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阿拉伯基督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阿拉伯基督徒之间的区别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vs. 阿拉伯基督徒

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亞美尼亞語:Հայ Առաքելական Եկեղեցի,Hay Arakelagan Yegeghetzi;Armenian Apostolic Church)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教會以及最早被合法化的基督徒群體。. 阿拉伯基督徒在广义上指生活在阿拉伯世界信仰基督教的群体。狭义上指近东地区的巴勒斯坦基督徒。各类数据统计在5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一般认为在600万至800万人间。主要分布于埃及、黎巴嫩、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其它数据统计,基督徒占阿拉伯世界人口由20世纪初的20%,至当代下降至5%。移民潮和低于穆斯林的出生率是阿拉伯基督徒人口比例下降的主因。 1世纪,基督教在中东创立,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据《圣经·新约》记载,在以色列境内已经有经商的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3、4世纪,基督教传入阿拉伯半岛。三个部落集体皈依基督教,后定居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是为早期阿拉伯基督徒。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阿拉伯帝国征服西亚、北非,当地逐渐伊斯兰化,基督徒人口成为少数。同时受阿拉伯人统治影响,非阿拉伯族逐渐阿拉伯化。他们与早期阿拉伯基督徒是阿拉伯基督徒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而近代,由阿拉伯穆斯林改宗基督教的人群则是阿拉伯基督徒中的极少数分。 奥斯曼帝国在13世纪末崛起,攻占了阿拉伯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根据伊斯兰教齐米制度,奥斯曼帝国内的基督徒享有有限的宗教自由,被视为二等公民。进入20世纪,在奥斯曼帝国灭亡之前,安那托利亚东部的亚美尼亚和叙利亚基督徒被屠杀和驱逐,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和驱逐即是亚美尼亚大屠杀。而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分裂,阿拉伯民族主义兴起,阿拉伯国家中非阿拉伯、非伊斯兰教族群日渐边缘化。2010年阿拉伯之春后,多个阿拉伯国家陷入战乱和动荡,即阿拉伯之冬。活跃于伊拉克和叙利亚(黎凡特)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更是残酷对待除逊尼派之外的一切族群。.

之间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阿拉伯基督徒相似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阿拉伯基督徒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基督徒基督教亞美尼亞

基督徒

基督徒(Christian)是對基督宗教信徒(教徒)的稱呼,泛指相信耶穌是基督和神的儿子及跟從其教導的人,現泛指基督宗教教會的成員,包括天主教信徒、正教會信徒、新教信徒、獨立教會信徒在內的基督教各宗派人士,部分信奉基督教但不加入任何基督教教派的信徒,亦可被稱或自稱為基督徒。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語境所稱的「基督徒」有時指新教信徒。此名稱出自《新約聖經》,當時其著作所用的通用希臘語將基督徒稱為「」(),意思是“基督的人”。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與: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裡,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基督徒 · 基督徒和阿拉伯基督徒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基督教 · 基督教和阿拉伯基督徒 · 查看更多 »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共和國(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ISO 9985轉寫:Hayastani Hanrapetutyun),通稱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西亞或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有時也會被視為是東歐的一部分。行政疆界上,亞美尼亞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西鄰土耳其,北鄰喬治亞,東為阿塞拜疆,南接伊朗和阿塞拜疆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以埃里溫為首都。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亞美尼亞曾经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目前,亞美尼亞與鄰國阿塞拜疆之間存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爭議問題,並曾在2016年4月雙方因此問題在邊境發生軍事衝突,亞美尼亞也因为1915年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發動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歷史認知問題與土耳其之間有外交上和對大屠殺事件承認問題上存在爭議,但是近年亞土雙方已透過元首互訪等方式逐漸修復關係、重建溝通對話。不過,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外交關係仍較不穩定。亚美尼亚是欧洲委员会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一员。亚美尼亚也宣稱擁有在1991年宣布独立但為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的阿爾扎赫共和國的主权。.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亞美尼亞 · 亞美尼亞和阿拉伯基督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阿拉伯基督徒之间的比较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有33个关系,而阿拉伯基督徒有5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3.53% = 3 / (33 + 52)。

参考

本文介绍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和阿拉伯基督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