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安妮 (英国女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安妮 (英国女王)之间的区别

丹麦的乔治王子 vs. 安妮 (英国女王)

坎伯兰公爵丹麦和挪威的乔治王子(Prins Jørgen af Danmark og Norge, Hertug af Cumberland;Prince George of Denmark and Norway, Duke of Cumberland;1653年4月2日1708年10月28日),是安妮女王(她在1702年开始统治英伦三岛)的丈夫,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的次子。 英國與丹麥的王室在1680年代初,安排了喬治與安妮公主的婚事,目的是透過聯姻建立英-丹軍事聯盟,以限制荷蘭強大的海上勢力。正因為英丹聯盟對荷蘭有所不利,當1689年荷蘭元首威廉三世藉由光榮革命,與妻子瑪麗二世(安妮的姊姊)一同成為共治英王後,威廉三世就對連襟喬治頗有反感。 一半是對喬治的反感,一半是對他能力的質疑,威廉三世於任內(1689-1702年)一直禁止喬治擔任軍事職位;威廉與瑪麗也限縮推定繼承人安妮的權力,使安妮一直到1702年繼位前,都無法對政務產生重要的影響。安妮成為女王之後,喬治被任命為榮譽和名義上的第一海軍大臣,而實際權力則由海軍紅旗上將(陸軍元帥馬爾博羅的弟弟)等人一手掌控。個性隨和的喬治對政治不太關心,頂多偶爾發揮他對太太的影響力;即使他有時候與安妮的意見不合,公開場合上他總是一直表現出支持女王的態度。雖然是政治聯姻,喬治與安妮這對夫妻互相恩愛,過著相當幸福的婚姻生活。然而,兩人生下的孩子總是不斷地夭折,使得夫妻倆一再地承受失去子女的打擊。 對於威廉夫妻和喬治夫妻四人的個性比較,當時的英國人流傳說:「威廉國王不斷地思考、瑪麗女王不停地說話;安妮女王不斷地嚼食、喬治親王不停地飲酒」。喬治的體力和健康並不出色,負責和喬治一同打獵的,經常取笑喬治的哮喘病;他說:「喬治親王必須用力地呼吸,才能夠不讓人以為他已斷氣死亡,而把他給入土安葬。」在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喬治親王被當作是有名的笨蛋,以及用來輕視他人的代名詞;維多利亞女王希望自己親愛的丈夫阿爾伯特,永遠不要淪為「安妮女王那極其愚笨又毫無風采的丈夫」。20世紀的偉人邱吉爾則在1930年代,形容喬治親王是個「非常無關輕重的人」,他薄弱的存在感對他人好似可有可無,只有情人眼裡出西施的安妮女王,才把他當作大人物般敬愛。. 安妮(Anne,又譯為安;),通称安妮女王(Queen Anne),1702年3月8日起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女王。1707年3月1日,英蘇《联合法令》正式生效,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於是她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女王”的名义继续统治,直到1714年逝世。 安妮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詹姆斯二世及七世与夫人(即位前)的次女。1683年,她与丹麦的喬治親王结婚。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嗣位法”,安妮被確認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威廉三世及二世的王位继承人。1702年威廉逝世,安妮即位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女王。1707年,英格兰议会与苏格兰议会合併,两个国家真正地联合在一起。 自1701年起,安妮就飽受體質虛弱及無後嗣問題的困擾,即使當年的“嗣位法”規定:排除掉所有天主教徒的王位繼承權之後,英國王位將由新教的漢諾威家族繼承(德意志諸侯),但安妮和多數英人卻認為這樣的安排並非最令人滿意的選擇。1710年後,托利党领袖、国务大臣多次与安妮的弟弟、老王位觊觎者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联系,希望詹姆斯能夠放弃天主教信仰来换取王位继承权,但遭到詹姆斯拒绝。1714年,安妮女王在驾崩前任命为首席大臣(至关重要的财政大臣),確保新教的汉诺威选帝侯格奥尔格一世·路德维希,能夠安全地繼承英國王位。 雖然安妮是個貪吃肥胖的平庸婦女,但她虔誠篤實的性格,配上一定的政治敏銳度,使她經常能順應民意、放權給國會與才幹大臣(約翰·邱吉爾為首),促進了內閣制的發展。加上當時英國軍事與經濟的發展都一片大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更使英國大獲其利並上升為一流大國(成為超越荷、法的海上首強)(英)尼爾·弗格森 著,雨珂 译:《帝國》,第一.

之间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安妮 (英国女王)相似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安妮 (英国女王)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大不列顛王國威廉王子 (格洛斯特公爵)丹麦伦敦弗雷德里克二世信義宗光荣革命第一海軍大臣約翰·邱吉爾西敏寺肯辛顿宫温斯顿·丘吉尔

大不列顛王國

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曾為英国歷史上的正式國名,位於西歐大不列颠岛及其附属岛屿,存在於1707年至1800年。是根據《1707年聯合法案》,由蘇格蘭王國與英格蘭王國所共組的單一王國。新的單一政府與單一議會設於倫敦的西敏宮,而自從1603年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成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以來,這兩個王國就有共同的君主。 當《1800年聯合法案》通過以來,大不列顛王國又與愛爾蘭王國合併,在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由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取代。.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大不列顛王國 · 大不列顛王國和安妮 (英国女王) · 查看更多 »

威廉王子 (格洛斯特公爵)

#重定向 格洛斯特公爵威廉王子.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威廉王子 (格洛斯特公爵) · 威廉王子 (格洛斯特公爵)和安妮 (英国女王) · 查看更多 »

丹麦

丹麦(Danmark),全称丹麦王国(Kongeriget Danmark),是北欧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擁有两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由于丹麦和挪威、瑞典有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同時是個典型的福利国家,貧富差距極小,为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丹麥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現任君主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

丹麦和丹麦的乔治王子 · 丹麦和安妮 (英国女王)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伦敦 · 伦敦和安妮 (英国女王)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二世

弗雷德里克二世(Frederik 2.,1534年7月1日-1588年4月4日)奥尔登堡王朝的丹麦和挪威国王(1559年~1588年在位)。是一個典型的文藝復興統治者。 弗雷德里克二世为丹麦和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三世之子,母亲是萨克森-劳恩堡公爵马格努斯一世的女儿多罗西亚·冯·萨克森-劳恩堡。与他那谨慎的父亲不同,弗雷德里克二世倾向于军事冒险。他在年轻时代就与德意志那些争战不休的王公们过从甚密。即位后,弗雷德里克二世试图推行加强王权的改革,遭到强大的丹麦贵族(以国会为代表)的强烈抵制。 弗雷德里克二世在位第一年就发动对外战争,进攻位于迪特马申的一个独立的农民共和国。结果他成功地将此地征服,取得第一个军事胜利。不久他又卷入了立窝尼亚战争。鉴于立窝尼亚骑士团已完全无力抵抗俄国沙皇伊凡四世的猛烈攻势,弗雷德里克二世于1560年出兵兼并骑士团领地萨列马岛,企图建立缓冲并参与瓜分行将灭亡的骑士团的领土立窝尼亚地区。 弗雷德里克二世统治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1563年至1570年与瑞典的战争(所谓北方七年战争)。瑞典国王埃里克十四世企图通过战争取得在北欧的霸权,并因此与西班牙结盟;弗雷德里克二世则想要夺回丹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传统优势。战争初期丹麦占据上风,从海上封锁瑞典,并于1563年攻克瑞典的艾尔夫斯堡要塞。但是瑞典海军在1565年打破了丹麦的封锁,侵入霍兰和斯堪尼亚。战争演变成开支巨大的消耗战,弗雷德里克二世与贵族的关系急剧恶化。 幸运的是,瑞典内部的矛盾阻止了它继续打击丹麦。1568年,埃里克十四世在内战中被其异母弟约翰三世推翻。强有力的丹麦政治家佩德尔·奥克斯稳定了丹麦国内的局势,取代弗雷德里克二世掌握了国家权力。奧克斯的財經能力廣受好評,執政後趁著1568年尼德蘭對西班牙發起獨立戰爭的機會,把松德海峽的航運稅提高了一半,大幅改善財政並得以勉強支付北方七年戰爭的軍費支出,之後又利用國際調停與两年的艰苦谈判,讓战争以一个实际维持战前状态的和约结束。根据1570年12月13日签订的什切青条约,瑞典赎回艾尔夫斯堡,它的扩张暂时受到遏制。 通过这场战争,弗雷德里克二世认识到了丹麦军事能力的有限。他转而开始关注海上力量,藉由把美洲白銀運回丹麥的丹麥商船,使國計民生大大地改善了。弗雷德里克二世同情宗教改革运动,但也只是在口头上给以支持而已,不過當1585年原來尼德蘭的經貿中心安特衛普最後被西班牙的天主教軍攻陷時,許多當地的新教徒先後逃到丹麥來,這些新教徒在工藝、經商上有傑出能力,對丹麥的經濟、文化頗有助益,譬如克隆堡(哈姆雷特發生之地)就被這批工藝師傅改建成美輪美奐的王宮,洋溢著文藝復興建築的壯麗風格。 弗雷德里克二世曾向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求婚,並終生保持著良好關係,英、丹兩國間的爭議總能和平解決,譬如英國承認挪威與格陵蘭之間的水域為丹麥的領海,而丹麥隊英國船隻則特別優惠地只收取象徵性的航運稅,結果弗雷德里克因此獲頒英國的嘉德勳章。不過,实际处理国际事务时,在位後期的弗雷德里克明智地保持中立,不插手英、法對西班牙的戰事,或者是立窩尼亞戰爭的後期戰事(特別是在1577年完全退出俄、波間的戰爭)。有经验的国务活动家们,如佩德尔·奥克斯、尼尔斯·卡斯和克里斯托弗·瓦尔肯多夫实际上管理着国内事务。 在性格上,弗雷德里克二世是一个鲁莽、自负、好大喜功的人。他热衷于打猎,喜欢喝酒;许多人相信他最终是死于酗酒。弗雷德里克二世在位時期是丹麥國力與財富的增長期,他在国内建设上也取得不少成果:在1574年~1585年间重建了赫尔辛格的克隆堡城堡;挪威城市腓特烈斯塔也是他在1576年所建立,并以其名字命名。弗雷德里克二世也是伟大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克卜勒為其學生)的资助人。 弗雷德里克二世于1588年去世,遗体安葬在罗斯基勒大教堂。.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弗雷德里克二世 · 安妮 (英国女王)和弗雷德里克二世 · 查看更多 »

信義宗

信義宗,或稱路德宗(Evangelisch-lutherische Kirchen,Lutheranism,也称:信義会、路德会、路德教派),為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革新天主教會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其神學思想成為改革運動的象徵。運動推行期間路德支持者雖與羅馬教宗及當時德國境內親教廷勢力發生各類衝突,但信義宗接受大公教會公認的三大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拿修信經》。1580年,包括三大信經、《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施馬加登信條》、《論教皇權與首位》、《馬丁路德博士大問答》、《馬丁路德博士小問答》和《協和信條》等認信文獻在內的《》(Concordia)為信義宗教義奠下理論基礎。 信義宗教會強調“因信稱義”,認為罪人單單藉上帝所賜的信心(Sola Fide)信靠耶穌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於上帝恩典,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行為,這有別於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 。另外,信義宗認為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權威,否定天主教等關於聖經與教會傳統具同等地位的教導。與很多新教改革宗教會不同,信義宗保留許多大公教會禮儀和習俗 ,更強調教會聖餐和洗禮的重要性,認為這兩個聖禮與聖經中的福音信息一樣,都是上帝祝福人、向人施恩典的工具。 現時全球約有8000萬至1億信義宗信徒,當中最大的國際性教會組織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於1947年成立。1993年,另外兩個國際性組織,國際路德會(International Lutheran Council)與世界路德宗認信聯會(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亦相繼成立。.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信義宗 · 信義宗和安妮 (英国女王) · 查看更多 »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是英国一场政变,導因於英国國王與英国国会權力之爭以及基督教新舊教(英國國教會及天主教會)之爭,发生於1688年到1689年。 英国国会辉格党、托利党信奉新教(英國國教會)之黨人們聯合起義;將信奉舊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罷黜,改由詹姆斯之女玛丽二世與夫婿威廉三世,兩伉儷君主共治英国。.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光荣革命 · 光荣革命和安妮 (英国女王) · 查看更多 »

第一海軍大臣

第一海軍大臣(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簡作第一大臣(First Lord),是英國海軍本部的最高領導。海軍大臣為海軍本部委員會(Board of the Admiralty)的主席。委員會內其他成員包括有文人出任的大臣,亦有職業海軍軍官大臣。其中最高級之海軍將領,1828年起稱為第一海務大臣(First Sea Lord,即海軍參謀長),之後有第二、第三海務大臣。分管人事、裝備、後勤等不同工作。海軍大臣自1806年起,一概由文職人員擔任。海軍大臣向為內閣閣員之一。是故海軍大臣一職,為政治任命之職位。1964年英國裁撤海軍本部,海軍大臣一職亦撤消。 Category:英国政府官员 Category:英國皇家海軍.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第一海軍大臣 · 安妮 (英国女王)和第一海軍大臣 · 查看更多 »

約翰·邱吉爾

#重定向 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約翰·丘吉爾.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約翰·邱吉爾 · 安妮 (英国女王)和約翰·邱吉爾 · 查看更多 »

西敏寺

威斯敏斯特聖彼得協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Westminster Abbey,--),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西敏市區的大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一直是英国君主(从英格兰、不列颠到英聯邦时期)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点。曾在1546–1556年短暂成为主教座堂,现为王家胜迹。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西敏寺 · 安妮 (英国女王)和西敏寺 · 查看更多 »

肯辛顿宫

肯辛顿宫(Kensington Palace)是伦敦的一座王室宫殿,位于肯辛顿和切尔西区的肯辛顿花园。自17世纪起成为英国王室居住地。目前是劍橋公爵和公爵夫人、格洛斯特公爵和公爵夫人、肯特的迈克尔王子和夫人的正式官邸。肯辛顿宫也是薩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的非官方基地。 肯辛顿宫也曾是戴安娜王妃(直到她1997年去世)、瑪格麗特公主(直到她2002年去世)和愛麗絲王妃(直到她2004年去世)的正式官邸。 今天,肯辛顿宫的谒见室对公众开放,由独立非营利慈善组织历史王宫管理。办公和私人住所区域仍由王室财产机构负责管理。 最近的地铁站是Queensway站、贝斯沃特站、肯辛顿高街站,以及稍远的格洛斯特路站。.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肯辛顿宫 · 安妮 (英国女王)和肯辛顿宫 · 查看更多 »

温斯顿·丘吉尔

溫斯頓·伦纳德·斯宾塞-邱吉尔爵士,KG,OM,CH,,,FRS,PC (Can),RA(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英國政治人物、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首次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內领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聯合美國等国家對抗德國,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並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邱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對英國乃至於世界均影響深遠。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排在第一位。.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温斯顿·丘吉尔 · 安妮 (英国女王)和温斯顿·丘吉尔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安妮 (英国女王)之间的比较

丹麦的乔治王子有27个关系,而安妮 (英国女王)有15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6.59% = 12 / (27 + 155)。

参考

本文介绍丹麦的乔治王子和安妮 (英国女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