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和王献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秋帖和王献之之间的区别
中秋帖 vs. 王献之
《中秋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獻之的墨寶,全文二十二個字,現存此帖一般認為是宋朝米芾根據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乾隆皇帝將他與快雪時晴帖和伯遠帖合稱「三希」,並在養心殿西暖閣設立三希堂收納這三件書法。民國初年被盜出宮。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在“品古斋”購得《中秋帖》和《伯远帖》。郭葆昌向故宮博物院文物館副館長馬衡、徐森玉和科長莊嚴允諾,百年之後將此二帖無條件歸還故宮。1940年,郭葆昌去世,此二帖归其子郭昭俊所有。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郭昭俊带着《中秋帖》和《伯远帖》逃到台湾。郭昭俊向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莊嚴表示願意出售“二希”。當時臺灣經濟凋敝,莊嚴四處籌措資金,終究沒能在約定的時間內拿出錢來。郭昭俊因做生意关系遠赴香港,将《中秋帖》和《伯远帖》押给一位印度人。那印度人以十多万港币抵押給香港汇丰银行,赎期定在1951年11月底。 1951年10月初,正在香港的徐伯郊得知此事,立即向郑振铎报告。徐伯郊又寫信给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衡向中國总理周恩來报告此事的原委。1951年周恩來指示將《伯遠帖》、《中秋帖》以50万港币購回,稱:“同意购回《中秋》、《伯远》二帖。惟须派负责人员及识者前往鉴别真伪,并须经过我方现在香港的可靠银行,查明物主郭昭俊有无讹骗或高抬押价之事,以保证两帖能够顺利购回。”,徐鹿君和徐伯郊三人化装成船员赴港与郭昭俊及汇丰银行方面谈判。是年12月3日,《中秋帖》和《伯远帖》回到了北京。23日,“二希”在北海团城进行第一次展出,马叙伦、陈叔通、章伯钧等均在受邀之列,马叙伦告诉马衡,《中秋帖》不是真迹,而是米芾所临。1951年12月27日,王冶秋亲自将《中秋帖》和《伯远帖》交故宮博物院收藏。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王献之(),字子敬,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逸事多見於「世說新語」中。.
之间中秋帖和王献之相似
中秋帖和王献之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书法。
書法是一種書寫的藝術。書法縱向穿透兩個層面:「使用」與「審美」;橫向跨越文字兩個層面:「文字」、「繪畫」。書法也是一種研究書寫者心理與性格的工具。當代對實踐書法的定義有:.
中秋帖和书法 · 书法和王献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中秋帖和王献之的共同点。
- 什么是中秋帖和王献之之间的相似性
中秋帖和王献之之间的比较
中秋帖有24个关系,而王献之有4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56% = 1 / (24 + 40)。
参考
本文介绍中秋帖和王献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