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中華聖公會

指数 中華聖公會

中華聖公會是由英格蘭國教會、美国圣公会、加拿大圣公会等教派在中國建立的圣公宗教會联合而成,1912年4月26日在上海统一改名为中华圣公会,其英文名稱直譯即:聖公會中華教省。1958年,中华圣公会停止活动。中国大陆境内代表基督教(新教)、中国大陆原新教各主流宗派的正式组织为中国基督教协会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随着三自运动,大陆各主流宗派组织机构消失,但在中国基督教协会下,原属主流宗派的一些圣堂依旧些许保留了其所属的原宗派传统和礼仪,例如原属中华循道公会、中华圣公会、监理会、中华信义会、中华基督教浸信会以及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伦敦会、长老会、公理会)的圣堂等。.

目录

  1. 88 关系: 加拿大圣公会华中大学南京市南京圣保罗堂南昌市南昌起义贺龙指挥部旧址古田县同仁医院坎特伯雷大主教复兴中路大同首善医院天恩堂 (上海)天津诸圣堂宁德市宁波市宁波百年堂宜昌安庆市屏南县崇德中学上翔堂上海市中华圣公会救主堂中國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新教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中華信義會中華聖公會九江市广州救主堂建瓯市信一堂圣十字堂 (无锡)圣安得烈堂圣三一堂 (上海)圣彼得堂 (上海)圣保罗座堂圣公会港澳教区圣米迦勒堂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座堂 (上海)圣诞堂圣雅各教堂 (芜湖)圣救主座堂圣救世主堂北京市鲁迅中学北海市玉光街礼拜堂... 扩展索引 (38 更多) »

  2. 中国圣公宗
  3. 中国基督教史
  4. 普世聖公宗教會

加拿大圣公会

加拿大圣公会(英语:Anglican Church of Canada,简称ACC 或 ACoC,法语:l'Église Anglicane du Canada )是普世圣公宗在加拿大的教省 。加拿大圣公会是全加拿大第三大的宗教组织,仅次于罗马天主教会以及基督新教长老派的加拿大联合教会(United Church of Canada)。加拿大圣公会由30个教区的约八十万名注册会员组成。20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9%的加拿大人,即约2,035,500人,认为自己信仰圣公宗。同时普查结果也显示,约48%的信徒住在安大略省。 直至1955年,加拿大圣公会还一直被称为加拿大自治领英国国教会(Church of England in the Dominion of Canada)。1977年的教区总会决定了 l'Église Episcopale du Canada 作为教省的法语名称。1988年被现用的法语名称替代,但是原来的名称还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加拿大圣公会

华中大学

华中大学(Huachung University,或 Central China University)是20世纪上半叶华中地区几个英美基督教差会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校址为今湖北中医学院所在地。.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华中大学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南京市

南京圣保罗堂

南京圣保罗堂是位于中国南京市太平南路396号的一座著名基督教堂。由美国圣公会建于1913年—1923年,後由中華聖公會江蘇教區管理,外观为哥特式风格,钟楼高耸,但内部却采用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外墙用磨光的城墙砖砌筑,窗座、垛堞等部位采用白石雕刻。总造价为一万二千美元。1935年,圣保罗堂的教徒发展到千余人,还在东流、汤山2镇设有分堂。圣保罗堂一直坚持正常礼拜到1966年文革爆发,此后为工厂占用。1985年7月28日,重新正式开堂。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南京圣保罗堂

南昌市

南昌市(普通话:Nánchāng shì,赣语白话字:lan31chɔŋ11 si32)简称 “洪”或“昌”,别称“天下英雄城”。南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的省会,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三大城市,江西最大的城市。南昌地处江西中部偏北,建城歷史逾二千二百年,古称“豫章”、“洪都”、“洪城”,扼赣江、鄱阳湖要冲,居豫章平原腹地。东引吴越,西控荆楚,北接中原,南通粤闽,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最早的航空工业基地和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江南名城、中国水都。 南昌辖6区3县,设1个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总面积0.74万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0.22万平方公里),平原占35.8%,水面占29.8%,素有“物华天宝”之美誉。2017年南昌人均GDP9.4万元(1.45万美元),常住人口537.14万人  。 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历来是江南地区核心城市之一,南唐时期南昌府为“南都”。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下的解放军从此诞生了。二千多年的建城史,留下海昏侯墓(汉废帝陵)、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百花洲、八一起义旧址群等名胜古迹。 南昌制造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重要的制造中心。南昌区位优势独特,成为沪昆高铁、沪深高速铁路、沪广高速铁路、京九高铁、福银高铁等线路交汇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1986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2014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主辦城市。.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南昌市

南昌起义贺龙指挥部旧址

南昌起义贺龙指挥部旧址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子固路85号,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1927年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部曾驻扎在此,并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1988年辟为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旧址共有两幢楼房,主楼作为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贺龙的办公室兼卧室,刘伯承、恽代英等人也曾在此居住。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军指挥部设在宏道堂。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现在大楼一楼为“贺龙元帅生平展”,礼堂按1927年起义期间的原貌恢复;二楼和三楼作为南昌市民俗博物馆展厅,展出老南昌的民俗文物。.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南昌起义贺龙指挥部旧址

古田县

古田县(平话字:Kŭ-chèng)位于中国福建省境中北部,闽江支流古田溪中下游,歷史上曾是閩中十邑之一,現在是宁德市的辖县。人口约43万,汉族为主,通行福州話的一個分支。 古田二字在是閩東語地名的官話訓讀字,本字是坵塍,意思是“一塊田”。.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古田县

同仁医院

* 同仁醫院 (新店):位於台灣新北市新店區。.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同仁医院

坎特伯雷大主教

坎特伯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又称为坎特伯里圣座(the holy See of Canterbury),繼承了聖奧古斯丁的使徒統系,為全英格蘭主教長(The Primate of All England)。他是英格蘭聖公會的領袖,坎特伯里教省的都主教,也是坎特伯里教區的教區主教。他作为使徒聖奧古斯丁的继承人的事實,令其成为普世圣公宗中的精神领袖。 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兩個主教座位坐落於英國肯特郡的坎特伯里座堂。.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坎特伯雷大主教

复兴中路

复兴中路是上海市跨黄浦区和徐汇区的一条东西向道路,东起西藏南路(原名敏体尼荫路),西至淮海中路(原名霞飞路),全长3494米。该路在1943年以前名为辣斐德路(Route Lafayette),当时是上海法租界内的一条东西向干道。.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复兴中路

大同首善医院

#重定向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大同首善医院

天恩堂 (上海)

天恩堂是中国上海一座被占用的古老教堂,原由美国圣公会差会开辟,原址位于今黄浦区南部(原南市区)的松雪街。 天恩堂的历史源于1844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文惠廉初抵上海,在县城中部的虹桥附近设立基督堂。1899年,另一位传教士汤蔼礼将其迁往松雪街。。 1958年献堂献庙运动时,天恩堂最初仍被作为邑庙区联合礼拜教堂加以保留。不过不久也献给人民政府。目前建筑尚存,由松雪街幼儿园占用。.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天恩堂 (上海)

天津诸圣堂

天津诸圣堂又名安里甘教堂、浙江路教堂,建于1936年,是为天津英国侨民服务的圣公会教堂。位于原天津英租界马厂道(Race Course Road)(今和平区浙江路2号),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天津诸圣堂

宁德市

宁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福建省東北沿海地区,別称闽东。南连福州,北接浙江温州,西邻南平,东滨东海,是福建离“长三角”最近的地級城市。全市现辖蕉城一区(含享有县级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的镇级东侨开发区),霞浦、柘荣、寿宁、古田、屏南、周宁六县和福安、福鼎两市。.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宁德市

宁波市

宁波市,简称甬,有时亦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浙江第二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全市陆地面积9365.58平方公里。 宁波建城于738年,但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宁波拥有长期的经商传统,宁波商帮是全国闻名的商帮。航运和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至战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通商口岸,这客观上促进了宁波的近代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宁波经济由于临港产业和私营经济的带动而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寧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更是跃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亦居世界前列。 目前,宁波是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宁波处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宁波市

宁波百年堂

宁波百年堂是英国圣公会在浙江宁波创建的一所教堂,位于该市市中心区的大梁街。1848年,英国圣公会差会的两位传教士戈柏(Colbald)和禄赐(Rusell)进入宁波传教,以此为基地,开创了浙江教区,传教范围大约覆盖浙江省的一半地区。 1948年5月,中華圣公会浙江教区鄞城牧区在宁波大梁街动工兴建了一座新堂,为纪念英国圣公会1848年开始在宁波传教,定名为百年堂。1950年百年堂建成,举行祝圣仪式 。圣公会在宁波市区共设立了3座教堂:大梁街百年堂、孝闻巷基督堂和县学街仁恩堂布道所,百年堂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到1965年,宁波的其他教堂均已关闭,百年堂成为该市唯一开放的教堂,但讲道的内容受到极大的限制,教堂只是在形式上还暂时存在。1966年文革开始,百年堂也被关闭。1979年4月8日,宁波百年堂成为中国大陆文革以后第一个恢复开放的基督教堂。1990年代,百年堂四周的宁波市中心区建造大片高楼,教堂地基受到损坏,于是百年堂拆除重建,较旧堂有所扩大。1996年6月26日举行感恩礼拜。 百年堂目前是宁波地级市的中心堂,市基督教两会办公所在地 。.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宁波百年堂

宜昌

#重定向 宜昌市.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宜昌

安庆市

安庆市,又名宜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为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有中国“黄梅戏乡”之称。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建省始,直至中共建政初的二百多年里,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的省会。 安庆为安徽省区域中心城市,是安徽省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和航运中心,是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长江沿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西门户,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枢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重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地理位置重要,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洲”之喻。.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安庆市

屏南县

屏南县(平话字:Bìng-nàng)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宁德市下辖的一个县。屏南县东南方向连蕉城区,东北接周宁县,北连政和县,西北至西是建瓯市,西南至南为古田县。.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屏南县

崇德中学

崇德中学可指多个地方的中学,包括:.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崇德中学

上翔堂

上翔堂原名圣约翰堂,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顺城大街西侧的一座基督教教堂,南临大有巷,北临上翔街,始建于1909年,原为中华圣公会西川教区主教座堂,1992年3月因顺城大街城市改造改建后更为现名,今为成都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所在地。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1892年,圣公会传教士何诗白(J.H.Horsburgh)到达成都。1895年成立华西教区,第一任会督为盖士利(William Wharton Cassel)。1909年,教会在皮房街(今成都市顺城大街)购买了8.48亩土地,建造一幢西式小楼以及平房百余间,开办学社,以《论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将它命名为“辅仁学社”,以方便附近学校的外地学生生活。1912年正式开设,接纳前来住宿的学社,并开设了英文补习班和礼拜活动。自1927年,学社转为主要从事传福音。1939年,教会斥资加盖了一层楼,并将学社改名为“圣约翰堂”。 1941年7月27日,教堂被日机炸毁,后经修复后,礼拜活动继续进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约有教徒150余人。1958年,教会神职人员被勒令参加劳动生产,教会活动中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堂楼房被占用,宗教活动遭到严重破坏。 1980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于3月2日复活节前得以复堂。因实行联合礼拜,故取名“基督教礼拜堂”;1984年,四川神学院曾经以该堂作为校址。1992年为支持扩街工程,在红线范围内的教堂被拆除,教会在原有空地上修建简易过渡教堂。2007年以前,该堂规模很小,也非常简陋。 自扩街拆除十余年时间里,教会一直致力于教堂重建,终于在2007年9月开始重建,2011年10月竣工。.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上翔堂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上海市

中华圣公会救主堂

中华圣公会救主座堂(英文名: St. Saviour's Cathedral, Peking),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旧名南沟沿)85号,又名英利甘教堂、中华圣公会座堂、南沟沿救主堂,曾经是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总堂及主教座堂,亦是圣公会在北京兴建的第一所圣堂。座堂建筑建于1907年,现为塞翁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中华圣公会救主堂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中國

中国基督教协会

中国基督教协会(简称全国基协,英译名为China Christian Council,缩写为CCC)是中国基督教新教三自爱国教会的全国性教务组织,受国家宗教事务局管理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对社会团体的管理,1980年于南京市成立,现会址位于上海市九江路,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合称为“基督教全国两会”或“中国基督教两会”(英译缩写为CCC/TSPM)。1991年,中国基督教协会正式加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现任会长为高峰牧师。.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中国基督教协会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f Three-Self Patriotic Movement of the Protestant Churches in China;简称全国三自, 即National TSPM),是由三自爱国運動產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新教基督徒的“爱国爱教”组织,受国家宗教事务局管理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对社会团体的管理,会址设于上海。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与中国基督教协会合称“基督教全国两会”或“中国基督教两会”(英译缩写为“CCC/TSPM”)。.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基督教新教

中國基督教新教是中國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大宗教之一。在中國,「基督教」一廣義上是東正教、天主教、新教的總稱,狹義上專指新教。新教第一次來中國傳播是1807年,是由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進行的。新教比天主教進入中國晚許多,但是新教的傳播發展很快,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中國現代教育、醫學、傳媒的發展,都可以發現新教的重要影響。 1949年之前,新教組織有的受海外傳教差會管理,有的屬於中國教徒自己設立自己管理。1949年之後,政府強制所有基督新教教會中斷與海外的關係,包括原有的中國自立教會,都服從於統一的,由政府设立的管理機構,即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未加入三自的教會都視為非法,並禁止其活動。 1966年起“文革”期間,新教跟其他宗教一樣,受到全面禁止,大多數教堂挪作他用或遭拆毀,教會活動轉入地下進行。1978年起改革開放以来,宗教活動逐步獲得解禁,教堂亦逐漸復堂。 目前海外傳教差會派遣傳教士來華傳教的方式和中國自發教會組織跨地區傳教仍然受到禁止。由於“文革”的歷史遺留以及一些人不認可中共控制的三自教會,許多信徒自組教會,稱為「家庭教會」或者「地下教會」(所谓“地下天國”)。而因為家庭教會不符合「三自」要求,一直以來都處於灰色地帶,在部分地區甚至遭到政府打壓,多個家庭教會遭到取締,信徒被拘留。對自發教會的禁止,成為一個困擾中國人權狀況的問題。.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中国基督教新教

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

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是由在中国传教的基督教教派英国长老会、伦敦会、公理会於1927年联合而成。这是1920年代,外国传教组织为了应付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运动,进行基督教组织本土化的尝试之一。 1927年10月在上海举行第一届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与会88位代表中有66位是华人领袖,代表了12个教区51个分区会12万教友。诚静怡被选为首任会长。总部设在上海。 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組織採四級制:最高級是全國之「總議會」,之後有省級行政區性之「大會」(或稱協會),地區性之「區會」,及基層之「堂會」。 現時,只有香港仍有保留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之組織,就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的中華基督教會廈門教區沙美教會現時已由臺灣基督教長老會掌管。.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

中華信義會

中华信义会,是基督教新教信义宗在中國的教會之一。1920年由一些同属路德宗的传教会联合组成,总部在湖北汉口。 1951年,中華信義會声明与国外教會脱离关系,改名为中国基督教信义会。不少教會轉至香港。.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中華信義會

中華聖公會

中華聖公會是由英格蘭國教會、美国圣公会、加拿大圣公会等教派在中國建立的圣公宗教會联合而成,1912年4月26日在上海统一改名为中华圣公会,其英文名稱直譯即:聖公會中華教省。1958年,中华圣公会停止活动。中国大陆境内代表基督教(新教)、中国大陆原新教各主流宗派的正式组织为中国基督教协会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随着三自运动,大陆各主流宗派组织机构消失,但在中国基督教协会下,原属主流宗派的一些圣堂依旧些许保留了其所属的原宗派传统和礼仪,例如原属中华循道公会、中华圣公会、监理会、中华信义会、中华基督教浸信会以及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伦敦会、长老会、公理会)的圣堂等。.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中華聖公會

九江市

九江市,简称浔,古称柴桑、潯陽、江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该省北部,有江西“北大门”之称。市区坐落于长江南岸、庐山北麓、鄱阳湖以西。.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九江市

广州救主堂

救主堂是英国圣公会在中国广州创建的一所教堂,位于越秀区万福路184号。 1903年,圣公会港粤教区的英国主教派华人牧师莫寿增到广州,1904年在租屋设立事务所,先后在海珠区岐兴南约、东横街、南关福安里落脚,附设设提多学校。到1912年,正式购地建造救主堂,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1960年,兴华浸信会堂,循道会的高第堂,崇真会的越华堂,神召会的文明堂和大马站福音堂、约老会的维新堂以及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南关堂都被并入该堂,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救主堂也被关闭,到19年后的1985年4月重新恢复开放,是广州第五个恢复开放的礼拜堂。 现时教主堂每周日有礼拜,分早堂、午堂和晚堂。早堂早上午9:00至10:30分左右,主要为中老教友参与,使用普通话进行。午堂由中午11:00至12:30分左右,为青年崇拜,使用粤语进行。晚堂晚上7:30分起,使用普通话进行。 Category:中國前聖公會教堂 Category:广州新教教堂 Category:原东山区 G广.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广州救主堂

建瓯市

建瓯市(|lmc.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建瓯市

信一堂

信一堂是历史上英国圣公会在中国杭州设立的多座教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市中心上城区肃仪巷(今马市街北段),1871年开堂。民国以后属于中华圣公会浙江教区。 1949年以后,信一堂继续维持礼拜,至1956年聚会人数有216人,仍为杭州各教堂中规模较大的一座。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信一堂被关闭,为马市街小学占用。 宣绥降牧师自1935-1958年长期担任信一堂牧师,1950年代出任杭州市三自副主席。.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信一堂

圣十字堂 (无锡)

#重定向 无锡市基督教堂.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十字堂 (无锡)

圣安得烈堂

圣安得烈堂是中国武汉一座已被拆除的重要教堂,位于武昌区积玉桥(和平大道)。 圣安得烈堂是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兴建的众多著名教堂之一,兴建于20世纪初,1915年落成。该堂中西合璧风格,琉璃瓦顶。 1937年8月15日,日軍軍機空袭南京,當時位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圖書館籌備處奉命西遷;11月21日,抵漢口,設辦事處於圣安得烈堂;12月15日,再度奉命迁移长沙。 1958年,武汉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圣安得烈堂人员并入生命堂,房屋改作他用。 圣安得烈堂已经毁于1990年代。.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安得烈堂

圣三一堂 (上海)

上海圣三一座堂(Holy Trinity Cathedral, Shanghai)是上海市现存最早的基督教新教教堂,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區九江路219号,俗称“红礼拜堂”。这座教堂曾是英国国教会(Anglican, The Church of England)远东上海地区英国圣公会英语堂、普世聖公宗前中華聖公會教省主教院辖下国际性主教座堂,现在又成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基督教全国“两会”)总部附属大圣堂。.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三一堂 (上海)

圣彼得堂 (上海)

圣彼得堂是中国上海历史上的一座重要教堂,由美国圣公会差会开辟,原址位于今黄浦区西北部的北京西路351号(新昌路口)。 圣彼得堂的历史源于1887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汤蔼礼在当时上海英租界西部边缘的泥城桥租用民房,设立了显主堂。数年后显主堂迁至界外的新闸路长庆里。1897年,汤蔼礼会长返回美国,继任的李思伦牧师购买不远处的爱文义路、梅白格路口(今北京西路351号),开始建造教堂。教堂在次年(1898年)10月落成,名为圣彼得堂。教堂毗邻圣公会广仁医院(后更名宏仁医院)。 。 此后,圣彼得堂为圣公会在上海的重要教堂之一,也是市中心区的主要教堂之一。圣彼得堂信徒中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较多,在1914年实现了自养。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地处虹口战区的圣公会同仁医院迁来,借用广仁医院。 附属于圣彼得堂的分堂和布道所有3座:西区分堂,位于迪化路(乌鲁木齐北路)2号,后迁长宁区江苏路443弄51支弄11号;康家桥布道所,位于江宁区梵皇渡路康家桥街14弄9号;虹口布道所,位于虹口区吉祥路安吉里15号。 1958年,在献堂献庙高潮中,圣彼得堂的三处分堂均被献给人民政府,总堂则得以作为新成区的联合礼拜场所之一得以保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圣彼得堂总堂关闭,由上海市胸科医院占用。文革结束后圣彼得堂没有归还教会,并且在1994年在市政改造中被拆除。 1913年,黄兴在上海圣彼得堂受洗。 20世纪著名的红色特工董健吾(1891年-1970年)曾经长期以圣彼得堂牧师身份为掩护,从事中共中央特科的秘密情报工作,并开办大同幼稚园,收养中共烈士和领导人的子女。1932年大同幼稚园关闭后,他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带回自己家中抚养。1936年,又曾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共进行联系的特使。.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彼得堂 (上海)

圣保罗座堂

圣保罗座堂(St Paul's Cathedral;另譯為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圣公会伦敦教区的主教座堂,坐落于英国伦敦市,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现存建筑建于17世纪。 原址教堂最初建立於西元604年,早期建築多次遭火災與海盜破壞,直至1087年後情況才有改觀,教堂首要新建築於1148年完成,而後維持了數百年的榮境,在中世紀成為信仰中心。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浪潮中,原本的聖保羅座堂從建築結構到內部組織都受到了強烈的衝擊,1561年閃電擊中了教堂代表性的尖塔,火焰毀損了主要木造結構,雖有修復計畫,又因內戰停擺並未完成。1650年代,建築已處於嚴重失修的狀態,直至1666年倫敦大火,教堂建築幾乎付之一炬。 1675年教堂開始重建,主要建築師為克里斯多佛·雷恩,修建完成的主要外部樣式即為現在所見的樣貌。.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保罗座堂

圣公会港澳教区

#重定向 聖公會港澳教區.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公会港澳教区

圣米迦勒堂

圣米迦勒堂是中国武汉一座古老的基督教堂,位于武昌区复兴路,武昌区劳动技能培训中心院内,毗邻武汉市第九中学。 圣米迦勒堂是美国圣公会中国差会在武汉兴建的众多教堂之一。该堂兴建于1918年,哥特式风格,开尖券窗。礼拜大堂设于二楼。堂内洗礼池等颇为精美。 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圣米迦勒堂人员并入汉阳门生命堂,房屋改作他用。圣米迦勒堂目前已恢复礼拜,隶属于湖北省基督教两会,湖北省圣职按立典礼在此举行。.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米迦勒堂

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Saint John's University或St.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座堂 (上海)

圣约翰座堂是中国上海历史上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位于今上海市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华东政法大学校园即原圣约翰大学校园内。 圣约翰堂由美国圣公会差会开辟于1884年11月,即圣约翰书院成立五年之后,哥特式风格,设有600个座位,供该校师生礼拜之用。 1901年,圣约翰堂升格为圣公会江苏教区的主教座堂。重要典礼、会议,以及圣约翰大学的毕业典礼,都在圣约翰座堂内举行。 1927年,王宠惠和朱学勤在圣约翰座堂举行婚礼。 1951年,圣约翰大学改为公立学校,教堂也被收归国有,改为他用。1970年代,圣约翰座堂建筑被拆除。.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约翰座堂 (上海)

圣诞堂

圣诞堂是中国武汉现存古老的基督教堂建筑之一,历史悠久,位于武昌区湖北中医药大学校园内,目前用作俱乐部礼堂。 圣诞堂兴建于1871年,位于美国圣公会在武昌昙华林街开设的文华书院校园内(以后成为华中大学校园)。仿古希腊神庙风格,周边环以柱廊。 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圣诞堂关闭,房屋归属学校。2003年列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诞堂

圣雅各教堂 (芜湖)

芜湖圣雅各教堂为位于中国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花津北路46号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由美国圣公会传教士设计建造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旁边为同时期建造的牧师楼,目前为芜湖市区内唯一的基督教新教活动场所。教堂面阔16.29米,进深27.87米,建筑面积389平方米,钟楼高25米,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局部融合了清代中晚期芜湖地区民居“勾山仰檐”的砌筑手法。2011年6月因新花津路综合大桥引桥工程建设需要,教堂被整体向东平移10米。.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雅各教堂 (芜湖)

圣救主座堂

圣救主座堂,为位于中国安徽省安庆市的一座哥特式教堂,青砖砌筑,由美国圣公会兴建于1900年至1903年,为圣公会皖赣教区的主教座堂。文革期间该堂被工厂占用,并将内部改建为两层居民楼房屋。2007年,圣救主座堂进行修缮,恢复启用。.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救主座堂

圣救世主堂

圣救世主堂是中国武汉一座古老的重要教堂,位于武昌区青龙巷93号,青龙巷小学院内。 圣救世主堂俗称府街口教堂,是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兴建的众多著名教堂之一,兴建于20世纪初。该堂中西合璧风格,重檐攒尖琉璃瓦顶,上设宝瓶。 圣救世主堂是辛亥革命的肇始地之一。1903年,黄吉亭会吏(1868~1954年)、胡兰亭在圣救世主堂创设书报阅览室,名为日知会,宣传革命,先后吸引刘静庵等加入。 1958年武汉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圣救世主堂人员并入生命堂,房屋改作他用。.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圣救世主堂

北京市鲁迅中学

北京市鲁迅中学是中国北京市的一所中学,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现校址为原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北京市鲁迅中学

北海市

北海市(邮政式拼音:Pak Hoi)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沿岸。南流江由北向西南流入海。市境东与玉林市及广东省湛江市毗邻,北与钦州市相接,西面与南面临北部湾。全市总面积3,989平方公里,人口162.57万。北海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北海市

玉光街礼拜堂

玉光街礼拜堂(英语:Yuguang Street Church)是中国大连市基督教新教教会之一。1928年英国圣公会(英国国教会)和日本圣公会在英国领事馆内共同建成大连圣公会教会。2002年,建筑物被指定为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物。.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玉光街礼拜堂

神在堂

在堂,为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座老教堂,位于广陵区泰州路扬州大学商学院内,由美国圣公会会长韩忭明于1924年兴建在美汉中学内。神在堂为哥特式建筑,尖拱券,彩色窗玻璃,可容纳600人聚会礼拜。 神在堂长期闲置,被学校用于堆积杂物。鉴于扬州长期仅开放一座可容纳800人的基督教礼拜堂(萃园路礼拜堂),但每次礼拜近2000人聚集,因此有恢复开放神在堂的呼吁。2010年,教会方面与扬州大学对神在堂和两幢牧师楼的修缮与使用的问题初步达成一致。2011年11月,神在堂被列为扬州市历史建筑。2012年,又将其列入第五批文保单位推荐名单。.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神在堂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福州市

福州圣约翰堂

福州圣约翰堂,俗称“石厝教堂”,是英国圣公会为在福州定居的英国侨民修建的一座美丽典雅的哥特式石头教堂,地址在福州仓山当年侨民聚居区的中心乐群路。1856年筹建,1861年落成。1906年併入中華聖公會福建教區。堂内有纪念1906年死于海难的霍约瑟主教的铜质纪念碑,大门正中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福州英国侨民的纪念坊。1992年该教堂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Category:中国新教教堂 Category:福州教堂 Category:福州前圣公会教堂.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福州圣约翰堂

福清市

福清市(闽东语:Hók-chiăng-chê)位于福建东部沿海,为中国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福州市代管,简称“融”,因城南玉融山而得名。 福清市为中国极具实力的县市之一,为首批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村镇建设试点县市”,综合竞争力福建省各县(市)的第二位,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列第廿八位。.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福清市

罗源县

罗源县(闽东语:Lò̤-nguòng)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属福州市辖县,总人口25万,其中畲族人口占8.1%,为福建省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罗源县

美国圣公会

美国圣公会(The Episcopal Church)是普世聖公宗在美国、洪都拉斯、台湾、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委内瑞拉、英属维尔京群岛和部分欧洲地区的一个,教會體制採主教制。總部位於紐約市。 美国圣公会保持了圣公会的神学认识和宗教传统,以聖經、基督傳統、理性共同作為聖公會的信仰根基,自我描述為是“遵循大公教会传统的新教派别”(Protestant, yet Catholic)。聖公會繼承了使徒統緒,認定其主教的按立源自於使徒時代的聖秩聖事。公禱書是聖公會共用的禮儀書,同時也是普世聖公宗和各成員教會的法典。 美國聖公會現任首席主教為孔茂功(,又譯:米.嘉里)。孔茂功原任北卡羅萊納教區主教區(Diocese of North Carolina),他在2015年6月25至7月3日期間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召開的美國聖公會第78屆全國大會(General Convention)上,獲選接替嘉芙蓮.舒歌莉(Katharine Jefferts Schori,又譯:蕭寬玲)成為美國聖公會第27任首席主教,亦是美國聖公會首位非裔首席主教。 美國聖公會在社會福音運動相當活躍,反對死刑,支持民權運動以及肯定性行動(affirmative action)。 美國聖公會參與普世教會協會,並和美國福音路德教會、美國部份省份的摩拉維亞弟兄會、瑞典教會、舊天主教會達成共融。2016年1月14日,由於對同性婚姻的立場分歧,美國聖公宗與普世聖公宗協議停止與普世聖公宗的共融三年。.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美国圣公会

爱文义路

爱文义路(Avenue Road)是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干道,今日中国上海市静安区及黄浦区境内北京西路在租界时代的路名。该路东起西藏路,西至极司非而路(万航渡路)。全长3502米,宽21~27米。 爱文义路的东端,派克路(黄河路)以东段修筑于1887年,名平桥路,为越界筑路之一。1899年向西延伸至赫德路(今常德路),命名为爱文义路。赫德路到卡德路段,铺设了上海最早的电车轨道。1918年,平桥路亦更名为爱文义路。1922年,继续向西延伸至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 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租界,爱文义路更名为大同路。1945年改名北京西路。 爱文义路西段沿线在20世纪初陆续建造不少花园住宅,如1301号的贝 宅(今中信公司)、1394弄2号花园住宅(上海电气进出口公司)和1510号 纪宅(今静安区文化局)。1930年代,由于地价上涨,又兴建了一些公寓大楼,如1341-1383号(哈同路口)的 爱文公寓(联华公寓)。此外,天主教西班牙奥斯定会的账房(办事处)望德堂于1931年迁入本路1220弄2号;雷氏德医学研究院(今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设在本路1314——1320号。.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爱文义路

监理会

监理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1844年-1939年)是於1844年從美国卫理公会大分裂出來的。北方教會的称为美以美会,南方的教會便是监理会。1939年,南北教會再度联合,称为卫理公会(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监理会

芜湖市

芜湖市(普通话:Wúhú Shì;芜湖话:Vúhú S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城区位于长江南岸,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南京都市圈组成城市之一,人口构成主要为汉族,市区通用芜湖话,部分地区使用吴语等。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孙中山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芜湖市

芜湖市第十一中学

芜湖市第十一中学又名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为位于中国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座公立全日制完全中学,校址位于镜湖区狮子山顶。.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芜湖市第十一中学

莆田市

莆田市(興化語平話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莆田市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自古是福建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 莆田市现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一縣四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湾口的湄洲岛是海内外闻名的和平女神妈祖祖庙所在地、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莆田市

聖公宗

聖公宗(Anglicanism,音譯安立甘宗),是源自英國(英格蘭)的英格蘭國教會和愛爾蘭教會及其於世界各地衍伸出來的教會之總稱。目前世界上的聖公宗教徒約有7300萬人(2008年)。 聖公宗,英文原名「Anglican」,意譯是英式教會,形容制度、教會、禮儀傳統和神學思想,是從英格蘭的國教——英格蘭教會所衍生而来的教会,成為普世聖公宗。這個詞語亦可形容其他採用聖公宗的其他教會,他們因為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為普世聖公宗的一員。由於「Anglican」一詞與盎格鲁人一詞詞型較為相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民族名稱而非宗派名稱,因此在美國及蘇格蘭等的強調聖公會非英格蘭人特性的地區,改以「The Episcopal Church」自稱,用「Episcopalian」稱呼其成員。「Episcopal」意思為主教制的。普世華人、台灣、韓國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聖公會」為公用名稱。 普世聖公宗團契是神聖、大公及使徒所傳的教會的一部分,是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的成員教會構成的一个教會,是既大公又經過改革的教會。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霍克和奧卡姆的威廉等是聖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馬丁·路德、克爾文、諾克斯、慈運理和約翰衛斯理等神學家。.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聖公宗

聖公會港澳教區

聖公會港澳教區是1951年至1998年間,香港和澳門的聖公宗教會。是香港的其中一個主要的基督教會。港澳教區前身是中華聖公會華南(前稱港粵)教區,1998年解散,由香港聖公會教省取代。.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聖公會港澳教區

道胜堂

道胜堂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座基督教教堂。原址位于鼓楼区中山北路408号(今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由美国圣公会差会创建于1915年,意为“以道胜世”。道胜堂建筑外观为典型的中国古典风格。属于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 道胜堂附设的道胜学校是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源头之一。1958年南京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道胜堂教堂关闭,改为南京第十二中学图书馆。现已用在以南京大屠杀中拍摄日军屠杀罪行的道胜堂牧师约翰·马吉命名的约翰·马吉图书馆。1992年,道胜堂旧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2月18日,道胜堂在河口闸公园举行异地复建奠基仪式。2009年4月28日,道胜堂举行复建开工仪式。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可容纳1千多人聚会。预计工程将在年底完成。.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道胜堂

香港聖公會

香港聖公會(Hong Kong Sheng Kung Hui)是普世聖公宗的第38個教省,管轄範圍包括香港和澳門。 聖公會於香港擁有悠久的歷史,於香港基督教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席位。除了作為一個宗教團體,香港聖公會還積極參與香港社會各大小事務,也是香港主要的辦學團體之一。香港聖公會也是基督新教在香港的一個主要宗派。 現任主教長是鄺保羅大主教,教省秘書長是管浩鳴法政牧師,設有教省辦事處處理教務。.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香港聖公會

香港聖約翰座堂

#重定向 聖約翰座堂 (香港).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香港聖約翰座堂

诸圣堂 (上海)

诸圣堂是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425号(淡水路口)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 由美国圣公会建造于1925年。当时这里位于上海法租界。诸圣堂建筑采用圣公会高派教堂格式,红砖,三角形屋顶,门柱为混凝土雕刻艺术,门廊上设有圆形玫瑰窗,西北角附方形塔楼。教堂占地1326平方米,大堂可容500人,加上小堂和附屋共可容1000人。1958年,诸圣堂幸运地被保留下来,作为卢湾区的联合礼拜教堂。1966年8月被关闭。1980年代恢复聚会。1985年起,该堂特设有盲人礼拜。 Category:卢湾区新教教堂 Category:上海前圣公会教堂.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诸圣堂 (上海)

輔仁中學

輔仁中學可指:.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輔仁中學

连江

#重定向 连江县.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连江

霞浦县

霞浦县是福建省宁德市辖县,建城1700余年,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位居台湾海峡西北岸,地处福建省东北部,陆地面积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公里。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据《霞浦县志》载,“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这是山以江名,县以江名。” 霞浦县通行闽东语霞浦话又称福宁话,其中三沙镇当地居民方言大部分以闽南语浙南片方言为主。 霞浦县曾长期是闽东地区的政治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黄瓜山一带就有先民居住。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立福宁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为福宁府,皆以霞浦县为治所。1913年,福宁府被撤销,其政治中心的地位被福安县(今福安市)取代,后又被宁德县(今宁德市蕉城区)取代。.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霞浦县

臺灣聖公會

臺灣聖公會(Episcopal Diocese of Taiwan),是美國聖公會於1954年建立的美國聖公會海外教區,屬於。臺灣聖公會在行政體系上雖屬美國聖公會所轄,但實為自立自養教區。.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臺灣聖公會

苍霞洲基督堂

苍霞洲基督堂是英国圣公会福建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今福州市台江区苍霞洲交通巷17号。 福建教区是英国圣公会在中国开创的规模最大的一个教区。1850年该会传入福州,初期受到当地士绅强烈反对,1862年,在福州建造的第一座教堂南后街萃贤堂也被烧毁。但传教士们继续不懈的工作,终于使福建成为圣公会在中国最重要的传教区。1906年,中华圣公会福建教区脱离香港主教(港粵教區)的管辖,成为一个独立教区,在中华圣公会11个教区中信徒人数遥遥领先。第一任主教是贝嘉德(1906—1918年)。 该堂创建于1870年,最初在苍霞洲广裕楼租房设立布道所,信徒增加后,1882年,以1800银元买下倚霞桥1号的一个旧茶仓。1924年11月1日诸圣日,圣公会福建教区主教恒约翰在此主持奠基仪式,开工建造主教座堂,到1927年11月13日全部建成,举行座堂落成祝圣典礼,由中华圣公会主教院主席鄂方智主持并讲道。堂为砖木结构,英国建筑风格,可容纳1000人。中华圣公会重要会议常在此召开。 1950年,中国大陆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的签名活动由该堂开始。1958年,教堂部分场所被台江制药厂占用。1966年8月17日,文革开始后,座堂被关闭,全部被药厂占用。 1985年8月11日改名苍霞堂重新开放。1994年有信徒1500人,仍是福州市一座重要的基督教堂。 苍霞洲基督堂是福州现存的老教堂之一,被列为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苍霞洲基督堂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苏州市

英格蘭國教會

#重定向 英格蘭教會.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英格蘭國教會

陶淑女中

陶淑女中(平话字:Dò̤-sé̤ṳk Nṳ̄-dṳ̆ng;英文:Do-seuk Girls' School)又称陶淑女校,是1890年英国圣公会在中国福州创办的一所女子中学。陶淑女校在刨办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学制为9年,无中小学之分。.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陶淑女中

杭州市

杭州市,简称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浙江省交通枢纽、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杭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下辖10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总面积16,853.5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92.3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其中市区824.1万。 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积达到34,585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已经达到2,152.1万人。根据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2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指数”,杭州圈在中国大陆是仅次于上海圈、广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2015年杭州经济总量位居中國大陸第十,并被《福布斯》多次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前进。 相传当年大禹在这里停靠过船泊,故其地称“禹航”,谐音为“余杭”;一说“禹航”只是后人附会,“余”字与“无锡”之“无”、“勾吴”之“勾”一样,实为古吴越语中的发语词,江浙地名中常见。隋朝取余杭县之“杭”字,改该县所在的钱唐郡为杭州,此名辗转沿用至今。杭州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良渚古城便坐落于此;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中央管辖史。古时曾称“临安”(南宋)、“钱塘”、“武林”等。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内有西湖、西溪湿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誉。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主办了2016年G20峰会,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2年亚洲运动会也将在杭州举办。.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杭州市

武夷山

武夷山可以指:.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武夷山

武昌

#重定向 武昌区.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武昌

武昌圣三一堂

武昌圣三一堂是中国武汉一座著名的前圣公会教堂,位于武昌区中心的解放路363号。 武昌圣三一堂是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兴建的众多教堂之一。该堂兴建于20世纪初,屋顶略带中式飞檐,顶部有一圆球。 武昌聖三一堂的首任牧師為文華大學校董曾蘭友,為名醫曾憲九之父。王元化全家為武昌聖三一堂的教友,曾蘭友牧師為其取名。 1958年武汉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武昌圣三一堂人员并入生命堂,房屋被解放路小学占用。.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武昌圣三一堂

汉口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历史上曾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口特别市存在。 在清末、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及中共建政初期,汉口经济繁荣,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繁华程度位居亚洲前列。民国时期的汉口是绝无仅有地和上海共享荣耀的远东大都会,因位于长江沿岸,为交通枢纽,工商业极为发达,与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似,被《芝加哥论坛报》称为“东方芝加哥”。由于租界林立,对外贸易频繁,新移民不断涌入,汉口现代化程度和城建规模远远领先于中国绝大部分城市,因此汉口也被广泛称为“大汉口”。 汉口地处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大致是今天的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东西湖区四个区所覆盖的范围。武汉三镇不仅各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且分别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三镇在行政上已经合并接近60年之久,这种情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注入长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汉口

沙面堂

沙面堂(亦称基督教沙面堂或沙面基督堂)是英国圣公会在沙面广州英租界设立的一座专供外侨礼拜的教堂,建于1864年,位于该租界西端,属中华圣公会港粵教區管理,一直由英籍牧师主持,用英语礼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政府收回租界,该堂移交中华圣公会华南教区管理。1949年以后被政府部门占用,1980年代由省基督教两会收回,1991年恢复宗教活动,称为广东省基督教沙面会堂。.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沙面堂

昙华林

昙华林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条街道,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位于武昌古城北部,东西走向,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介于花园山和螃蟹岬两山之间,全长1221.23米。街道两侧有戈甲营等支巷。.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昙华林

浦城县

浦城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最北端,隶属于南平市。踞八闽上游,仙霞岭山脉与武夷山脉交接处,为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交界处。面积3383.02平方千米。浦城县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为闽北交通要地。.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浦城县

施埔基督教堂

施埔基督教堂,原名真学堂,是英国圣公会在中国福州建造的一座重要教堂,由包尔腾牧师建于1883年T.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施埔基督教堂

无锡市

无锡市,简称锡,古有梁溪、金匮等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位於江苏省南部,下辖江阴市与宜兴市。无锡东邻苏州,距上海128.2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依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是长江三角洲及蘇錫常都市圈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无锡历史悠久,曾为吴国的首都。无锡是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权;同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及1998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无锡不仅是江南地区传统的鱼米水乡,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及现代乡镇民营企业的摇篮。早在1981年,无锡市便被列为全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而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无锡也不乏文化软实力相伴,从无锡走出过诸如顾恺之、倪云林、钱穆、钱锺书等诸多名流,也有以寄畅园、蠡园、鼋头渚等为代表的古今著名园林传世。.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无锡市

救主堂 (上海)

救主堂是中国上海历史上的一座重要教堂,由美国圣公会差会开辟,包括先后在三个相距甚远的地点建造的三座教堂。 第一座救主堂位于外虹桥百老汇路(今大名路)。建成于1853年,这是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建立的第二座教堂(第一座教堂位于县城内虹桥,即后来石皮弄天恩堂的前身)。1845年文惠廉主教来到上海后,除了在县城内进行布道外,亦选中位于苏州河注入黄浦江处,英租界以北的虹口作为传教基地。1848年,他向上海道台要求租借这块土地开辟美国居留地,得到准许。他在这里永租了52亩土地,建造了传教士宿舍,带有一个布道房间。于1853年建成救主堂,南临百老汇路(今大名路),东临文监师路(塘沽路),欧洲乡村教堂式样,可容500人。 1864年文惠廉去世后,开始由中国籍牧师主持救主堂,第一任中国牧师是黄光彩,后来的著名牧师包括颜永京等人。不过经费仍由美国差会资助。 1905年,上海发生反美运动。在此背景下,1906年10月1日,在朱葆元牧师的带领下,救主堂成为上海第一个实现自养的圣公会教堂。民国建立以后,该堂信徒增多,于是计划兴建新教堂。 第二座救主堂位于虹口北部越界筑路区的狄思威路、天同路口(今溧阳路、天水路口),兴建于1915年,到1918年10月1日完工,建筑及各种设备的费用,均来自中国信徒捐款。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建筑,飞檐翘角。并附设昌世中学。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救主堂受到损坏。随后得到修复,1934年在此召开美国圣公会来华传教一百周年纪念大会。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地处虹口战区的救主堂被战火彻底夷为平地。此处后来没有恢复,而是演变为一片贫民窟。 第三座救主堂位于法租界西部的赵主教路71号(今五原路),兴建于孤岛时期。工程开始于1939年,到1941年落成,可容500余人。 。 1958年,在献堂献庙高潮中,救主堂被保留作为徐汇区的2座联合礼拜场所之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救主堂关闭。文革结束后,1982年救主堂产权归还教会,但是因房屋破损严重,在1989年被拆除,原址改建为华东神学院。.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救主堂 (上海)

教省

教省(ecclesiastical province)基督教的教會管區制度中的一種行政區劃,位階在教區之上,通常由數個教區組成。目前有羅馬天主教會、東方正教會、聖公會等教派實行此制度。.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教省

普世聖公宗

普世聖公宗(Anglican Communion)的誕生是英國和爱尔兰的聖公會在世界各地传教的成果,所以這教會也可以稱為聖公會(Anglican Church)。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普世聖公宗的發展有兩個階段。.

查看 中華聖公會和普世聖公宗

另见

中国圣公宗

中国基督教史

普世聖公宗教會

亦称为 英国中华圣公会。

神在堂福州市福州圣约翰堂福清市罗源县美国圣公会爱文义路监理会芜湖市芜湖市第十一中学莆田市聖公宗聖公會港澳教區道胜堂香港聖公會香港聖約翰座堂诸圣堂 (上海)輔仁中學连江霞浦县臺灣聖公會苍霞洲基督堂苏州市英格蘭國教會陶淑女中杭州市武夷山武昌武昌圣三一堂汉口沙面堂昙华林浦城县施埔基督教堂无锡市救主堂 (上海)教省普世聖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