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二次革命和徐連勝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二次革命和徐連勝之间的区别

二次革命 vs. 徐連勝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即「討袁之役」,又稱「癸丑之役」、「贛寧之役」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1989年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第20頁,ISBN 978-7-5326-0083-0,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繼辛亥革命後發動的反對袁世凱的武裝鬥爭。江西、江蘇、安徽、上海、廣東、福建、湖南、四川等地一度脫離北洋政府獨立。最後以北洋軍擊潰革命勢力告終。 传统意义上革命是对专制政權或文化的颠覆,「一次革命」是指推翻滿清的辛亥革命,符合革命的定義;而孙文在已進行國會民主選舉的時代發動的这场战争是否属于革命的范畴,少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学者也有非议。. 徐連勝(1881年—1918年),名名淵,字遠運,號捷卿,湖南桂陽太和鄉地界人。少年喪父,17歲輟學務農,常去廣東挑鹽謀生。19歲赴粵為生。宣統元年(1909)升為管帶兼哨官,兩年後任廣東新兵巡房營長。時以陳炯明、鄧鏗為首的中華革命軍東江第一軍進駐廣東惠州,徐連勝與洪兆麟聯合參加循城起義,投奔革命。與清軍作戰,連戰連勝,因名「連勝」,並以軍功升第五標統,補陸軍中校。 民國二年七月,「二次革命」爆發,廣東宣佈獨立。連勝隨鄧鏗赴三水作戰,討伐袁世凱軍。八月,討袁失敗,廣東為龍濟光所據,鄧鏗被通輯,連勝率部退至增城。民國三年被龍所收編,任增城防軍統領。因不發一彈解決「湘南兵變」,被授予陸軍少將、四等文虎勛章。民國四年四月,鄧鏗兩次潛入增城,策劃連勝率兩個營起義,佔據仙村、石灘,旋取石龍、博羅。徐部駐石龍,擁鄧鏗為中華革命軍東江總司令,徐連勝為第一旅旅長,與廣州、惠州、東莞三面之敵苦戰月餘,擊潰數倍于己之敵。 民國五年,調任陸軍第一混成旅旅長,六月,袁世凱死,龍濟光逃離廣州,桂系軍閥陸榮廷部據粵,歧視排擠革命軍,徐又與廣東省長朱慶瀾政見不合,於是憤而去職返鄉,與家鄉父老共辦興賢會、積谷會,獎勵學子,救濟貧困,受到地方群眾讚許。 民國六年,徐連勝奉孫中山急電返粵,任護法軍粵軍游擊司令,並於廣州司後街與孫中山、宋慶齡合照留念。 民國七年,受命為粵軍警備司令,領少將銜。六月,援閩粵軍初戰勝利。後敵軍增援,攻勢受挫,徐率部星夜馳援洪兆麟,很快突破敵陣,粵軍力克閩西南二十餘縣。後,徐在攻永定戰鬥中中彈殉職,時年僅三十八歲。 徐連勝死後,鄧鏗上書孫中山:「今捷卿因克復永定陣亡,失此良將,非僅粵軍不幸,本黨亦失一健將也」。孫中山聞耗,痛惜不已,特派員護送遺體回鄉,葬荷葉鋻塘村蔣家後山,並為之刻石立碑。國民政府撥撫金一萬元(銀元),後又每月發三百元家屬撫恤費,頌發「少將第」鍍金匾。 徐妻劉淑卿在其夫生前好友李濟深、蔡廷鍇等倡導和支持下,從香港回桂陽創辦捷卿中學(今湖南省桂陽縣第三中學),其子徐廣麟亦在澳門、廣東坪石、廣州創辦連勝中學、名淵中學作紀念。 Category: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軍事人物 L L L L.

之间二次革命和徐連勝相似

二次革命和徐連勝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孫中山广东省袁世凯龙济光陈炯明湖南省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二次革命和孫中山 · 孫中山和徐連勝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二次革命和广东省 · 广东省和徐連勝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二次革命和袁世凯 · 徐連勝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龙济光

龙济光(),字子诚(亦作紫丞、子澄),哈尼族,云南省臨安府蒙自县逢春嶺納更土司(今其辖地属元阳县)。清末民初军事将领,曾任广西提督,广东安抚使、都督兼署民政长,两广巡阅使。.

二次革命和龙济光 · 徐連勝和龙济光 · 查看更多 »

陈炯明

炯明(),字競存,绰号「阿--」,惠州府海豐縣人,曾經出任粤军总司令、广东省省长、中华民国陆军部陆军总长兼内务部内务总长及中国致公党首任总理。他主政广东期间推动广东建设,设立广州市。陈炯明為無政府主義者,政治上主张联省自治,他反对以武力統一北方,并且因此驅逐其曾經支持的孫中山。最后陈炯明被孫中山打敗,退居香港。.

二次革命和陈炯明 · 徐連勝和陈炯明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

湖南省(湘语长益片新派长沙话:;湘语娄邵片双峰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级行政区,全境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因大部在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湘语为主,在湖南省內的其他地区则主要使用西南官话、赣语、湘南土话、瓦乡话以及客家话等其他汉语方言。此外,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瑶族的主要语言之一)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

二次革命和湖南省 · 徐連勝和湖南省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二次革命和徐連勝之间的比较

二次革命有79个关系,而徐連勝有3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5.26% = 6 / (79 + 35)。

参考

本文介绍二次革命和徐連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