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丰臣秀吉和戰國一統記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丰臣秀吉和戰國一統記之间的区别

丰臣秀吉 vs. 戰國一統記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戰國一統記》是宮下英樹所著的日本歷史系列漫畫,共15集。其漫畫標題有兩個解釋,第一是戰國時代,第二是主角的姓氏仙石。此為宮下戰國系列第三部,前作為戰國天正記,另有外傳桶狹間戰記,續作為戰國權兵衛,戰國權兵衛為最後一部,將堂堂迎向完結篇篇章。.

之间丰臣秀吉和戰國一統記相似

丰臣秀吉和戰國一統記有(在联盟百科)57共同点: 加藤清正千利休堀秀政大坂宁波市安國寺惠瓊小西行長小早川隆景尾藤知宣崇源院中川清秀丰臣秀吉常高院丹羽长秀佐久間盛政佐佐成政德川家康信長之野望系列備中高松城之戰前田利家石田三成神子田正治福島正則細川藤孝織田信孝織田信忠織田信包織田信長織田信雄羽柴秀勝...結城秀康瀧川一益高山右近讲谈社豐臣秀長賤岳之戰足利義昭軍師官兵衛黃母衣眾黑田孝高蜂須賀正勝柴田勝家柴田勝豐森長可毛利輝元毛利氏池田恆興淀殿清水宗治清洲會議本能寺之变战国时代 (日本)明神宗明朝明智光秀日本历史播磨國 扩展索引 (27 更多) »

加藤清正

加藤清正(,即永祿5年6月24日—慶長16年6月24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武將和大名,幼名虎之助,是初代熊本藩主。異名鬼加藤、地震加藤。.

丰臣秀吉和加藤清正 · 加藤清正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千利休

千利休()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著名的茶道宗師,日本人稱茶聖。本名田中與四郎,家紋是「利休梅」。時人把他與今井宗久、津田宗及合稱為「天下三宗匠」。.

丰臣秀吉和千利休 · 千利休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堀秀政

堀秀政()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父親是堀秀重。通稱久太郎。.

丰臣秀吉和堀秀政 · 堀秀政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大坂

#重定向 大阪市.

丰臣秀吉和大坂 · 大坂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宁波市

宁波市,简称甬,有时亦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浙江第二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全市陆地面积9365.58平方公里。 宁波建城于738年,但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宁波拥有长期的经商传统,宁波商帮是全国闻名的商帮。航运和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至战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通商口岸,这客观上促进了宁波的近代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宁波经济由于临港产业和私营经济的带动而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寧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更是跃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亦居世界前列。 目前,宁波是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宁波处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丰臣秀吉和宁波市 · 宁波市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安國寺惠瓊

安國寺惠瓊()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佛教僧侶和大名。父親是武田信重。.

丰臣秀吉和安國寺惠瓊 · 安國寺惠瓊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小西行長

小西行長(1558年?-1600年11月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武將。基督教大名,肥後南半国廿四萬石之領主,第一任宇土城和麦岛城城主。父親是小西隆佐,幼名彌九郎。基督教洗禮名是奧古斯都(アウグスティヌス)。.

丰臣秀吉和小西行長 · 小西行長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小早川隆景

小早川隆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毛利元就的三子,母親為吉川國經之女——妙玖夫人(妙玖為死後的法名),毛利隆元及吉川元春之同母弟。作為『毛利兩川』的其中一人,致力於毛利家的發展,主要擔任毛利水軍的指揮官。在豐臣政權之下,受到豐臣秀吉的信任,於文祿年間(普遍說法)出任五大老的其中一人。.

丰臣秀吉和小早川隆景 · 小早川隆景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尾藤知宣

尾藤知宣(?-1588年(天正十六年))。被稱為左衛門尉,名諱知定、知重、光房。是森可成(織田信長的部將)的家人尾藤源內之子。.

丰臣秀吉和尾藤知宣 · 尾藤知宣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崇源院

崇源院(),父親是戰國大名淺井長政,母親是織田信長之妹織田市。她是江戶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正室,一般對她的稱呼包括阿江、小督(這兩個名字日文發音相同,應是她小時候的名字)以及阿江與(據說這個名字有「嫁與江戶」的含義)。她的長姊是豐臣秀吉的側室--(茶茶),二姊是京極高次正室常高院(阿初),她們三人被合稱為淺井三姊妹,以各自有傳奇的一生聞名。.

丰臣秀吉和崇源院 · 崇源院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中川清秀

中川清秀(天文11年(1542年)-天正11年(1583年6月10日))幼名虎之助,通稱瀨兵衛,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父親是中川重清,有兒子秀政、秀成。 一開始是攝津國池田勝正的部下。織田信長上洛時,池田家發生內亂,勝正被放逐,改立對信長敵對的池田知正為當家。天正元年(1572年),中川清秀與同樣侍奉知正的荒木村重一起在白井河原之戰中斬殺足利家的和田惟政,戰後擔任茨木城主。 天正7年(1578年),當荒木村重反叛織田信長之時,曾與村重一起出兵攻打信長,但是後來妹婿古田重然前來勸說,最後使清秀在有岡城之戰背叛荒木村重,投降信長,反攻村重的側翼。之後陸續擔任丹羽長秀及池田恆興的部下。在本能寺之變後,成為羽柴秀吉的部下。 天正11年(1583年),在賤岳之戰中擔任秀吉方第二波先鋒,與高山右近、三好秀次防守大岩山砦,遭到柴田軍猛將佐久間盛政的猛攻而戰死,享年42歲。 次子秀成其後成為豐後國岡藩初代藩主,延續直到幕末。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1542年出生 Category:1583年逝世 Category:中川氏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中川清秀和丰臣秀吉 · 中川清秀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丰臣秀吉和丰臣秀吉 · 丰臣秀吉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常高院

常高院(1570年-1633年9月30日),本名為淺井 初,是日本战国时期大名京極高次正室。她父親是戰國大名淺井長政,母親是織田信長之妹織田市。其姊為豐臣秀吉側室-淺井茶茶,其妹為德川秀忠正室淺井江也是江戶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御台所。.

丰臣秀吉和常高院 · 常高院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丹羽长秀

丹羽長秀(),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武將,仕奉織田信長。織田四天王之一,別稱鬼五郎左、米五郎左,幼名萬千代。.

丰臣秀吉和丹羽长秀 · 丹羽长秀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佐久間盛政

佐久間盛政(1554年?—1583年7月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織田氏家臣。父親是佐久間盛次。母親是柴田勝家的姐姐(『寬政重修諸家譜』。一說是妹妹)。.

丰臣秀吉和佐久間盛政 · 佐久間盛政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佐佐成政

佐佐成政()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大名。父親是佐佐成宗(盛政)。通稱內藏助。鷹司孝子(本理院)的外祖父。 是尾張國的土豪。可能是流佐佐木氏一族。.

丰臣秀吉和佐佐成政 · 佐佐成政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德川家康

没有描述。

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 德川家康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信長之野望系列

是日本光榮公司(今光荣特库摩)製作與發行的戰略遊戲系列,以日本戰國時代作為全系列的背景設定。自1983年於電腦平台推出首作至今,已歷經15代產品,續作橫跨多個遊戲平台。2018年全系列作品的全球累計出貨數達到1000萬份。.

丰臣秀吉和信長之野望系列 · 信長之野望系列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備中高松城之戰

備中高松城之戰(びっちゅうたかまつじょうのたたかい)是天正10年(1582年),羽柴秀吉受織田信長之命,對毛利氏配下清水宗治守備的備中國高松城進行之攻略戰。.

丰臣秀吉和備中高松城之戰 · 備中高松城之戰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前田利家

前田利家(),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父親是前田利昌,母親是長齡院,兄前田利久。幼名犬千代,元服後稱前田又左衞門利家,年輕時是著名的傾奇者。豐臣政權下五大老之一,加賀藩始祖。.

丰臣秀吉和前田利家 · 前田利家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是日本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幼名佐吉,初名三也。父親是,正室是的女兒皎月院。近江坂田郡石田村人(今滋賀縣長濱市石田町),為豐臣政權的五奉行之一。.

丰臣秀吉和石田三成 · 戰國一統記和石田三成 · 查看更多 »

神子田正治

子田正治()。是尾張海西郡鯏浦的「神子田肥前守」之子。豐臣秀吉部將,後因得罪秀吉,被流放,賜死。.

丰臣秀吉和神子田正治 · 戰國一統記和神子田正治 · 查看更多 »

福島正則

福島正則(、永祿四年-寬永元年七月十三)是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父親是福島正信,母親是豐臣秀吉的叔母。幼名市松。.

丰臣秀吉和福島正則 · 戰國一統記和福島正則 · 查看更多 »

細川藤孝

細川藤孝()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和大名。父親是三淵晴員(和泉上守護家細川元有的兒子,成為三淵氏的養子)。 最初仕於室町幕府第13代將軍足利義輝,在義輝死後盡力擁立第15代將軍足利義昭,不過後來跟隨織田信長並成為丹後宮津11萬石大名。後來仕於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時被重用,成為近世大名肥後細川氏的家祖。 接受二條流的歌道傳承者三條西實枝的古今傳授,集近世歌學大成的當代一流文化人。.

丰臣秀吉和細川藤孝 · 戰國一統記和細川藤孝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孝

織田信孝()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織田信長之子,因為過繼予伊勢國的神戶氏,又稱為神戶信孝,因賤岳之戰起兵反對羽柴秀吉(即豐臣秀吉),事敗,被賜死,葬於鶴林山大御堂寺,法名昭雲院高嚴德公。.

丰臣秀吉和織田信孝 · 戰國一統記和織田信孝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忠

織田信忠(1555年/1557年-1582年6月21日)是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父親是織田信長。.

丰臣秀吉和織田信忠 · 戰國一統記和織田信忠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包

織田信包()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以及江戶時代的武將、大名。丹波柏原藩初代藩主。信包系織田氏初代。父親是織田信秀。織田信長的弟弟。通稱三十郎。曾成為長野工藤氏養子,成為第17代當主。.

丰臣秀吉和織田信包 · 戰國一統記和織田信包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丰臣秀吉和織田信長 · 戰國一統記和織田信長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雄

織田信雄()是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織田信長的次男。出家以後號為常真。幼名叫茶筅丸(因為頭髪像茶筅一樣而命名)。別名北畠具丰、信意。在繼承北畠家的時期被尊稱為御本所。兒子有織田秀雄、織田高雄、織田信良、織田高長、織田信為、織田良雄。.

丰臣秀吉和織田信雄 · 戰國一統記和織田信雄 · 查看更多 »

羽柴秀勝

羽柴秀勝(,)是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永祿11年生。他是織田信長的四男,後來做羽柴秀吉的養子,官至從三位中納言;幼名叫「於次」或「於次丸」,1579年時,成為當時還沒有兒子的羽柴秀吉養子,而之所以如此乃因為秀吉在織田家的軍功越來越高,而且很受信長信賴的關係。 1582年,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秀吉便以「信長四男」養父的名義,在政治上頗得發揮之處,於山崎之戰打著幫信長復仇的旗幟,成功以後,又主導負責辦理信長的喪禮,使秀勝在喪禮上護持信長的牌位。在重新分配織田領地的清洲會議上,秀勝得到明智光秀在京都一帶的舊領地,也得到丹波龜山城。惟此之後秀勝就因身體虛弱而纏綿病榻,於天正13年12月10日病逝。.

丰臣秀吉和羽柴秀勝 · 戰國一統記和羽柴秀勝 · 查看更多 »

結城秀康

結城秀康(、天正2年2月8日-慶長12年閏4月8日),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江戶時代的大名。越前國北之庄藩(福井藩)初代藩主,越前松平家宗家初代。.

丰臣秀吉和結城秀康 · 戰國一統記和結城秀康 · 查看更多 »

瀧川一益

瀧川一益(1525年-1586年10月21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及大名,織田家家臣。與九鬼嘉隆相同出生於志摩國英虞郡甲賀鄉。常被穿鑿附會說成甲賀忍者或根本不存在的饗談忍者。桶狹間之戰幫織田信長搜集情資者為該役首功簗田政綱,與饗談或瀧川一益無關,一切都是為了遊戲或戲劇的「劇情」需要編寫,一切都是以「甲賀」作關鍵連想,但伊勢國荅志郡鳥羽町甚至有一個甲賀村,即使是近江甲賀郡也不能等同忍者出身,比起忍者瀧川一益更合乎水軍(海賊)出身的條件,多次率船出征。外號「進退皆看瀧川」的猛將,信長時期四位元帥級國主之一。.

丰臣秀吉和瀧川一益 · 戰國一統記和瀧川一益 · 查看更多 »

高山右近

山右近()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大名。著名吉利支丹大名。利休七哲之一。本名友祥、長房、重友(現存文書上只有重友能被確認)。通稱彦五郎。父親是高山友照。與中川清秀是從兄弟。 洗禮名是Juste,ジュスト(或Juist,ユスト),在葡萄牙語中是「正義的人」的意思。 號南坊。.

丰臣秀吉和高山右近 · 戰國一統記和高山右近 · 查看更多 »

讲谈社

讲谈社(講談社)是位于东京都文京区音羽的日本出版社,與King Records、光文社、星海社、日刊現代同為音羽集團成員。.

丰臣秀吉和讲谈社 · 戰國一統記和讲谈社 · 查看更多 »

豐臣秀長

豐臣秀長(,即天文九年三月初二-天正十九年正月廿二),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兼大名。 豐臣秀吉的異父弟,父親是--,另外一種說法是其父和秀吉同是木下彌右衛門,母親是大政所阿仲,通稱小一郎,幼名小竹。初名長秀。深受秀吉的信賴,在豐臣政權下的內、外政務以及軍事等方面手腕都有所發揮,對於秀吉的統一大業卓有貢獻。之後由於秀長領有大和國、紀伊、和泉3國以及河内國的一部份,合計110餘萬石領地,並且敘任從二位權大納言,因而有大和大納言的尊稱。除了輔助秀吉之外,也負責協調豐臣政權與外樣大名的溝通。.

丰臣秀吉和豐臣秀長 · 戰國一統記和豐臣秀長 · 查看更多 »

賤岳之戰

賤岳之戰(日語原寫:賤ヶ岳の戦い假名:しずがたけのたたかい)是在1583年於近江國(今滋賀縣)賤岳附近的一場戰役,表面上因為是決定織田家的繼承人的問題發生衝突引起的,但是實際上是羽柴秀吉(日後的豐臣秀吉)和柴田勝家的織田家內權力爭奪戰,由於佐久間盛政冒然出兵,打亂了柴田勝家的部署,最終由豐臣秀吉取得勝利,奠定了秀吉統一日本的基礎。.

丰臣秀吉和賤岳之戰 · 戰國一統記和賤岳之戰 · 查看更多 »

足利義昭

足利義昭()是日本足利幕府末代將軍,足利義昭為前任將軍足利義輝之弟,年輕時曾入佛門,法號覺慶。足利義輝被叛臣弒殺後,被细川藤孝等擁立為將軍而還俗,改名義秋,後改名義昭。足利義昭曾經流落於南近江的六角義賢、若狹的武田義統與越前的朝倉義景等大名處苦苦哀求幫助他復興室町幕府,但都沒有成功,而且被蔑稱為「貧乏公方」。後來才在尾張的織田信長幫助之後而得於1568年上洛而正式成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將軍。 但是之後織田信長便擅自擴大權力並限制足利義昭的行動,足利義昭便與甲斐的武田信玄、安藝的毛利元就、越後的上杉謙信、越前的朝倉義景、北近江的淺井長政、攝津大坂的本願寺顯如等大名聯合反制織田信長,形成針對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1573年叛臣織田信長(信長1559年出仕室町幕府)率軍將足利義昭驅逐出京都並放逐到河內三好義繼居城若江城,足利幕府因反抗信長而毀滅。 足利義昭被信長趕出京都後,但他的將軍的官位並未真正解除,被流放的義昭前往投奔安藝的毛利輝元。之後投靠羽柴秀吉;平民出身的羽柴秀吉曾經要求成為足利義昭養子,以便取得武家身份建立幕府政權,但被足利義昭拒絕(此历史记载于《丰臣秀吉谱》,真实性尚未确认)。1588年義昭出家,辭去征夷大將軍一職,准三宮宣下,足利義昭於1597年逝世。.

丰臣秀吉和足利義昭 · 戰國一統記和足利義昭 · 查看更多 »

軍師官兵衛

《軍師官兵衛》(ぐんしかんべえ)為NHK第53部大河劇,2014年1月5日起開始播出。由岡田准一主演。.

丰臣秀吉和軍師官兵衛 · 戰國一統記和軍師官兵衛 · 查看更多 »

黃母衣眾

黃母衣眾是豐臣秀吉仿效織田信長的赤母衣眾和黑母衣眾而從馬迴眾中提拔的親衛隊。職責為穿上鮮豔、容易識別的母衣在各部隊之間傳令。.

丰臣秀吉和黃母衣眾 · 戰國一統記和黃母衣眾 · 查看更多 »

黑田孝高

黑田孝高()日本戰國安土桃山時代武將,亦為天主教徒大名。小寺家臣、姬路城主黑田职隆之子,母親是小寺政職之養女小寺氏,其妻為之女,兒子黑田長政為筑前國福岡藩初代藩主。 諱為「祐隆」(すけたか)、「孝隆」(よしたか),後改為「孝高」,一般通稱黑田官兵衛,出家法號為黑田如水。以身為豊臣秀吉心腹的立場,在軍略與外交工作方面都相當活躍。與竹中重治(半兵衛)是秀吉身邊最重要的參謀雙璧,對其取得天下的過程有重大影響,後世並稱為「兩兵衛」。.

丰臣秀吉和黑田孝高 · 戰國一統記和黑田孝高 · 查看更多 »

蜂須賀正勝

蜂須賀正勝(1526年-1586年7月8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羽柴氏(豐臣氏)家臣。父親是蜂須賀正利。通稱小六和小六郎。後來改名為彥右衛門。官位是從四位下修理大夫。兒子有蜂須賀家政。.

丰臣秀吉和蜂須賀正勝 · 戰國一統記和蜂須賀正勝 · 查看更多 »

柴田勝家

柴田勝家(),日本戰国時代武將,斯波武衛家庶流,越後新發田城主柴田修理太夫義勝之孫,織田信秀家臣,後來侍奉織田信長。尾張國武家出身,關於勝家早期以及父親柴田勝義的資料有多處不明的地方,出生年份亦有多個說法,包括1522年、1526年及1527年。別名權六,綽號鬼柴田,織田四天王之首。.

丰臣秀吉和柴田勝家 · 戰國一統記和柴田勝家 · 查看更多 »

柴田勝豐

柴田勝豐(1556年-1583年6月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養父是柴田勝家。妻子是稻葉貞通的女兒。幼名是伊介。通稱伊賀守。.

丰臣秀吉和柴田勝豐 · 戰國一統記和柴田勝豐 · 查看更多 »

森長可

森長可(1558年-1584年5月18日),日本戰國武將,森可成的次男,母親為妙向尼。長可是可成眾子中唯一沒當過小姓的人,弟弟分別是森長定(蘭丸)、森長隆(坊丸)、森長氏(力丸)、森忠政,妻子安養院是池田恆興之女。手持名槍「人間無骨」、腳跨名馬「百段」的猛將,外號「鬼武藏」。 森長可與其弟森蘭丸同樣容貌俊秀,同時長可為森家武勇最出眾者,雖沒當過信長小姓還是很得信長喜愛。長可脾氣非常暴躁衝動,與其同僚起爭執的時候常口出穢言甚至拔刀殺人,作戰時也常違反軍令愛理不理,但信長知情後都只是口頭或書信告誡,從未處罰過長可,可見信長對其寵愛。 1570年,森可成在與淺井、朝倉合軍隊戰時戰死,年幼的長可繼承家督之位成為美濃金山城主,後來參與長島一向一揆的平定戰,與稻葉良通、關成政一同進攻一揆勢,同年的槇島城之戰、翌年天正2年(1574年)的第三次長島一向一揆攻伐均參與作戰。以後更成為信忠配下參與長篠之戰、美濃岩村城攻伐、越中國侵攻、攝津石山本願寺攻伐、三木合戰等。 天正10年(1582年)在征討武田家的甲州征伐與團忠正共同擔任先鋒部隊,2月6日從木曽口進攻信濃國的武田領地、14日降伏松尾城的小笠原信嶺,並擊潰飯田城的保科正直。15日追擊保科正直的殘餘部隊並討取數十騎。在進攻仁科盛信守備的高遠城時,與信忠率領的本隊合流,在系列戰中立下許多戰功。武田家滅亡後,因功授予信濃川中島四郡(高井・水内・更級・埴科)及海津城二十萬七千九百石,此俸祿為織田家年輕一輩武士中最高者,與譜代重臣同等級的超高待遇,再次凸顯信長對長可的厚愛。 森長可在4月5日進入海津城、稻葉貞通則進入飯山城,上杉景勝以出身信濃的家臣岩井信能策誘北信濃豪族,對織田家入主信濃感到不滿的武田家遺臣芋川親正等因此發動一揆,聚集1萬人包圍了稻葉貞通所在的飯山城,獲知此訊的織田信長隨即派遣稻葉勘右衛門、稻葉刑部、稻葉彥一、跟國枝賴母組成援軍前往救援飯山城,同時織田信忠也派遣家臣團忠正加入援軍陣營,聽聞織田軍來援後,芋川親正率領一揆轉往山中,修復大藏城作為據點,而芋川親正也通好於北邊越後國的上杉景勝。 4月7日,一揆方以8千兵力進出於長沼口一帶,獲報後的森長可主動出撃,率領3千人對一揆軍展開攻擊,森長可以1千人為先鋒突擊一揆軍,其餘2千人則在山間埋伏,將一揆軍引至伏兵處,兩路夾攻擊潰武田一揆軍,將武田一揆軍逼退7里多,並斬殺敵軍1千2百多人,一揆殘軍退往大藏城後,森長可一鼓作氣追殺到大藏城,殺死城中女子跟孩童1千多人,共殺死2450人,另外也有森長可殺死城中男女3千人之說。 遭此慘敗,包圍飯山城的武田一揆軍自然潰散,森長可安排好飯山城的防備後,稻葉貞通被招往信長所在的諏訪本陣,原本組成援軍的稻葉勘右衛門、稻葉刑部、稻葉彥一、跟國枝賴母調回安土城,森長可此戰功績也獲得織田信忠賞識,頒下感狀嘉勉。 此戰過後,森長可也持續進入山中追剿武田一揆,並對降服的國人眾要求教出人質要求,命令百姓重回到村莊。但在4月7日時,上杉景勝趁著織田軍跟武田一揆交戰之際,安排原信濃豪族島津忠直進入信濃長沼城,武田遺臣芋川親正也依附上杉家,被上杉景勝在4月19日安排至真木島城,跟岩井信能一同警備仁科方面。 由於織田家臣柴田勝家領軍攻打越中魚津城,上杉景勝決定領兵奧援(魚津城之戰),森長可在5月時伺機率領5千兵馬北上,在擊敗芋川親正後,一路攻至越後二本木一帶,擊敗僅有7百守軍的將領上條景春,在當地放火後布陣。上杉景勝在5月27日聞訊後大驚,遂決定回師越後,並在撤退時傳訊給魚津城守將,讓他們放棄魚津城或向織田軍投降,魚津城最後陷落。 信長死後織田家內部開始鬥爭,長可有感事態嚴重,拋棄因信長之死局面更加混亂的信濃領地回到森家舊領金山城,隨丹羽長秀支持羽柴秀吉並成為羽柴家臣。1584年參加小牧·長久手之戰,與岳父池田恆興一起攻擊德川軍,不料卻受到德川軍的奇襲,恆興與其長子池田元助皆戰死,長可也被井伊直政軍水野勝成家臣水野太郎作清久配下的鐵砲足輕杉山孫六的鐵砲射中眉間而死,得年二十六歲。死後被砍下頭顱,脇差被奪去鼻子也被削去作為德川家將領戰功的證明,後來首級被德川軍送回金山城。 長可出陣前曾交代如果自己戰死則家督之位由森忠政繼承,並希望忠政能成為秀吉的近側並願讓出森家的名器寶物給秀吉,金山城也充公交給秀吉發落,但是秀吉念及長可一路支持自己且為了羽柴家捐軀沙場而不欲剝奪森家領地,所以讓森忠政繼續繼承金山7萬石領地,並一路厚待森忠政。妻子安養院也按照長可出陣前的交代回到娘家,後來改嫁中村一氏。 死後法名為「鐵圍秀公大禪定門」,墓地所在包括本源寺(岡山縣津山市小田中)、可成寺(岐阜縣可兒市宮町)、真禪寺(岐阜縣可兒市西帷子)、武藏塚(愛知縣長久手市武藏塚)。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1558年出生 Category:1584年逝世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Category:森氏 Category:日本战争身亡者.

丰臣秀吉和森長可 · 戰國一統記和森長可 · 查看更多 »

毛利輝元

毛利輝元(1553年2月4日-1625年6月2日)是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大名。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長州藩第一代藩主。父親是毛利隆元,母親是內藤興盛之女,幼名幸鶴丸。.

丰臣秀吉和毛利輝元 · 戰國一統記和毛利輝元 · 查看更多 »

毛利氏

大江系毛利氏是日本氏族,原姓大江。是鎌倉時代大江廣元四男大江季光的後代。最初在越後國生活。後來遷往至安藝國。從國人成為了大名,最興盛的時代曾統領達七國。在關原之戰後,領地只剩下長門國及周防國兩國,成立長州藩並維持到幕末。江戶時代末期,長州藩出現許多優秀的志士,是成就明治維新的原動力。 據說長州藩每年新年會的慣例,家臣會詢問藩主「今年倒幕時機如何?」藩主會回答「時機尚早」,此慣例持續至德川幕府倒台為止。.

丰臣秀吉和毛利氏 · 戰國一統記和毛利氏 · 查看更多 »

池田恆興

池田恆興()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父親是池田恆利。母親養德院是織田信長的乳母。尾張犬山城城主、攝津兵庫城城主、美濃大垣城城主。 清洲会議中的四宿老之一。有軍記物記載名字為信輝,但是沒有可信性高的同時代史料支持。.

丰臣秀吉和池田恆興 · 戰國一統記和池田恆興 · 查看更多 »

淀殿

淀殿(,),本名為淺井茶茶,父親是日本戰國大名淺井長政,母親是織田信長之妹織田市。她是豐臣秀吉的側室,為秀吉生下鶴松與秀賴兩個兒子。二妹常高院(阿初)是京極高次之妻,而三妹崇源院(阿江)則是德川秀忠夫人。.

丰臣秀吉和淀殿 · 戰國一統記和淀殿 · 查看更多 »

清水宗治

清水宗治()是日本戰國时代的武將。備中国高松城城主。通稱長左衛門。曾仕於三村氏,後來成為毛利氏家臣。父親是清水宗則。三村氏的有力部下石川久智的女婿,兒子有宗之、景治,兄長是宗知(月清入道)。顽强抵抗了織田信長的中國征伐而扬名天下。.

丰臣秀吉和清水宗治 · 戰國一統記和清水宗治 · 查看更多 »

清洲會議

清州會議()或稱清須會議,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天正十年6月27日(西元1582年7月16日)的著名政治會議,召開於尾張國清洲(今愛知縣清須市)。召開目的是討論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織田信忠父子死後,織田家當主人選及領土分配。也因會議的紛爭,造成了「賤岳之戰」的爆發。.

丰臣秀吉和清洲會議 · 戰國一統記和清洲會議 · 查看更多 »

本能寺之变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の変)發生在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附近的桂川叛變,討伐位於本能寺的織田信長(1559年起出仕幕府)及其後繼者織田信忠,逼使兩人先後自殺。本能寺在事變時發生火災,令信長葬身火海且尸骨難存。.

丰臣秀吉和本能寺之变 · 戰國一統記和本能寺之变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丰臣秀吉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战国时代 (日本)和戰國一統記 · 查看更多 »

明神宗

明神宗朱翊鈞(),或稱萬曆帝,為明朝第14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九岁的朱翊鈞登基,是为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谥号為「範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明神宗在位前十五年,明朝一度呈現中興景象,史稱萬曆中興,而在位中期亦主持了万历三大征,保護藩屬,巩固疆土。張居正死後始親政,因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徵礦稅亦被評一大病。萬曆年間也走向活潑和開放,利瑪竇覲見萬曆帝,開始西學東漸,但同時朝廷內東林黨爭開始萌芽、塞外又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在其晚年佔領明朝東北大部分地區,使明朝退守山海關,終走向滅亡的局面。.

丰臣秀吉和明神宗 · 戰國一統記和明神宗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丰臣秀吉和明朝 · 戰國一統記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出身於美浓国的土岐源氏支脈。通稱十兵衛,雅號咲庵。其父早逝,受叔父明智光安照顾。正室為妻木熙子(實為光秀第二任妻子),嫡男是,三女是玉子。.

丰臣秀吉和明智光秀 · 戰國一統記和明智光秀 · 查看更多 »

日本历史

日本歷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島內的歷史。 根據民間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後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 1854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一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19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後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後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灭。.

丰臣秀吉和日本历史 · 戰國一統記和日本历史 · 查看更多 »

播磨國

播磨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播州。主城有上月城,置鹽城、姬路城、三木城。.

丰臣秀吉和播磨國 · 戰國一統記和播磨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丰臣秀吉和戰國一統記之间的比较

丰臣秀吉有427个关系,而戰國一統記有12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7,杰卡德指数为10.27% = 57 / (427 + 128)。

参考

本文介绍丰臣秀吉和戰國一統記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