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部國際機場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部國際機場和吉隆坡国际机场之间的区别

中部國際機場 vs. 吉隆坡国际机场

中部國際機場(,),日文暱稱「セントレア」(新特麗亞/CENTRAIR),是位於日本愛知縣常滑市的國際機場,為名古屋與中部地方主要的聯外機場,由日本政府指定的特殊機構「」經營,同時被日本政府評定為據點機場。2005年2月17日正式啟用,作為名古屋機場的替代機場,其使用原名古屋機場的IATA機場代碼「NGO」,而ICAO機場代碼則為「RJGG」。. 吉隆坡国际机场(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Lapangan Terbang Antarabangsa Kuala Lumpur,,简称KLIA)是马来西亚最主要的国际机场之一和规模最大的机场,也是全球最繁忙机场之一。荣获Skytrax评价全球仅30间四星级机场之一的荣誉。机场位于雪兰莪州南部的雪邦,离吉隆坡约50公里。机场由马来西亚政府所持有的国库控股公司控股60%的马来西亚机场控股集团经营,旗下拥有包括吉隆坡机场在内的41个机场。此机场正式启用于1998年6月27日,取代之前的梳邦国际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的标语是“一个新的方式走向世界”(The New Way To The World)。 吉隆坡国际机场也是袋鼠航线的停留点之一,但由于在机场投入服务时也是亚洲金融风暴的恢复期,所以很少人抵达此机场以及区域的机场,导致各个航空公司的业绩见赤字,因此英国航空、奥地利航空与澳洲航空在当时已停飞吉隆坡国际机场,所以只剩马来西亚航空停留在此机场。机场管理公司仍保持乐观态度,希望英国航空与澳洲航空可以重新将吉隆坡国际机场作為袋鼠航线的一個停留点。2015年5月28日,英国航空复飞吉隆坡。马来西亚机场控股集团表示正于澳洲航空协商,寻求澳洲航空复飞吉隆坡。 第一国际机场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紀章设计,采用的概念是“森林中的机场,机场中的森林”,主航站楼四周被绿荫环绕,A卫星航站楼中央设有露天室,外面有热带雨林的风景。第二国际机场则是由马来西亚HL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与AAP建筑团队共同设计,采用的设计理念是以一系列简单的折叠飞机环绕整个机场建筑。机场曾荣获全球最佳机场荣誉、最佳机场客服评价、五星级机场评价等等奖项。机场内指示牌以英文、马来文、中文、日文和阿拉伯文书写。另外,航站楼亦使用英語、馬來語、汉语及日語做机场资讯及通知的广播的语言。吉隆坡国际机场也是亞洲首個全球第三个擁有空中廊桥(Skybridge)的機場、東南亞首个亚洲第四个擁有第三跑道的機場和拥有全球最高(西塔)以及第三高(东塔)的空中交通控制塔。.

之间中部國際機場和吉隆坡国际机场相似

中部國際機場和吉隆坡国际机场有(在联盟百科)37共同点: 墨爾本機場大韓航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宿霧太平洋航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中華航空仁川國際機場建筑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國泰航空內排國際機場全日本空輸关西国际机场国际机场素万那普机场菲律賓航空香港國際機場高雄國際機場阿布扎比國際機場阿提哈德航空臺灣桃園國際機場金海国际机场英國航空東京國際機場檀香山國際機場泰國國際航空...成田国际机场新加坡航空新加坡樟宜机场新千歲機場新山一國際機場日本日本航空 扩展索引 (7 更多) »

墨爾本機場

墨爾本機場(Melbourne Airport,)是澳大利亚維多利亞州墨尔本市的主要民航機場,位於距離墨爾本中心商业区西北23公里(14英里)处的泰勒馬林区(Tullamarine),所以亦俗称泰勒馬林机场(Tullamarine Airport)。墨爾本國際機場於1970年啟用,並且取代了附近的艾森頓機場(Essendon Airport),成為墨爾本大都會區四個機場中唯一的國際機場。墨尔本机场在2017年度的客流量達到3500萬人次,其國際航線航線直航通往大洋洲、東亞、西亞、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及非洲,僅次於悉尼國際機場,是澳洲第二繁忙的客運及澳洲第一繁忙的貨運機場。 墨爾本-悉尼航線是全球第3繁忙和亞太區第二繁忙的客運航線。墨爾本機場擁有多條直航航線前往澳洲所有首府、各大洋洲、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及南美洲航點。墨爾本機場是澳洲航空、維珍藍航空、欣豐虎航的樞紐機場。至2008年12月開始,墨爾本機場的出口貨運量列澳洲各機場之冠;進口貨運量則列澳洲第二。兩家貨運航空公司Australian air Express和Toll Priority的總部均設於墨爾本機場;機場的國內貨物吞吐量亦列全澳之冠。墨爾本機場被Skytrax評為四星級機場。 墨爾本機場有四座航廈,澳洲航空及其附屬公司捷星航空使用第一航廈;第二航廈供國際航班停泊;第三航廈供維珍藍色航空使用第四航廈將供廉價航空澳洲虎航使用,四座航廈共有56個登機閘口。機場在2012年拆除曾經擁有的舊第四航廈,在此基礎興建一座新的大容量航廈;而第一航廈則與第二航廈共同提供國際航廈業務,並且新增兩條新跑道。.

中部國際機場和墨爾本機場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墨爾本機場 · 查看更多 »

大韓航空

大韓航空(,Korean Air Lines Co., Ltd.,)成立於1969年,是大韩民国最大的航空公司,同時也是亚洲最具規模的航空公司之一,屬於天合聯盟和韓進集團的成員之一。仁川國際機場為大韓航空的國際樞紐機場,經營欧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及南美洲航線;而金浦機場則為國内樞紐機場。.

中部國際機場和大韓航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大韓航空 · 查看更多 »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是遼寧省大连市的国际机场,位于市郊西北部。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取得大连后,于1927年建造周水子机场,二战后苏联空军代管机场十年,于1955年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1973年改建为民用机场,是中国国家一级民用国际机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佔地284.46公顷。2017年大连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75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23名。.

中部國際機場和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简称天津机场、滨海机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东丽区,是中国大陆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同时天津机场是中国主要国际货运机场之一和第四个具有双跑道的大型机场,也是天津航空与奥凯航空的枢纽机场,有天津地铁2号线通达机场交通中心。 由于距离北京首都机场较近,天津机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发展受到制约。在滨海新区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运吞吐量均高速增长。2008年5月、2014年8月,天津机场的运营国际航班的T1航站楼和运营国内航班的T2新航站楼先后投入使用。2017年12月15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 目前,京津城际铁路的天津机场线正在建设之中,未来京滨城际铁路也将引入天津机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部國際機場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宿霧太平洋航空

宿霧太平洋航空(简称宿霧太平洋;英文:Cebu Pacific Air)是菲律賓的一家廉價航空公司,亦是該國最具代表性的航空公司之一,專門營運國內和國際航班。宿霧太平洋是目前菲律賓领先的国内航班运营公司,擁有最多的国内目的地以及航班数量,並且配備了現代化的機隊。 宿霧太平洋航空是JG顶峰控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菲律賓最富有的華裔家族之一 Gokongwei家族管理。宿霧太平洋目前由吴奕辉(John Gokongwei,顶峰控股的名誉主席)的假定继承人Lance Gokongwei领导。截止到2007年3月,公司拥有1182名员工。.

中部國際機場和宿霧太平洋航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宿霧太平洋航空 · 查看更多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英文全称为(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的滨海地带,规划占地45.66平方公里,现有占地面积约37.8平方公里,距市中心约30公里,由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往来于上海的绝大部分国际和大部分港澳台航班在浦东机场起降,亦有国内航班,而上海市的另一家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则以中国国内航线为主。 2017年,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位列中国大陆第二(仅次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383.56万吨,位列中国大陆第一,世界第三。飞机起降近50万架次。浦东机场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空港口岸,2017年出入境人数达3525万人次。.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中部國際機場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中国南方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Holding Company)是一家总部设在中国广州的中央企业,與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合稱中國三大航空集團。旗下的上市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 ,,),常被簡稱为南航,以蓝色垂直尾翼镶红色木棉花为公司标志,主要提供中國大陸境內、兩岸四地和国际航空客运、货运及邮运服务。旗下设有新疆、四川、北方、北京、深圳、海南、西安、黑龙江、吉林、大连、湖北、湖南、广西、上海、台湾以及珠海直升机等分公司和厦门航空、汕头航空、贵州航空、珠海航空、重庆航空等5家附属公司"" 南航官网.

中国南方航空和中部國際機場 · 中国南方航空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中国东方航空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大型中央企业,簡稱東航,为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设有飛行常客計划東方萬里行。其母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是以原先之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為基礎,兼併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聯合雲南航空公司所組成的新集團,與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合稱中國大陸三大航空集團,并在2010年完成了与上海航空公司的联合重组。除了主要的航空运输业务外,东航还运营航空食品、进出口、传媒广告、旅游票务、机场投资等其它次要业务 中国东方航空。 2015年全年,东航运送旅客9377.99万人次,同比增加11.89%;客座率80.5%,同比增长0.95%。.

中国东方航空和中部國際機場 · 中国东方航空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际航空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IATA:CA,ICAO:CCA,、、),简称国航,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国有航空企业,也是中国大陆唯一载旗飞行的民用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基地。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三大航空集团,经营业务包括航空客运、航空货运及物流两大核心产业。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营业总额1089.29亿元人民币,全年净利润72.20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际航空和中部國際機場 · 中国国际航空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中華航空

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簡稱華航,是中華民國的國家航空公司,也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民用航空業者,為華航集團的核心企業。其主要轉運中心為桃園國際機場,總部則設於緊臨桃園國際機場的華航園區。目前以經營國際航線以及兩岸航線為主(包含客運與貨運),航點遍佈30個國家地區。華航在成立之初亦有經營國內航線,惟考量企業內部資源及營運重心整合,自1998年全部轉由子公司華信航空經營。旗下還擁有低成本航空公司臺灣虎航,以搶攻臺灣出發或轉運的低成本航空市場。 華航在1959年由中華民國政府為首出資創辦,目前以間接持股方式擁有多數股權。華航是臺灣航空業共享代碼合作的先驅業者,目前與22家國際航空業者合作經營多條共享代碼航線。而為了使航網效益極大化,華航於2011年9月28日加入天合聯盟,是首間加入國際航空聯盟的台灣籍航空公司。.

中華航空和中部國際機場 · 中華航空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仁川國際機場

仁川國際機場(,)是韓國首都首爾主要的聯外國際機場,也是韓國最大的民用機場。距離首爾市中心約45公里,在2001年初正式啟用,代替舊有金浦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線地位。 仁川國際機場是韩国國際客運及貨運的航空樞紐,是亞洲第6位最繁忙的國際機場,同時也是韓國最大的兩家航空公司大韓航空及韓亞航空的主要樞紐。瑞士日內瓦國際機場協會2005年到2017年的調查,仁川國際機場連續12年獲得「全球服務最佳機場」第一名。.

中部國際機場和仁川國際機場 · 仁川國際機場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建筑师

建筑师,或稱畫則師、圖則師、則師,是負責設計建築物平面圖的專業人士。建筑师通过与工程投资方和施工方的合作,在技术、经济、功能和造型上实现建筑物的营造。 在逐步复杂的建筑营造领域,建筑师越来越多的扮演一种在建筑投资方和专业施工方之间的沟通角色,同时也对结构, 水电,暖通进行总体协调。建筑师通常为建筑投资者所雇佣并对其负责而不是建筑施工者。 建筑师需要兼備艺术家的審美眼光和工程师的力學知識,作品需要从力学角度计算,选取合适的工程材料才能实现,如果过于超出现實的材料能力限制(例如市場供應、價格等),则无法实现为真实的建筑。建筑师的设计也必须能说服投资方的赞成,才能付诸实现。历史上有许多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因为不能完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而没有能成为真正的建筑。.

中部國際機場和建筑师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建筑师 · 查看更多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机场、北京机场,为中國首都北京的聯外国际機场,位於北京市朝阳区及顺义区,是中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不但是北京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往的窗口,而且是中國民航最重要的航空枢纽,還是中國國內航空网络的辐射中心,并且是当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同时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目前客流世界排名第二大机场。2016年数据统计,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9439万人次,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

中部國際機場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國泰航空

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全稱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imited),,)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為太古集團及寰宇一家成員,以香港國際機場作為樞紐。國泰航空的主要業務是經營定期航空業務、航空貨運、航空飲食及航機處理,旗下的子公司包括國泰港龍航空及華民航空。 國泰航空在世界航空業界擁有良好聲譽,曾經於2003、2005、2009及2014年期間4度贏得世界航空業權威機構Skytrax的“年度最佳航空公司”大獎,亦被Skytrax評為「五星級航空公司」之一。.

中部國際機場和國泰航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國泰航空 · 查看更多 »

內排國際機場

內排國際機場()(,Nội Bài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一座位於越南首都河內的國際機場,該國際機場為越南北部之最大機場,也是僅次於新山一機場越南第二繁忙的機場。其距離河內市中心約45公里,車程約35至40分鐘。.

中部國際機場和內排國際機場 · 內排國際機場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全日本空輸

全日本空輸(,All Nippon Airways),通稱全日--空()、ANA,是一家日本航空公司,成立於1952年12月27日,為星空聯盟成員,總部位於東京汐留。其商號中的「空輸」為空中運輸之意。原為日本營運規模第二大的航空公司,但於2010年1月日本航空申请破產保護後取而代之,成為日本第一大航空公司。Skytrax於2013年3月29日將其評為五星級航空公司,是全球第7家獲此殊榮的航空公司。若以其公司收益而言,全日空是世界第9大航空公司。 全日空目前機隊規模為251架,其中239架是客機,12架是貨機。作為波音787啟始客戶,全日空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波音787機隊,共有59架投入服務。.

中部國際機場和全日本空輸 · 全日本空輸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关西国际机场

西國際機場(,),常通稱為大阪關西機場或簡稱大阪關--空,是一座由三個日本大阪府的行政單位管理的機場,分別是泉佐野市(北)、田尻町(中)和泉南市(南),為京阪神都會區和關西地方的主要機場,鄰近有神戶機場、大阪國際機場,位於大阪湾东南部的泉州近海離岸5公里的人工島上。根據日本《空港整備法》,該機場被分為第一種機場。 關西國際機場是全世界第一座百分之百填海造陸而成的人工島機場,它同時也是一座海上機場。但海上機場並非等同填海造陸,世界第一座海上機場是1975年開始營業的長崎機場,長崎機場並不是百分之百填海造陸,它是以海上0.9平方公里的箕島,填擴到2.44平方公里而成。 關西國際機場距離大阪市約38公里,距離大阪市中心只需1小时的車程。機場於1987年動工興建,於1994年9月4日完工啟用。機場的營運單位為。該機場在規劃初期曾被暫稱為關西新機場(関西新空港),或因所在地名而被一小部份地方人士稱為泉州機場(泉州空港)。.

中部國際機場和关西国际机场 · 关西国际机场和吉隆坡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国际机场

国际机场是指可接受来自其它国家的班机着陆和起飞的机场。这类机场通常较大,且通常有较长的跑道和设施以供常用于国际或洲际航行的大型飞机使用,並設有海关和出入境管理。除国际航班外,国际机场一般也接待国内航班(仅在一个国家境内航行的班机),以方便旅客轉機。有些機場雖名稱不帶有「國際」字樣,但只要有相關設施,一樣可接受其他國家的飛機起降。 在某些情况下,旅行者和航空器可以在启程机场完成海关和出入境管理手续。例如,美国在某些加拿大及歐洲的机场设有海关和移民局办公处,實施美國境外入境審查;这样,从这些机场起飞的班机可以直接飞往美国境内未设有海关和移民局办公设施的机场。.

中部國際機場和国际机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素万那普机场

蘇萬那普國際機場(ท่าอากาศยานสุวรรณภูมิ,),又稱為國家機場,是一座位於泰国曼谷以東25公里北欖府Bang Phli區的國際機場,占地面積约32平方公里。蘇萬那普國際機場是曼谷主要的民用機場,是东南亚乃至亚洲重要的航空樞紐。除作為泰國國際航空的樞紐機場外,國泰航空、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等外籍航空公司也將之當作重點機場。蘇萬那普機場建設耗資约38億美元于2001年12月動工修建,預定在2005年9月29日啟用,因為工程進度落後而延遲至2006年9月28日啟用,由於蘇萬那普國際機場起降能力所限,2012年10月1日泰國亞洲航空等部分廉價航空搬遷至廊曼國際機場。 蘇萬那普機場由時任泰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所賜名,梵語原意為「黃金大地」。第一階段提供兩條跑道,可在每小時提供76班航班,每年總載客量達4,500萬人次,以及300萬噸空運運貨量,其客運大樓為現今全世界第三大单体航站楼(56.3万平方米),整體為鋼構玻璃帷幕建築共7樓層,有360個報到櫃台、124個入國證照查驗窗口及72個出國證照查驗窗口;第二階段則可提供四條跑道,可在每小時提供112班航班,每年總載客量可達1億人次,以及640萬噸空運運貨量,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空運轉運中心。.

中部國際機場和素万那普机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素万那普机场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航空

菲律賓航空(Philippine Airlines)是菲律賓的國家航空公司,也是亞洲第一家商業航空公司。其公司總部設在帕赛市,菲律賓航空公司服務國內和國際航班。截至2013年8月,它的航点遍布30個國內機場和39個海外目的地。, Philippine Airlines.

中部國際機場和菲律賓航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菲律賓航空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縮寫:HKIA,),亦稱赤鱲角機場(Chek Lap Kok Airport),是香港現時唯一的民航機場,位於新界大嶼山赤鱲角(赤鱲角地段第1號),佔地1,255公頃(是香港最大面積的單一地段,其次為愉景灣的649公頃及中文大學的134公頃),1998年7月6日啟用,設有兩條跑道及182個停機位,並在2016年8月開始擴建第三條跑道。此機場由香港機場管理局管理,並為國泰航空、國泰港龍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運航空、香港貨運航空及香港華民航空的樞紐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被Skytrax評為五星級機場,於2001年至2012年一直躋身三甲,其中八度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於2006年至2008年及2010年4度被知名商務旅遊雜誌《商旅》評為中國最佳機場,於2012年的《》旅遊大獎選舉中,連續10屆獲選為最佳,並且在每年客運量逾4,000萬人次的機場類別中,獲國際機場協會推選為全球最佳。 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超過100家航空公司在此營運,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2010年起,其貨運流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運流量則排名世界第8位。2017年,總客運量達7,280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共493.8萬噸。.

中部國際機場和香港國際機場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香港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高雄國際機場

國際機場(英文:Kaohsiung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位於臺灣高雄市小港區的一座民用機場,因其所在位置而又常被稱為小港機場或高雄小港機場,為南臺灣的主要聯外國際機場、以及國際客運出入吞吐地,也是臺灣第二大國際機場。機場總面積為。其管理及營運單位為中華民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高雄國際航空站。場區緊鄰高雄市區,亦是臺灣第一個設有-zh:聯外捷運系統;zh-hans:机场铁路;zh-hk:機場鐵路;zh-tw:聯外捷運系統;-的民用機場。高雄機場於2016年共服務了641萬6681旅客人次,2017年共服務了647萬9183旅客人次,位居全臺第二,次於桃園國際機場。.

中部國際機場和高雄國際機場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高雄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阿布扎比國際機場

阿布扎比国际机场(مطار أبو ظبي الدولي,)是一座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以东32公里的国际机场,是阿联酋第二大的机场(仅次于迪拜国际机场)。机场占地大约,拥有两条平行跑道、三个航站楼及一个在建设中的航站楼。阿联酋第二大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在该机场设立枢纽。该机场有超过30家航空公司在该机场提供往返超过60个国家、120个目的地的航班服务,到六个大洲均有不经停航班连接,是亚洲、澳洲往返欧洲、非洲的重要中转枢纽。机场在2016年服务了超过兩千五百萬名进出港以及中转的旅客。.

中部國際機場和阿布扎比國際機場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阿布扎比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阿提哈德航空

阿提哈德航空(الإتحاد / al-ittiḥād,意指“聯盟”,航空業國際用名為Etihad Airways)是阿聯酋其中一國家航空公司,於阿布達比設總部,2003年11月開始運營。該公司有飛往遍佈中東、歐洲、亞洲、印度次大陆地區和北美96個航點的定期航班。阿提哈德航空是阿拉伯航空运输组织会员之一,也是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的贊助商之一,主要营运基地在阿布扎比国际机场,旗下設阿提哈德假期和阿提哈德貨運兩個子品牌。 阿提哈德航空現時是阿聯酋第二大航空公司,僅次於總部位於杜拜的阿联酋航空,同時也是中東第三大航空公司。.

中部國際機場和阿提哈德航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阿提哈德航空 · 查看更多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英語譯名: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通稱桃園國際機場、桃園機場,簡稱桃機,是位於中華民國桃園市大園區的國際機場,為臺灣國際航空樞紐,由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經營。1979年2月26日啟用時名為「中正國際機場」,2006年10月改為現名。桃園國際機場為台灣境內最大規模的機場,因地理位置優越,成為許多旅客轉接之地。現今共有66家航空公司經營定期航線、飛往全球33個國家的143個航點,年均旅客流量超過4,000萬人次。 桃園國際機場擁有2座客運航廈、4座貨運集散站、2條跑道及39條滑行道,並擁有聯外之高速公路及捷運系統;在運量快速攀升的同時,目前也規畫興建第三航廈、第四航廈及第三跑道,以滿足龐大的旅運需求。根據2017年的統計,其客運吞吐量位居世界第35位,貨運吞吐量則為世界第10高。.

中部國際機場和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金海国际机场

金海國際機場(,)是韓國第二大國際機場,位處韓國東南部的釜山廣域市,是釜山航空的樞紐機場,也是大韓航空及韓亞航空的重點機場之一。一座新的國際航廈在2007年10月31日落成啟用。跑道18L/36R早期只開放給軍用。該機場在晚上11時至早上6時實行宵禁,不容許飛機升降。.

中部國際機場和金海国际机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金海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英國航空

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簡稱英航)是英國的國家航空公司,也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並且為寰宇一家的創始會員之一,隸屬於國際航空集團旗下。主要樞紐是倫敦希斯路機場及倫敦格域機場。英國航空是全球最大的國際航空客運公司,全球第七大之貨運航空公司,歐洲第二大航空公司,西歐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全球有三間航空公司曾擁有協和客機型號,英國航空為其中一間,另两間曾擁有協和客機的航空公司為法國航空和新加坡航空。.

中部國際機場和英國航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英國航空 · 查看更多 »

東京國際機場

東京國際機場(,)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大田區的機場,因座落於羽田地區而通稱為羽田機場(),啟用於1931年8月25日,與成田國際機場並列為東京兩座聯外機場。雖以「國際」為名,但因與成田國際機場分工,實際上以營運國內航線為主,短程與部分長程的國際航線為輔。根據日本《空港法》,該機場被分為據點機場。其占地約1,522公頃,擁有3座航廈、4條跑道,無論在面積、起降航班或旅客流量上,都是日本最大的民航機場;截至2017年,也是世界客運流量第7高的機場。.

中部國際機場和東京國際機場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東京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檀香山國際機場

#重定向 丹尼爾·井上國際機場.

中部國際機場和檀香山國際機場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檀香山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泰國國際航空

泰國國際航空(泰語:การบินไทย;英語:Thai Airways International Public Company Limited,簡稱泰航;(SET) 是泰國的國營航空公司,提供來往泰國的旅客服務。此航空也是泰國最大的航空公司。泰航的收入來源包括客運、貨運、郵件、代理其他航空公司在曼谷機場內之地勤業務、機上免稅商品販售及提供旅客飯店機場間交通運送服務等。 泰國國際航空公司飛行的航線以曼谷為中心點作放射狀遍及全球與泰國境內各主要城市,包含泰國國內線、區域航線及洲際航線等。泰航為加速其營運成長並積極開拓其飛行版圖,今日泰國國際航空之航線已遍及全世界34個國家、74個主要城市。.

中部國際機場和泰國國際航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泰國國際航空 · 查看更多 »

成田国际机场

成田國際機場(,),通稱成田機場(成田空港),原名新東京國際機場(),位於日本千葉縣成田市,是東京主要的聯外國際機場。年客流量居日本第二位,貨運吞吐量居日本第一、全球第八。根據日本機場分類法,成田機場被劃分為據點機場。 儘管成田機場的客源主要來自東京,但它與東京市中心相距約60公里,兩地即使搭乘最快的大眾運輸工具也要花上36分鐘。為了與東京另一座聯外機場羽田機場區別,國際上常以「東京成田機場」(Tokyo-Narita)稱之。1978年啟用後,來往東京的國際航班主要在此起降,羽田機場則轉以負責國內航線為主。.

中部國際機場和成田国际机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成田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航空

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Syarikat Penerbangan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வான்வழி;),簡稱「新航」,是一家新加坡航空公司,也是該國的國家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以樟宜機場為基地,主要經營國際航線,在東南亞、東亞、南亞和大洋洲擁有強大的航線網絡,並佔據袋鼠航線的一部份市場。除此之外,新加坡航空的業務還有跨太平洋航班,包括以A350-900來營運的直航航班 新加坡-三藩市 和 新加坡-洛杉磯。新航還是首個營運全球最大型的客機A380的航空公司,也是亞洲唯一運營過協和號客機的業者。 新加坡航空公司還有一些與航空有關的子公司,包括勝安航空和酷航、欣豐虎航(已經在2017年7月25日和酷航合併) ,前者主要負責區域性航班,後二者是專營中長、短程航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还有负责新加坡航空貨運業務的新加坡航空貨運。若以市場資本額計算,新航是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以人均公里收入計算,新航是全世界首15大航空公司,也是亞洲第8大航空公司,以國際航線載客量計算,新航是全球第六大航空公司。 新加坡航空在《財星》雜誌中在2007年全球最被受欣賞的公司排行第17位,航空公司当中排行第2位,其品牌在航空界中已廣為人知,尤其是在安全、服務質素和革新風格方面,與其收益成比例。新航獲獎無數,對機隊購買頗為樂觀,勇於嘗試不同新機種。新航亦是亞洲首家、全球第三家被通過為IOSA(運行安全審計,IATA Operations Safety Audit)。.

中部國際機場和新加坡航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新加坡航空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樟宜机场

新加坡樟宜機場(IATA代碼:SIN,ICAO代碼:WSSS)是一座位于新加坡樟宜的国际机场,占地13平方公里,距市区约17.2公里。 樟宜機場由新加坡民航局營運,是新加坡航空、新加坡航空貨運、捷達航空貨運、欣豐虎航、勝安航空、捷星亞洲航空和惠旅航空的主要枢纽。此外,它亦是加魯達印尼航空公司的运营基地。至2015年,樟宜機場每週共有100多家航空公司來往,提供超過6,800個航班,連接超過80個國家的320個城市。樟宜機場亦為新加坡製造了超過13000個就業機會。 樟宜机场2015年度共接待乘客55,448,964人次,比去年增加了2.5%,為全球第6、亞洲第2繁忙的国际客量机场,同時也位列全球第13繁忙的貨運機場,處理超過1,853,087噸貨物,起降架次增加了1.4%共有346,334架次,大約每90秒一次。為了吸引更多航空公司使用樟宜機場,该机场在2003年推出空運發展基金(Air Hub Development Fund),並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投入2亿1000万及3亿新元以更新机场设施,而投入了17億5000万元的3號客運大樓亦在2008年1月9日啟用。同时,机场也斥資2亿4000万元翻新1號及2號客運大樓。 自1981年啟用以来,樟宜機場以其优质服务享誉航空界,在1987年至2015年間共贏取超過500個獎項,其中在2015年贏得28個最佳獎項。樟宜機場亦會定期维护其客運大樓,以提供更好的服務 。.

中部國際機場和新加坡樟宜机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新加坡樟宜机场 · 查看更多 »

新千歲機場

新千歲機場(;)位於日本北海道千歲市與苫小牧市交界,是札幌市的主机场,也是日本國內面積第一大的機場。航空自衛隊千歲基地位於新千歲機場主場站的西北方,兩單位實際上是共用相同的跑道與滑行道設施。 新千歲機場以其獨特的「C」字形半圓構造的航廈而聞名,由0號至19號登機門的方向分別為供國際航班、全日空集團(包括Air Do)及日本航空集團使用之服務區域。航廈一樓是國際線與國內線的入境大廳,二樓則為出境大廳。機場附屬的餐廳、商店與各航空公司的貴賓室則設置在更上層的三、四樓。新千歲機場國內線航站的地下層則設有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新千歲機場車站(新千歳空港駅),有機場專用快車與札幌、旭川等鄰近地區的主要城市連結。.

中部國際機場和新千歲機場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新千歲機場 · 查看更多 »

新山一國際機場

新山一國際機場(;)是一個位於越南胡志明市的機場,為目前越南境內最大的機場,但2020年將被隆城國際機場取代。該機場建於法屬印度支那時期,在越南戰爭時期曾被駐越美軍改建為新山一空軍基地。.

中部國際機場和新山一國際機場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新山一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中部國際機場和日本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航空

日本航空(,英語譯名:Japan Airlines),簡稱日航()、JAL(ジャル),是日本的國家航空公司,同時為寰宇一家成員之一。總部設於東京品川區,並以成田國際機場(國際線)及東京國際機場(國內線)做為樞紐,服務全球229個航點。原為日本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在2010年1月申請破產保護後被全日空超越,但仍與全日空並列為日本兩大航空公司。 日本航空於1951年8月创立、並於同年10月開始經營國內定期航線;至1953年10月1日,改制為(日本政府特別以專法成立的國有企業)。1954年,開辦了第一條往美國的跨太平洋國際航線。經過30年的擴展,在1987年實現完全民營化。2002年,與當時日本第三大航空公司日本佳速航空合併。其安全措施亦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所認可。2008年,日本航空每年乘客量為5000萬。 日本航空現使用波音767-300ER、波音777-200ER、波音777-300ER、波音787等作中長程國際飛行;短程及內陸則使用波音737、767及787。集團內另有1間廉價航空公司:捷星日本航空(Jetstar Japan)及4間營運國內線的航空公司:J-Air、日本空中通勤(JAC)、日本越洋航空(JTA)及琉球空中通勤(RAC),提供接駁服務及往次要航點的短途航班。.

中部國際機場和日本航空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日本航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部國際機場和吉隆坡国际机场之间的比较

中部國際機場有114个关系,而吉隆坡国际机场有24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7,杰卡德指数为10.45% = 37 / (114 + 240)。

参考

本文介绍中部國際機場和吉隆坡国际机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