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五旬節運動和城市豐收教會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五旬節運動和城市豐收教會之间的区别

五旬節運動 vs. 城市豐收教會

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ism)是20世纪初興起的基督教新教運動。他們特別强調說方言(Speaking in tongues)是要領受聖靈的首個外顯的憑據,根据《聖經》记载的公元33年的五旬節,早期基督徒接受来自天上的聖靈,很多人拥有了常人看来非同一般的能力,例如说方言、治病等。五旬節運動與後來1950年代發起的靈恩運動是很類似。. 城市豐收教會(City Harvest Church,縮寫為 CHC)是一間位於新加坡的基督教新教教會,1989年5月7日由牧師康希等人創辦,是一個無宗派的基督教信仰機構。以靈恩派與五旬節派的教導為根基,建立他們的價值觀,教義方面則看重強調大誡命、大使命與文化職任。它的會眾當中共有廿四種不同國籍。 城市豐收教會是新加坡最大獨立教會,總計有超過兩萬四千名會友。在2007年的城市豐收聖誕節慶聚會中,更創下了五萬一千多人的最高出席紀錄。該教會是新加坡基督教協進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Singapore)、新加坡福音聯誼會(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Singapore)和讚美節慶團契(Festival of Praise Fellowship)的主要會員。CHC的聚會會址不只一處,每個週末分別在兩個地點:裕廊西與新達城新加坡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六樓,舉行多場、多種語言的聚會。城市豐收教會也在新加坡開辦許多宗教機構,如:聖經學院、社會關懷服務社、教育中心、基督教電視部門、表演藝術學校以及企業人士的職場事工。 海外方面,CHC與亞洲許多教會與神學院有密切的合作關係,每年共同舉辦許多特會與研習會。《靈恩雜誌》曾形容它是「亞洲最大的教會之一」。.

之间五旬節運動和城市豐收教會相似

五旬節運動和城市豐收教會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五旬節運動牧师靈恩運動新教

五旬節運動

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ism)是20世纪初興起的基督教新教運動。他們特別强調說方言(Speaking in tongues)是要領受聖靈的首個外顯的憑據,根据《聖經》记载的公元33年的五旬節,早期基督徒接受来自天上的聖靈,很多人拥有了常人看来非同一般的能力,例如说方言、治病等。五旬節運動與後來1950年代發起的靈恩運動是很類似。.

五旬節運動和五旬節運動 · 五旬節運動和城市豐收教會 · 查看更多 »

牧师

牧師是指基督教的團體中,專職負責帶領及照顧其他基督徒的神职人员。聖經原文的用字就是牧羊人之意。雖然天主教會也有類似的職位,但「牧師」一词在中文语境中特指新教的基層神職人員。.

五旬節運動和牧师 · 城市豐收教會和牧师 · 查看更多 »

靈恩運動

恩運動 (Charismatic Movement) 的中文名詞由中國教會的神學家賈玉銘提出,指出當時在中國山東十分風行的基督教運動,分舊靈恩運動和新靈恩運動。舊靈恩運動約在20世纪初,差不多與五旬節運動同時或稍晚些,新靈恩運動約在1960年代開始。 基督教歷史上,發生在第二世紀中期大公教會內的靈恩復興,稱為孟他努主義,有人視為教會的一種復興運動,也有人認為是分裂教會的異端。一般學者將二十世紀全球的靈恩運動分成三波。第一波發生在二十世紀初(或十九世紀末);第二波發生在二十世紀中葉;第三波是1980年代發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納海姆。各「波」準確的發生日期、地點,甚至與之有關的人物,學者均有不同的看法。 另外,英國聖經釋經家大卫·鲍森於1993 年出版《第四波》一書 (Fourth Wave: Charismatics and Evangelicals - Are We Ready to Come Together?),提倡靈恩派與福音派的合一,可能定義為新一波的靈恩運動。 目前靈恩基督徒有5億2300萬,估計到2025年至少會達到8億3000萬。截至2011年的統計:靈恩基督徒最多的是分佈在拉丁美洲〔1億6000萬〕、非洲〔1億3000萬〕,和亞洲〔1億3000萬〕,天主教中的靈恩更新運動的人數約有1億2000萬,約占天主教的百分之十。.

五旬節運動和靈恩運動 · 城市豐收教會和靈恩運動 · 查看更多 »

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Pew Research Center,2011。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曾祖漢,,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而不是靠善行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WELS Topical Q&A: 。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聖統制WELS Topical Q&A: Jenkins, Paul (2014),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其實在馬丁·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才獲得成功。16世紀路德宗信仰由德國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同時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國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五旬節運動和新教 · 城市豐收教會和新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五旬節運動和城市豐收教會之间的比较

五旬節運動有46个关系,而城市豐收教會有2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5.80% = 4 / (46 + 23)。

参考

本文介绍五旬節運動和城市豐收教會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