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清洁能源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清洁能源之间的区别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 vs. 清洁能源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41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由於德國分治與冷戰緣故,中華民國只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保持關係,直到兩德統一。目前均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清潔能源、潔淨能源或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 更窄化的定義是可再生能源,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地熱能、海潮能、海水溫差發電等,目前兩者幾乎是同意詞,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水力发电、太阳能並不是綠色能源,因為興建水庫以及製造太陽能板過程會汙染甚至破壞環境。應審慎評估後再使用。 核能發電消耗铀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投资较高,而且几乎所有的国家,包括技术和管理最先进的国家,都不能保证核电站絕對安全(當然,任何能源站都並非絕對安全,甚至水庫都有崩塌之危險。) 至今影響較大的事故只有前苏联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由海嘯、人為疏失所帶來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從1954年至今,435座核能反應堆只有此兩次重大事件。雖然不是綠色能源,但是造成危害遠低於石化能源造成的空氣汙然及水力發電造成淹水的文化古蹟破壞。 核电站極少成為战争或恐怖主义袭击的主要目标,但遭到袭击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考量到戰爭因素,若敵國可以轟炸到該國核電廠,那麼該國即使有核電廠,也打不贏戰爭。) 另外,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技術已經成熟,但是受反核團體干擾下,政治議題大於科學議題,使核能使用變成非常複雜的問題。所以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缓建核电站,德国准备在未來50年逐渐关闭目前所有的核电站,以可再生能源代替。 但是,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比其他能源要高,造成民生和環境極大負擔。当前仍有不少国家尚在发展核能,最主要的是美國、英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巴基斯坦、南韓、北韓和伊朗。日本在龐大貿易逆差的壓力之下,打算重啟核電站。法國更是欲全面提升核能發電使用率。.

之间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清洁能源相似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清洁能源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印度德国美國清洁能源日本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印度 · 印度和清洁能源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德国 · 德国和清洁能源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美國 · 清洁能源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清洁能源

清潔能源、潔淨能源或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 更窄化的定義是可再生能源,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地熱能、海潮能、海水溫差發電等,目前兩者幾乎是同意詞,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水力发电、太阳能並不是綠色能源,因為興建水庫以及製造太陽能板過程會汙染甚至破壞環境。應審慎評估後再使用。 核能發電消耗铀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投资较高,而且几乎所有的国家,包括技术和管理最先进的国家,都不能保证核电站絕對安全(當然,任何能源站都並非絕對安全,甚至水庫都有崩塌之危險。) 至今影響較大的事故只有前苏联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由海嘯、人為疏失所帶來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從1954年至今,435座核能反應堆只有此兩次重大事件。雖然不是綠色能源,但是造成危害遠低於石化能源造成的空氣汙然及水力發電造成淹水的文化古蹟破壞。 核电站極少成為战争或恐怖主义袭击的主要目标,但遭到袭击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考量到戰爭因素,若敵國可以轟炸到該國核電廠,那麼該國即使有核電廠,也打不贏戰爭。) 另外,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技術已經成熟,但是受反核團體干擾下,政治議題大於科學議題,使核能使用變成非常複雜的問題。所以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缓建核电站,德国准备在未來50年逐渐关闭目前所有的核电站,以可再生能源代替。 但是,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比其他能源要高,造成民生和環境極大負擔。当前仍有不少国家尚在发展核能,最主要的是美國、英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巴基斯坦、南韓、北韓和伊朗。日本在龐大貿易逆差的壓力之下,打算重啟核電站。法國更是欲全面提升核能發電使用率。.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清洁能源 · 清洁能源和清洁能源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日本 · 日本和清洁能源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清洁能源之间的比较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有223个关系,而清洁能源有3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1.92% = 5 / (223 + 37)。

参考

本文介绍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和清洁能源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