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視新聞和連戰內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視新聞和連戰內閣之间的区别

中視新聞 vs. 連戰內閣

中視新聞(CTV NEWS)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新聞部製播的電視新聞節目的總稱。現今中視新聞的主要合作對象為中天新聞(因為兩者隸屬於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連戰內閣(1993年2月27日-1997年8月31日),是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所任命的第三任內閣團隊。後由蕭萬長內閣接任。連戰內閣是1987年解除戒嚴以來任期最長的內閣,四年任期內是李登輝兩任總統民調支持度的高原期。1996年連戰以行政院長身分被總統李登輝提名為副手,並順利當選副總統,成功幫助李登輝連任總統,並獲李登輝再任命兼行政院長,但因違反憲法副總統不得兼任行政院長的規定,於1997年8月31日內閣總辭。連內閣在外交、教育、醫療、設置官方網站皆有重大成就。外交上成功幫助時任總統李登輝到美國訪問,在台灣海峽飛彈危機時,成功化解危機。推動教育改革,廣設大專院校,並推行學測取代聯考制度,高中職以下課本多元化選擇。推動全民健保,讓老百姓能平等使用健保。設置政府的官方網站,推動更便利的政府資訊服務。這些政策也是讓時任總統李登輝能擊敗對手總統候選人林洋港的主要因素。.

之间中視新聞和連戰內閣相似

中視新聞和連戰內閣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宋楚瑜中央銀行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總統張京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許遠東連戰連戰內閣林洋港李登輝

宋楚瑜

宋楚瑜(),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湘潭縣,現任親民黨主席,獲聘為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臺北市政府首席顧問,2016年起擔任。1979至1984年擔任行政院長蔣經國英語秘書,後陞任行政院新聞局長一職。蔣經國總統逝世,宋協調支持及反對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的派系,扮演安定國家的重要角色。此外,臺灣省政府精簡前,宋於1994至1998年曾任臺灣唯一的民選省長。 2000年選舉,首度參選總統以些微之差未能勝選。2004年選舉,以副總統候選人的身分與連戰搭配以些微之差未能勝選。2012年選舉,再度參選總統取得2.77%的選票未能勝選。2016年選舉,三度參選總統並與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搭配取得12.84%的選票未能勝選。.

中視新聞和宋楚瑜 · 宋楚瑜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中央銀行 (中華民國)

#重定向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 (中華民國)和中視新聞 · 中央銀行 (中華民國)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中華民國總統和中視新聞 · 中華民國總統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張京育

張京育(),生於中國湖南湘潭,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教育家,中國國民黨籍,曾任政治大學校長,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

中視新聞和張京育 · 張京育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是中華民國全國農業行政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其前身為1948年創立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除了主管農、林、漁、牧及糧食行政事務之外,對於地方政府執行農業相關事務亦有指示、監督之責。.

中視新聞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許遠東

許遠東(),臺灣苗栗縣人。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歷任台灣財政金融界公股要職。.

中視新聞和許遠東 · 許遠東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連戰

連戰(),字永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陕西西安,祖籍台灣台南,祖父為臺南文人連橫,父親為連震東。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院長、臺灣省政府主席與中國國民黨主席。他是第二位台籍人士出任國民黨主席。親中媒體常在一些報導中尊稱他為連爺爺,被視為海峽兩岸重要的溝通橋樑人物,與前後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關係密切。因眼睛罹患「畏光症」 ,於陽光下眨眼次數過於常人,成為其招牌動作。.

中視新聞和連戰 · 連戰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連戰內閣

連戰內閣(1993年2月27日-1997年8月31日),是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所任命的第三任內閣團隊。後由蕭萬長內閣接任。連戰內閣是1987年解除戒嚴以來任期最長的內閣,四年任期內是李登輝兩任總統民調支持度的高原期。1996年連戰以行政院長身分被總統李登輝提名為副手,並順利當選副總統,成功幫助李登輝連任總統,並獲李登輝再任命兼行政院長,但因違反憲法副總統不得兼任行政院長的規定,於1997年8月31日內閣總辭。連內閣在外交、教育、醫療、設置官方網站皆有重大成就。外交上成功幫助時任總統李登輝到美國訪問,在台灣海峽飛彈危機時,成功化解危機。推動教育改革,廣設大專院校,並推行學測取代聯考制度,高中職以下課本多元化選擇。推動全民健保,讓老百姓能平等使用健保。設置政府的官方網站,推動更便利的政府資訊服務。這些政策也是讓時任總統李登輝能擊敗對手總統候選人林洋港的主要因素。.

中視新聞和連戰內閣 · 連戰內閣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林洋港

林洋港(),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生於日治時期臺灣日月潭畔的頭社(今屬南投縣魚池鄉),暱稱「阿港伯」、因愛養牛又有人稱「水牛伯」,以一口特殊台灣國語知名於媒體。在蔣經國提拔台籍菁英期間擔任重職,1980及1990年代活跃臺灣政壇,曾被臆測為蔣經國接班人。其弟林源朗為前南投縣縣長。.

中視新聞和林洋港 · 林洋港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中視新聞和李登輝 · 李登輝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視新聞和連戰內閣之间的比较

中視新聞有350个关系,而連戰內閣有7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2.35% = 10 / (350 + 75)。

参考

本文介绍中視新聞和連戰內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