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蘇打綠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蘇打綠之间的区别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vs. 蘇打綠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成立於1996年5月4日,是一個由台灣音樂工作者成立的民間組織,前身為1993年創立的「音樂人交流協會」,以促進音樂人交流、自我成長,並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性活動為與會宗旨。陶曉清擔任創會首屆、第二屆理事長,吳楚楚擔任第三、四屆理事長,後續原本由趙樹海接任第五屆理事長,但因個人繁忙無力接任,改推殷正洋接任第五屆理事長,並連任第六屆理事長,2014年由李建復接任第七屆理事長,並於2017年連任第八屆理事長迄今。 1993年起,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持續邀請各界音樂人參與評選,針對每一年出版的流行音樂專輯來選出優秀的推薦作品。1997起,除專輯外並加入了單曲的推薦。評選過程以每個月發行的作品進行初選,再由評審定期召開討論會選出每一季的推薦專輯及單曲,最後會從每一季的推薦作品中,進入半年度複選,再擇優選出年度的十大專輯及十大單曲。年度推薦作品則舉辦頒獎典禮,邀請獲獎的歌手、詞曲作者、製作人等創作者來頒獎並公布。不同於官方主辦的年度音樂獎項金曲獎,年度十大專輯及單曲的頒獎事先並不公布入圍名單,而是直接邀請得獎者出席。頒獎形式也較金曲獎來得輕鬆許多。 而由於長期鼓勵流行音樂界的優秀作品,使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所推薦的音樂作品也逐漸建立了公信力和代表性。而年度十大的推薦作品常與該年金曲獎所頒發的重要獎項相似,也讓媒體對年度頒獎典禮有「金曲獎的風向球」之形容。也越來越受到聽眾的關注與討論。 2015年起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特別與myMusic合作,為因應近年來大眾聆聽音樂習慣的轉變,首次增設《myMusic最佳人氣獎》,以網路點擊聽歌率為依據,從季複評選出的40單曲中從而產生最佳人氣單曲。. 蘇打綠(Sodagreen)是一個臺灣樂團,於2001年組成,並在2003年時確立了現在的六人陣容:吳青峰、謝馨儀、史俊威(小威)、何景揚(阿福)、劉家凱、龔鈺祺(阿龔)。其中阿龔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其餘五名成員則皆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 2003年7月,蘇打綠成員決定以小型巡迴表演作為一個解散演出,在新北市的貢寮海洋音樂祭、台中、高雄等地表演。第一場在海洋音樂祭小舞臺演出時,結識音樂製作人林暐哲,並成為林暐哲音樂社旗下藝人。2004年5月,蘇打綠於政大的 School Rock 活動時發行第一張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並開始活躍於華語流行樂壇。 如今的蘇打綠雖然是一支簽約樂團,但由於製作人林暐哲對於音樂社採取獨立音樂的經營方式,環球也僅有發行並未參與製作,使蘇打綠在保有獨立音樂風格的同時,亦能佔有歌壇獨特的位置,並成為第一個在台北小巨蛋開唱的獨立音樂藝人。 2017年1月1日,蘇打綠在台北市的國家音樂廳舉辦休團前最後一場演出,也成為第一個站上國家音樂廳開演唱會的樂團。並且自掏腰包在兩廳院藝文廣場搭建大型舞台轉播國家音樂廳裡演唱會的演出,當天吸引兩萬多名粉絲湧入自由廣場。.

之间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蘇打綠相似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蘇打綠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吳青峰五月天张学友張惠妹冬 未了無與倫比的美麗陳珊妮陳綺貞林暐哲林憶蓮

吳青峰

#重定向 吴青峰.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吳青峰 · 吳青峰和蘇打綠 · 查看更多 »

五月天

五月天(MayDay)是臺灣的樂團,由主唱阿信、團長暨吉他手怪獸、貝斯手瑪莎、吉他手石頭和鼓手冠佑共五人組成;除冠佑外,其餘四人皆畢業自臺北市國立師大附中。樂團前身為「So Band」樂團,於1997年3月29日改為現名,其名稱取自瑪莎在BBS的代號「MayDay.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五月天 · 五月天和蘇打綠 · 查看更多 »

张学友

張學友(Jacky Cheung Hok-yau,),香港殿堂級歌手、演員和音樂人,享譽國際,同時也是大中華區以至亞洲巨星,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美譽。 1990年代中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當年(1995年)他的年唱片銷量曾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排在美國傳奇歌手米高·積遜之後,高於第三位的麥當娜,因他的唱片高銷量而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巨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3年,他的唱片全球累計總銷量已突破25,000,000张,並在香港坐擁超過70首冠軍歌曲,於樂壇影響力甚大。張學友擅長演繹多種音樂風格,近年嘗試R&B樂風和爵士樂,甚至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同樣受到樂迷認同。 電影演出方面,張學友目前為止共拍攝超過60部電影,其飾演的人物不少給觀眾以及電影專業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喜劇、劇情片以及文藝片方面頗有造詣,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其中於1989年,憑藉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隨後在1990年,憑藉電影《笑傲江湖》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參演電影《男人四十》一舉摘得印度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稱號。 除演藝事業外,張學友熱心公益慈善,於1998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榮登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张学友 · 张学友和蘇打綠 · 查看更多 »

張惠妹

張惠妹(卑南語:Kulilay Amit(古歷來·阿密特),),暱稱阿妹,華語流行音樂女歌手,出生於臺灣臺東縣卑南鄉大巴六九部落(卑南語:Tamalrakaw),1996年以《姊妹》專輯出道,至今已累計5500餘萬張唱片銷量和270餘場個人售票演唱會,為華語女歌手唱片銷量及演唱會場次紀錄保持人。張惠妹曾獲1998年告示牌獲得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2000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以及2004年第2屆世界和平音樂獎等多個音樂獎項,且為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入圍及獲獎紀錄保持人,是1990年代後期至今華語流行樂壇的天后及指標人物之一。 張惠妹亦涉足音樂劇的演出;成為首位獲得BIO人物傳記頻道、探索頻道和有線電視新聞網紀錄或專訪、登上《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入選亞洲20大風雲人物的台灣歌手。此外,她關心原住民孩童的教育和發展議題,並大力支持LGBT权利运动。.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張惠妹 · 張惠妹和蘇打綠 · 查看更多 »

冬 未了

《冬 未了Winter Endless》是台灣樂團蘇打綠的第十張專輯,於2015年11月4日發售。此張專輯為蘇打綠的跨國音樂計畫「韋瓦第計畫」的第四張專輯,亦是「韋瓦第計畫」的最後一站,主題城市是德國柏林。 蘇打綠以《故事未了》為主題於台北小巨蛋舉辦2015演唱會,並邀請到《冬 未了》專輯的德國流行曲交響樂團(GermanPops Orchestra)參與演出。 此一專輯為蘇打綠在第27屆金曲獎獲得了最佳作詞人獎、最佳編曲人獎(和林暐哲共同獲得)、最佳樂團獎、最佳國語專輯獎,老闆林暐哲獲得最佳專輯製作人獎。並於第27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擔任開場演出嘉賓,與德國指揮家Bernd Ruf、台灣國內60人交響樂團以磅礡氣勢揭開金曲的序幕。.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冬 未了 · 冬 未了和蘇打綠 · 查看更多 »

無與倫比的美麗

《無與倫比的美麗》是台灣獨立音樂樂團蘇打綠於2007年11月2日發行的第三張專輯,專輯發行次日即進行了《無與倫比的美麗》小巨蛋演唱會。相較於前面兩張專輯,此次專輯中使用了更多的弦樂,曲風也偏向了抒情搖滾及民謠搖滾。此一專輯也為蘇打綠在第19屆金曲獎入圍許多獎項,其中更獲得了最佳樂團獎。 從第一張同名專輯的學生氣息,到第二張專輯《小宇宙》中對社會的初試窺探,《無與倫比的美麗》表達的是一種更為深刻的想像境地︰從遊樂的心情出發,彷彿身處花園之中,以狂想面對各種情感的時候,在真實城市中便仍能簡單生活,直到找到相信的力量。旋律刻意的鋪陳使曲目不曾間斷,聽覺的空隙僅抽象地由音樂呈現,這是一張完整的專輯,不是十首歌的集錦。蘇打綠帶來的新作品《無與倫比的美麗》,展露出有別以往的風采。除了蘇打綠作為標誌的民謠搖滾風格之外,這張專輯加進了獨特的管絃編曲,在流行與古典之間,蘇打綠完成最優美的滑行。 除了《四季狂想》及《簡單生活》的詞曲是由鼓手小威創作外,其餘歌曲的詞曲皆為主唱青峰的創作。 預購贈品為《無美麗電台特輯》,領取專輯時附贈,是由主唱青峰化身廣播主持人訪問蘇打綠團員的偽廣播錄音檔(實際上不曾在任何廣播頻率播出過)。.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無與倫比的美麗 · 無與倫比的美麗和蘇打綠 · 查看更多 »

陳珊妮

陳珊妮(Sandee Chan,),生於菲律賓,籍貫中國上海市, 台灣女歌手、音樂製作人、詞曲創作人、攝影師、畫家、作家,國立政治大學校友。.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陳珊妮 · 蘇打綠和陳珊妮 · 查看更多 »

陳綺貞

陳綺貞(),生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區,台灣創作型女歌手,音樂作品基本都由自己作詞作曲。.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陳綺貞 · 蘇打綠和陳綺貞 · 查看更多 »

林暐哲

林暐哲(),台灣流行音樂作曲者、編曲家、製作人,林暐哲音樂社創辦人。參與過多位樂手及樂團的專輯製作,如陳綺貞、楊乃文、莫文蔚、蘇打綠等。.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林暐哲 · 林暐哲和蘇打綠 · 查看更多 »

林憶蓮

林憶蓮(英文名:Sandy Lam,),生於香港,著名實力派天后級女歌手,她15歲加入電台當DJ,1985年投身樂壇。1990年代初,其香港音樂事業攀上高峰,1990至1992年度連續三年奪得「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在四大天王年代獲天后封號,被譽為「四大天后」之一。粵語歌代表作包括《灰色》、《依然》、《瘋了》等。其後到台灣擴展音樂事業,影響力遍及大中華地區,最暢銷專輯為總銷量400萬的《Love, Sandy》(1995)。國語歌代表作包括《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當愛已成往事》、《傷痕》、《聽說愛情回來過》、《至少還有你》等;而《野花》、《蓋亞》等專輯亦廣受樂迷與業界人士好評。 2013年7月,林憶蓮憑《蓋亞》獲頒第24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最佳國語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常石磊共同監製),常石磊亦憑《蓋亞》獲得最佳編曲人獎,成為該屆金曲獎大贏家。 2017年,林憶蓮參加中國大陸湖南衛視的歌唱節目《歌手2017》(前稱《我是歌手》第五季),榮獲總冠軍。.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林憶蓮 · 林憶蓮和蘇打綠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蘇打綠之间的比较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有339个关系,而蘇打綠有16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1.98% = 10 / (339 + 165)。

参考

本文介绍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和蘇打綠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