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五胡十六国和馮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五胡十六国和馮跋之间的区别

五胡十六国 vs. 馮跋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灭北凉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中國文明史 魏晉南北朝》〈第一章 政治發展大勢〉: 第50頁-第61頁. 北燕文成帝冯跋(),十六國時期北燕君主,字文起,小名乞直伐,是胡化的漢人,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

之间五胡十六国和馮跋相似

五胡十六国和馮跋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五胡十六国後燕北燕北魏储君隋朝西燕馮弘高雲辽宁省河北省漢人慕容宝慕容熙慕容雲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灭北凉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中國文明史 魏晉南北朝》〈第一章 政治發展大勢〉: 第50頁-第61頁.

五胡十六国和五胡十六国 · 五胡十六国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後燕

後燕(384年-407年)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時慕容氏諸燕之一,由鮮卑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的政權。全盛時統治範圍「南至琅琊,東訖遼海,西屆河汾,北暨燕代」(《讀史方輿紀要》),即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自384年慕容垂稱燕王到407年慕容熙被殺,立國凡24年。 《十六国春秋》始称后燕,以别于慕容氏諸燕,后世袭用之。.

五胡十六国和後燕 · 後燕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北燕

北燕()是十六國时期汉人馮跋建立的政权。407年,馮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建都龙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仍旧沿用后燕国号。409年,高云被部下離班、桃仁所杀,馮跋平定政变後即天王位于昌黎(今辽宁省义县)。據有今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436年被北魏所灭。 因其都龙城,又名黄龙,故南朝宋称其为黄龙国。也有史书因其地处东北地区南部,又称其为东燕,但较为罕见。.

五胡十六国和北燕 · 北燕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五胡十六国和北魏 · 北魏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五胡十六国和储君 · 储君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五胡十六国和隋朝 · 隋朝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西燕

西燕()是中國十六国时期慕容氏諸燕之一,由鲜卑慕容泓建立的政权。共存在10年。 前秦苻坚灭前燕后,尽徙鲜卑入关中。苻坚淝水兵败后,政权陷于瓦解。晋太元九年(384年),前燕皇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起兵反秦,在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东南)自称济北王。因其地处于后燕、南燕、北燕之西,史称「西燕」。 其弟慕容冲也起兵反秦,兵败后归于慕容泓。慕容泓兵势大振,有众10万。后谋臣高盖等因慕容泓执法苛暴,杀慕容泓,拥立慕容冲为皇太弟。 次年(385年)慕容冲称帝于阿房(今陕西西安市西),率军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纵兵暴掠。鲜卑贵族都想东归,不愿留在关中,太元十一年(386年)杀慕容冲。此後有數位前燕贵族和將領被擁立為君主,最後慕容廆族孫慕容永立为河东王,率众东归,击败前秦苻丕,据有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称帝。西燕強盛時,統治南抵軹關,北至新興,東依太行,西臨黃河。 西燕中兴九年(394年),后燕发兵陷长子,杀死慕容永及其公卿大將三十多人,西燕亡。.

五胡十六国和西燕 · 西燕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馮弘

北燕昭成帝馮弘(),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君主,字文通,長樂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北燕太祖馮跋之弟,馮跋在位時,馮弘被封中山公司徒錄尚書事,輔政。 馮跋病重時,宋夫人有為其子馮受居圖謀王位之意,馮弘於是帶兵入宮平變,倉促間馮跋於驚懼中去世,馮弘遂即天王位,並下詔書說:「天降凶禍,大行崩背,太子不侍疾,群公不奔喪,疑有逆謀,社稷將危。吾備介弟之親,遂攝大位以寧國家;百官叩門入者,進陛二等。」盡殺包括太子馮翼在內的馮跋諸子百人。 翌年(431年),改元太興。將自己元配夫人王氏及其所生之子、太子馮崇廢掉。於第二年四月,冊立後燕皇族之女慕容氏為天后,藉以抬高其身價。於是,長樂公馮崇,以及馮崇之同母弟、廣平公馮朗,樂陵公馮邈也懼繼母迫害,禍及自身,於是舉郡向北魏投誠。第三年,春正月,馮弘冊立「後妻慕容氏子馮王仁為世子」。 北燕國小民弱,馮弘在位時,因北魏屢次攻伐,數次向北魏朝貢請和,但仍持續受到攻擊,因此亦曾遣使向南朝宋稱藩納貢。 太興六年(436年),北魏再攻北燕,馮弘於五月乙卯日,馮弘帶領子女、後宮、宗族,及龍城之百姓,隨高句麗援軍從都城龍城(今遼寧朝陽)撤退,臨行焚其宮室、城邑,大火一旬不滅,北燕亡。 馮弘在高句麗號令如在本國,引起高句麗長壽王高璉嫌惡,長壽王將其侍衛撤走,又將其太子馮王仁押回興京,扣作人質。復有歸刘宋之意,於是又派使者帶著三百人出使建康,請求宋文帝允許其全家移居建康;宋文帝答應,並派遣將軍王白駒,率兵七千,北上迎接。當時,高句麗也向刘宋稱臣。高句麗王不欲馮弘南下成仇,好言規勸,而馮弘不聽。遂於438年殺馮弘及其妻子,並為其上諡號曰昭成皇帝。.

五胡十六国和馮弘 · 馮弘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高雲

雲為雲底高度6000米以上的雲, 並可再分為卷雲、卷層雲及卷積雲三個類別。.

五胡十六国和高雲 · 馮跋和高雲 · 查看更多 »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舊稱奉天省,中國的一个省,省會位于沈阳市。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辽宁省的位置是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辽宁在自古以來便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关外的軍事要隘,也是將东北地区聯繫内蒙古通向歐亞國家為交通上所必經之要道。.

五胡十六国和辽宁省 · 辽宁省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區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貢》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五胡十六国和河北省 · 河北省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漢人

#重定向 汉族.

五胡十六国和漢人 · 漢人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慕容宝

燕惠愍帝慕容寶(),字道祐,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西北)人,後燕第二任君主,慕容垂的第四子,母親是先段后。慕容垂建後燕後,立慕容寶為太子,曾領燕軍攻伐北魏,但在參合陂之戰慘敗。慕容垂死後慕容寶繼位為帝,但就面對北魏南侵,最終慕容寶沒能保住後燕在中原的土地,率眾北走龍城(今遼寧朝陽市),但先後遇上兒子慕容會及大臣段速骨的叛亂。慕容寶出走後為蘭汗所誘而歸龍城,最終被其殺害。.

五胡十六国和慕容宝 · 慕容宝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慕容熙

燕昭文帝慕容熙(),字道文,一字長生,十六國時期後燕國君主,鮮卑人,成武帝慕容垂的幼子,惠愍帝慕容寶之弟,母親是貴嬪段氏。原封河間王,蘭汗之亂時曾被封為遼東公,慕容盛即位後,封河間公。 後燕長樂三年(401年),慕容盛被變軍殺害。慕容盛有兒子慕容定,年紀幼小。群臣希望慕容盛之弟慕容元繼位。但慕容熙因与慕容盛之母--有私情,備受她寵愛,遂被密迎入宮即天王位,慕容元被賜死,不久慕容熙改元光始。次年(402年),慕容熙又害死了慕容定,且娶了苻秦中山尹苻謨的兩個女兒苻娀娥為貴人、苻訓英為貴嬪,苻訓英極其受寵。丁太后怨恨,遂謀廢慕容熙,事洩,丁太后被殺。 慕容熙立苻訓英為皇后,苻娀娥為貴人,非常寵愛苻氏姐妹,因此興築宮殿、遊玩打獵,導致軍民死亡的數以萬計。苻娀娥生病,有人自稱能醫,結果醫死了,慕容熙遂將醫生支解後焚燒,追封苻娀娥為愍皇后。慕容熙與苻訓英更是玩樂不知節制。元始五年(405年)攻高句麗遼東城,原本城將攻陷,慕容熙只為了要與--一同坐輦車進城,因而命軍暫緩登城,以致延誤戰機,不能攻下遼東。次年(406年),後燕攻契丹未果而回師,又為了--想要觀戰而臨時拋棄輜重轉而偷襲高句麗,致士卒馬匹,疲累寒冷,沿路死亡不可勝數。又如--夏天想要吃凍魚,冬天要吃生地黃,官員也因不能取得而被斬首。 建始元年(407年),--去世,慕容熙痛不欲生,喪禮上命檢查百官有無哭泣,規定未哭者給予處罰,群臣只好口含辣物以刺激流淚。又賜死高陽王慕容隆的王妃張氏以殉葬,右仆射韦璆等人都害怕自己去殉葬,每天都洗澡换衣等候命令。此外規定家家戶戶都要參與建造--陵墓的工程,更使得國家財政揮霍一空。臨葬,慕容熙竟打開棺材,与苻訓英已經變色變味的屍體親熱一番,才准下葬。 由於早先中衛將軍馮跋與其弟馮素弗曾因事獲罪於後燕帝慕容熙,因此慕容熙一直有殺馮跋兄弟之意。馮跋兄弟於是趁慕容熙送葬--時起事,推高雲(慕容雲)為燕王,慕容熙被生擒後斬首,和苻訓英合葬。後來被諡昭文皇帝。 Category:後燕皇帝 Category:后燕皇子 X M Category:天王 Category:十六國郡公.

五胡十六国和慕容熙 · 慕容熙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慕容雲

#重定向 高雲 (北燕).

五胡十六国和慕容雲 · 慕容雲和馮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五胡十六国和馮跋之间的比较

五胡十六国有399个关系,而馮跋有5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3.34% = 15 / (399 + 50)。

参考

本文介绍五胡十六国和馮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