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國家兩廳院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國家兩廳院之间的区别

中華民國文化部 vs. 國家兩廳院

文化部是中華民國有關文化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國家各項文化振興、藝術發展、出版相關業務,以及廣播影視產業的推廣輔導工作(監理業務另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為部。. 國家兩廳院(簡稱兩廳院,全銜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是中華民國臺北市博愛特區內的國家級藝文表演場館,隸屬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兩廳院指的是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內部設有戲劇院、音樂廳、實驗劇場、演奏廳、表演藝術雜誌、表演藝術圖書館等重要服務,另有兩廳院售票系統;是臺北市重要地標之一。.

之间中華民國文化部和國家兩廳院相似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國家兩廳院有(在联盟百科)21共同点: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教育部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王拓翁金珠申學庸盛治仁行政院行政法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黃碧端龍應台郭為藩邱坤良臺中國家歌劇院臺北市陳郁秀曾志朗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文化部 · 中華民國和國家兩廳院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總統和國家兩廳院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教育部和中華民國文化部 · 中華民國教育部和國家兩廳院 · 查看更多 »

中正區 (臺北市)

中正區是臺灣臺北市的區之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其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臺北市區較早開發的區域,也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除了首都核心的博愛特區與中央政府機關多座落於此區外,加上本區內的臺北車站為全國最大交通樞紐,確立其政經中樞的特殊地位 2010年,臺北市政府配合舉辦花博而制定各區區花,中正區為木棉花,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中正區 (臺北市)和中華民國文化部 · 中正區 (臺北市)和國家兩廳院 · 查看更多 »

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是一座為紀念已故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興建的建築,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也是眾多紀念蔣中正總統的建築中規模最大者。全區250,000平方公尺,主樓高76公尺,管理機關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而園區廣場的南北側,另建有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管理的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落成以來成為臺北市及臺灣在國際上最著名地標之一。 園區廣場除了供民眾休憩外,也常是大型藝文活動的場地,常舉辦展覽;邦交國元首訪華歡迎儀式(軍禮)也在此舉行。園區主體建築及牌坊等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被登錄為國定古蹟 ;園區及園區周邊以「中正紀念堂」之名義被登錄為文化景觀 。.

中正紀念堂和中華民國文化部 · 中正紀念堂和國家兩廳院 · 查看更多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是受中華民國文化部監督的行政法人機構,2014年成立。設有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國家交響樂團,共11個室內展演場、13,203席位。總部辦公室設於國家音樂廳內。.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和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查看更多 »

王拓

王紘久(),筆名王拓,是一位出生於臺灣基隆八斗子的臺灣鄉土文學作家及政治人物。 他在黨外運動時期開始參與台灣民主運動,並於美麗島事件中入獄,後參與工黨與民主進步黨,曾任民進黨秘書長。他在民進黨內原屬美麗島系,曾加入正義連線與新潮流系的運作。他曾擔任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三、四、五屆立法委員,第10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王拓 · 國家兩廳院和王拓 · 查看更多 »

翁金珠

翁金珠,臺灣彰化縣員林鎮人,政治人物,曾仼第二、三、四、七屆立法委員和第十四仼彰化縣縣長,。 2002年獲第二屆國立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翁金珠 · 國家兩廳院和翁金珠 · 查看更多 »

申學庸

申學庸,臺灣著名聲樂家,生於四川省江安縣。旅行演唱遍及歐洲、美國、日暨羅馬等六大音樂名城,斐聲國際。在演唱事業巔峰之際,毅然回臺投入全新的音樂教育領域。多次參與世界音樂教育會議及考察,為音樂外交貢獻實多。獲頒國家「特別貢獻獎」殊榮及香港「音樂大師獎」。其子為台灣當代攝影大師郭英聲。.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申學庸 · 國家兩廳院和申學庸 · 查看更多 »

盛治仁

盛治仁(Emile Chih-jen Sheng,),台灣高雄人,台灣政治人物,2009年台北聽奧總執行長。2007年因曾任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國際發言人,而被以違反集會遊行法為由起訴,後來無罪確定。後任行政院文建會主委,卻捲入建國百年雙十節戲劇夢想家鉅款事件,因而辭職下臺,現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盛治仁 · 國家兩廳院和盛治仁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行政院 · 國家兩廳院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行政法人

行政法人為公法人的一種,乃新公共管理風潮下的產物。為因應公共事務的龐大與複雜性,原本由政府組織負責的公共事務經執行後被普遍認為不適合再以政府組織繼續運作,而牽涉的公共層面又不適合以財團形式為之,遂有「行政法人」的設置。在日本稱之為「獨立行政法人」();在英國稱為「executive agency」,多被翻譯為政署。 與財團法人最大的不同是,行政法人的資金來源是國家的預算,並且不再以公務員考試的方式進用人員行政法人組織採合議制,設有董事會與監事(會),定期召開會議,其下得設執行長,讓領導與執行專業化,也保障專業人員的權益。.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行政法人 · 國家兩廳院和行政法人 · 查看更多 »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位於臺灣高雄市鳳山區,由文化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負責興建工程,是第一座位於南臺灣的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也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文化硬體建設,完工後將納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負責營運。 主體建築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設計,包含四個室內表演廳院,分別為2260席座位的歌劇院、2000席座位的音樂廳、1254席座位的戲劇院與470席座位的表演廳,南側設有戶外劇場,與都會公園中央草坪連結,預計可容納3萬人欣賞戶外演出活動。音樂廳設置擁有9085支發音管的管風琴,是臺灣規模最大的管風琴,由德國克萊斯公司打造。.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 國家兩廳院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 查看更多 »

黃碧端

黃碧端,福建省惠安县人。台灣英美文學研究者、散文作家、報紙時事評論與書評作家,藝術行政與教育工作者,曾擔任過國家兩廳院副主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校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兼行政法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中華民國教育部政務次長,已在2014年7月17日和當時的教育部長蔣偉寧同時請辭。同年12月當選為中華民國筆會第七屆理事長。.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黃碧端 · 國家兩廳院和黃碧端 · 查看更多 »

龍應台

龍應台“台”的本字作“臺”,二者通用。詳見條目台。多作龍應台;但也有作龍應臺的情況,如其簽名。(筆名胡美麗龍應台:《美麗的權利》,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家、文學學者,臺灣高雄人龍應台:《傾聽》,刻印文學,祖籍湖南衡山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天下雜誌。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是臺灣臺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和中華民國文化部首任部長,亦曾在美國、德國、臺灣、香港的多所大學任職。 1984年出版處女作《龍應台評小說》,後有雜文、文化批評、小說、散文、紀實文學等多種作品,如《野火集》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言行遍及華人地區如兩岸三地、新加坡,以及德國龍應台:《百年思索》,南海出版公司等地,產生一定影響。龍應台:《野火集:二十週年紀念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為“推動全球意識”,創辦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龍應台 · 國家兩廳院和龍應台 · 查看更多 »

郭為藩

郭為藩(),出生於台灣台南市,省立台南一中畢業後,以大學聯考乙組師大第一名入學,畢業於社會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教育部公費留考出國留學,獲法國巴黎大學特殊教育博士,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曾擔任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教育研究所所長及師範大學校長,教育部常務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教育部長、駐荷蘭及駐法國代表。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郭為藩 · 國家兩廳院和郭為藩 · 查看更多 »

邱坤良

邱坤良(),台灣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人,作家、舞台劇編導、戲劇學、戲劇史學者。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文學博士,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曾任國立藝術學院院長、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臺北藝術大學校長、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行政研究所所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文建會主委,現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教授、風傳媒專欄作家。.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邱坤良 · 國家兩廳院和邱坤良 · 查看更多 »

臺中國家歌劇院

臺中國家歌劇院是位於中華民國臺中市西屯區七期重劃區裡的大型公有展演空間,為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佔地57,685平方公尺。歌劇院內擁有大劇院(2,007席)、中劇院(796席)、小劇場(200席)以及一個小型戶外劇場,另有餐飲空間與空中花園。 胡志強擔任市長時為平衡台中市與北高兩市都市硬體落差,而決定興建;於2005年的國際競圖由伊東豊雄獲得首獎。2009年12月由麗明營造主建,2015年獲得國家建築「金質獎」,其獨創的建築工法(曲牆建築工法和水幕防火設計)也獲得專利。歌劇院於2014年11月23日完工啟用開幕,林佳龍上任市長後,於2015年1月1日起封館施作修改工程,至2016年9月30日再次啟用開幕。.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臺中國家歌劇院 · 國家兩廳院和臺中國家歌劇院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臺北市 · 國家兩廳院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陳郁秀

陳郁秀(),台灣台中縣人,現任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前中華民國文建會主委,為知名鋼琴家,音樂學者、作家。.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陳郁秀 · 國家兩廳院和陳郁秀 · 查看更多 »

曾志朗

曾志朗(Ovid Tzeng,),台灣語言學及心理學學者,高雄市旗山區人,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中央研究院第20屆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美國加州大学华裔学者协会创会理事、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教育部部長及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等職務。.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曾志朗 · 國家兩廳院和曾志朗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華民國文化部和國家兩廳院之间的比较

中華民國文化部有109个关系,而國家兩廳院有8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1,杰卡德指数为10.77% = 21 / (109 + 86)。

参考

本文介绍中華民國文化部和國家兩廳院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