 · 希腊黑暗时代和迈锡尼文明 · 查看更多 »

赫梯

西臺(Hittite,--)是一個位于安纳托利亚的亚洲古国。讲赫梯语的赫梯人和前20世紀迁来的讲印欧语系涅西特语的涅西特人共同创造了赫梯国家。前20世紀兴起于小亚细亚这一古老的文明地区。小亚细亚是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赫梯人是一个习惯于--戰的民族,世代征战让赫梯人认识到没有强劲的军队是不行的。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

亚该亚人和赫梯 · 希腊黑暗时代和赫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亚该亚人和希腊黑暗时代之间的比较

亚该亚人有23个关系,而希腊黑暗时代有1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14.29% = 6 / (23 + 19)。

参考

本文介绍亚该亚人和希腊黑暗时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