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五代十国和宝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五代十国和宝正之间的区别

五代十国 vs. 宝正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宝正(或作宝贞、保贞,926年-931年)是吴越太祖錢鏐的年号,共计6年。这也是吴越政权所使用的自己改元的年号之一,其后还有广初、正明年号,未详何时。.

之间五代十国和宝正相似

五代十国和宝正有(在联盟百科)22共同点: 后唐同光大天興大義寧大長和大有 (年號)天成 (后唐)宝大宝正年号于阗趙善政辽太宗辽朝钱镠鄭隆亶长兴 (年号)耶律倍耶律阿保机李存勗李嗣源杨吴

后唐

后唐(923年-937年)是中國五代時期的政權之一。923年,唐朝的赐姓宗室李存勖消灭後梁,聲稱重建唐朝。後為石敬瑭勾結契丹入侵而滅亡。後唐的建立至其亡國歷時十四年。史学家為了區別由李淵所建立的唐朝,因而稱之為後唐。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 另外,雖然后唐統治者的祖源是沙陀族,但當時的後唐統治的是漢族地帶,後唐也被稱為「漢國」。.

五代十国和后唐 · 后唐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同光

同光(923年四月-926年四月)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勗的年号,也是李存勗使用过的唯一的一个年号。计时4年。闽太祖王審知用此年号(923年四月-925年);荆南武信王高季兴亦用此年号(924年三月-926年四月)。 清代的同治、光緒兩朝,亦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五代十国和同光 · 同光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大天興

大天兴(兴源国)(928年-929年),五代十国时期建立于今云南地区的短暂政权。 928年,东川节度使楊-干-貞滅大長和國,立清平官(宰相)赵善政为国王,称大天興,名兴源国,赵善政为悼康帝,年号尊圣。次年楊-干-貞废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

五代十国和大天興 · 大天興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大義寧

大義寧(929年-937年),五代十國時期建立於今雲南地區的短暫政權。 928年杨干真立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又名兴源国。 929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废大天兴(兴源国)皇帝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改元兴圣。 930年,楊干貞即被其弟杨诏(杨明)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 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滇东三十七部起兵举事,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段思平建大理国。.

五代十国和大義寧 · 大義寧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大長和

大長和(902年-927年),五代十國時期建立於今雲南地區,繼承南诏的短暫政權。.

五代十国和大長和 · 大長和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大有 (年號)

大有(928年三月-942年三月)是南汉高祖劉龑的年号,共计15年。.

五代十国和大有 (年號) · 大有 (年號)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天成 (后唐)

天成(926年四月-930年二月)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共计5年。 楚武穆王马殷用该年号(927年六月-930年,天成二年-四年)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7,151,156 ISBN 7101025129。马殷927年被后唐册封为楚国王,同年建国,以此计算,天成为马殷的第一个年号。也有按照马殷被后梁封为楚王(907年)时开始计算,则第一个年号为开平。 闽嗣王王延翰、惠宗王延钧亦用此年号。 荆南武信王高季兴从926年四月开始用此年号,到928年六月称臣于南吴止。929年五月荆南文獻王高從誨谢罪于后唐,七月复用后唐天成年号。.

五代十国和天成 (后唐) · 天成 (后唐)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宝大

宝大(或作宝太,924年-925年)是吴越太祖錢鏐的年号,共计2年。这也是吴越政权所使用的自己改元的年号之一。.

五代十国和宝大 · 宝大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宝正

宝正(或作宝贞、保贞,926年-931年)是吴越太祖錢鏐的年号,共计6年。这也是吴越政权所使用的自己改元的年号之一,其后还有广初、正明年号,未详何时。.

五代十国和宝正 · 宝正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五代十国和年号 · 宝正和年号 · 查看更多 »

于阗

于阗(又作于寘),古代西域王国,汉、魏、晋均称为于阗,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元史》也称之为斡端。古代居民操塞语,另一说法为藏族和印度的混血部族;--闐語則屬東伊朗語。尉遲烏僧波统治下与归义军关系密切,这时期以后于阗开始使用年号,于阗国于公元1006年被喀喇汗国所灭,该地遂被伊斯兰化。.

于阗和五代十国 · 于阗和宝正 · 查看更多 »

趙善政

趙善政(),大天兴国建立者,趙善政原为大长和国清平官。928年,东川节度使楊干貞和赵善政杀死郑隆亶,赵善政自立为大天兴(兴源国)皇帝,改元尊圣。次年,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赵善政谥号悼康皇帝。 category:南诏君主 S.

五代十国和趙善政 · 宝正和趙善政 · 查看更多 »

辽太宗

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契丹國第二位皇帝(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日在位),在位20年。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遼朝首位皇帝。.

五代十国和辽太宗 · 宝正和辽太宗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五代十国和辽朝 · 宝正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钱镠

吴越太祖钱镠(),字具美(一作巨美),浙江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開國國王。 唐末跟从石镜镇将军董昌镇压農民反抗軍,任镇海节度使,乾宁年间,击败董昌,占有两浙十三州,后梁开平初年被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 由於吳越國小力弱,又同鄰近的吳、閩政權不和,投靠中原王朝,不斷遣使進貢以求庇護。先臣服後梁,又臣服後唐。后唐明宗時因惹怒樞密使安重誨,被削去官職,安重誨死後又恢復。長興三年(932年)病死,葬安國縣衣錦鄉茅山。庙号太祖,諡號武肃王。.

五代十国和钱镠 · 宝正和钱镠 · 查看更多 »

鄭隆亶

鄭隆亶(),大长和国末代皇帝,郑仁旻之子。926年,郑仁旻去世,鄭隆亶嗣位,年号天应,928年,东川节度使楊干貞和清平官趙善政殺死鄭隆亶,趙善政自立為大天興国皇帝,鄭隆亶谥号恭惠皇帝。 category:南诏君主.

五代十国和鄭隆亶 · 宝正和鄭隆亶 · 查看更多 »

长兴 (年号)

长兴(930年二月-933年)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共计4年。 吳越世宗錢元瓘用此年号(932年四月-933年,长兴三年-四年)。马楚衡阳王馬希聲和文昭王馬希範用此年号(930年十一月-933年);闽惠宗王延钧用此年号(930年二月-932年);荆南文獻王高從誨亦用此年号(930年二月-933年)。.

五代十国和长兴 (年号) · 宝正和长兴 (年号) · 查看更多 »

耶律倍

耶律倍(约899年或900年-937年1月7日)是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國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氏,汉姓刘氏,汉名倍,契丹名图欲(或作突欲、托雲等),曾模仿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取筆名黃居難,字乐地。他是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和追尊的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一般也通称东丹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为大契丹国的皇太子(916年-927年在位),但未即位为皇帝,其子耶律阮(辽世宗)即位后被追尊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耶律倍在死后被追尊为皇帝,史书中除了称他为太子倍、人皇王或东丹王外,也常以其庙号义宗、第一个皇帝谥号让国皇帝和第二个皇帝谥号文献皇帝等称之。 耶律倍作为统辖一方的君主,其政绩并不突出,但他文武双全,不但是统兵的战将和军事谋略家,更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家学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颇有成就,堪称有辽一代第一位大艺术家。.

五代十国和耶律倍 · 宝正和耶律倍 · 查看更多 »

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清輯本《旧五代史》改譯安巴堅,汉名耶律亿,是大契丹國的第一位皇帝(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在位),在位10年。 《辽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史·国语解》记载:“耶律和萧两个姓,以汉字书者曰刘、萧,以契丹字书者曰移喇、石抹”。《金史·国语解》记载:“移喇曰刘,石抹曰萧”。.

五代十国和耶律阿保机 · 宝正和耶律阿保机 · 查看更多 »

李存勗

#重定向 唐庄宗.

五代十国和李存勗 · 宝正和李存勗 · 查看更多 »

李嗣源

#重定向 唐明宗.

五代十国和李嗣源 · 宝正和李嗣源 · 查看更多 »

杨吴

吴()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南吴、弘農、淮南。.

五代十国和杨吴 · 宝正和杨吴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五代十国和宝正之间的比较

五代十国有535个关系,而宝正有5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2,杰卡德指数为3.76% = 22 / (535 + 50)。

参考

本文介绍五代十国和宝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