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帝國和蔣百里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華帝國和蔣百里之间的区别

中華帝國 vs. 蔣百里

中華帝國,亦称洪憲帝制,是指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3日间,時任中華民國大总统袁世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预备成立的一个君主立宪制政權名称。原定年号洪宪,定1916年為洪憲元年,首都北京。但各方勢力包括蔡锷起义以及大日本帝國支持的中华革命党和宗社党武裝對抗,使中华帝国还未对外正式宣布成立、袁世凯正式登基83天便以失败收场,期间对外仍使用中华民国国号。. 蔣方震(),字百里,號澹寧,以字行,清浙江杭州府海寧州硤石鎮人。《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Ⅰ》,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ISBN 978-7-5000-0242-0中華民國時期軍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陸軍上將,著有《国防论》。.

之间中華帝國和蔣百里相似

中華帝國和蔣百里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吴佩孚张作霖北京市袁世凯趙爾巽黎元洪蔡锷梁启超

吴佩孚

吳佩孚(),字子玉,山东省蓬莱县人。晚清秀才,北洋军阀中曾經為實力最雄厚的軍閥之一,並担任直系军阀的首领,官至直鲁豫巡阅使。.

中華帝國和吴佩孚 · 吴佩孚和蔣百里 · 查看更多 »

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奉天省海城縣(今屬辽宁)人,出身贫农。曾任中华民国陸海軍大元帥,喜人以「張大帥」稱。 张作霖是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个掌权者。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藥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今瀋陽市)后身亡,子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

中華帝國和张作霖 · 张作霖和蔣百里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中華帝國和北京市 · 北京市和蔣百里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中華帝國和袁世凯 · 蔣百里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趙爾巽

趙爾巽(),字次珊,号無補。中国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省鐵嶺。清末政治、軍事人物,曾任四川總督、湖广总督、東三省總督、清史馆馆长。《清史稿》的主修者,奉天講武堂的創辦人。遺著有《刑案新編》、《趙留守攻略》等。现有赵尔巽墓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神山村北。.

中華帝國和趙爾巽 · 蔣百里和趙爾巽 · 查看更多 »

黎元洪

黎元洪(),字宋卿,清末與中華民國政治家。生于湖北省黄陂县黎家河(今属大悟县),人称“黎黄陂”。清末加入海軍,後擔任新軍協統,武昌起義後,擔任湖北都督、中華民國副總統。袁世凱大總統死後,曾兩次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中華帝國和黎元洪 · 蔣百里和黎元洪 · 查看更多 »

蔡锷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祖籍原湖南省寶慶府邵陽縣(今邵阳市大祥区),出生成长于原寶慶府武冈州山门(今属邵陽市洞口县)。清末民初政治家、军事家。曾經响应辛亥革命,後來發動反對袁世凱复辟帝制洪憲帝制的護國戰爭以维护宪政,被称为护国大将军,被誉为军神。.

中華帝國和蔡锷 · 蔡锷和蔣百里 · 查看更多 »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中華帝國和梁启超 · 梁启超和蔣百里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華帝國和蔣百里之间的比较

中華帝國有176个关系,而蔣百里有7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3.23% = 8 / (176 + 72)。

参考

本文介绍中華帝國和蔣百里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