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二二六事件

指数 二二六事件

二二六事件(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發生於日本東京的一次失敗政變,日本陸軍的部分「皇道派」青年軍官率領數名士兵對政府及軍方高級成員中的「統制派」意識形態對手與反對者進行刺殺,最終政變遭到撲滅,直接參與者多判死刑,間接相關人物亦非貶即謫,皇道派因此在軍中影響力削減,而同時增加了日軍主流派領導人對日本政府的政治影響力。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亂行動,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義發展的重要事件。 1936年2月26日,數位青年軍官率領士兵分別前往東京各地展開刺殺,並取得相當成果(其中有兩名前首相遇害身亡),還一度佔領了東京市中心。然而叛軍並未成功殺害時任首相岡田啟介和佔領皇居,他們也並未成功爭取到高級將領的支持,加上昭和天皇對於本次政變行動的憤怒等因素,進而導致叛軍無法實現政權的替換,最終於2月29日繳械投降。 有別於先前數次類似的青年軍官刺殺政府要員的從輕發落判例,二二六事件中的主謀起事者多受處重刑。在歷經一系列的非公開審判後,共有19名叛軍領導人物處以死刑,另有40人得到監禁判決。日本陸軍中的「皇道派」勢力就此衰落,日本國內曾一度流行以刺殺方式達到政治訴求的活動也就此終止,軍方對於政府決策的影響力也大增。.

151 关系: 半藏門即位南次郎古莊幹郎叛國吉田茂士官大日本帝國陸軍大日本帝國海軍天皇天皇機關說天照大神外務大臣 (日本)官僚宇垣一成寺内寿一小學館小矶国昭山口一太郎山下奉文岡田啟介川島義之上訴帝國飯店中华民国中國丸山真男东京三岛由纪夫下克上九一八事變五一五事件五社英雄井伊直弼廣田弘毅伏見宮博恭王後藤文夫心戰北一辉北村薰军阀內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八紘一宇关东军元帅元老四谷倒幕運動犬養毅...皇居皇道派石原莞尔神奈川縣秩父宮雍仁親王第1師團第1師團 (日本陸軍)第1艦隊 (日本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战篠田正浩總理大臣官邸美國真崎甚三郎統帥權牧野伸顯特赦荻窪 (杉並區)荒木貞夫靖国神社血盟團西園寺公望香椎浩平駐日盟軍總司令觀世音菩薩高桥是清警視廳證人豐橋市財務大臣財閥超國家主義麴町麴町區麻布十番軍事參議院 (日本)齋藤實龍 (漫畫)近衛師團近衛文麿鈴木貫太郎舉事阿部信行蘇聯闪光的夜袭闲院宫载仁亲王野中四郎重农主义自由主义英国雍仁親王陸軍大學校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NHK特集枪杀枪毙恩田陸捉刀東京府東京灣村上紀香杉山元根本博森谷司郎樞密院 (日本)櫻田門外之變步兵第1聯隊步兵第3聯隊步兵第3連隊武藤章永田町法西斯主义渡邊錠太郎清君侧满洲澀谷濱口雄幸朝鮮軍 (日本陸軍)木戶幸一本庄繁戒严明治明治神宫明治维新昭和天皇昭和維新日本日本廣播協會日本军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日本陸軍大學校日本陸軍大臣日本投降日本法西斯主義日本文化日本放送協會政党政變政治人物敕令226 (電影) 扩展索引 (101 更多) »

半藏門

半藏門()是日本江戶城(現皇居)的城門之一。半藏門位於江戶城西端,和甲州街道(現國道20號)相通,和大手門位置相反。現在半藏門也可以指半藏門線半藏門站附近地區。門的名稱有兩種說法,一是取自於德川家家來服部正成、正就父子的統稱「半藏」;二是因山王祭的山車太大,只有一半面積可以放入城門。東京都會電視台位於半藏門附近。 Category:日本城門 Category:東京都區部地區 Category:服部氏 Category:皇居.

新!!: 二二六事件和半藏門 · 查看更多 »

即位

即位,亦稱登基、践祚、登极、坐朝、坐朝廷、坐龍椅、坐龍床等,是新统治者特定的就任职位仪式。御座在某些场合可视为权力的象征:无论是世俗权力还是宗教权力。同样的,即位仪式也可以发生在教堂或国家中。.

新!!: 二二六事件和即位 · 查看更多 »

南次郎

南次郎(),生于日本大分县一个没落的武士家庭,日本帝国时代的陆军大将,二战甲级战犯。战后被判处无期徒刑,1955年病死。.

新!!: 二二六事件和南次郎 · 查看更多 »

古莊幹郎

古莊幹郎(1882年—1940年),日本軍官,1936年8月1日以日軍陸軍航空本部中將部長身分調往台灣擔任台灣軍司令官,1938年免。 Category:台灣軍司令官 Category:二二六事件人物.

新!!: 二二六事件和古莊幹郎 · 查看更多 »

叛國

叛國,在法律上,指一個人對其所屬於的國家不忠誠;違背其效忠宣言或與其國家的敵人合作的人會被稱為叛徒。《法律詞典》(Oran's Dictionary of the Law)(1983年版)對叛國的定義是:「一個公民協助外國政府推翻或嚴重侵害他所屬的國家,或慫恿外國對他所屬的國家宣戰。」 站在本国执政者(尤屬長期執政的獨裁者)的立场上来看,叛國的相似詞是革命,因為革命幾乎會利用國內外一切可用勢力來從事推翻原政府政權的行為,叛國與革命的認定則由觀點立場的不同而有差異,進行革命的人通常會被原始政府視為叛國或密謀顛覆等,被捕後通常會以前述之罪名予以處決、監禁或是驅逐出境(有外國勢力介入者的可能性較大)。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二者可从受支持的普遍程度上来划分。 在一些奉行民族主義的獨裁國家,「叛國」經常被用作消弭改革派或異見分子的藉口,被指控叛國的人未必會被提上法庭上,根據客觀的案情證據接受公平審議。這些國家會將不同程度的異見人士動輒標籤為叛國、「賣國賊」,而被國家秘密警察私下緝拿,或動用輿論壓力以達至政治迫害、噤聲等鞏固政權的效果。.

新!!: 二二六事件和叛國 · 查看更多 »

吉田茂

吉田茂(),日本政治家。內閣總理大臣,為大日本帝國憲法下的最後一任首相,1948年再度拜相後執政至1954年,期間主導了日本-輕武裝、發展經濟的國策影響日本至今,領導日本度過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時期,和駐日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關係很好。日本政治元老、原外務省官僚、大老牧野伸顯的女婿。从1950年10月到1952年8月,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支持下,吉田茂政府先后为18万的旧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解除“整肃”,重返日本政界。1954年因為執政共計7年的獨斷作風和將國防交給美國的國策遭到鳩山一郎等黨人派的夾殺,在罷黜時任自由黨副總裁緒方竹虎後受到極大壓力下台,但其吉田學校的官僚派仍然影響著日本,後其得意門生池田勇人和佐藤榮作都於整個1960年代擔任日本首相。吉田所創造的路線至今仍影響著日本,其奠基了日本戰後經濟奇蹟使日本成為今日的經濟大國。.

新!!: 二二六事件和吉田茂 · 查看更多 »

士官

士官,又稱軍士。一般國家的軍隊體制裡,軍人分為軍官、士官及士兵三大體系,各有其任務執掌。大部分士官通常由士兵考試或選拔出來,不一定經過專業軍校教育,負責輔佐軍官、帶兵和前線戰術作為。 士官由低階逐階晉升,通常分為下士、中士、上士,以及士官長(又稱軍士長,由低至高為:三等士官長、二等士官長、一等士官長)等軍銜。編制上多以士官長擔任士官督導長,士官擔任班長,一個班下轄三到伍,每個伍為三人左右。編制的實際運用上,可以用較低軍階的人員擔任高階職務,稱為「佔缺」。如以上士擔任士官督導長。 在員額不足的部隊中,會選拔資深或能力優異的士兵充當-准-下士(以兵代士),是為「伍長」。戰時領導三至五人的步兵作戰隊伍。 日本語與韓國語的「士官」是指「軍官」,又稱「將校」。至於華語的「士官」,在日本稱作「下士官」,包含著軍曹與曹長等,而自衛隊士官階層的隊員則稱作「曹」;韓語則稱作「副士官」(부사관)。.

新!!: 二二六事件和士官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陸軍

大日本帝國陸軍(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りくぐん)是日本军的陸上武裝部隊,1871年(明治4年)成立、1945年(昭和20年)解散。略稱為帝國陸軍,一般常以日本陸軍稱呼,並不使用全名稱呼。同時,日本陸海軍本來被稱呼為國軍(こくぐん)、皇軍(こうぐん),但表達為日本陸軍的場合較多。解散后,为与陆上自卫队产生区别,多以旧日本陆军或旧帝国陆军称呼之。.

新!!: 二二六事件和大日本帝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新!!: 二二六事件和大日本帝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天皇

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以其為首的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在明治維新至1947年為止而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明定其為國家元首;之後接續施行至今的《日本國憲法》中則被定義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為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 天皇的族系號稱「萬世一系」,從首任的神武天皇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国、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经历過改朝换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歷史上能掌握實權的時間很短,所以反而能避過戰亂,使皇室更加長壽。由於天皇與整個皇室在古代被認為是超乎於普通人的存在,因此時至今日都是沒有姓氏的(历史学研究上称其为天皇氏或天皇家)。而在神道教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但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完全放棄天皇在過往被賦予的神性。 通常,現任天皇會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當天皇退位,他會被稱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倘若天皇退位後出家,他會被稱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如果天皇駕崩,他會先被稱為「大行天皇」,之後再正式諱稱為「[在位時年號]天皇」(例如明治天皇)。 現任天皇(今上天皇;第125任)為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長子,年号平成,於1989年1月7日即位。.

新!!: 二二六事件和天皇 · 查看更多 »

天皇機關說

天皇機關說,大日本帝國憲法下的學說之一,主張統治權歸屬於國家這個法人,日本天皇只是憲法下的最高統治機構。這個學說基於國家法人說而提出,主要提倡者為美濃部達吉。在日本大正年間,這個學說與天皇主權說形成日本憲法學界的兩大主流,被認為是大正民主的基石之一。1935年發生天皇機關說事件,主張天皇機關說的學者受到日本軍方的壓迫。.

新!!: 二二六事件和天皇機關說 · 查看更多 »

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日本書紀》稱法),亦稱天照大御神(《古事記》稱法)、天照皇大神、日神,是日本神話中高天原的統治者與太陽神,被奉為今日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最高神祇。在《日本書紀》中其弟素盞嗚尊以「姊」稱呼,因此一般被視為女神,但民間也有流傳天照大神本為男神的說法,後因蘇我氏屢推女性天皇才把天照大神改成女神以証女性的統治權力。.

新!!: 二二六事件和天照大神 · 查看更多 »

外務大臣 (日本)

外務大臣是主管日本外務省的國務大臣,是內閣中最重要的職位之一,一般由執政黨內的實力派國會議員擔任。如果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有事、出訪或生病,在沒有副首相的情況下,往往會指定外務大臣代理首相職務。日本歷史上,許多曾經擔任過外務大臣的議員後來都成為首相。 外務大臣的職權有:.

新!!: 二二六事件和外務大臣 (日本) · 查看更多 »

官僚

官员,亦称官僚。在傳統東亞是指有官品的政府人員,相較於沒有品秩的政府人員稱作吏,官和吏的另一個重要的分別是官有固定的薪水,而吏則大多情況下沒有(少數例外,如在王安石變法時,有發薪給中央的吏的作法)。 從出身來看在唐代中業以後,官員大多數出自於科舉,因此與以從事實務起家的吏之間有極大的差異,彼此之間不能昇降,而僅僅在元朝有讓吏昇作官的管道。百姓或下属都称官长为“大人”,官员的儿子被稱為衙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三月癸未条说:“洛下有十衙内,尤放恣。”孔平仲《珩璜新论》卷4说,“或以衙为廨舍”。 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時期,官位不論中央或地方官,一共分作九品,一品地位薪俸最高,九品最低。此外宋朝之後,有很多種官,僅是用來酬庸人物而不具有實效的。 官僚和官员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通过非法手段实现世代为官。 英國人稱呼中國的官為Mandarin,該詞來源於印度梵文曼怛罗,經由馬來文與葡萄牙文,輾轉傳入英文。.

新!!: 二二六事件和官僚 · 查看更多 »

宇垣一成

宇垣一成(庆应4年阴历6月21日(1868年8月9日) - 昭和31年(1956年)4月30日)、日本的陸軍軍人、政治家。 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長州出身的陸軍实权派“宇垣阀”首脑。三次任陆军大臣之职,1931年因为三月事件被迫辞职,6月17日编入预备役。曾被天皇下令组阁,但因陆军反对而受挫。后外放任朝鲜总督,在第一届近卫内阁中任外务大臣兼拓务大臣,此后引退,战后以85高龄当选为参议院议员,1956年4月30日去世。.

新!!: 二二六事件和宇垣一成 · 查看更多 »

寺内寿一

寺内寿一(),第18任日本首相寺內正毅的長子,日本军人,政治家,伯爵。二战后病死于狱中。.

新!!: 二二六事件和寺内寿一 · 查看更多 »

小學館

株式會社小學館(株式会社小学館)是日本的綜合出版社,為日本最大出版集團一橋集團(一ツ橋グループ)核心企業,並與音羽集團(以講談社為核心)、角川集團(以KADOKAWA為核心)、新潮社齊名。.

新!!: 二二六事件和小學館 · 查看更多 »

小矶国昭

小矶国昭(),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政治家,第41届內閣總理大臣,二战甲级战犯,在朝鮮總督任內積極镇压朝鲜抗日運動。 曾任陆军省军务局长、陆军次官、第5师团师团长、关东军参谋长等职。 1942年,出任朝鮮總督,在朝鲜推行内鮮一体教育,宣传朝鲜人与日本人同根同族,多次镇压朝鲜人民的抗日活动。 1944年7月22日,在内外交困中,小矶继东条英机之后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任期内曾一度主张利用繆斌与重庆国民政府谈和。但是外務大臣重光葵、陸軍大臣杉山元、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均對繆斌同蔣中正的聯繫表示懷疑,反對通過繆斌進行談判。小磯則繼續進行交涉,並在4月2日拜謁昭和天皇時向天皇進言留下繆斌進行談判。但天皇對此不感興趣。4月3日,天皇告訴重光葵自己不信任繆斌。結果繆斌毫無成果返回南京,而引起騒動的小磯內閣則宣布總辭職。 1945年4月7日辭職。战後、小矶国昭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为甲级战犯,判处无期徒刑,1950年在狱中因食道癌病死。1978年10月被靖国神社合祀。.

新!!: 二二六事件和小矶国昭 · 查看更多 »

山口一太郎

山口 一太郎(やまぐち いちたろう、1900年9月10日 - 1961年2月2日)為日本陸軍軍人。最終階級為陸軍大尉。東京出身。致力於二重映像合致式鏡片距離計之研究,亦達成一定的成果。.

新!!: 二二六事件和山口一太郎 · 查看更多 »

山下奉文

山下奉文,為大日本帝國陸軍的軍人,最終軍階為陸軍大將。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負責指揮日本軍第25軍進攻英屬馬來亞(史稱馬來亞戰役),只花2個多月的時間就佔領整個馬來半島,並直取英國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中心新加坡,還因此出色戰績被暱稱為「馬來之虎」,1945年12月7日以「縱兵行馬尼拉大屠殺」戰犯罪名遭馬尼拉軍事法庭判處絞刑,1946年2月23日執行。.

新!!: 二二六事件和山下奉文 · 查看更多 »

岡田啟介

岡田啟介()是一名日本海軍軍人及政治家。岡田於1889年自日本海軍兵校畢業,是第15屆畢業生。曾參與中日甲午戰爭(豐島海戰、黃海海戰)、日俄戰爭(日本海海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青島戰役),並曾擔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第16任),最終軍階是大將。 岡田於1927年進入政界,出任海軍大臣(第30、35任)。其後於1934年接替齋藤實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第31任)。在1936年2月26日發生的二二六事件中在官邸遭受叛軍襲擊,雖然倖免於難,但受到主要親信在事件中遇難的重大打擊,在事件平息後率領內閣總辭。其後於二戰中後期發揮其作為海軍元老的影響力,集合和平派重臣之力推翻東條內閣,為推動日本無條件投降作出貢獻。.

新!!: 二二六事件和岡田啟介 · 查看更多 »

川島義之

川島義之(かわしま よしゆき,)是日本帝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銜為大將,曾任作戰資材整備會議幹事長、陸軍省人事局長、近衛步兵第1旅團長、第19師團長、第3師團長、教育總監部本部長、朝鮮軍司令官、軍事參議官和陸軍大臣等職務,特別是在二二六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事件結束後川島也被降為預備役,直至二次大戰結束皆再無擔任重要職務,於戰爭結束後不久的9月8日逝世。 Category:日本陸軍大臣 category:日本陸軍大將 Category:二二六事件人物 Category:愛媛縣出身人物.

新!!: 二二六事件和川島義之 · 查看更多 »

上訴

上訴(appeal)指的是不服法院判決而要求重新審理案件並撤銷、變更判決。.

新!!: 二二六事件和上訴 · 查看更多 »

帝國飯店

帝國飯店()是位於日本東京都的一家酒店,坐落在皇居南部,靠近护城河旧址。在酒店可俯瞰皇居、日比谷公园、银座等地标。.

新!!: 二二六事件和帝國飯店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

#重定向 中華民國.

新!!: 二二六事件和中华民国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二二六事件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丸山真男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學家、思想史家,東京大學法學部政治思想講座教授,專攻政治思想史,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影響力最大的政治學者。.

新!!: 二二六事件和丸山真男 · 查看更多 »

东京

東京()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目前(2017年8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千6百萬,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亦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達9472.7億美元,超越紐約(9006.8億)成為全球第一,同時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三。 東京古稱江戶,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為現名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東京還有目前全球最複雜、最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運量達8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三位。 在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新!!: 二二六事件和东京 · 查看更多 »

三岛由纪夫

三島由紀夫(,),本名平岡公威(ひらおか きみたけ),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電影演員與日本民族主义者。 三島由紀夫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大師之一,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 三島由紀夫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閣寺》最為人所熟知,這是部充滿悲劇性幻滅美學的作品,奧野健男當時曾讚賞該小說:「這是三島文學的最高水平,三島美學的集大成,本年度文壇的最大豐收。」三島其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假面的告白》, 《潮骚》等。 除了日本國內,三島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甚至有人譽稱他為「日本的海明威」「當代日本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曾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第一回 三島由紀夫の誕生」() (NHK News Web、2015年3月31日),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三島性好熱鬧,三教九流之輩無不結交,好美酒,嗜佳餚,高朋滿座,列位無虛席,十足是一位花花公子。高興的時候,在別人家中還會表演倒立陳孟鴻,《金閣寺》·序。 晚年的三島更加傾向政治活動,在日本自衛隊體驗入隊,並建立了民兵組織楯之會。三島於1970年11月25日同其他四名楯之会成員於現在的日本防衛省本省挾持了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的總監。於露臺進行了政變演說失敗後,三島選擇了切腹自殺。這一事件對日本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對日本的文學界和政治運動產生了諸如新右派的建立等強烈的影響。.

新!!: 二二六事件和三岛由纪夫 · 查看更多 »

下克上

下克上(或作--)在日本历史中,是指低位阶的人通过政治或军事的手段,取代原本的統治者。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镰仓时代。在战国时代,朝廷权力被武家夺取,天皇并无实权,開創了以幕府為主的武人統治。 爾後幕府将军的权威也不断受到各地崛起的諸侯大名的削弱。幕府将军成为一些诸如织田信长的战国大名手中的傀儡。一些下級武士或平民,例如北条早云及齋藤道三,可憑自身才能透過鬥爭跃升至称霸一方的战国大名。 下剋上還是有一定的倫理在內,成功奪權的人對失敗的前任君主通常予以流放而不會害其性命,而像是明智光秀、松永久秀、陶晴賢這些選擇殺害舊主奪權的人對他們的聲望就有很大影響,往往得不到支持而難有好下場。.

新!!: 二二六事件和下克上 · 查看更多 »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滿洲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滿铁路为藉口而侵占瀋陽。事变後三个月之內,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事變爆发后,日本國會和以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日本內閣權力下降,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中日矛盾激化。 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因此中國軍對未能有組織的抵擋日軍的進攻,日軍快速地佔領了滿洲。此事件也成為西安事變的導火線。 9月18日则被中華民國視為「国耻日」。.

新!!: 二二六事件和九一八事變 · 查看更多 »

五一五事件

五一五事件是1932年(大日本帝國昭和7年)5月15日以大日本帝國海軍少壯派軍人為首,闖入总理大臣官邸,刺殺了護憲運動領導者犬養毅首相的暴亂事件。.

新!!: 二二六事件和五一五事件 · 查看更多 »

五社英雄

五社英雄(),日本國粹派國寶級知名導演。以執導日本傳統文化江戶時代劍豪(武士)電影見長,早、中期創作電影充斥暴力,影響1960年代香港古裝動作電影頗多,國際知名度雖不及黑澤明,惟識者皆知:地道日本傳統文化江戶時代電影最具代表是五社,也是日本近代電影史的重要人物。.

新!!: 二二六事件和五社英雄 · 查看更多 »

井伊直弼

井伊直弼(),字应卿,号埋木舍、柳王舍、宗观等。近江国彦根藩第15代藩主兼江戶幕府的大老,在安政大狱中大肆翦除異己,最著名的事迹是与美国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赋予美国商人与海员治外法权,并开放港口。1860年在櫻田門外之變中被反对派的水戶藩脱藩武士暗杀身亡。.

新!!: 二二六事件和井伊直弼 · 查看更多 »

廣田弘毅

廣田弘毅(),原名廣田丈太郎,日本外交官、政治人物。1936年3月9日至1937年2月2日任日本首相(第32任)。曾任外務大臣(第49-51、55任),貴族院議員等職位。 日本战败后,广田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定为甲级战犯,判处死刑,是甲級戰犯中唯一被判死刑的文官。.

新!!: 二二六事件和廣田弘毅 · 查看更多 »

伏見宮博恭王

伏見宮博恭王(),日本的皇族、海軍軍人。伏見宮貞愛親王王子。議定官、軍令部總長、元帥海軍大將・大勲位・功一級。初名愛賢(なるかた)王,出继華頂宮,后改名博恭。博恭王是伏見宮貞愛親王的長子,初名愛賢。由於他是貞愛親王的庶子,伏見宮宗家有嫡子而無權繼承伏見宮,湊巧適逢博厚親王夭折,他被指定去繼承華頂宮。後來,伏見宮家原定繼承的邦芳王健康狀況不佳,他在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以長子名義復歸伏見宮。他在1923年父親逝世後成為第23代伏見宮。 日俄战争中担任連合艦隊旗艦三笠号分隊長,參加黃海海戰,在战傷上負伤。1904年返回继承伏见宫,称伏见宫博恭王。1910年后历任朝日号、伊吹号大佐舰长,橫须橫镇守府少將艦隊司令官、海军大學校长、第二战队司令、第二舰队中將司令、军事參议官。1922年47岁就成为海军大將,升迁速度之快,在日本帝國海军中空前绝后。1924年任佐世保鎮守府司令長官,1932年任海軍軍令部長、將官會議議員,并进入元帅府,成为日军第一对元帅父子(第二对是寺内正毅/寺内寿一父子)。1933年伏见宫接替條约派的谷口尚真出任海军军令部总长,和陆军总參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分掌海陆两军。总长任内,与永野修身一起积极强化海军;推动日德海军合作。 1946年(昭和21年)8月16日死去。.

新!!: 二二六事件和伏見宮博恭王 · 查看更多 »

後藤文夫

後藤文夫,()本籍日本大分縣,日本官員,1926年9月因日本憲政會派系推薦,開始擔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

新!!: 二二六事件和後藤文夫 · 查看更多 »

心戰

心戰可以指:.

新!!: 二二六事件和心戰 · 查看更多 »

北一辉

北一辉,日本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哲学家、国家社会主义和超国家主义的提倡者、法西斯理论思想家。 1906年(明治39年)二十三岁时,自费出版了《国体论与纯正社会主义》。该书成为后来日本法西斯主义纲领性文件。早年参加过中国革命,并在上海写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一书,决心从下层社会起对日本进行改造,得到广泛支持。北一辉思想最终形成日本二二六事件,兵变失败后被日本政府所捕杀。但因他崇尚暴力,鼓吹战争万能,宣扬国土狭小的国家对外扩张的合理性,特别是其思想成为大日本帝国扩大对中国侵略的直接理论根据:他的思想一般公認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源流。 昭和政府内务省认定他的理论具有“危险思想”,所以虽然北一辉没有直接參與226兵变,但是依旧在特设军事法议(一审制)中,通过非公开、不设立辩护人、不可上诉等一系列手段,强硬將北一辉判处死刑。北一辉被判处死刑的八年后,日本在美国的占领下,於駐日盟軍總司令主导部分实现了北一辉生前的主张。 北一辉的主张在《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中详细提及,宣扬“国家改造”,内容主要包括:保障言论自由、保障基本人权、普及教育、废除贵族院、土地改革、建立普选、解体财阀、限制私有财产、削减皇室财产、日朝合并、对外扩张等等。因在《日本改造大纲》卷八《国家的权利》中主张对外扩张,故北一辉的思想客观上促进日本军国主义,因此中国大陆一直以来确认北一辉是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思想的理论奠基人。.

新!!: 二二六事件和北一辉 · 查看更多 »

北村薰

北村薰(),本名宮本和男,是一名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及評論家,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後回到埼玉縣擔任高中教師。1989年,北村薰匿名發表短篇小說集《空中飛馬》出道。1990年,憑《夜蟬》獲得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2006年,他獲得本格推理大獎的評論獎。北村薰一生中多次入圍直木獎,最終憑《鷺和雪》在2009年奪得直木獎。.

新!!: 二二六事件和北村薰 · 查看更多 »

军阀

軍閥可以定義為軍人以武力為後盾,割据一方,以保有並擴張自己的權位,忽視國家的秩序法律。以下為軍閥的定義:.

新!!: 二二六事件和军阀 · 查看更多 »

內大臣

內大臣可以指:.

新!!: 二二六事件和內大臣 · 查看更多 »

內閣總理大臣

“內閣總理大臣”(简称总理或通称首相)可指以下官職:.

新!!: 二二六事件和內閣總理大臣 · 查看更多 »

八紘一宇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廣島縣福山市素盞嗚神社,建立了祈願戰爭勝利的「武運長久」與「八紘一宇」石碑。 八紘一宇是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戰时期的国家格言,日本政府宣传部门的解释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意思,但在当时的氛围下,实质上是服务军方的侵略扩张政策,从军备、政治体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动员。.

新!!: 二二六事件和八紘一宇 · 查看更多 »

关东军

東軍是1919年至1945年大日本帝國駐紮在中华民国东北地区(1932年至1945年间为滿洲國)的部隊。.

新!!: 二二六事件和关东军 · 查看更多 »

元帅

元帅是一个军衔等级,处于军衔体系中的最高等次。.

新!!: 二二六事件和元帅 · 查看更多 »

元老

元老有以下意思:.

新!!: 二二六事件和元老 · 查看更多 »

四谷

四谷()是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一個地區、町名。町名記為四谷,站名以「四ツ谷」、「四ッ谷」為表記。.

新!!: 二二六事件和四谷 · 查看更多 »

倒幕運動

倒幕運動,又名討幕運動,主要指的是江戶幕府末期,為了打倒江戶幕府而發起的政治運動。狹義來說,以武力打倒江戶幕府的革命運動稱作「討幕運動」;廣義的意義來說,避免軍事衝突、而經由談判來使政權和平轉讓的事業被稱作「倒幕運動」。 另外,鎌倉幕府末期由後醍醐天皇主導的打倒鎌倉幕府的行動(正中之變與元弘之變)也被稱作「倒幕運動」。.

新!!: 二二六事件和倒幕運動 · 查看更多 »

犬養毅

养毅(),日本政治家。第29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立宪政友会第6任总裁。通称仙次郎。号木堂。.

新!!: 二二六事件和犬養毅 · 查看更多 »

皇居

皇居()是指日本天皇居住的宮殿。傳統上,日本沒有定都的概念,習慣以在位天皇(大王)的所在地為國都(古代稱為「京」),並以在位天皇居住之宮殿為皇居(古代稱為「宮」)。現在的皇居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即原江戶幕府歷代將軍所居住的江戶城,但範圍較原始的江戶城為小。.

新!!: 二二六事件和皇居 · 查看更多 »

皇道派

皇道派,是日本帝国陸軍内部存在的一個政治派系,其主要受北一輝等的思想影響,主张尊皇、在天皇親政下對日本進行國家改造(其稱之昭和維新)为目标,以暴力革命打倒日本国内资本财阀,並視蘇聯為國家敵人。皇道派中心人物包括被奉为首领人物的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與核心人物小畑敏四郎、鈴木率道、满井佐吉等,其勢力與以永田鐵山、東條英機和池田纯久等人為核心的統制派相對立。值得注意的是,兩派系皆無明確的組織或統一的行動。.

新!!: 二二六事件和皇道派 · 查看更多 »

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军人,最终军衔是陆军中将,作为军事思想家发表了“”,擁有相當的才華及遠見。在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时和板垣征四郎一起策动了九一八事变(满洲事变),二戰末期因为和东条英机的尖銳对立而被编入预备役,最後甚至策畫暗殺東條英机。 石原是熱心的國柱會成員,也就是佛教日蓮宗信者,常訴說「兵法即為妙法」(妙法蓮華)的道理,這組織經歷演變後成為創價學會和公明黨等組織直到今日還影響日本政治。在當年他認為日本應該滿足於滿洲國的勢力範圍、不應全面侵略中國而應該以強勢地位建立和談同盟,因為他篤信「世界最終戰論」就是東方跟西方終須一戰,而東方當然要由最先進的日本領軍,也因此日本需要和中國結成盟友、但必須拿下滿蒙讓中國屈從於日本附庸,但不可將主戰力陷入中國戰場並將其推往西方聯盟,真實的永恆敵人是西方基督/天主教勢力,也因此戰略觀點差異與東條对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沒有被當成战犯起诉。.

新!!: 二二六事件和石原莞尔 · 查看更多 »

神奈川縣

奈川縣()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之一,位於關東地方西南端,東京以南,西接山梨縣和靜岡縣、東濱東京灣、南濱相模灣。境內擁有古都鎌倉、日本最大軍港橫須賀等著名都市。神奈川縣的首府是橫濱。人口現有910萬1505人,面積2,415.47km2。縣名是來自身為東海道要衝而繁榮的宿場町神奈川宿(現在橫濱市神奈川區)。 都道府縣人口數僅次於東京都為第2名。人口密度次於東京都、大阪府為第3名。面積是第43名(平成19年度面積)、國土地理院。。.

新!!: 二二六事件和神奈川縣 · 查看更多 »

秩父宮雍仁親王

秩父宮雍仁親王(ちちぶのみや やすひとしんのう、),是大正天皇和貞明皇后的第二皇子,幼名淳宮(あつのみや)。 曾任陸軍少將、日本國會議員。曾於1925年到台灣訪問。1922年,立为秩父宫。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留学英国。1938年以陆军少将任“华南派遣军”参谋,参加侵华战争。以后又多次来华,代表天皇“慰问”日本侵略军。1940年,昭和天皇的亲弟弟秩父宫雍仁被任命为“山百合”在东南亚地区的主管,负责将日军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亚、荷属东印度和法属印度支那掠夺的财宝通过船队运回日本。战争结束后不久,秩父宫便在1953年神奈川县逝世。.

新!!: 二二六事件和秩父宮雍仁親王 · 查看更多 »

第1師團

#重定向 第1師團 (日本陸軍).

新!!: 二二六事件和第1師團 · 查看更多 »

第1師團 (日本陸軍)

是日本皇軍中的1個步兵師。其通稱號是。.

新!!: 二二六事件和第1師團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1艦隊 (日本海軍)

1艦隊為舊大日本帝國海軍之一部隊。1903年12月26日由常備艦隊分割為二,再編制成軍。此時分離之第2艦隊成為常設艦隊,設置為決戰艦隊之主力戰艦,也經常與第二艦隊組成連合艦隊。第1艦隊在太平洋戰爭作戰行動中出撃機會較少,尤其是戰艦構成的第2戰隊常時停泊在柱島,故被揶揄為「柱島艦隊」。1944年2月25日解散。.

新!!: 二二六事件和第1艦隊 (日本海軍)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二二六事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篠田正浩

正浩()是出身于岐阜县岐阜市的电影导演。他是表现社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早稻田大学的特别教授及代表理事。.

新!!: 二二六事件和篠田正浩 · 查看更多 »

總理大臣官邸

總理大臣官邸()是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首相)的辦公室所在地,位於東京永田町。常用稱呼有總理官邸()、首相官邸()等,其中官方多採用「首相官邸」一名;又以由於日本命名為官邸的處所僅此一地,所以也常直接簡稱為「官邸」()。 需要強調的是,此處所稱的「官邸」與漢語原有詞意完全不同,首相只在此處辦公,並不居住在此處,因此總理大臣官邸只是首相的辦公廳舍而已。首相寓所另稱為「」,位於官邸旁邊,但兩座建築均位於相同用地內。.

新!!: 二二六事件和總理大臣官邸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二二六事件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真崎甚三郎

真崎甚三郎(),日本陸軍軍官,陸士9期、陸大19期毕业生。陸軍大将军衔。荣典为正三位勲三等功四級。 1931年8月1日以日軍陸軍第1師團中將團長身分調往台灣擔任台灣軍司令官,1932年1月8日免。日本军部皇道派中心人物之一。皇道派青年军官在1936年发起二二六事件遭镇压后失势。 弟弟是海軍少将、衆議院議員真崎胜次。長子真崎秀树任外務省、宫内厅官僚,长期担任昭和天皇的翻译官。.

新!!: 二二六事件和真崎甚三郎 · 查看更多 »

統帥權

統帥權(Oberbefehl;supreme command)又譯為最高指揮權,指統帥武装力量者具有的最高、全權指揮權限。盛行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德國公法學上解釋成國家元首指揮軍隊的權力,涉及軍政、軍令(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command)體系之分野。.

新!!: 二二六事件和統帥權 · 查看更多 »

牧野伸顯

牧野伸顕()、日本政治家。位階为从一位。勲等未勲一等。爵位为伯爵。明治维新功臣大久保利通的次子。原名“是利”。前首相吉田茂是其女婿、麻生太郎和宽仁亲王妃信子是其曾孫。.

新!!: 二二六事件和牧野伸顯 · 查看更多 »

特赦

特赦,指以行政權免除罪犯全部或部分的服刑。宋代以前中國即存在特赦,有所謂「八議」之同罪異罰之說。學者認為特赦權的開始始於19世紀的英國君主,在司法獨立以及國會擴權的時代,是少數專屬於君主的特權之一。在不同的国家里,不同的人或组织有下达特赦令的权利,比如国家元首或者议会。在不同国家里对特赦令的定义和理解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些国家中(如德国),对个人和对一群人的特赦令有不同的称呼和定义。在有些国家里,特赦令虽然免除被特赦的人的服刑期或服刑的重度,但它并不表示该人已经无罪了。在另一些国家中,特赦令也免除被特赦者的罪行。颁布特赦令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新!!: 二二六事件和特赦 · 查看更多 »

荻窪 (杉並區)

荻窪()是東京都杉並區中部的地名。現行行政地名有荻窪(おぎくぼ)一丁目至五丁目,南荻窪(みなみおぎくぼ)一丁目至四丁目,上荻(かみおぎ)一丁目至四丁目(皆為實施區域)。歷史上的荻窪還包含西荻北與西荻南。.

新!!: 二二六事件和荻窪 (杉並區) · 查看更多 »

荒木貞夫

荒木贞夫(),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曾多次出任日本陆军大臣,為陸軍中的「皇道派」領袖,於二次大戰戰後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為甲级战犯。.

新!!: 二二六事件和荒木貞夫 · 查看更多 »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該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时代以來為日本战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抗日戰爭(1931-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军官兵、朝鮮籍日本兵及三萬名台灣高砂義勇隊等日本兵。靖國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一直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是國家神道的象徵。在二戰後,遵循戰後憲法政教分離原則,改組為宗教法人。 自明治天皇開始,靖國神社成為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对象。1978年之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14名日本甲級戰犯入祠靖國神社引起爭議,此後天皇便未參拜此神社。 事實上靖國神社並沒有設置靈位,只有名冊,一律平等。例如甲級戰犯的靈位和骨灰另安置於殉國七士廟中。.

新!!: 二二六事件和靖国神社 · 查看更多 »

血盟團

血盟團為日本昭和時代的右派恐怖主義團體。.

新!!: 二二六事件和血盟團 · 查看更多 »

西園寺公望

西园寺公望(),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日本在明治到大正時期、戰前的政治元老,号陶庵。宫廷贵族清华家出身。德大寺公纯次子,过继西园寺师季。20世纪初期与桂太郎交替出任首相。逝世后举行了国葬。.

新!!: 二二六事件和西園寺公望 · 查看更多 »

香椎浩平

香椎浩平(1881年1月25日-1954年12月3日)為日本大正至昭和時期之陸軍軍人,福岡縣出身。最終官階陸軍中將,陸軍中將香椎秀一之弟,屬於皇道派。.

新!!: 二二六事件和香椎浩平 · 查看更多 »

駐日盟軍總司令

驻日盟军总司令(連合国軍最高司令官;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Powers,縮寫SCAP認為是Supreme Command of Allies in the Pacific。),又譯為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盟軍最高司令部,簡稱盟總或盟總政府,日本又稱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縮寫GHQ),是美国远东军司令兼驻日美军总司令麥克阿瑟元帥在日本盟軍佔領時期期间的一个头衔,1951年由李奇微将军接任。1952年,舊金山條約簽訂,日本恢復主權,此職取消。.

新!!: 二二六事件和駐日盟軍總司令 · 查看更多 »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अवलोकितेश्वर,),漢語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名號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又譯為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白衣大士。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新!!: 二二六事件和觀世音菩薩 · 查看更多 »

高桥是清

桥是清()是第20届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第7届日本银行总裁。在冈田启介内阁任大藏大臣时,因反对为扩军而增加财政支出而被日本陆军所嫉恨,二二六事件被陆军兵变士兵暗杀。 1941年,東京赤坂的高橋邸,改建為高橋是清翁紀念公園。.

新!!: 二二六事件和高桥是清 · 查看更多 »

警視廳

警視廳(;英語譯名:Metropolitan Police Department,簡寫MPD)是日本東京都的警察機關,由東京都政府下設的東京都公安委員會管轄。至2015年度,警視廳設有102個警察署,警官總數43,422人。.

新!!: 二二六事件和警視廳 · 查看更多 »

證人

證人(Witness),指案件相關的見證人,他們在刑事或民事訴訟中,提供證詞用來描述與案件或訴訟相關的資訊,包括時地人事,以協助司法審判之進行。由案件或訴訟相關的原告或被告或其辯護律師聲請傳喚,再由法院開出傳票,傳訊證人到庭作證。在一些刑事案件中,有時候會依證人是否坦白與其涉案程度,而有可能由原本的證人身分轉列被告。.

新!!: 二二六事件和證人 · 查看更多 »

豐橋市

豐橋市()是日本愛知縣東南部的城市,東三河地方的中心城市。東三河地方約半數的人口集中于此。目前是中核市。 自中世時期到江戶時代,市中心地區就一直被叫做吉田。后來由于這個地名容易混淆而更名。 該市是東三河地區的最大都市,但白天人口少于夜間。有成為臨近的工業城市田原市、湖西市的住宅區化的傾向。同時在最近一次的國勢調查上,人口數被一宮市超過,退居縣內第四位。 在明治時期,由於當時的三河國吉田藩的名稱易于混淆而被下令改名,藩主選出了「豐橋,關屋,今橋」三個地名。最后政府決定選擇「豐橋」,廢藩置縣之後豐橋這個名稱沿用至今。.

新!!: 二二六事件和豐橋市 · 查看更多 »

財務大臣

財務大臣是日本財務省的最高長官,同時具有國務大臣身分,為日本內閣中最重要的職位之一。其職位可追溯至太政官制下的「大藏卿」,日本成立內閣後改為大藏大臣,為大藏省的最高長官,至大藏省改組為財務省後又改為現在的職稱。歷史上許多曾經擔任過大藏大臣或財務大臣的國會議員,後來都成為日本首相。.

新!!: 二二六事件和財務大臣 · 查看更多 »

財閥

財閥()通常指由某一家族的獨佔出資作為資本中心的大型綜合企業。 「財閥」一詞源自日本,約在西元1900年前後開始使用。最初是指某地的富豪,到了明治時代末期,漸漸不再限於某地,通指該富豪的家族。在現今的定義裡,財閥指某家族或者其擁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所設立的母公司為中心,旗下擁有經營各式事業的子公司的企業集團。.

新!!: 二二六事件和財閥 · 查看更多 »

超國家主義

超國家主義經使用對象不同有不同之意思:.

新!!: 二二六事件和超國家主義 · 查看更多 »

麴町

()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麴町地區的地名。過去以曾此為中心設置麴町區,為千代田區的前身之一。為102-0083。.

新!!: 二二六事件和麴町 · 查看更多 »

麴町區

區()是日本東京已廢止的一個行政區,為當時東京15區之一,範圍現屬千代田區。於1878年成立,1947年3月15日與神田區合併成立千代田區而廢止。1945年時有人口17,976人。 皇居、官廳等國政中樞的均位於麴町區,堪稱東京15區之首。.

新!!: 二二六事件和麴町區 · 查看更多 »

麻布十番

麻布十番()是東京都港區的町名,劃分麻布十番一丁目至麻布十番四丁目。2013年(平成25年)7月1日的人口有6,0121人。郵遞區號是106-0045。.

新!!: 二二六事件和麻布十番 · 查看更多 »

軍事參議院 (日本)

军事参议院()是指在大日本帝国军中回复天皇重要军务咨询的国家机关。1903年设立,1945年被废止。.

新!!: 二二六事件和軍事參議院 (日本) · 查看更多 »

齋藤實

齋藤 實()是日本一名政治家及海軍將領,最終軍階為海軍大將。從政時曾任內閣總理大臣(第三十任,1932-1934年)、海軍大臣(5任)、朝鮮總督(2任)等官職,從一位,並獲授大勳位、功二級、子爵等。卸任總理後,進宮擔任內大臣,1936年2月26日在二二六事件中被射殺,終年78歲。.

新!!: 二二六事件和齋藤實 · 查看更多 »

龍 (漫畫)

《龍》是日本漫畫家村上紀香自1991年至2006年在Big Comic Original月刊連載的歷史漫畫。1995年,NHK將之改編為電視劇。日文原書名中的「Ron」(ロン)是以日語羅馬字標示「龍」的現代中文發音;日語中一般將「龍」唸成「Ryuu」(りゅう),因此特別在書名中標注。.

新!!: 二二六事件和龍 (漫畫) · 查看更多 »

近衛師團

近卫师团,原为日本天皇的近卫军,有衛戍帝都之職分,是日本在二次大战前的17个常备主力师团之一,最著名的一任师团长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新!!: 二二六事件和近衛師團 · 查看更多 »

近衛文麿

近衞文麿(),日本昭和時代前期的政治人物。上世纪初時曾三度出任日本首相。日本大政翼赞会的創始人之一,该会被广泛被认为是与同时代之德国纳粹党、法西斯党相似的独裁政治社团。 歷任;貴族院議員、副議長(第10任)、議長(第9任),第34、38、39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外務大臣,拓務大臣,農林大臣(臨時代理),司法大臣,國務大臣等職銜。 出身于宮廷貴族五攝家之一『近衛家』第30任宗主,後陽成天皇的12世裔孫。近衞笃麿公爵长子。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動初期的内阁总理大臣,大戰中日本核心人物之一,日本投降時仰藥自盡。 其外孫細川護熙曾於1993年至1994年出任內閣總理大臣,成為二战之後日本首位非自民黨出身的首相。.

新!!: 二二六事件和近衛文麿 · 查看更多 »

鈴木貫太郎

铃木贯太郎(),日本海军大将,曾任天皇侍从武官长,在二二六事件中被重伤。在日本战败前夕出任内阁总理大臣(1945年4月-1945年8月),對於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决策具有主要影響。.

新!!: 二二六事件和鈴木貫太郎 · 查看更多 »

舉事

舉事,或稱起事,指使用武力推翻、脫離或反抗現政權的行為,是中性詞;故此也可以作為褒義詞「起義」或貶義詞「暴動」的委婉表述。使用上,如要強調舉事者以使用武力為手段,可加上「武裝」或「武力」二字在前,即「武裝起事」、「武裝起義」或「武裝暴動」。.

新!!: 二二六事件和舉事 · 查看更多 »

阿部信行

阿部信行(),日本陆军大将,第36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参谋本部总务部长、陆军省军务局长、次官、代理陆军大臣、第四師团长、第十任台灣軍司令官(1932年1月9日)、军事参议官、朝鮮總督(末任)等职。 二戰結束後,阿部信行被迫離開公職,並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逮捕,然而他並未被控以任何戰爭罪行且迅速獲釋。.

新!!: 二二六事件和阿部信行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二二六事件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闪光的夜袭

《闪光的夜袭》是A-1 Pictures制作日本电视动画,動畫的力量的第2部作品,从2010年4月开始在東京电视台播放。.

新!!: 二二六事件和闪光的夜袭 · 查看更多 »

闲院宫载仁亲王

闲院宫载仁亲王()是日本皇室的重要成员,閑院宮第六代当主。他是一名职业军人,从1931年到1940年载仁亲王出任参谋总长。.

新!!: 二二六事件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 查看更多 »

野中四郎

野中四郎(日文:のなか しろう,1903年12月27日-1936年2月29日)为日本陆军军人。他是二二六事件的核心人物之一,最终军衔为大尉。.

新!!: 二二六事件和野中四郎 · 查看更多 »

重农主义

重农主义(Physiocracy,其希臘字源為Physio(自然)-cracy(治理),也称作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認為,國家财富的根本來源為土地生產及土地發展,偏重以農業勞動為主的自然秩序的概念。該理論以1750年代~1770年代初的法国弗朗索瓦·魁奈和杜爾哥为主要代表,這和“科尔贝尔主义”偏重以國家以關稅管制貿易並鼓勵及控制工商製造业不同,重農主義者傾向降低關稅(特別是農產品)及經濟自由放任(laissez-faire)主義。 重农主义者认为,經濟活動的主要動力是來自農業生產的的盈余,而其它的如工資、消費、地租是這盈余的转化及衍生活動。 魁奈的重農理論將經濟行動者分為三階級:資產階級(Proprietary)的地主、有(农业)生產力(Productive)的農業勞動者、及無(农业)生產力(Sterile)的工匠及商人。在政策方面,為鼓勵生產創造真正的物質財富,國家徵的稅應主要在土地擁有者而非農業勞動者上,並要求國際的農糧貿易要自由化並免除關稅。 国家的财富决定于农业生产。其他的经济活动,如制造,被看作是利用农业产品的盈余部分,将其转化为另外的产品形式,用盈余的农产品养活从事制造的工人。虽然制造业和其他非农业工人还是有其用途,他们的收入并非最终来源于他们的劳动,而是农产品盈余部分的转化。 重农主义的最早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学者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重农主义在18世纪晚期非常流行,是最早的、较为完整的经济理论。 重农主义者得到法国君主(Pompadour夫人及早期路易十六)的支持,并且定期在马赛会面。亚当·斯密在法国讲学期间深受其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大段引述重农主义观点,将其发展为现代的劳动价值论。.

新!!: 二二六事件和重农主义 · 查看更多 »

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学,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地,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為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著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參政權。自由主義反對許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構,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等。自由主義的基本人權主張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在許多國家,部分持有不同观点的自由主义者從原本的保守自由主義裡脫離出來,主張政府應該藉由抽取富裕階層更多稅賦以提供人們更多的福利,創造更為平等和公平均富的社會,这被称为“社会自由主义”,亦被称作“进步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或“改良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在啟蒙時代生根;到了現在,「自由主義」一詞已經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以中间派为主体,從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主要流派爲中間偏左的社會自由主義和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和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義。.

新!!: 二二六事件和自由主义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二二六事件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雍仁親王

#重定向 秩父宮雍仁親王.

新!!: 二二六事件和雍仁親王 · 查看更多 »

陸軍大學校

軍大學校為大日本帝國陸軍設置培養參謀軍官的教育機構,德國陸軍、美國陸軍、蘇聯陸軍也有相同的機構,大日本帝國海軍方面與之相當的學校為「海軍大學校」。現在日本陸上自衛隊與之相當的學校是「陸上自衛隊幹部學校」。.

新!!: 二二六事件和陸軍大學校 · 查看更多 »

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

#重定向 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

新!!: 二二六事件和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 · 查看更多 »

NHK特集

《NHK特集》(,NHK Special)是日本放送協會(NHK)的紀錄片節目,開播於1976年4月,至1989年4月將節目名稱的漢字「特集」()一詞改為英語拼寫的「Special」。原則上在日本時間(UTC+9)每週日21:00-21:50於NHK綜合頻道首播、週三0:00~0:50重播,不過當逢重大主題時會延長時間播出、並增加播出密度。.

新!!: 二二六事件和NHK特集 · 查看更多 »

枪杀

枪杀指使用枪械(如手枪、自动步枪、冲锋槍、机枪等)对准一个人或生物进行射击,以謀殺目标者為目的的行为。.

新!!: 二二六事件和枪杀 · 查看更多 »

枪毙

枪毙,又稱槍決,是指用枪械射殺囚犯,是一种死刑的执行方式。这种执行方式在许多有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中,属于法定死刑的唯一执行方法,或者作为法定死刑的执行方法之一。.

新!!: 二二六事件和枪毙 · 查看更多 »

恩田陸

恩田陸(おんだ りく、)是日本小說作家,本名為熊谷奈苗,宮城縣仙台市出生,早稻田大學畢業。恩田陸有「懷舊的魔術師」、「被故事之神眷顧的小女兒」的稱號。.

新!!: 二二六事件和恩田陸 · 查看更多 »

捉刀

Category:職業 Category:犯罪 Category:考試 Category:書寫.

新!!: 二二六事件和捉刀 · 查看更多 »

東京府

東京府()是日本曾存在的一個一級行政區,為今日東京都之前身。存續期間為1868年(慶應四年、明治元年)至1943年(昭和十八年)。.

新!!: 二二六事件和東京府 · 查看更多 »

東京灣

東京灣()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海灣,因日本首都東京位於灣邊而得名。日本六大都市中的東京與橫濱分別位於該灣的西北岸與西岸。中近代以東京的舊稱江戶稱為「」、「江戶前海」或逕稱為「內海」;而為了方便歷史分期,現代又常將當時的東京灣稱為「江戶灣」或「江戶內海」盛本昌広 『日本中世の贈与と負担』 275頁。。.

新!!: 二二六事件和東京灣 · 查看更多 »

村上紀香

村上紀香(村上もとか,),日本男性漫畫家。東京都世田谷區出身。父親是電影公司美術部所屬的畫師。.

新!!: 二二六事件和村上紀香 · 查看更多 »

杉山元

杉山元(),日本帝国时代的陆军元帅。杉山元是日军决策中心的核心人物之一,发动侵占中国东北的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等重大决策中他的意见均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亲临战线的指挥作战又乏善可陈,而野心却很大,提出“2个月内解決支那(中国)事變”,“3个月解決太平洋作戦”,“5个月内荡平东南亚”,无一实现。战后自杀。.

新!!: 二二六事件和杉山元 · 查看更多 »

根本博

根本 博(),中文化名林保源。出生於日本福島縣,大日本帝國陸軍及中華民國國軍中將,獲受勲一等·功三級。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3期、日本陸軍大學校34期畢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時,在內蒙古(當時的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擔任駐紮於此的駐蒙軍之司令。在日本投降後,從蘇聯軍隊的猛攻下,依然頑強抵抗,保護了四萬名滯留在內蒙古張家口附近的日本國民。 復員後,於1949年秘密渡航至臺灣,被蔣介石任命,在金門島協助指揮古寧頭戰役,順利擊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新!!: 二二六事件和根本博 · 查看更多 »

森谷司郎

森谷司郎是日本的電影導演,曾常任於成瀨巳喜男和黑澤明兩位導演的助手,1966年獨立成為導演。.

新!!: 二二六事件和森谷司郎 · 查看更多 »

樞密院 (日本)

日本的枢密院,是由枢密顾问(顾问官)组成的天皇的谘询机构。因为处理了许多宪法问题,也被称为“宪法的守护者”。1888年设立,在1947年被废止。简称为枢府,议长被称为枢相。.

新!!: 二二六事件和樞密院 (日本) · 查看更多 »

櫻田門外之變

櫻田門外之變是發生於日本安政七年三月三日(1860年3月24日)的一起政治暗殺事件,不滿幕府大老兼彥根藩藩主井伊直弼的水戶藩激進浪士,於江戶城櫻田門(今東京都千代田區的警視廳正對面)外突襲準備進城的井伊直弼隊伍,井伊直弼當場慘死。.

新!!: 二二六事件和櫻田門外之變 · 查看更多 »

步兵第1聯隊

歩兵第1聯隊(日語:ほへいだいいちれんたい、步兵第一聯隊)為大日本帝國陸軍步兵聯隊之一。駐屯地為後來的防衛省,現在的東京中城。.

新!!: 二二六事件和步兵第1聯隊 · 查看更多 »

步兵第3聯隊

步兵第3聯隊(日語:ほへいだい3れんたい、步兵第三聯隊)為大日本帝國陸軍步兵聯隊之一。駐屯地之後移為防衛廳所用,位於現在的東京中城。.

新!!: 二二六事件和步兵第3聯隊 · 查看更多 »

步兵第3連隊

#重定向 步兵第3聯隊.

新!!: 二二六事件和步兵第3連隊 · 查看更多 »

武藤章

武藤章()是昭和初期的軍人、陸軍中將。南京大屠杀的主要责任人之一,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1892年生于熊本縣一个殷实家庭,小时候被认为是做事非常任性和自大。 小学毕业后进入了一所普通的中学。不久后,1906年9月,转入熊本地方幼年军校。1909年9月,进入中央幼年军校。毕业后,1911年12月,进入日本培养陆军中下级军官的重要军校——陆军士官学校。1913年5月26日,从陆士第25期步兵科毕业,同年12月25日,21岁的武藤章被授予步兵少尉军衔。1920年,步兵中尉武藤章被选送入日本培养高级军官的陆军大学第32期深造,以该期学员第2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被送往德国进一步考察、研究军事,在德国军国主义的军事教育之下,成为一名鼓吹扩大侵华战争的军官,其侵华生涯从担任关东军司令部第二课课长开始。 1937年,七七事变中為參謀本部作戰課長,主張對中國強硬、和田中新一提出了「對支一撃論」。1939年陸軍省軍務局長,1942年近衛(第二)師團長(蘇門達臘、棉蘭),1944年就任第14方面軍(菲律賓)參謀長。戰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虐待俘虜罪名」將他判決死刑,於1948年12月23日在巢鴨監獄處以绞刑而死。1978年10月被靖国神社合祀。.

新!!: 二二六事件和武藤章 · 查看更多 »

永田町

永田町()是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南端的地名。國會議事堂、國立國會圖書館、總理大臣官邸(日本首相府)、、、自由民主黨本部、民進黨本部、社會民主黨本部、日枝神社、、、所在地,日本國家政治的中樞地區。 由於日本首相的辦公室與寓所都位於永田町,有時外界會以「永田町之町長」來揶揄日本首相。.

新!!: 二二六事件和永田町 · 查看更多 »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新!!: 二二六事件和法西斯主义 · 查看更多 »

渡邊錠太郎

渡邊錠太郎(),日本軍官,1930年6月2日以日軍陸軍航空本部中將本部長身分調往台灣擔任台灣軍司令官,1931年8月1日免。1935年7月,就任陸軍教育總監。由於擁護天皇機關說,因此激怒不少青年將校,成為日後遇襲身亡的主因之一。二二六兵变期間,在東京都杉並区上荻窪私宅受袭身亡。.

新!!: 二二六事件和渡邊錠太郎 · 查看更多 »

清君侧

清君侧是古代汉字文化圈的一個政治性名詞,其主要涵義為「清除国君身旁的乱臣贼子」,最早發源於中國。該名詞最早见于中國經書《公羊传》中“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通常作為政變起事者強化其正當性使用。清君側也稱「凊(音同淨)君側」,意為「清除君王身旁的的奸邪小人」。然而从历史上来看,相当一部分打着“清君侧”旗号的起事,结果都是“君”和“侧”同时被清除。.

新!!: 二二六事件和清君侧 · 查看更多 »

满洲

满洲,通常指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及旧热河省全部范围。傳統意義下的滿洲的面積(不包括朝鮮半島),約為八十三萬平方英里,比現時法國、英國及愛爾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大。 满洲这一地名虽因满洲族而得名,但在满语中仅作部族名解释,并无地名之含义。“满洲”二字作为地名使用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的著作《日本边海略图》一书中。直到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势力延伸至此,满洲作为地名的意义才开始突显。此后更因为俄国和日本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但清政府在正式场合之中仍然使用“东三省”来称呼这片区域。例如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皆以“东三省”称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共控制区(哈尔滨等地)的报纸,如《东北日报》上,延用满洲国时期“北满”、“南满”、“东满”这样的词匯和“東北”混用,用以表示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和东北东部。中共机构和军区分别设置东、南、西、北满分局及东、南、西、北满军区。 现如今,在中国一般使用“东北”、“东北三省”、“东三省”或“关东”等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级行政区,但有时谈论东北也包括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满族不佔人口的多数,而且满洲已经很少被作為地名的称呼,尤其是官方;因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受日軍控制的满洲国,被中国人普遍视为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的傀儡,满洲一词会使一些人首先联想到“伪满”这个词语,而并非满族或满洲地区。在历史遗留的專有名词方面中国官方仍使用满洲一词,比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之类的文物古迹、满洲里市等專有地名、还有一些企业如“北满特钢”(位于齐齐哈尔市)等。在韩国、北韓、日本和俄国等接近满洲的国家和世界其他各国,满洲作为地理名称仍很常见。.

新!!: 二二六事件和满洲 · 查看更多 »

澀谷

澀谷()是日本東京的地名,包含以下定義:.

新!!: 二二六事件和澀谷 · 查看更多 »

濱口雄幸

濱口雄幸(),日本大正、昭和初期政治人物,日本第27任內閣總理大臣。.

新!!: 二二六事件和濱口雄幸 · 查看更多 »

朝鮮軍 (日本陸軍)

朝鮮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之一軍,過去為管轄及駐紮在朝鮮之軍隊。.

新!!: 二二六事件和朝鮮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木戶幸一

木戶幸一(),日本東京人,侯爵,昭和時期政治家。.

新!!: 二二六事件和木戶幸一 · 查看更多 »

本庄繁

本庄繁(),日本帝国时代的日军大将,男爵,二次大战甲級戰犯嫌疑者(未被起訴即自裁),九一八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新!!: 二二六事件和本庄繁 · 查看更多 »

戒严

戒严是指国家在处于对外战争、内部叛乱、天灾瘟疫或者财政经济危机的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与政治稳定的特殊时期采取的一种紧急措施。戒嚴實施時司法及行政權會部分或全部由軍隊接管。在有的国家又称之为紧急状态。.

新!!: 二二六事件和戒严 · 查看更多 »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新!!: 二二六事件和明治 · 查看更多 »

明治神宫

明治神宮坐落在東京都澀谷區,地處東京市中心,占地70公頃,緊挨著新宿商業區,占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站之間的整片地帶,是東京市中心除了皇居之外最大的一塊綠地。正式書記中,「宮」的寫法採取日本古代常見寫法,下方「呂」中間沒有一撇「ノ」,為「明治神宫」。.

新!!: 二二六事件和明治神宫 · 查看更多 »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又稱為「御一新」,是指十九世紀中後期日本的一段歷史時期。於這段時期,由維新志士所建立的新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現代化改革,促使日本天皇制度和新的行政體系的確立。 明治維新前夕,日本在洋人船堅炮利的衝擊之下,由一群有知者組成「薩長土肥」藩士成立的新政權在戊辰戰爭中消滅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還,結束長達六百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以藩閥和資本家取代武士階級的統治。日本透過推行天皇親政和議會政治(合議),建立三權分立的新式政府。经济上推動了財政統一,穩定幕府後期嚴重負債的國家財政;並推行殖产兴业,掌握新式技术,實現国家工业化,生產力大幅提升。教育也進行了大規模改革,價值觀的西化也為日後的政治和經濟變化埋下遠因。在外交上成功廢除了與外國签订的不平等條約,繼續江户時代以來對蝦夷地的開發,旁及琉球,並積極实现日韓合併,乃至於日後拓展海外殖民地等,日本出現了「脫亞入歐」的風氣,都源於此使國力大幅膨脹的變革,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轉捩點,日本的明治维新十分有意义,因为它是当时亚洲众推行改革的国家之中,少數成功改革的国家。.

新!!: 二二六事件和明治维新 · 查看更多 »

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名裕仁(),為現任天皇明仁父親。出生時稱號為迪宮,徽印印號為若竹。 裕仁在大正五年(1916年)11月3日立為皇太子,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其在位期間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裕仁在1945年8月14日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並親自宣讀和錄音,戰後依照新憲法失去政治上的實權,以作為日本國家與國民象徵而存在。除了日本神話中的天皇之外,他是歷代天皇中在位時間最長及享壽最高者,也是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之一。 1989年1月7日,裕仁因患十二指腸癌去世于東京吹上御所,终年87歲。次日皇太子明仁即天皇位,改年号“平成”,昭和时代完結。.

新!!: 二二六事件和昭和天皇 · 查看更多 »

昭和維新

昭和維新,是1930年代日本作家北一輝提出的口號,目標是廢除大正民主與恢復裕仁天皇的權力,而櫻會則是實現此目標的機構。 226事件是企圖促成此事的另一個行動,但遭到嚴重失敗,因為他們無法獲得天皇的支持,最終政變遭到撲滅,直接參與者多被處以死刑。 雖然政變嘗試失敗了,但卻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展的第一步。.

新!!: 二二六事件和昭和維新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廣播協會

日本廣--播協會(日本放送協会),又译日本放--送协会,簡稱NHK(),是日本的公共媒體機構,成立於1925年。其主要業務包括電台廣播及電視廣播,服務範圍涵蓋日本全境,並同時以多種語言對日本以外地區播出節目。.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廣播協會 · 查看更多 »

日本军

日本軍(),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部與海軍部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其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军 · 查看更多 »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內閣總理大臣()是日本的國家行政首長,負責領導內閣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中文常稱其為日本首相,在日本則簡稱為總理大臣()、總理()、首相()等,尊稱「閣下」。現任(第98任)為自民黨籍的安倍晋三,自2012年12月26日起就職。.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 查看更多 »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重定向 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 查看更多 »

日本陸軍大學校

#重定向 陸軍大學校.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陸軍大學校 · 查看更多 »

日本陸軍大臣

#重定向 陸軍大臣.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陸軍大臣 · 查看更多 »

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宣布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且於同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署降書的歷史事件。1945年7月大日本帝國海軍實際上已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同時同盟國也不斷實施對日本實施包括東京大轟炸在內的空襲行動、並開始策劃入侵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雖然以軍事參議官會議為首的日本政府公開表示仍打算繼續堅持與同盟國作戰,然而日本高層也開始私下拜託保持中立國立場的蘇聯就和平一事進行談判,期望能盡可能爭取日本和平投降後仍處於有利的談判地位。但與此同時蘇聯則依據其在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中與美國及英國所做的承諾,開始準備計畫攻擊日本於海外佈署的部隊。 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則在8月8日傍晚決定單方面廢止《日蘇中立條約》並且根據《雅爾達協定》的約定準備展開八月風暴行動。1945年8月9日午夜過後已經向日本宣戰的蘇聯軍隊迅速入侵日本的殖民地關東州以及掌管滿洲地區的傀儡政權滿洲國等地,這兩項衝擊造成在8月14日時昭和天皇決定要求軍事參議官會議接受美國、英國、中華民國與蘇聯在《波茨坦公告》中所訂下的停戰協定,並且透過駐瑞士大使館和來向盟軍發放消息。在經過多次幕後談判以及宮城事件後,昭和天皇在8月15日日本標準時間中午12時向日本全國以錄音電臺廣播的方式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政府決定遵從同盟國集團的無條件投降之要求。 8月28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開始接管政權且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隨後同盟國集團便開始展開一系列日本的戰後改革,其中在1947年5月3日時公布新的《日本國憲法》。9月2日上午10時包括日本、美國、中華民國、蘇聯、英國、澳洲、加拿大、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荷蘭和紐西蘭代表在停靠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戰艦 (BB-63)上舉辦投降儀式,日本政府官員於此簽署《降伏文書》,正式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雙方的軍事行動。停戰後,同盟國平民和部隊開始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然而一些仍於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獨自作戰的日本指揮官和軍事人員則仍繼續堅持作戰,甚至一直到1970年代為止最後幾名士兵在得知戰爭結束的消息後才宣布投降。而自從日本宣布投降後,歷史學家也開始辯論針對平民投下原子彈的倫理道德問題。不過日本和西方同盟國則是在1952年4月28日時由包括日本在內的48個國家一同簽署《舊金山和約》並生效後,才正式從法律層面上結束彼此的戰爭關係;與此同時日本也結束長達7年的同盟國之軍事佔領狀態,重新恢復日本的主權行使能力。1956年日本政府才另外與蘇聯簽訂《日蘇共同宣言》結束兩國的戰爭狀態。.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投降 · 查看更多 »

日本法西斯主義

日本法西斯主义,是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軍事獨裁主義的意識形態及政治體制。 學術界對於日本在此時期是否屬於法西斯主义看法兩極,並無共識。二戰前多數西方學者與二戰後多數日本學者持肯定態度,而二戰前多數日本學者與二戰後多數西方學者持否定態度。 現代學者一般將日本法西斯主義理解為日本軍國主義。日本法西斯主義的興起與二十世纪初的優生學亦有直接關係。.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法西斯主義 · 查看更多 »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列島上形成的在關於思想、行為、生活、教育、信仰及價值觀等等的一系列實體或非實體的事物或象徵。 公元四世紀至九世紀,朝鲜半島的移民(渡來人)為日本帶來東亞文化,這包括其書寫系統—漢字。往后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為日本帶來了漢傳佛教文化,如花道、茶道和香道都是伴隨著漢傳佛教傳到日本的,是日本傳統藝術的重要一環。十世紀左右,日本與東亞大陸的交流變少,開始孕育出國風文化。十六世紀中葉,歐陸文化傳到日本,後來因貿易保護政策和基督教禁令,使歐陸文化在日本的傳播停滯。直至十九世紀,日本在美國的外交壓力下签署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美和親条約),开放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通商,歐陸文化在日本才得以重新復興,後來更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一員。 由於日本之於東亞大陸的地理位置,日本文化常常被劃入東亞或儒家文化圈文化之中,但始终存在爭議。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1993年發表的文明衝突論中,認為日本文化獨立於東亞自成一體,應並列為世界九大文明之一。而日本历史学家與那霸潤則認為日本文化是東亞大陸文化的延伸,並著重於唐朝文化的色彩,只在些許方面有差異。.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文化 · 查看更多 »

日本放送協會

#重定向 日本廣播協會.

新!!: 二二六事件和日本放送協會 · 查看更多 »

政党

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在代议制民主政體裡,政黨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識形態,针对国家和社会議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綱展示願景。 共同的利益、情感、民族、种族等都是结成政党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学家对政党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政党是选举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有人认为政党是谋求公职的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团体;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利益的表达渠道。 老牌民主國家和新興民主國家之經驗表明,要在長期內保持民主鞏固,即意味着一個民主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遠離國內各種對政治秩序穩定之挑戰,就要促進強而有力之政黨之發展;因此,選舉制度要鼓勵此一發展,而不是加強和推進政黨分化。若在英國、美國,多數民眾無不隸屬於政黨,故多數黨執政,即為代表國民多數之意見;諸黨聯合,即為代表民眾全體之合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中國則不然,黨人之比數僅占國民全數一小部分,即使全國各黨各派聯合團結,論其數量,依然占國民全數很小一部分,这是特有之癥結。選舉制度還可以就排除那些只有少數人支持之政黨參選進行特殊設計,還可以推動或拖延政黨成為黨內領導人個人之競選工具。.

新!!: 二二六事件和政党 · 查看更多 »

政變

政變(法語:coup d'État,,亦音译为“苦跌打”、“苦迭打”),是指一個國家之中有一部份人通过密谋策划,采取軍事叛亂或政治行动,夺取国家政权的行为。如果能成功完成政變,則會造成权力的转移、政府的更迭、或政体的改变。.

新!!: 二二六事件和政變 · 查看更多 »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politician),是指以政治為職業,或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或公共事務的人,無論其動機是私人利益、黨派利益或國家利益。在現代民主政體中,職業政治人物常通過組織或加入政黨、參與選舉,以爭取在政府中擔任職務;這些人在英文中稱為「politician」,指的是一種社會角色。廣義的「政治人物」還包括其他各種政體的政府首腦、政黨或軍事領袖,或其他政權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來說,曾從事主要公職的人都會被視為政治人物。.

新!!: 二二六事件和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敕令

#重定向 詔令文書.

新!!: 二二六事件和敕令 · 查看更多 »

226 (電影)

《二二六》為1989年日本出品電影,描述1936年2月26日日本東京數十年僅見暴風雪夜爆發軍事政變事件始末,五社英雄執導,荻原健一、三浦友和、竹中直人主演,片長115分鐘;電影配樂為東京愛樂交響樂團演奏;此部電影上映後,導致正、反兩面劇烈爭議,也可再次欣賞五社英雄導演“感情渲染,愛恨交加”執導風格。.

新!!: 二二六事件和226 (電影)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226事件二·二六事件二·二六兵变二二六二二六兵变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