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外交和日本亞細亞航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華民國外交和日本亞細亞航空之间的区别

中華民國外交 vs. 日本亞細亞航空

中華民國外交是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其與邦交國的外交關係是建立在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基礎上,即使在1949年兩岸分治後仍是如此。現今中華民國與世界18個主權國家擁有正式外交關係,其餘國家則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不與中華民國建交;但中華民國與部分無邦交國家仍保持政治及經貿往來,並視情形互設以民間機構名義運作的外交代表機構。 由於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世界上沒有主權國家同時與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參與的國際組織當中(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中華民國政府則使用「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中華臺北」等權宜名稱名義加入。此外,中華民國雖被排除聯合國會籍,仍積極尝试參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聯合國系統之組織與機構。. 日本亞細亞航空(日本アジア航空;Japan Asia Airways)是日本航空的子公司,簡稱日亞航,於1975年8月8日成立,9月15日正式營運,成立的原因是自從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求具官方色彩的日本航空停止台灣航線的營運。但因台灣與日本間的航空需求仍大,故另外成立了日亞航以飛航台灣航線。名義上雖然是日亞航營運,但實際上也常調用日本航空的飛機飛行;而日亞航由於專營台日航線,故日亞航的飛機上的刊物、逃生手冊除了英日雙語外也加印了台灣所使用的正體中文,而日亞航也曾招募過具有一定日語能力的台籍空服員。值得一提的是,日亞航自始至終仍未發生嚴重事故與死傷,即使是後來的日航與其他日籍航空公司迄今未在台日航線發生過嚴重事故與死傷。 2000年代,由於日本航空已經完全民營化,不再帶有政治色彩,與台灣的航線便可開放。根據2007年的台日航約修正,2008年4月1日,成立32年、專為台日航線成立的日本亞細亞航空正式走入歷史,整併進日本航空,原台日航線之航班編號改用日航之編號,並以日航塗裝機隊飛行。這次的航約修正也顯示台日關係將更趨正常化。.

之间中華民國外交和日本亞細亞航空相似

中華民國外交和日本亞細亞航空有(在联盟百科)19共同点: 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全日空瑞士航空荷蘭皇家航空香港高雄市臺北英亞航空英國航空汉莎航空法國航空澳亞航空 (1990年)澳洲航空成田国际机场日空航空日本日本航空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中華民國外交和台灣 · 台灣和日本亞細亞航空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外交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亞細亞航空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外交 · 中華民國和日本亞細亞航空 · 查看更多 »

全日空

#重定向 全日本空輸.

中華民國外交和全日空 · 全日空和日本亞細亞航空 · 查看更多 »

瑞士航空

士航空(Swissair, S.A./AG,全稱Schweizerische Luftverkehr)曾是瑞士的國家航空公司,于1931年由原Balair和Ad Astra Aero合併而來。瑞航曾是世界上主要的國際航空公司之一,且因自身的經濟穩定性被稱作“飛行的銀行”並被認同為瑞士的國家符號。瑞士航空的總部設在位於克洛滕的蘇黎世機場。 1997年,瑞士航空集團的名稱由--改為--,其中包括四家子公司:SAirlines(瑞士航空和十字航空所屬公司)、SAirServices、SAirLogistics和SAirRelations。然而在擴張性的“獵人策略”及九一一袭击事件之後經濟蕭條的影響下,瑞航的資產失去價值,使風雨飄搖的瑞航在2001年10月停飛。原瑞航在瑞士聯邦政府的協助下堅持到2002年3月31日。2002年4月1日,瑞士國際航空在十字航空的基礎上成立,接收原瑞士航空的多數航線、機隊和員工後成為瑞士的載旗航空公司,唯在長期虧損後於2005年被漢莎航空收購,並於2006年加入星空聯盟。.

中華民國外交和瑞士航空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瑞士航空 · 查看更多 »

荷蘭皇家航空

荷蘭皇家航空(KLM,荷文原名Koninklijke Luchtvaart Maatschappij,意指「皇家航空公司」,但為了全球形象的統一目前一律以KLM Royal Dutch Airlines自稱,通常簡稱為荷航)是一家以荷蘭阿姆斯特爾芬為總部的國際航空公司。目前該航空是法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集團(Air France-KLM Group)的子公司。KLM是荷蘭的国家航空公司。 目前Air France-KLM是法國及荷蘭的主要航空公司,其中KLM主要是經營以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Schiphol Airport)為航空樞紐的部分,並將總部設於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法國航空在2004年5月收購荷航,並因此組成了法航-荷航集團。法航-荷航集團在法國的法律之下成立。.

中華民國外交和荷蘭皇家航空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荷蘭皇家航空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中華民國外交和香港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中華民國外交和高雄市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中華民國外交和臺北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臺北 · 查看更多 »

英亞航空

英國亞洲航空(British Asia Airways,常簡稱為英亞航,)是一家曾存在於1993年至2001年之間的英國航空公司。英亞航是英航的全資子公司,是英航針對中華民國獨特的外交狀況而於1993年3月特別設立,專用於飛行台北與倫敦(經香港)航線 。2001年12月,由於英航不再飛航台北航線,改由同屬寰宇一家的合作夥伴國泰航空負責台北至香港之間的接駁航段,失去用途的英亞航也因此跟隨步入歷史。 在營運期間英航將旗下數架波音747-436型改為英亞航專用塗裝,其基本的塗裝風格與一般英航客機雷同,但除了機身上改用了「British Asia Airways」的公司名稱外,機尾垂直尾翼上原本應該是米字旗的位置處,也被替換成「英亞」兩個中文字,是較為特殊之處。1997年時英航啟用了俗稱為「四海一家」(ethnic liveries)的彩繪機尾新塗裝,英亞航所屬的幾架客機也曾短暫換上新塗裝,此版本的塗裝不再存在「英亞」兩中文字,只能從機身上的航空公司英文名稱看出與一般英航客機不同之處。除此之外,雖然英亞航擁有塗裝不同的機隊,但為了便利調度有時還是會出現普通英航塗裝的客機飛航台北-倫敦航線,或英亞航塗裝的客機飛航與台北無關之航線的狀況。 英亞航班機在飛行台北與香港之間接駁航段時,使用英航承襲自英國金獅航空(British Caledonian,BCal)的「BR」航班代號,但在飛行香港與倫敦之間航段時會改用回英航原本的「BA」代號。.

中華民國外交和英亞航空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英亞航空 · 查看更多 »

英國航空

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簡稱英航)是英國的國家航空公司,也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並且為寰宇一家的創始會員之一,隸屬於國際航空集團旗下。主要樞紐是倫敦希斯路機場及倫敦格域機場。英國航空是全球最大的國際航空客運公司,全球第七大之貨運航空公司,歐洲第二大航空公司,西歐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全球有三間航空公司曾擁有協和客機型號,英國航空為其中一間,另两間曾擁有協和客機的航空公司為法國航空和新加坡航空。.

中華民國外交和英國航空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英國航空 · 查看更多 »

汉莎航空

德国漢莎航空股份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簡稱漢莎航空、亦簡稱為德航,是德国的國家航空公司。按照载客量和机队规模计算,为欧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按照乘客载运量计算,为世界第四大航空公司。其德語原名「Lufthansa」(國際音標:)原意是「空中的漢莎」,而名稱中的「漢莎」源自13至15世紀北德地區強大的商業聯盟漢薩同盟。 漢莎航空的總部設於北威州科隆,樞紐機場則為法蘭克福機場。运营基地称为“汉莎航空中心”,飞行员、地勤人员和空乘人员均主要基于法兰克福。德国政府在1997年以前持有汉莎航空35.68%的股份,目前則由私人投资者控股(88.52%)。汉莎航空在1997年成为星空联盟的创始成员。目前在146个国家有117,000名员工。2010年汉莎航空承载旅客量超过9000万。.

中華民國外交和汉莎航空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汉莎航空 · 查看更多 »

法國航空

法國航空(Air France)简称法航,是一家法國的航空公司,是法荷航集团旗下子公司,总部位于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同時也是法國國家航空公司。.

中華民國外交和法國航空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法國航空 · 查看更多 »

澳亞航空 (1990年)

澳亞航空公司(IATA代碼:IM,ICAO代碼:AAU)是一間由澳洲航空設立專門執飛澳大利亞-中華民國臺灣間航線的航空公司。.

中華民國外交和澳亞航空 (1990年)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澳亞航空 (1990年) · 查看更多 »

澳洲航空

澳洲航空(Qantas()簡稱澳航,)是澳洲的國家航空公司,暱稱為“飛行袋鼠”(The Flying Kangaroo)。公司的英文名称“QANTAS”是「Queensland and Northern Territory Aerial Services」(昆士蘭及北領地航空服務)的縮寫。總部設於悉尼,以悉尼和墨爾本機場為主要樞紐機場。澳航是不僅於澳洲,同時也是大洋洲以及南半球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亦是全球第3歷史悠久的航空公司,僅次荷蘭皇家航空和哥伦比亚航空。 澳洲航空自1951年以来从未发生死亡事故,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安全纪录最好的大型航空公司之一。 2013年,澳洲航空重返Skytrax推出的全球十大最佳航空公司,此前澳航曾連續多年位居該權威排行榜的前五名,但是因為受到2011年的罷工事件等影響,一度在2011年-2012年下落到15名;惟公司在2013年重新振作推出多項服務舉措令公司重返世界航空業主流之前列。2015年,澳洲航空被Airlineratings.com評為的全球十大最安全航空公司首位。.

中華民國外交和澳洲航空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澳洲航空 · 查看更多 »

成田国际机场

成田國際機場(,),通稱成田機場(成田空港),原名新東京國際機場(),位於日本千葉縣成田市,是東京主要的聯外國際機場。年客流量居日本第二位,貨運吞吐量居日本第一、全球第八。根據日本機場分類法,成田機場被劃分為據點機場。 儘管成田機場的客源主要來自東京,但它與東京市中心相距約60公里,兩地即使搭乘最快的大眾運輸工具也要花上36分鐘。為了與東京另一座聯外機場羽田機場區別,國際上常以「東京成田機場」(Tokyo-Narita)稱之。1978年啟用後,來往東京的國際航班主要在此起降,羽田機場則轉以負責國內航線為主。.

中華民國外交和成田国际机场 · 成田国际机场和日本亞細亞航空 · 查看更多 »

日空航空

日空航空株式會社(,Air Nippon Co.,Ltd),簡稱「日空航空」,是日本全日本空輸的子公司。該公司原為成立於1974年的「日本近距離航空」,後於1987年被全日空集團收購,同時更用現名,直至2012年4月1日併入停止營運。.

中華民國外交和日空航空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日空航空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中華民國外交和日本 · 日本和日本亞細亞航空 · 查看更多 »

日本航空

日本航空(,英語譯名:Japan Airlines),簡稱日航()、JAL(ジャル),是日本的國家航空公司,同時為寰宇一家成員之一。總部設於東京品川區,並以成田國際機場(國際線)及東京國際機場(國內線)做為樞紐,服務全球229個航點。原為日本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在2010年1月申請破產保護後被全日空超越,但仍與全日空並列為日本兩大航空公司。 日本航空於1951年8月创立、並於同年10月開始經營國內定期航線;至1953年10月1日,改制為(日本政府特別以專法成立的國有企業)。1954年,開辦了第一條往美國的跨太平洋國際航線。經過30年的擴展,在1987年實現完全民營化。2002年,與當時日本第三大航空公司日本佳速航空合併。其安全措施亦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所認可。2008年,日本航空每年乘客量為5000萬。 日本航空現使用波音767-300ER、波音777-200ER、波音777-300ER、波音787等作中長程國際飛行;短程及內陸則使用波音737、767及787。集團內另有1間廉價航空公司:捷星日本航空(Jetstar Japan)及4間營運國內線的航空公司:J-Air、日本空中通勤(JAC)、日本越洋航空(JTA)及琉球空中通勤(RAC),提供接駁服務及往次要航點的短途航班。.

中華民國外交和日本航空 · 日本亞細亞航空和日本航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華民國外交和日本亞細亞航空之间的比较

中華民國外交有260个关系,而日本亞細亞航空有3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9,杰卡德指数为6.35% = 19 / (260 + 39)。

参考

本文介绍中華民國外交和日本亞細亞航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