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和李翔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和李翔宙之间的区别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 vs. 李翔宙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是中華民國總統居住之寓所,由中華民國政府提供予總統及其家人於其任職期間入住。現址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龍福里重慶南路二段與愛國西路的交會處,鄰近捷運小南門站,自李登輝就任總統後開始使用。. 李翔宙(),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雙碩士,籍貫河南省新鄉縣,生於臺灣屏東縣東港鎮空軍共和新村,畢業於陸軍預校11期、陸軍官校43期、臺大與興大,為中華民國國軍留美將領之一,曾任陸軍官校43期實習旅長、總統官邸警衛室(大安警衛室)內衛組主任、陸軍飛彈指揮部指揮官、李總統府副侍衛長、國防部參謀本部情報參謀次長室助理次長兼執行官、國防部電訊發展室主任、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指揮官、陸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指揮官、國防大學副校長、國防大學戰爭學院院長、憲兵司令部司令、國防部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陸軍司令部司令、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國家安全局局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與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翔宙在國軍基層被盛譽為是近10年來「評價最高的陸軍司令」。.

之间中華民國總統官邸和李翔宙相似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和李翔宙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馬英九李登輝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總統官邸 · 中華民國和李翔宙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簡稱國安局)是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唯一的附屬機關,也是中華民國最主要的情報機構,主要進行統合國家情報、策劃特種勤務兩大工作。.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和中華民國總統官邸 ·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和李翔宙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和馬英九 · 李翔宙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和李登輝 · 李登輝和李翔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和李翔宙之间的比较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有51个关系,而李翔宙有8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2.99% = 4 / (51 + 83)。

参考

本文介绍中華民國總統官邸和李翔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