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 (德国)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 (德国)之间的区别

乔治五世 vs. 威廉二世 (德国)

乔治五世(George V,),全名乔治·弗雷德里克·厄内斯特·阿尔伯特(George Frederick Ernest Albert),爱德华七世和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次子。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溫莎王朝的開創者。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表弟、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哥。曾兼任德國元帥,现時在位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祖父。乔治五世在位期間見證1922年英帝國達到最大版圖,領土是全球土地面積的22.6%,人口達到全球五分之一(4.58億人)。.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普鲁士(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Preußen,),史称威廉二世(Wilhelm II),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1888年-1918年在位。.

之间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 (德国)相似

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 (德国)有(在联盟百科)17共同点: 夏洛特王后 (英国)奥匈帝国乔治三世 (英国)亞歷山德拉王后俄罗斯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维多利亚郡主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爱德华七世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萨克森-科堡-哥达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路易丝郡主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艾伯特王夫英国恩斯特一世 (萨克森-科堡-哥达)日本

夏洛特王后 (英国)

#重定向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的夏洛特.

乔治五世和夏洛特王后 (英国) · 夏洛特王后 (英国)和威廉二世 (德国) · 查看更多 »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乔治五世和奥匈帝国 · 奥匈帝国和威廉二世 (德国) · 查看更多 »

乔治三世 (英国)

#重定向 喬治三世.

乔治三世 (英国)和乔治五世 · 乔治三世 (英国)和威廉二世 (德国)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德拉王后

丹麦的亞歷山德拉(Alexandra of Denmark;),全名亞歷山德拉·卡洛琳·瑪麗·夏綠蒂·露意絲·茱莉亞 (Alexandra Caroline Marie Charlotte Louise Julia),是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妻子;英国王后;印度帝國皇后。婚前她是丹麥的公主,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長女。Montgomery-Massingberd, Hugh (ed.) (1977).

乔治五世和亞歷山德拉王后 · 亞歷山德拉王后和威廉二世 (德国)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乔治五世和俄罗斯帝国 · 俄罗斯帝国和威廉二世 (德国)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乔治五世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威廉二世 (德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

维多利亚女王(,全名为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37年6月22日即位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1876年5月1日开始成为印度女皇,是第一位兼任印度皇帝的英国女王。 维多利亚是肯特与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親王之女。爱德华与其父乔治三世同時在1820年去世,维多利亚在母亲萨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主维多利亞的严格监督下成长。因为父亲三个长兄都未留下合法子嗣就去世了,時年18岁的维多利亚於是在1837年继承王位。 雖然当时英国已建立了君主政权相对较小的君主立宪制,而维多利亚被奉为国家象征,但是她试图私下影响政府政策及官员任命等政務。 维多利亚在1840年与表弟萨克森-科堡与哥达的阿尔伯特王夫结婚。他们的女儿、孙子散布在欧洲皇室,使维多利亚得到了“欧洲祖母”的外号。阿爾伯特在1861年去世后,维多利亚开始了隐居。因此,共和主义暂时得势,但是,在维多利亚在位后期,她重新出现在公众场合。维多利亚的50、60登基大典都比较隆重。 维多利亚在位时间长达63年7个月,是在位第二長的英国君主,也是世界上在位第二長的女性君主,這一時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是英国一个工业、文化、政治、科学与军事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的时期,亦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大幅扩张。维多利亚是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的儿子、皇位继承人爱德华七世属于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乔治五世和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 · 威廉二世 (德国)和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郡主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重定向 维多利亚公主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乔治五世和维多利亚郡主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 威廉二世 (德国)和维多利亚郡主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七世

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全名阿尔伯特·爱德华(英语:Albert Edward),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他是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第二个孩子及长子,出生当年即被封为威尔士亲王,一直到60岁登基,作为威尔士亲王时间最长的王儲。.

乔治五世和爱德华七世 · 威廉二世 (德国)和爱德华七世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Sachsen-Gotha-Altenburg)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681年由萨克森-哥达和萨克森-阿尔滕堡合并而来。1806年成为莱茵联邦的一个邦国,1815年成为德意志邦聯的一个邦国。1825年绝嗣,被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和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瓜分。.

乔治五世和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 威廉二世 (德国)和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科堡-哥达

萨克森-科堡和哥达(Sachsen-Coburg und Gotha),或称萨克森-科堡-哥达,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两个邦国组成的共主邦联。1826年由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和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整合产生。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国。1918年德国君主制覆亡,成为科堡自由州和萨克森-哥达自由州。1920年科堡成为巴伐利亚州的一部分,哥达成为图林根州的一部分。.

乔治五世和萨克森-科堡-哥达 · 威廉二世 (德国)和萨克森-科堡-哥达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Sachsen-Coburg-Saalfeld)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735年由萨克森-科堡和萨克森-萨尔费尔德合并而来,1825年得到哥达,1826年将萨尔费尔德交给萨克森-迈宁根,更名萨克森-科堡-哥达。.

乔治五世和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 威廉二世 (德国)和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 查看更多 »

路易丝郡主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重定向 路易丝公主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乔治五世和路易丝郡主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 威廉二世 (德国)和路易丝郡主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 查看更多 »

艾伯特王夫

#重定向 阿尔伯特亲王.

乔治五世和艾伯特王夫 · 威廉二世 (德国)和艾伯特王夫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乔治五世和英国 · 威廉二世 (德国)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恩斯特一世 (萨克森-科堡-哥达)

恩斯特一世(,;)是最後一任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爵,亦是首任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他是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爵弗朗茨的长子,其弟利奥波德一世是比利时首任国王。1806年继承父亲弗朗茨为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爵,但该公国被拿破仑占领。但恩斯特也是普鲁士将军。1807年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后,恩斯特才得以统治该公国。1813-1814年他指挥萨克森第5军,攻克美因兹,又参加1815年的战役,在维也纳会议上,他得到利希滕贝格公国的领地。1834年他将这一领地售予普鲁士王国。他是阿尔伯特亲王(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夫婿)和恩斯特二世的父亲,死后爵位由恩斯特二世继承。他也是维多利亚公主(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之母)的兄长。.

乔治五世和恩斯特一世 (萨克森-科堡-哥达) · 威廉二世 (德国)和恩斯特一世 (萨克森-科堡-哥达)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乔治五世和日本 · 威廉二世 (德国)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 (德国)之间的比较

乔治五世有108个关系,而威廉二世 (德国)有11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7,杰卡德指数为7.49% = 17 / (108 + 119)。

参考

本文介绍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 (德国)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