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五胡十六国和呂隆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五胡十六国和呂隆之间的区别

五胡十六国 vs. 呂隆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灭北凉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中國文明史 魏晉南北朝》〈第一章 政治發展大勢〉: 第50頁-第61頁. 呂隆(),字永基,略陽(今甘肅天水)氐人。十六國時期後涼最後一位君主,後涼開國君主呂光之弟呂寶子。呂隆即位不久即遭後秦攻擊,被逼向後秦請降,其在位時間亦不斷遭南涼及北涼二國攻擊,國力大衰,最終呂隆向後秦請求迎其東遷,後涼遂為後秦所併。.

之间五胡十六国和呂隆相似

五胡十六国和呂隆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南凉后凉天水市姚兴五胡十六国北凉呂光禿髮傉檀甘肃省长安沮渠蒙遜

南凉

没有描述。

五胡十六国和南凉 · 南凉和呂隆 · 查看更多 »

后凉

後凉(386年-403年)是十六国时期氐人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 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称“后凉”,以别于其他以“凉”为国号的政权,后世袭用之。 東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将军吕光受命率7万餘众讨平西域。苻坚淝水兵败後前秦瓦解,吕光据有姑臧(今甘肃武威)于太元十一年(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太元十四年(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後改称天王,史称後凉。 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 後凉以氐人军事力量为基础,势力孤弱,刑法峻重,社会局势不稳,叛者连城。 後凉龙飞四年(399年)吕光卒,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又杀吕绍自立。後凉咸宁三年(401年)吕隆(吕光弟吕宝之子)又杀吕纂自立,国势益衰。连年战争,经济凋敝,太元十二年(403年),穀价昂贵,人相食。 神鼎三年(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降于後秦,後凉亡。.

五胡十六国和后凉 · 后凉和呂隆 · 查看更多 »

天水市

天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人称“西北小江南”。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31.17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华夏文明和漢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的荣誉。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交相辉映。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96处,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五胡十六国和天水市 · 呂隆和天水市 · 查看更多 »

姚兴

文桓帝姚兴(),字子略,南安赤亭(今甘肅省隴西縣西)羌族人。十六国时期后秦皇帝,后秦武昭帝姚苌长子。姚興即位之初就俘殺了父親在位時面對的最強對手苻登,基本覆滅了前秦。後又出兵後涼,令其投降之餘亦令盤據秦涼一帶的政權如北涼、南涼及西秦等政權臣服,還率兵進攻東晉,一舉攻取洛陽等地,使統治疆域迅速擴大。不過隨後與北魏在柴壁之戰中卻大敗,面對新興的夏國亦不能有效對付,反屢遭侵擾;且國內出現兒子姚弼與太子姚泓爭位的事件,令後秦國勢漸弱。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病逝,諡文桓皇帝,庙号高祖,下葬偶陵。.

五胡十六国和姚兴 · 呂隆和姚兴 · 查看更多 »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灭北凉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中國文明史 魏晉南北朝》〈第一章 政治發展大勢〉: 第50頁-第61頁.

五胡十六国和五胡十六国 · 五胡十六国和呂隆 · 查看更多 »

北凉

北凉(397年或401年-439年)是十六国之一。由匈奴支系盧水胡族的首領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種看法認為建立者為段業,此說是以蒙遜堂兄沮渠男成擁立段業稱涼州牧,並改元神璽為立國之始(397年)。.

五胡十六国和北凉 · 北凉和呂隆 · 查看更多 »

呂光

涼懿武帝呂光(),字世明,略陽(今甘肅天水)氐人,前秦太尉呂婆樓之子。十六國時期後涼建立者。呂光初為前秦將領,屢立戰功,前秦天王苻堅就派了他出兵西域。呂光降服西域,但當時前秦因淝水之戰戰敗而國亂,回軍時為涼州刺史梁熙所阻,呂光消滅了梁熙而入主涼州,遂在當地建立政權。.

五胡十六国和呂光 · 呂光和呂隆 · 查看更多 »

禿髮傉檀

涼景王禿髮傉檀(),河西鮮卑人。十六國時期南涼國君主,他也是第一位正式稱「涼王」的君主。禿髮鮮卑首領禿髮思復鞬之子,南涼君主禿髮烏孤、利鹿孤之弟。.

五胡十六国和禿髮傉檀 · 呂隆和禿髮傉檀 · 查看更多 »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五胡十六国和甘肃省 · 呂隆和甘肃省 · 查看更多 »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五胡十六国和长安 · 呂隆和长安 · 查看更多 »

氐(; 上古漢語: *tˁij),是古代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活动于今陕西、甘肅、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区。.

五胡十六国和氐 · 呂隆和氐 · 查看更多 »

沮渠蒙遜

沮渠蒙遜(),臨松匈奴人,十六国时期北涼第二任君主。原係匈奴支系卢水胡族首領,曾反叛後涼並推段業建北涼,後攻殺段業自己登位。沮渠蒙遜有勇略,在位期間,北涼於強敵環伺之際擴張成為河西一帶最強大的勢力。.

五胡十六国和沮渠蒙遜 · 呂隆和沮渠蒙遜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五胡十六国和呂隆之间的比较

五胡十六国有399个关系,而呂隆有2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2.84% = 12 / (399 + 23)。

参考

本文介绍五胡十六国和呂隆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