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二二六事件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二二六事件和闲院宫载仁亲王之间的区别

二二六事件 vs. 闲院宫载仁亲王

二二六事件(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發生於日本東京的一次失敗政變,日本陸軍的部分「皇道派」青年軍官率領數名士兵對政府及軍方高級成員中的「統制派」意識形態對手與反對者進行刺殺,最終政變遭到撲滅,直接參與者多判死刑,間接相關人物亦非貶即謫,皇道派因此在軍中影響力削減,而同時增加了日軍主流派領導人對日本政府的政治影響力。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亂行動,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義發展的重要事件。 1936年2月26日,數位青年軍官率領士兵分別前往東京各地展開刺殺,並取得相當成果(其中有兩名前首相遇害身亡),還一度佔領了東京市中心。然而叛軍並未成功殺害時任首相岡田啟介和佔領皇居,他們也並未成功爭取到高級將領的支持,加上昭和天皇對於本次政變行動的憤怒等因素,進而導致叛軍無法實現政權的替換,最終於2月29日繳械投降。 有別於先前數次類似的青年軍官刺殺政府要員的從輕發落判例,二二六事件中的主謀起事者多受處重刑。在歷經一系列的非公開審判後,共有19名叛軍領導人物處以死刑,另有40人得到監禁判決。日本陸軍中的「皇道派」勢力就此衰落,日本國內曾一度流行以刺殺方式達到政治訴求的活動也就此終止,軍方對於政府決策的影響力也大增。. 闲院宫载仁亲王()是日本皇室的重要成员,閑院宮第六代当主。他是一名职业军人,从1931年到1940年载仁亲王出任参谋总长。.

之间二二六事件和闲院宫载仁亲王相似

二二六事件和闲院宫载仁亲王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大日本帝國陸軍小矶国昭近衛師團近衛文麿杉山元昭和天皇日本军

大日本帝國陸軍

大日本帝國陸軍(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りくぐん)是日本军的陸上武裝部隊,1871年(明治4年)成立、1945年(昭和20年)解散。略稱為帝國陸軍,一般常以日本陸軍稱呼,並不使用全名稱呼。同時,日本陸海軍本來被稱呼為國軍(こくぐん)、皇軍(こうぐん),但表達為日本陸軍的場合較多。解散后,为与陆上自卫队产生区别,多以旧日本陆军或旧帝国陆军称呼之。.

二二六事件和大日本帝國陸軍 · 大日本帝國陸軍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 查看更多 »

小矶国昭

小矶国昭(),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政治家,第41届內閣總理大臣,二战甲级战犯,在朝鮮總督任內積極镇压朝鲜抗日運動。 曾任陆军省军务局长、陆军次官、第5师团师团长、关东军参谋长等职。 1942年,出任朝鮮總督,在朝鲜推行内鮮一体教育,宣传朝鲜人与日本人同根同族,多次镇压朝鲜人民的抗日活动。 1944年7月22日,在内外交困中,小矶继东条英机之后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任期内曾一度主张利用繆斌与重庆国民政府谈和。但是外務大臣重光葵、陸軍大臣杉山元、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均對繆斌同蔣中正的聯繫表示懷疑,反對通過繆斌進行談判。小磯則繼續進行交涉,並在4月2日拜謁昭和天皇時向天皇進言留下繆斌進行談判。但天皇對此不感興趣。4月3日,天皇告訴重光葵自己不信任繆斌。結果繆斌毫無成果返回南京,而引起騒動的小磯內閣則宣布總辭職。 1945年4月7日辭職。战後、小矶国昭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为甲级战犯,判处无期徒刑,1950年在狱中因食道癌病死。1978年10月被靖国神社合祀。.

二二六事件和小矶国昭 · 小矶国昭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 查看更多 »

近衛師團

近卫师团,原为日本天皇的近卫军,有衛戍帝都之職分,是日本在二次大战前的17个常备主力师团之一,最著名的一任师团长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二二六事件和近衛師團 · 近衛師團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 查看更多 »

近衛文麿

近衞文麿(),日本昭和時代前期的政治人物。上世纪初時曾三度出任日本首相。日本大政翼赞会的創始人之一,该会被广泛被认为是与同时代之德国纳粹党、法西斯党相似的独裁政治社团。 歷任;貴族院議員、副議長(第10任)、議長(第9任),第34、38、39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外務大臣,拓務大臣,農林大臣(臨時代理),司法大臣,國務大臣等職銜。 出身于宮廷貴族五攝家之一『近衛家』第30任宗主,後陽成天皇的12世裔孫。近衞笃麿公爵长子。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動初期的内阁总理大臣,大戰中日本核心人物之一,日本投降時仰藥自盡。 其外孫細川護熙曾於1993年至1994年出任內閣總理大臣,成為二战之後日本首位非自民黨出身的首相。.

二二六事件和近衛文麿 · 近衛文麿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 查看更多 »

杉山元

杉山元(),日本帝国时代的陆军元帅。杉山元是日军决策中心的核心人物之一,发动侵占中国东北的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等重大决策中他的意见均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亲临战线的指挥作战又乏善可陈,而野心却很大,提出“2个月内解決支那(中国)事變”,“3个月解決太平洋作戦”,“5个月内荡平东南亚”,无一实现。战后自杀。.

二二六事件和杉山元 · 杉山元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 查看更多 »

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名裕仁(),為現任天皇明仁父親。出生時稱號為迪宮,徽印印號為若竹。 裕仁在大正五年(1916年)11月3日立為皇太子,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其在位期間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裕仁在1945年8月14日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並親自宣讀和錄音,戰後依照新憲法失去政治上的實權,以作為日本國家與國民象徵而存在。除了日本神話中的天皇之外,他是歷代天皇中在位時間最長及享壽最高者,也是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之一。 1989年1月7日,裕仁因患十二指腸癌去世于東京吹上御所,终年87歲。次日皇太子明仁即天皇位,改年号“平成”,昭和时代完結。.

二二六事件和昭和天皇 · 昭和天皇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 查看更多 »

日本军

日本軍(),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部與海軍部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其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军 · 日本军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二二六事件和闲院宫载仁亲王之间的比较

二二六事件有151个关系,而闲院宫载仁亲王有5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3.41% = 7 / (151 + 54)。

参考

本文介绍二二六事件和闲院宫载仁亲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