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馬英九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馬英九之间的区别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 vs. 馬英九

首長特別費事件是指2006年於中華民國國務機要費案之後,檢察單位針對各個首長的特別費支出進行調查與起訴的一列活動。多數行政首長都被發現將特別費使用於私人支出上以及為了報銷特別費而使用假發票報帳的現象,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的特別費案。 遭受調查的首長,除馬英九之外,還有蕭萬長、連戰、吳敦義、蔡英文、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游錫堃等共七千多名政務首長遭調查、偵訊、起訴及法庭審理。由於民進黨執政時期其中遭波及的民進黨公職人員較多,直到政黨二次輪替國民黨重新執政以後,民進黨對此認為檢察機關明顯偏袒,要求立法院民進黨團擴大檢舉國民黨政務官特別費問題。 在該事件之後,前台北市長馬英九的秘書長余文與杜正勝幕僚郭秀霞、陳香微是少數因特別費被判刑的人士,而首長皆被判處無罪。法官蔡守訓審理馬英九案時,判決馬英九無罪,但判決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認定有罪,引起民進黨抗議兩案審理標準不同。2011年5月立法院通過特別費除罪化,但是由於並沒有將國務機要費除罪化,仍有泛綠官員被繼續審判,但皆被判無罪或緩刑。.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之间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馬英九相似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馬英九有(在联盟百科)14共同点: 吳敦義中國國民黨中國時報中華民國徐佳青許添財謝長廷蘇貞昌蔡英文自由時報臺北市長馬英九特別費案蕭萬長連戰民主進步黨

吳敦義

吳敦義(),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院長、中國時報記者、大都市建設副董事長,臺灣本省人。出生於臺中縣南投區草屯鎮,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曾任報社主筆,負責臺北市政專欄,能言善道,於1973年獲中國國民黨推薦參選臺北市議員並當選,開啟從政之路。1981年被國民黨徵召返鄉參選南投縣長,成為最年輕的地方首長。 在1990年任高雄市長,並於1994年首次民選市長連任,任內在1990-1998年,多次強力批評中央政府「重北輕南」的政策,頻頻為高雄人叫屈。;2002年返鄉參選南投縣立法委員,連續三屆當選;2009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馬英九總統任內任期最長的行政院長;2011年6月受馬英九總統認同,成為第十三任副總統候選人,並於2012年5月20日宣布就職。此外,吳敦義曾擔任中國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中國國民黨中常委、中央評議委員團主席、秘書長、第一副主席至代理主席等。2017年1月9日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以破14萬票第一輪出線當選。.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吳敦義 · 吳敦義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 · 中國國民黨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中國時報和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 · 中國時報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 · 中華民國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徐佳青

徐佳青,中華民國臺北市人,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前任臺北市議會大安區、文山區選區議員,前民進黨發言人。現為民進黨副秘書長。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為其親叔叔。.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徐佳青 · 徐佳青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許添財

許添財(),臺灣政治人物,臺南市官田區人,現任商業發展研究院(商研院)董事長,力推城市商業競爭力。曾任省轄臺南市市長、中國文化大學銀行學系主任、立法委員,具有財經、管理學專業背景,美國紐約「新社會研究學院」經濟學博士候選人、羅格斯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候選人。曾遭戒嚴時期中國國民黨政府打壓為海外黑名單,無法返回故土。許添財為民主進步黨前正義連線成員,後為一邊一國連線成員。.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許添財 · 許添財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謝長廷

謝長廷(),臺灣政治人物、律師、外交官。生於臺北市延平區打鐵街(今大同區赤峰街,屬大稻埕)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十人小組之一,也是民主進步黨黨名命名者、黨綱起草人。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法律上的官銜為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曾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高雄市市長與行政院院長。 根據謝家族譜,謝長廷的祖籍是漳州府詔安縣,和陳水扁、李應元等人為同鄉。而謝長廷有幾位女性祖輩,族譜上載明出生地是「番社」,因此推斷謝長廷有臺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郭瓊俐,《》(台北,布克文化,2005),p48~49。 2007年擔任民進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後,隨即宣佈退出政壇界,並創設成立台灣維新基金會。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不能迴避這個憲法各表的問題,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謝長廷 · 謝長廷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蘇貞昌

蘇貞昌(),生於臺灣屏東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縣長、屏東縣長等職。1981年投入政壇,於屏東選區當選臺灣省議員。2006年初,獲陳水扁總統任命為行政院院長,並於2007年5月請辭獲准。卸任後,蘇貞昌曾代表民進黨競選副總統及臺北市長,但皆敗選。.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蘇貞昌 · 蘇貞昌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蔡英文

蔡英文(,排灣語名:Tjuku Tsai),現任中華民國總統、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员会主席及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祖籍福建漳州,籍貫屏東枋山,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曾居於新北市永和區,現遷入總統官邸「永和寓所」。2000年正式踏入政壇,任職於各個部門。蔡英文於2008年民進黨下野之際首次當選民進黨主席,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的主要政黨領袖。2012年首次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成為台灣首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最終以80萬票之差敗給競選連任之馬英九。2016年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擊敗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继朴槿惠之后亞洲第二位女性國家元首。.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蔡英文 · 蔡英文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長馬英九特別費案

臺北市長馬英九特別費案,發生於西元2006年,馬英九於任職臺北市長期間,使用特別費核銷領養流浪犬「馬小九」的治療費用,並將每月特別費半數匯入妻子周美青帳戶,遭臺北地檢署以貪污罪起訴。最高法院最終判處馬英九無罪,其部屬余文則遭判有期徒刑,台北地檢署不起訴處分。 國務機要費案引發檢察單位針對各個首長的特別費支出進行調查。包括蔡英文、李登輝、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游錫堃、連戰、吳敦義等共七千多名政務首長遭起訴,但皆獲判無罪。.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臺北市長馬英九特別費案 · 臺北市長馬英九特別費案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蕭萬長

蕭萬長(),生於日治台湾臺南州嘉義市,中華民國前副總統,曾任行政院院長、立法委員、大陸委員會、經濟部長主任委員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蕭萬長是台灣少數從基層擢升並兼具外交、經濟、中國大陸事務與政黨事務經歷的談判人才,在政壇上有「微笑老蕭」之稱。曾於2000年與連戰首度搭檔代表國民黨參加總統大選失利。2007年6月23日,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邀請,二度成為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參加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並成功當選。總統府於2009年5月20日宣布蕭萬長罹患肺腺癌三期;5月21日,手術順利完成。2011年5月31日決定不再搭檔參選2012年副總統,於2012年5月20日卸任。 卸任後屢次代表總統馬英九率團參加博鰲論壇以及APEC會議,先後會見過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等。他也是第一位在台灣出生的行政院院長。.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蕭萬長 · 蕭萬長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連戰

連戰(),字永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陕西西安,祖籍台灣台南,祖父為臺南文人連橫,父親為連震東。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院長、臺灣省政府主席與中國國民黨主席。他是第二位台籍人士出任國民黨主席。親中媒體常在一些報導中尊稱他為連爺爺,被視為海峽兩岸重要的溝通橋樑人物,與前後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關係密切。因眼睛罹患「畏光症」 ,於陽光下眨眼次數過於常人,成為其招牌動作。.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連戰 · 連戰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民主進步黨 · 民主進步黨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馬英九之间的比较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有58个关系,而馬英九有29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4,杰卡德指数为4.01% = 14 / (58 + 291)。

参考

本文介绍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馬英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