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乔治·迈克尔和拉蒂法女皇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乔治·迈克尔和拉蒂法女皇之间的区别

乔治·迈克尔 vs. 拉蒂法女皇

乔治·迈克尔(George Michael,),本名喬治斯·基里亞科斯·帕納約托(Georgios Kyriacos Panayiotou,Γεώργιος Κυριάκος Παναγιώτου),是英国籍希腊裔創作歌手,擅長靈魂樂、搖滾樂、爵士樂、節奏藍調、舞曲,甚至福音等多種不同曲風,是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主流音樂家,本身亦是葛萊美獎、全美音樂獎、全英音樂獎和MTV音樂錄影帶大獎等多項大獎得主。 1980年代初,與安德魯·瑞吉里(Andrew Ridgeley)以威猛樂隊(Wham!)出道,隨即紅遍英國與美國,1985年4月訪華,乃是首次有西方流行音樂樂隊、歌手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伴隨大批西方傳媒記者到訪中國。歷經大紅大紫的該團於1986年解散。1988年單飛的乔治·迈克尔以專輯《信念》(Faith)創下演藝生涯高峰,成為歐美最受歡迎的男歌手之一,其名曲包括〈離去之前叫醒我〉(Wake Me Up Before You Go Go)、〈去年耶誕〉(Last Christmas)、〈無心的呢喃〉(Careless Whisper)等,唱片銷售量超過1億張。 2016年的耶誕節當日去世,享年53岁。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索尼音樂娛樂和環球唱片等紛紛表示哀悼,並讚揚他是「西歐最高天賦的音樂人之一」、「世界級歌手」。. 拉蒂法女皇(Queen Latifah)本名達娜·伊蓮·歐文斯(Dana Elaine Owens,),美國饒舌歌手、模特兒、女演員和封面女郎。拉蒂法致力於音樂、電影與電視演出,且奪得金球獎、兩座美國演員工會獎和葛萊美獎等多座獎項,亦曾入圍奧斯卡。.

之间乔治·迈克尔和拉蒂法女皇相似

乔治·迈克尔和拉蒂法女皇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創作歌手爵士乐节奏布鲁斯靈魂樂葛萊美獎脱口秀

創作歌手

創作歌手(英文:Singer-songwriter),现又称唱作人,指的是同时创作自己的歌词和音乐的歌手。和当代流行音乐歌手不同,这一词汇时常用于描述一类与民谣-原音乐紧密相关的艺术形式。創作歌手时常使用吉他或钢琴为整首曲目提供伴奏,创作曲目或改编曲目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承载具有主题性的题材,主题可以涉及政治、自省、情感问题。 創作歌手的歌曲时常不仅仅限于娱乐,还是表达政治性抗争的工具,典例包括皮特·西格、杰克逊·布朗和伍迪·盖瑟瑞。.

乔治·迈克尔和創作歌手 · 創作歌手和拉蒂法女皇 · 查看更多 »

爵士乐

爵士樂(Jazz)是一種音樂流派,它於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起源於美國新奧爾良的非裔美國人的社區,植根於藍調和拉格泰姆音樂以及歐洲的軍樂,並且由其發展而來。自1920年代的爵士時代以來,爵士已經被認為是音樂表達的一種主流形式。其後,爵士樂亦以若干相對獨立的、傳統的流行音樂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相對獨立的風格間亦有關聯,其間的紐帶即是非裔美國人的音樂與歐裔美國人音樂之間的互相融合.

乔治·迈克尔和爵士乐 · 拉蒂法女皇和爵士乐 · 查看更多 »

节奏布鲁斯

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簡稱:R&B或RnB,中國譯作「--」,香港、臺灣及新馬譯作「--」),是一种美国非裔艺术家首先采用,并融合了爵士乐、福音音乐和蓝调音乐的音乐形式。这个音乐术语是由美国告示牌(Billboard)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 節奏藍調最初在1947年的美国被告示牌雜誌的Jerry Wexler创造为一个音乐的市场营销术语,取代了种族音乐(英語:Race Music,又譯黑人音樂;最初来源于黑人社群,但是被战后的社会认为是会令人很不愉快的词语)而告示牌在1949年將其分類為哈林暢銷排行榜。这个词最初被用于定义包含了12小節布鲁斯格式和一种带有节拍背景的電藍調融合爵士乐的摇滚乐,后来这种音乐转变成了一种摇滚乐的基本元素。 在1995年《Rock & Roll: An Unruly History》書中Robert Palmer把节奏布鲁斯定义为那些約定俗成、用来意指任何一种美国黑人创造的音乐。在他1981年出版的《Deep Blues》中,Palmer用「R&B」作为跳跃布鲁斯的缩写。 Lawrence Cohn是《Nothing But the Blues》的作者,写到节奏布鲁斯是一个宣传人员为了产业便利所发明的,除了古典音乐和宗教音乐,节奏布鲁斯包括了所有的黑人音乐,除了那是一首福音歌曲並且其銷售足以打入流行榜。 在1960年代,节奏布鲁斯被用于总括靈魂樂和放克音樂的术语。而现在R&B的缩写差不多一直被用于代替全寫「节奏布鲁斯」,而主流則用它來表示由迪斯可逐步變得不那麼流行而发展出来的Contemporary R&B──一種现代灵魂乐和受放克音樂影响的流行音樂。.

乔治·迈克尔和节奏布鲁斯 · 拉蒂法女皇和节奏布鲁斯 · 查看更多 »

靈魂樂

魂樂(Soul music),又稱騷靈樂、騷靈音樂,是1950年代发源自美国的一种结合了节奏藍調和福音音乐的音乐流派。紧扣节奏、拍掌、即兴形体动作,是其重要特征。此外,独唱与伴唱之间的交流对唱、特别紧绷的发声,也是其主要特色。早期灵魂乐的代表作是雷·查尔斯演唱的《I Got a Woman》。 整个1960年代后期,灵魂乐开始颓废,像Rascals,the Box Tops,Mitch Ryder,Tony Joe White和Roy Head乐队受到一系列的重创。 1970年代时,灵魂乐继续发展,如霍爾與奧茲、Robert Palmer、Average White Band、Boz Scaggs,和大卫·鲍伊等乐队的推进,使演奏风格更加现代化。 2000年代時,英國歌手艾美·懷絲以低沉的嗓音將靈魂樂融合爵士樂和雷鬼音樂等低混合的風格,獲得國際性成功。 2010年代以後,愛黛兒、山姆·史密斯等著名影響力歌手,將靈魂樂加入更多流行音樂或另類搖滾等大眾化商業元素,形成全球性認同。 2017年,香港男歌手方大同及臺灣女歌手艾怡良在第28屆金曲獎分別獲金曲歌王以及金曲歌后加冕,象徵靈魂唱腔於華語樂壇嶄露頭角的一大標幟。.

乔治·迈克尔和靈魂樂 · 拉蒂法女皇和靈魂樂 · 查看更多 »

葛萊美獎

格萊美獎(Grammy Award),美國音樂界的權威獎項之一,由美国国家录音艺术科学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負責頒發。學院由音樂界的專業人士所組成,目的在於獎勵過去一年中成就出眾的音樂藝術家。格萊美獎是美國四個主要表演藝術獎項之一,相當於電影界的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電視界的艾美獎(Emmy Award)以及劇場界的東尼獎(Tony Award)。 獎項肇始于好莱坞星光大道計劃,為的是推選出音樂界的傑出表現人士于好莱坞大道上留下星光紀念章而起,爾後獲得唱片工業的重視,成立了美国国家录音艺术科学学院,並于1959年5月4日正式頒發第一屆格萊美獎以表揚前年于音樂界有傑出表現人士。.

乔治·迈克尔和葛萊美獎 · 拉蒂法女皇和葛萊美獎 · 查看更多 »

脱口秀

清談節目(,中文名字「--」是英文之音譯),亦稱為--、談話節目,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一般脱口秀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那档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 从各大都市的地方电台到国家联合广播脱口秀例如《》,各种政治脱口秀在美国非常常见。 但脫口秀這個名詞,目前在台灣與中國通常是代表獨角喜劇、站立喜劇。.

乔治·迈克尔和脱口秀 · 拉蒂法女皇和脱口秀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乔治·迈克尔和拉蒂法女皇之间的比较

乔治·迈克尔有84个关系,而拉蒂法女皇有6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3.95% = 6 / (84 + 68)。

参考

本文介绍乔治·迈克尔和拉蒂法女皇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