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乐浪国和公主 (東亞)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乐浪国和公主 (東亞)之间的区别

乐浪国 vs. 公主 (東亞)

乐浪国(낙랑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紀至1世紀的古代朝鲜半岛北部部落国家。 乐浪国在乐浪郡附近,原为西汉乐浪东部都尉沃沮之地。新朝末年,自立为国。37年,高句丽大武神王高无恤襲滅樂浪国。47年十月,蠶支落部大加戴升等一萬餘家,詣樂浪投降漢朝。. 公主,是東亞漢字文化圈中,中國、朝鮮王朝及越南的女性爵位。公主在不同地區或朝代有不同意思。中國古代通常是皇女位號,只有在部分特殊情況下,非皇女才能破格晉封為公主,和親女性通常会被破例获封公主。唐代和亲公主的身份,除宗室女外,还有驸马女儿、大臣女儿等。在中國典籍中常將公主簡稱為主。公主稱「適」,迎娶公主則稱「尚」。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常稱作湯沐邑)。 由於中國、越南、朝鮮都以公主為皇女(或王女)的封號,因此公主一詞在漢語、越南語、韓語中代稱皇女或王女,日常用語中除非另有註明,否則公主都是指君主之女。 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日本和琉球並沒有使用公主封號。日本相應的封號為內親王,但「公主」一詞有時也用作內親王或皇女的唐風別稱或雅稱。如飛鳥時代的穴穗部間人皇女,在《中宮寺天壽國繡帳》被稱為「孔部間人公主」。平安時代曾任齋院的有智子內親王在《大東世語》一書中也被稱為「齋院公主」。而琉球國作為中國的藩屬國,王女的封號為次一級的翁主,並不使用公主封號。.

之间乐浪国和公主 (東亞)相似

乐浪国和公主 (東亞)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后汉书高句丽新朝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三國時代以前,人們將《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续汉书》补入,亦被称为《续漢志》),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

乐浪国和后汉书 · 公主 (東亞)和后汉书 · 查看更多 »

高句丽

句丽(、注音:ㄍㄠ ㄍㄡ ㄌㄧˊ、韩文:고구려)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古国,发源于今日中国吉林省一带,鼎盛时期疆域曾覆盖到朝鲜半岛北部、满洲及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部分。七世纪被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高句丽在公元5世纪到7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中国近代史学家认为是东北历史上的割据政权,亦被朝鲜半岛史学家称为朝鲜三国之一。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骊”最早見於《漢書》,“句骊”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骊”作為“高句骊”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长期作为历史地理名称,对朝鲜半岛产生了重大影响;弓裔称后高丽王,王建称王国号高丽,金日成提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设想,都是高丽概念的延续。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引用记载(一些史籍推论是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朱蒙建立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迅速扩张,逐步吞并了其周边的扶餘、沃沮、东濊並吞併汉四郡。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全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对新罗、百济的压倒性优势,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隋唐时期,高句丽不断与隋唐王朝交战,国力陷落,668年八月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有三万多户高句丽人被唐迁移至唐朝,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留在原地的高句丽遗民被渤海国和新罗吸收。 高句丽立国700余年,曾成功在与倭和与隋战争中获胜,在东亚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高句丽独特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代起,高句丽争议浮出水面,由于高句丽本源于中国境内,后扩展至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国土橫跨今日的中國东北、-zh-hans:朝鲜;zh-hant:朝鮮;-大部及-zh-hans:韩国;zh-hant:韓國;-北部。三国都认为高句丽自始至终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或地方政权。另外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高句丽、扶余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

乐浪国和高句丽 · 公主 (東亞)和高句丽 · 查看更多 »

新朝

新朝(9年-23年),又稱新莽,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的朝代,為當時權臣王莽所建立,僅王莽一代,建都常安(即原長安)。 西漢末年,人民被豪強欺壓而急需改革,儒者信奉讖緯學說認為將改朝換代,當時漢室外戚王莽博得雅名,獲得人民與儒者的支持,使他以偽造符瑞的方式於9年1月10日篡位稱帝,國號為「新」,西漢亡。 王莽稱帝後進行許多改革,主要有改革官制、改變地名、推行王田制、禁止奴婢買賣、五均六筦(國營事業、所得稅與借貸)及改革幣制等。然而,王莽改制大多遵循《周禮》等古制,沒有明確的解決問題。新制政令繁雜,名稱不斷變動。而且朝令夕改,用人不當,改革最終失敗。17年因為天災不斷,而人民因為改革失敗而經濟破產,最後爆發新末民變,赤眉軍、綠林軍等等民變軍相繼而起。新莽軍相繼在成昌之戰、昆陽之戰慘敗。23年劉玄成立玄漢,即更始帝。同年绿林军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亡。25年劉秀建立東漢,即漢光武帝。同年赤眉軍攻入長安,玄漢亡。漢光武帝擊潰赤眉軍後,最後於36年一統天下。 新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透過篡位取得政權的先例。王莽積極推動古制,也使得古文經持續發展。而王莽的失敗代表復古思想的破滅,使得漢儒變法禪讓的政治理論至此消失,漸變帝王萬世一統的思想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 上冊》第六章〈漢帝國的盛世〉,四〈外戚政治與王莽篡位〉,第146頁-第154頁。。東漢班固所寫的《漢書》視王莽為逆臣賊子,以至于新朝一度被称呼为“亡新”,《资治通鉴》直接把新朝归入“汉纪”。而且傳統史觀鄙棄用篡位的方式取得政權。所以後世史學家對王莽的評價皆差。直到清末之後評價才逐漸中立。.

乐浪国和新朝 · 公主 (東亞)和新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乐浪国和公主 (東亞)之间的比较

乐浪国有20个关系,而公主 (東亞)有24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15% = 3 / (20 + 242)。

参考

本文介绍乐浪国和公主 (東亞)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