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大學院和齊壽山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華民國大學院和齊壽山之间的区别

中華民國大學院 vs. 齊壽山

中華民國大學院是民國初期國民政府掌管全中國學術及教育行政之最高行政機構成立於1927年(民國16年)10月1日,相當於早前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國民政府的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 大學院首任院長是蔡元培(原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首任副院長是楊杏佛,首任秘書長是許壽裳。 這個蔡元培一手創辦的政府機構,係模仿法國大學院,其理想是想藉由大學院和大學區(全國劃分成幾大學區),廢除教育廳,以大學區的大學校長兼理地方教育行政,以學人兼教育行政工作。 經過一年多努力,因為反對聲浪極大、經費過於龐大、事權不統一等因素,無法獲得成果的蔡元培不得不於1928年10月6日辭去院長職務,轉由蔣夢麟擔任。 1928年10月24日,大學院裁撤,所有改革制度取消,恢復教育部與舊有教育制度。至此,大學院的一年多改革宣告徹底失敗。. 齊壽山(),又名宗頤,翻譯家、作家、中華民國公務人員。 原籍河北高陽,齊竺山和齊如山的弟弟。 與蔡元培同留學德國,蔡元培做了中華民國教育部首任教育總長,找他到教育部工作。 在教育部歷任僉事、視學。 與同事魯迅、許壽裳交往密切,《魯迅日記》裡有許多相關記述。 他與魯迅合作,從德語轉譯了荷蘭文學作品《小約翰》。 1925年教育部僉事周樹人被司法總長兼署教育總長章士釗非法免職,他和許壽裳(他時任視學,就是現在的督學;許時任編審,都是簡任職)2人辭去公職以表抗議。 中華民國大學院成立后,任秘書,秘書長是許壽裳,院長蔡元培。 Q S.

之间中華民國大學院和齊壽山相似

中華民國大學院和齊壽山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中華民國教育部许寿裳蔡元培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大學院和中華民國教育部 · 中華民國教育部和齊壽山 · 查看更多 »

许寿裳

許壽裳,字季茀(季黻;季巿;季芾,都同音),號上遂,文史學者、作家、教育家,魯迅、周作人的同學、至交。.

中華民國大學院和许寿裳 · 许寿裳和齊壽山 · 查看更多 »

蔡元培

蔡元培(),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號寉庼,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绍兴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诸暨,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 蔡元培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3年后他本人便不在北大,只是名义上的校长,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 蔡元培為人寬厚、惻隱為懷,對中國社會及陋俗有透徹觀察;兩度遊學歐洲、親炙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精神及法國大革命後的思潮。他把中國文化教育「從封建專制時代擺渡到民主自由時代」梁容若,〈蔡元培先生的生平〉,載梁容若、齊鐵恨、方師鐸、何容編《古今文選註》第十五期,台北,國語日報社,1951年12月31日。。手定教育方針,創立現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礎。提倡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及人生觀、世界觀、美學教育。倡导自由思想、民權與女權,致力革除「讀書為官」之舊俗,開科學性研究風氣。.

中華民國大學院和蔡元培 · 蔡元培和齊壽山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華民國大學院和齊壽山之间的比较

中華民國大學院有13个关系,而齊壽山有1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1.54% = 3 / (13 + 13)。

参考

本文介绍中華民國大學院和齊壽山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