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央研究院院士

指数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之榮譽頭銜,也是中華民國的最高學術榮譽,但並非職務。.

341 关系: 嚴耕望劉大中劉太平劉廣京劉兆漢劉立方劉紹臣劉翠溶劉炯朗劉遵義卞學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华人沃尔夫奖得主列表华罗庚卞趙如蘭卓以和台灣吳大峻吳妍華吳京 (學者)吳仲義吳玉山吳稚暉吳茂昆吳成文吴健雄吴大猷吴有训夏志清大學姚從吾姚鴻澤姚期智姜立夫孟懷縈孔祥重宋瑞樓宋文薰屈萬里崔琦工程科學丁邦新丁肇中严济慈中华人民共和国两院院士制度中央廣播電臺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中国大陆中華民國...中村修二布列亞河丘成桐于宗先于靖人文学科任之恭廖一久廖俊智伊林 (物理學家)伍焜玉张德慈张永山張孝騫張廣達張俊彥張傳烱張元濟張光直張玉法張灝張美惠張文昌張懋中張景鉞彭汪嘉康彭明聰彭旭明何大安何大一何丙郁何廉何炳棣何文壽何曼德余嘉錫余英時余淑美徐立之徐遐生侯德榜國共內戰國民政府刁錦寰周仁周元燊周美吟周芷周法高周昌弘周文德傅斯年冯友兰冯元桢全漢昇勞榦勞思光石守謙石璋如王士元王家楫王寬王寵惠王世中王世杰王世杰 (中華民國政治家)王康隆王佑曾王德威王兆振王倬王瑞駪王瑜王瑜 (科學家)王赓武王陸海王正中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永雄王汎森王惠鈞王明珂社会科学科学秉志童第周竺可桢管中閔简悦威羅宗洛羅銅壁羅聞全翁啟惠翁玉林翁文灝生命科學田炳耕田長霖牟中原盧致德芮逸夫莊長恭選舉鍾正明菲尔兹奖萧公权顧應昌顾颉刚袁家骝袁貽瑾饒毓泰馮又嫦許寶騄許倬雲马寅初詹裕農高錕謝宇魏火曜魏福全魯國鏞许烺光许靖华鮑亦興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谢家荣費景漢賴明詔賀曾樸贝时璋黎念之黃一農黃以靜黃彰健黃周汝吉黃秉乾 (分子遺傳學家)黃鍔黃進興黄汲清龔煌城錢穆錢煦錢澤南錢思亮茅以升胡佛胡先骕胡勝正胡玲胡適胡正明胡流源郭宗德郭廷以郭位郭沫若郭晓岚赵忠尧赵元任薩本棟薩支唐閻振興董作賓葉公杼葉玄葉永烜葛守仁钱崇澍钱端升钱永健蒲慕明邢慕寰邵逸夫獎邵逸夫獎得獎者列表邓昌黎蔡南海蔡作雍蔡立慧蔡翹蔣廷黻蔣復璁蔣碩傑蔣觀德鄧叔群鄭天佐臧振華金岳霖金芳蓉金耀基蕭啟慶苏步青陳力俊陳垣崇陳奇祿陳定信陳建仁陳克恢陳達陳鈴津陳良博陳楨陳榮捷陳永發陳昭南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景虹陶孟和陶晉生陈垣陈寅恪陈省身IEEE榮譽獎章柳诒徵林南林可勝林同炎林同骅林家翹林致平林長壽林耕華林毓生李卓皓李壬癸李太楓李宗恩 (醫學家)李世昌李亦園李德財李先聞李四光李琳山李羅權李鎮源李遠川李遠哲李遠鵬李雅達李歐梵李濟李方桂李文華 (生物學家)李文雄李政道李景均杨振宁杜經寧杜正勝梁棟材 (中央研究院院士)梁思永梁思成梅貽琦楊忠道楊念祖楊國樞楊祥發楊秋忠楊聯陞楊鍾健楊泮池樊畿殷宏章毛河光江安世汤用彤汪敬熙沈呂九沈元壤沈申甫沈正韻洪明奇淩鴻勛潘貫朱家驊朱國瑞朱經武朱雲漢朱棣文朱汝瑾朱敬一朱時宜易家训方復方豪方懷時施敏日本数学物理曹安邦曹永和曾志朗曾永義 扩展索引 (291 更多) »

嚴耕望

嚴耕望(),字歸田,安徽省桐城縣人。歷史學家,專治中國中古政治制度和歷史地理,以治學方法嚴謹聞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嚴耕望 · 查看更多 »

劉大中

劉大中(Liu Ta-chung,),原籍江苏武进,生于北京,中华民国及美国经济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劉大中 · 查看更多 »

劉太平

劉太平(),数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劉太平 · 查看更多 »

劉廣京

劉廣京(Kwang-Ching Liu,),中央研究院院士,經濟史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劉廣京 · 查看更多 »

劉兆漢

劉兆漢(),湖南衡陽人,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美國布朗大學電機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2012年獲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曾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電機與電腦工程學系教授。為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及東元電機董事長劉兆凱的胞兄。.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劉兆漢 · 查看更多 »

劉立方

劉立方(),出身台灣的美籍華裔海洋學家,研究海嘯、計算流體力學的專家,以發展COMCOT模式(Corn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 model)及COBRAS模式(COnstraint-Based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model)聞名於海洋工程界及水利工程界,曾擔任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研究所主任,現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行政副校長(2016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5年)、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16年)、美國康乃爾大學1912級工學講座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劉立方 · 查看更多 »

劉紹臣

劉紹臣(),台灣大氣科學家,現擔任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並曾任該中心主任,並且是第29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劉紹臣 · 查看更多 »

劉翠溶

劉翠溶(Ts'ui-jung Liu,),中華民國歷史學者,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術專長為經濟史、歷史人口、環境史。曾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並在1996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於2003/10-2010/1擔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9年,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陳亭妃在立法院質詢劉翠溶,干預學術自由,要求中央研究院研究美國牛肉染病基因的問題;當場劉翠溶回答不出,陳亭妃便拍桌怒吼“你出去”,當眾受辱的劉翠溶哽咽下質詢台。 2015年3月,劉翠溶被詐騙集團騙光帳戶內新臺幣2000多萬元;2015年5月21日,擔任詐騙集團車手的夫妻在台南市被逮捕。.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劉翠溶 · 查看更多 »

劉炯朗

劉炯朗(),生於廣東省廣州市,台湾資訊學者,曾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伊利諾大學任教,並曾擔任過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助理副校長職務,2000年時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2002年間,放棄美國籍而返臺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現為集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李國鼎科技講座教授與國立清華大學蒙民偉榮譽講座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劉炯朗 · 查看更多 »

劉遵義

劉遵義(Lawrence Lau,),香港經濟學家,生於中國貴州遵義,籍貫廣東潮阳,後移居香港。劉遵義的母親-于-志賢是已故中華民國監察院院長于右任姪女,妻子是香港已故歌手張國榮的外甥女麥嘉軒。他自2004年7月1日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至2010年6月,並於2009年1月21日起出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他也是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2010年7月1日,剛卸任中大校長的劉遵義,即就任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轄下的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他也是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刘遵义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会主席。.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劉遵義 · 查看更多 »

卞學鐄

卞學鐄(Theodore Hsueh-Huang Pian,),生於天津,航空航天學專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榮休教授。天津八大家乡祠卞家第八代後人,卞家祖籍常州,清初迁天津。與其妻趙如蘭同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趙如蘭為中國語言學家趙元任之長女。.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卞學鐄 · 查看更多 »

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華人界諾貝爾獎得主列表,列举了不同意义上的華人,海外華人,在中國出生者或持有/曾經持有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华人沃尔夫奖得主列表

華人沃爾夫獎得主列表,列举了不同意义上的華人、海外華人、中国人或在中國出生者的沃尔夫奖得主列表。 沃尔夫奖是以色列工业家、化学家、慈善家沃尔夫设立的,于1978年首次颁发,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沃尔夫奖颁发给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农业和艺术领域,分别称作“沃尔夫数学奖”,“沃尔夫物理学奖”,“沃尔夫化学奖”,“沃尔夫医学奖”,“沃尔夫农业奖”和“沃尔夫艺术奖”。沃尔夫奖有以色列“诺贝尔奖”之称。.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华人沃尔夫奖得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华罗庚

华罗庚()生于江苏金坛,卒于日本东京。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华罗庚 · 查看更多 »

卞趙如蘭

卞趙如蘭(Rulan Chao Pian,),東方語文與中國音樂博士,哈佛大學榮休教授 。趙元任和楊步偉之長女。與丈夫卞學鐄同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卞趙如蘭 · 查看更多 »

卓以和

卓以和(Alfred Yi Cho,),籍貫北平,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电器工程师,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技术的鼻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共同发明人,对Ⅲ-V族化合物半导体、金属和绝缘体的异质外延和人工结构的量子阱、超晶格及调制掺杂微结构材料系统地开展了大量先驱性的研究工作。.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卓以和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吳大峻

吳大峻(Tai-Tsun Wu),理论物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吳大峻 · 查看更多 »

吳妍華

吳妍華(),臺灣女性分子生物學家,嘉義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國立陽明大學、國立交通大學校長、代理校長,任期至2015年7月31日止。.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吳妍華 · 查看更多 »

吳京 (學者)

吳京(),江蘇鎮江人,1934年出生於南京,為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系學士(1956)、美國愛荷華大學流體力學工程博士(1964),是著名之海洋流體力學專家。 198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國立成功大學(1994-1996)、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1996-1998)等職務。2008年1月因壺腹癌病逝成大醫院。.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吳京 (學者) · 查看更多 »

吳仲義

吳仲義(),生於台灣台北市,台湾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现在中国大陆工作和生活,為“千人计划”研究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吳仲義 · 查看更多 »

吳玉山

吳玉山(),祖籍湖南,政治學學者。父吳俊才曾任國民黨文工會主任,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為極少數受李登輝信任的國民黨黨國大老之一。.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吳玉山 · 查看更多 »

吳稚暉

吳敬恆(),一名脁,字稚暉,以字行,原籍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出生於江蘇武進和无锡交界處的雪堰橋。中華民國開國元老、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隨國民革命却不入公家。1947年,在原籍江蘇省武進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吳稚暉工書法,著作有《荒古原人史》、《天演圖解》、《上下古今談》、《朏盦客座談話》等。.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吳稚暉 · 查看更多 »

吳茂昆

吳茂昆,臺灣花蓮縣玉里鎮人,超導物理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校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與教育部長等職。因其突破性的高溫超導體研究,曾獲得中華民國總統科學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傑出貢獻獎和馬蒂亞斯獎。.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吳茂昆 · 查看更多 »

吳成文

吳成文,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附中、臺灣大學醫學系,1969年獲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當選第15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台北醫學大學董事、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所長、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專長為生物物理、分子生物、生物化學、生物醫學等。.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吳成文 · 查看更多 »

吴健雄

吴健雄(Chien-Shiung Wu;),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在核物理学领域卓有贡献。在曼哈顿计划中,她参与研究了如何利用气体扩散法分离铀的两种同位素,铀-235与铀-238。其最著名的一项工作是利用实验方法验证宇称不守恒。这项工作令其同事李政道与杨振宁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令其本人获授1978年首次颁发的沃尔夫物理学奖。吴健雄在实验物理学方面的造诣常令人将她与居里夫人相提并论。她常被人称作是“中國的居里夫人”、“物理研究的第一女士”、“核子研究的女王”以及“世界最傑出女性實驗物理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吴健雄 · 查看更多 »

吴大猷

吴大猷,筆名洪道、學立,廣東省肇慶府治高要縣人,生於番禺縣,中華民國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第6任院长。有「中國物理學之父」之稱.1929年,吴大猷畢業於南開大學,獲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乙種研究補助金,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習,1933年得文學碩士,翌年獲哲學博士。杨振宁和李政道是他的学生。 ,財團法人吳大猷學術基金會.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吴大猷 · 查看更多 »

吴有训

吴有训(),字正之,江西省高安市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吴有训 · 查看更多 »

夏志清

夏志清(),江蘇吳縣人,生於上海浦東,中國文學評論家,教授。 夏之父為銀行職員,夏於1942年自滬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時,已大量閱讀了中國文學名著。1946年9月隨長兄夏濟安至北京大學擔任助教,醉心於西歐古典文學,因研究威廉·布莱克檔案(William Blake Archive)論文脫穎而出,取得留美獎學金至耶魯大學攻讀英文碩士、博士。 在紐約州立學院任教時,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又稱洛氏基金會)贊助,完成《中國現代小說史》一書,也奠定他學者評論家的地位。1961年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幾年後接任翻譯家王際真(Chi-Chen Wang, 1899-2001)之教席。2006年7月,當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是該院成立以來當選時最高齡的院士,夏志清表示「好像在作新娘子」。 夏濟安是其親兄。.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夏志清 · 查看更多 »

大學

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現代的大學通常包括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下設不同學院及學系,以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大學 · 查看更多 »

姚從吾

姚从吾(),學名士鳌,字占卿,河南襄城县人。中国历史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姚從吾 · 查看更多 »

姚鴻澤

姚鴻澤(),美國华裔數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姚鴻澤 · 查看更多 »

姚期智

姚期智(),中国计算机科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他目前是北京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榮譽講座,以及國立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姚期智 · 查看更多 »

姜立夫

姜立夫(),譜名培珦,學名蔣佐,字立夫,以字行,浙江平陽人,中國數學家。他的主要研究範疇為圓素幾何與矩陣理論。學生有江澤涵、陳省身、劉晉年、孫本旺和申又棖等。.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姜立夫 · 查看更多 »

孟懷縈

孟懷縈(Teresa H. Meng,),籍貫四川巴縣(今重慶市巴南區),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IEEE Fellow,史丹佛大學電機系終身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創銳訊(Atheros Communications)通訊公司創辦人,以領導分散式無線網路技術發展而最為知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孟懷縈 · 查看更多 »

孔祥重

孔祥重(),電腦科學家。他的研究主要著重在人工智慧跟網路安全,但是興趣廣泛,包括計算複雜度、資料庫理論、VLSI 設計、并行计算以及機器學習。.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孔祥重 · 查看更多 »

宋瑞樓

宋瑞樓(),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廳樹杞林支廳樹杞林區(今新竹縣竹東鎮),台灣客家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師、教授、名譽教授、內科部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醫學會理事長、衛生署肝炎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和信醫院院長等職務,因其對B型肝炎、疫苗接種、內視鏡的研究與突破,被譽為台灣的肝病之父、台灣的消化系內視鏡之父。 他從研究中證實肝炎病毒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因,將台灣肝炎的研究推向國際舞台。於1980年代推動台灣政府全面地為新生兒和國小學童接種B型肝炎疫苗(使台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全面施打B肝疫苗的國家),而使台灣的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發生率大幅下降,從原本五分之一人口感染率、自母體垂直感染每年約四萬名的肝炎新生兒降低到現今的每年僅數千名。 宋瑞樓院士雖已年高九十歲高齡,但仍以教授的身份於各個醫院和醫學院指導,20世紀近半以來,台灣的消化系統醫師大部份都受過他的教導與影響。.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宋瑞樓 · 查看更多 »

宋文薰

宋文薰(),台灣考古學家,新竹縣竹東鎮人,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名譽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宋文薰 · 查看更多 »

屈萬里

屈萬里(),字翼鵬。筆名鵬、尺蠖、翼、屈軼、書傭、翼鵬等,山東省魚臺縣人,中華民國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專長為《詩經》、《尚書》等上古典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屈萬里 · 查看更多 »

崔琦

崔琦(),生於中國河南省寶豐縣,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崔琦 · 查看更多 »

工程科學

工程科学可以指:.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工程科學 · 查看更多 »

丁邦新

丁邦新(),江蘇省如皋縣人,中華民國語言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丁邦新 · 查看更多 »

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 C. C. Ting,),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安娜堡,山东省日照市人,擁有美國及中華民國國籍,為臺裔美國人,物理学家,中央研究院、美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發現一種新的次原子粒子,並把那種新粒子命名為“J粒子”。.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丁肇中 · 查看更多 »

严济慈

严济慈()(亦有紀錄描述出生日為1900年12月4日),乳名朱銀,譜名澤榮,學名寓慈、濟慈,字華庭、慕光,號子祥、--佛、岸佛。浙江省东阳縣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严济慈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两院院士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两院院士制度是指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一系列相关的制度。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方面拥有崇高地位,所以常合称为“两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样因为学术称号的荣誉,常合称为「两院院士」,或直接简称为「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院院士制度 · 查看更多 »

中央廣播電臺

中央廣播電臺,簡稱央廣,為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廣播電臺,也是中華民國唯一提供國際廣播服務的公共媒體機構,以中文(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粵語)、英語、日語等13種語言代表中華民國對全球廣播。其於1928年由時任監察院副院長陳果夫籌款成立,與中國廣播公司系出同源,並開創了華人廣播史上首次「現場直播連線」的先河;遷至臺灣後,逐漸轉型為專責對中國大陸、國際社會廣播的國家公共媒體,依據法定任務及營運方針,央廣在屬性及定位上配合政府政策,宣揚臺灣自由、民主、人權、多元文化等核心價值,以追求、捍衛中華民國國家利益為依歸,代表國家向國際發聲,同時促進兩岸和平、加速中國大陸的民主化進程。.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央廣播電臺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央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于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由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选举产生。.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生於日本愛媛縣的日裔美國公民,專業為电子工程學家,商業用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激光二極管的發明者,世稱「藍光之父」。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愛媛大學客座教授。文化勳章獲得者。文化功勞者。 2014年,中村凭借「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帶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与赤崎勇、天野浩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晉身繼南部陽一郎之後的第2位美國籍日裔諾貝爾獎得主。 中村是日本唯一同時擁有諾貝爾獎、富蘭克林獎章、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這5大榮譽的科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村修二 · 查看更多 »

布列亞河

布列亞河(Бурея́),中國古稱牛满江,是今俄羅斯境内的一条河流,屬於黑龍江的南行支流,河道全長623公里,流域面積70,000平方公里,平均流量每秒940立方米,最高流量每秒18,100立方米。布列亞河畔沒有城市。.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布列亞河 · 查看更多 »

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 Yau,),美籍华裔数学家,曾獲數學界最高榮譽菲尔兹奖及沃爾夫數學獎,自小在香港長大並完成本科,後入籍美國。目前担任哈佛大學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丘成桐 · 查看更多 »

于宗先

于宗先(),山東平度人,經濟學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于宗先 · 查看更多 »

于靖

于靖(),耶魯大學數學博士,国家理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于靖 · 查看更多 »

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humanities),又譯人文學,是以觀察、分析及理性批判來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人类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歷史、語言学等)和知识的总称。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关于这个词的注解有很多,宋代程颐《伊川易传》对此的解释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见《伊川易传》卷二)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文概念是指人的各种属性。 到了近代,人文这个词被用来翻译“Humanism”,也就是人文主义,这个词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在超越和反对中世纪欧洲宗教传统的过程中,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学习典范,以此回归世俗。这些人就被称为“人文学者”,到19世纪的欧洲又有所谓的人文学科,20世纪英美的大学裡面也开始出现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意思不是说人文的东西用一种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而是说对于人的各方面的一种求知、对于人的知识的一种探讨。 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和西方的影响下,对于人文、人文主义和人文学科这几个紧密相关的词汇内涵的理解经历了很多变化。.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人文学科 · 查看更多 »

任之恭

任之恭()是一位中国物理学家。任之恭提供了电离层存在的最早的实验证据之一。他对于氢原子电离能谱的理论计算,在量子力学的早期发展中也有重要意义。他长期执教于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在物理学、电机工程等领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任之恭 · 查看更多 »

廖一久

廖一久(),臺灣台中縣人,出生於日本東京。台灣水產養殖學者,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廖一久 · 查看更多 »

廖俊智

廖俊智(James C. Liao,),台灣化學家,生於高雄市。2014年獲選為第30屆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2015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6年經總統核定為中央研究院第8任院長,2016年6月21日返臺履新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廖俊智 · 查看更多 »

伊林 (物理學家)

伊林(),台灣物理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是研究電漿的專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伊林 (物理學家) · 查看更多 »

伍焜玉

伍焜玉 (Kenneth K. Wu,),出生於臺灣高雄市,基礎、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的血液學專家,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1970 年代和 John Hoak 提出新的測量方法 Circulating platelet aggregate, CPA test (被稱為「伍氏方法」) A new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es in patients with arterial insufficiency.Wu KK, Hoak JC Lancet 2:924-926, 1974 伍焜玉就讀高雄中學時喜愛化學,被保送臺大化工系,但為了父親的願望,放棄保送參加聯考,考取臺大醫學院醫學系。.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伍焜玉 · 查看更多 »

张德慈

张德慈(),農業學家,環境學家,生物学家。植物遗传学大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张德慈 · 查看更多 »

张永山

张永山(Y.,),美籍华裔材料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合金热力学、物理冶金等。.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张永山 · 查看更多 »

張孝騫

張孝騫(Hsiao-Chien Chang,),字慎齋,湖南省善化縣南門外馬廠巷人,內科醫學家及醫學教育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孝騫 · 查看更多 »

張廣達

張廣達(),生於中國河北青縣,歷史學家與漢學家,專長為隋唐史、中亞史地及漢學。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廣達 · 查看更多 »

張俊彥

張俊彥(),電子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出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現為該校電子工程學系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俊彥 · 查看更多 »

張傳烱

張傳炯(),中華民國神經暨器官間傳導生理學以及藥理學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傳烱 · 查看更多 »

張元濟

張元濟(),中国出版家,字筱斋,號菊生,浙江嘉兴海鹽人,為宋朝張九成的裔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元濟 · 查看更多 »

張光直

張光直(),生於中華民國北平市,原籍新北市板橋。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亦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光直 · 查看更多 »

張玉法

張玉法(),中華民國的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玉法 · 查看更多 »

張灝

张灏(),安徽省滁县人。中国当代历史学家,擅长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近代思想史。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硕士。196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史华慈。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任教30年(1968年—1998年),其后担任香港科技大学教授(1998-2004)。.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灝 · 查看更多 »

張美惠

張美惠(),臺灣小兒科醫師及醫學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專長以兒童肝癌著稱。.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美惠 · 查看更多 »

張文昌

張文昌可以指:.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文昌 · 查看更多 »

張懋中

張懋中()台灣南投竹山人,电子工程師、大學教授,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於2015年8月1日起擔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張懋中1990年於美國洛克威爾科學中心(Rockwell Science Center)高速電子實驗室與研究團隊完成異質結構雙極性高速電晶體(HBT)與其積體電路的研究與開發,成功量產後成為手機必備發射器元件,其研發砷化鎵功率放大器製成的手機信號發射器已超過100億台,成為舉世智慧型手機的首選,對產業界及學術界帶來跨時代貢獻。 張懋中對高速半導體元件和高頻無線及混合信號電路在通信、雷達、聯結、攝像等系統的研究及開發貢獻卓著,在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領域是首屈一指的權威代表。.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懋中 · 查看更多 »

張景鉞

張景鉞(),字峴儕,植物學家,江蘇武進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張景鉞 · 查看更多 »

彭汪嘉康

彭汪嘉康(Jacqueline Whang-Peng,),台湾医学家,曾任美國衛生研究院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生醫所生醫所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組主任,現任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獲選為第十五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並在民國86年成立「台灣癌症基金會」,擔任副董事長,在台灣推動「天天5蔬果」、「蔬果彩虹5、7、9」等抗癌觀念,有「台灣癌症之母」之稱,是首次獲得美國的女性。.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彭汪嘉康 · 查看更多 »

彭明聰

彭明聰(),出生於日治臺灣臺南廳鳳山支廳,臺灣医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時也是臺灣民主運動與臺灣獨立運動推動者彭明敏的堂兄。.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彭明聰 · 查看更多 »

彭旭明

彭旭明(),生於台灣新竹縣,化學家,台灣大學教授、中研院數理科學組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無機化學、結晶學、奈米科學。.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彭旭明 · 查看更多 »

何大安

何大安(),出生於福建廈門,台湾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何大安 · 查看更多 »

何大一

何大一(),生於台灣臺中市,祖籍江西省新余市,美籍华裔科学家,是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何大一 · 查看更多 »

何丙郁

何丙郁(Ho Peng-Yoke,),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主持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国科学技术史》)项目的重要研究成员和作者。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十七屆(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逝世於澳洲。.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何丙郁 · 查看更多 »

何廉

何廉(Franklin Ho,),字粹廉,湖南邵阳人,中国經濟學家及教育家。他是南开大学的首任经济系主任,使南开的经济系在中国大学经济系中名列前茅,后来行使了南开大学的部分校长职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他还曾在国民政府担任顾问职务,只是后来被政客们所排挤出来。.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何廉 · 查看更多 »

何炳棣

何炳棣(),浙江金華人,出生于天津,旅美華裔史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何炳棣 · 查看更多 »

何文壽

何文壽(),臺北縣萬里鄉(今新北市萬里區)人,美国华人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何文壽 · 查看更多 »

何曼德

何曼德(Monto Ho,),生於中華民國四川省重慶市,籍貫中國湖南,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生物學者,專長為為微生物學、病毒學、感染症及抗生素抗藥性,為干擾素專家,中研院第12屆院士。父親為中華民國外交官何鳳山。.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何曼德 · 查看更多 »

余嘉錫

余嘉錫(),字季豫,號狷庵,狷翁,湖南常德縣(今常德鼎城區長茅嶺鄉)人。父-余-嵩慶是清光緒二年(1876年)進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余嘉錫 · 查看更多 »

余英時

--英時(),天津人,祖籍安徽潛山,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會院士,引領中華民國思想史研究數十年,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美國,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首屆唐獎「漢學獎」得主。 余的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是一位「追求純粹的學人」,以史學家的敏銳透射現實,儘管「一生禍盡文字出」,他仍堅守傳統知識份子一種「單純的倔強」。他自稱對政治僅只「遙遠的興趣」,但時常發文評論時政、文化,積極聲援兩岸民主運動及中國人權,包括香港、台灣的公民抗命,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將「很快」垮台。 唐獎的頒獎理由形容余氏「深入探究中國歷史、思想、政治與文化,以現代知識人的身份從事中國思想傳統的詮釋工作,闡發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論述宏闊、見解深刻,學界久已推為海內外治中國思想、文化史之泰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傳統學者治史之宗旨,余先生以其研究撰述與人生實踐,對此語做了最佳的現代詮釋。.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余英時 · 查看更多 »

余淑美

余淑美(),台灣女性分子生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現擔任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她以研究水稻基因而聞名,在台灣學界有「水稻教母」之譽。.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余淑美 · 查看更多 »

徐立之

徐立之,OC(Tsui Lap-chee,),加拿大華裔分子遺傳學家。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及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哲學博士(生物學),於2002年9月至2014年3月間擔任香港大學校長。現任港科院院長、香港科技園董事、珠海學院校董、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長,同時為上市公司培力控股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徐立之 · 查看更多 »

徐遐生

徐遐生(Frank Hsia-San Shu,),籍貫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美籍華人天文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其父親為徐賢修,父子皆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徐遐生 · 查看更多 »

侯德榜

侯德榜(),又名侯启荣,字致本,化工专家,福建省侯官縣風尾坡村人。“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发明者,著有《制碱》。与永利碱业创始人范旭东同为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先驱。.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侯德榜 · 查看更多 »

國共內戰

#重定向 国共内战.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國共內戰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刁錦寰

刁錦寰(George C. Tiao,),統計學家,今主要執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並經常訪問、協助各地與統計學相關的學術發展,擔任客座教授。 刁為第11屆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刁錦寰獲美國統計學會頒發「S.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刁錦寰 · 查看更多 »

周仁

周仁,字子兢,江苏省江宁县人。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曾参与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的筹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數理科學組)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周仁 · 查看更多 »

周元燊

周元燊(),出生於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中華民國統計學者。同時也是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周元燊 · 查看更多 »

周美吟

周美吟(),出身臺灣臺北三重,台湾物理學家。她以纳米材料發展為主要研究領域。.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周美吟 · 查看更多 »

周芷

周芷(Louise T. Chow,),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成長於臺灣,中華民國旅美分子生物學家。現為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周芷 · 查看更多 »

周法高

周法高(),字子範,中国语言学家,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妻王绵,为师王伯沆之女。.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周法高 · 查看更多 »

周昌弘

周昌弘(),台灣植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植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所長。199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20屆生命科學組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周昌弘 · 查看更多 »

周文德

周文德(Ven Te Chow,),美籍华裔水文学家、水利工程师和教育家,1919年出生于中国杭州,1981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去世。其学术成就对整个世界对水资源的理解和重要性的认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周文德 · 查看更多 »

傅斯年

傅斯年(),字孟真,山東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先祖傅以渐生于山东聊城,是清兵入關以後的首任状元。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運動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創辦者。曾任國立北京大學代理校长、國立臺灣大學校長。他提出“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之原則影响深远。 傅斯年為人性格耿直,嫉惡如仇,而且文章見解深入,眼光銳利獨到,即使在抗日戰爭期間踏入政壇,成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仍不改其志,甚至在任內搜集證據,在1944年以「美金公债案」公開炮轟當時的「皇親國戚」孔祥熙,將孔趕下台;後於1947年的「搶購黃金風潮」中,炮轟時任行政院長,有發國難財之嫌的宋子文,再將宋趕下台,時人稱其為「傅大炮」。 縱觀傅斯年一生,儘管對國民黨時有批評,但他並沒有像聞一多等文人般,受到國民黨的政治逼害,究其原因可能是他仍然懷有「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傳統思想。即使傅斯年曾將孔宋兩位「皇親國戚」趕下台,但他的文章很少以推翻國民政府的統治為目標。另一方面,傅斯年崇高的學術地位,深厚的愛國熱情,以及旗幟鮮明的反共反俄色彩,亦令他贏得蔣介石的信任。因此將傅斯年其人比喻為民國時期的魏徵,亦相當符合他的形象。.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傅斯年 · 查看更多 »

冯友兰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县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他还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冯友兰 · 查看更多 »

冯元桢

冯元桢(),江苏武进人,生物工程学家、生物力学家,生物力学的创始人,生物医学工程的奠基人。被称为“生物工程之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冯元桢 · 查看更多 »

全漢昇

全漢昇教授(Han-Sheng Chuan,),廣東順德人。中國歷史學家,專長研究中國經濟史。2001年11月29日於台北逝世,享年九十。.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全漢昇 · 查看更多 »

勞榦

勞榦(Kan Lao,),字贞一,生於陕西省商县,籍貫湖南省长沙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历史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勞榦 · 查看更多 »

勞思光

勞思光(),原名勞榮瑋,號韋齋,筆名思光,湖南長沙人,當代重要華人哲學家及教育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勞思光 · 查看更多 »

石守謙

石守謙(),藝術史研究者,曾任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院長。現在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2012年當選為第29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石守謙 · 查看更多 »

石璋如

石璋如(Chang-Ju Shih,),歷史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石璋如 · 查看更多 »

王士元

王士元(William S.-Y. Wang,),出生于上海,中国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士元 · 查看更多 »

王家楫

王家楫(),乳名德璋,号仲济。生物学家。中国生物学的重要开拓者。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轮虫学的开创人。江苏奉贤(今上海奉贤)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家楫 · 查看更多 »

王寬

#重定向 王宽.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寬 · 查看更多 »

王寵惠

王寵惠(),字亮疇,廣東東莞人,生於香港。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家、法学家。历任外交总长、司法总长、國務總理、代理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第一任司法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等职务。.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寵惠 · 查看更多 »

王世中

王世中(),福建省閩侯縣人,土壤學學者,第三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世中 · 查看更多 »

王世杰

--可以指:.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世杰 · 查看更多 »

王世杰 (中華民國政治家)

#重定向 王世杰 (中華民國).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世杰 (中華民國政治家) · 查看更多 »

王康隆

王康隆(Kang Lung Wang,),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是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客座教授。王康隆1964在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取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後,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並於1966年和1970年分別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2017年,由王康隆與爾灣加州大學副教授夏晶領導的研究團隊,按照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提出的實驗計畫,首次確鑿發現馬約拉納准粒子的存在。他認為該準粒子與其叫做天使粒子,不如叫做太極粒子更貼切。.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康隆 · 查看更多 »

王佑曾

王佑曾(Eugene Wong,),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佑曾 · 查看更多 »

王德威

王德威 (),比較文學及文學評論學者,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長江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年至2004年间曾任哥伦比亚大学丁龙讲座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德威 · 查看更多 »

王兆振

王兆振(),電子物理學家,1936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 (上海) 電機系,隨後留學美國,1938年獲得哈佛大學電子物理碩士學位,1940年獲得科學博士學位。1940年至1945年擔任RCA及西屋電子公司微波電子研究工程師,隨後歷任史拜禮公司電子首席研究員、電子光學研究部主任、布魯克林理工學院(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的前身)兼任教授,1957年至1973年擔任康乃爾大學講座教授,1973年至1978年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首任董事長及院長。晚年居於美國馬里蘭州查維蔡斯。 他的專長為應用物理學、工程科學、物理,曾經於1957年獲選為IEEE Fellow,1960年至1961年獲選為康乃爾大學Victor Emmanuel 卓越教授,1961年獲選為AAAS Fellow,同年獲得「長島七學院聯合會成就獎」,1962年獲得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大紐約區分會成就獎,1968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兆振 · 查看更多 »

王倬

王倬(James C. Wang,),出生於中華民國江蘇省,生物化學家,曾經當選1982年中央研究院院士與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6年至1987年間的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所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倬 · 查看更多 »

王瑞駪

王瑞駪(Jui Hsin Wang,),化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瑞駪 · 查看更多 »

王瑜

王瑜可以指:.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瑜 · 查看更多 »

王瑜 (科學家)

王瑜(),臺灣女性化學家,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瑜 (科學家) · 查看更多 »

王赓武

王赓武(),中国历史学家及教育家,研究現代中國史、國族主義、海外華人、華人移民的權威。 做為海外华人研究的主要奠基开拓者,王赓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具有影响力。 在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王赓武認為中國天下观念更有包容性,中国版图的问题、主权的问题非常复杂,為避免狭隘民族的概念及政策的問題,主張古代中国向来有的天下观,與民族国家的概念是矛盾的,但可以和理想的国家之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秩序結合。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曾半开玩笑地说,王赓武可以当好中国总理。.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赓武 · 查看更多 »

王陸海

王陸海(),台湾分子生物學家和腫瘤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陸海 · 查看更多 »

王正中 (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正中(),藥理學與寄生蟲學權威,中央研究院院士(第19屆生命科學組),院士會議,中央研究院。.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正中 (中央研究院院士) · 查看更多 »

王永雄

王永雄(),美国华裔统计学家、计算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永雄 · 查看更多 »

王汎森

王汎森(),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人。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因時任院長翁啟惠辭職而短暫代理院長職務至任期結束。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長,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从事思想文化史、學術史以及史學史、東亞文化交流史的相關研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汎森 · 查看更多 »

王惠鈞

王惠鈞(Andrew H.-J. Wang,),台湾生物化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講座。.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惠鈞 · 查看更多 »

王明珂

王明珂(),生於台灣高雄縣,籍貫湖北,歷史學者,專精於中國游牧民族史以及歷史人類學。2014年,成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王明珂 · 查看更多 »

社会科学

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種種现象。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社會科學起源於西元1930年出版的《社會科學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其內容包含了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犯罪學、生物學、地理學、醫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倫理學、藝術、社會工作學及法律學等與社會科學概論相關的一門學科。.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社会科学 · 查看更多 »

科学

科學(Science,Επιστήμη)是通過經驗實證的方法,對現象(原來指自然現象,現泛指包括社會現象等現象)進行歸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或随意解读)、能经得起检验的,而且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科学原仅指对自然现象之规律的探索与总结,但人文学科也被越来越多地冠以“科学”之名。 人们习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传统的自然科学主要有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和天文學。逻辑学和数学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是其它一切科学的论证基础和工具。 科学在认识自然的不同层面上设法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科学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故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偏差的纠正史。因此“科学”本身要求对理论要保持一定的怀疑性,因此它绝不是“正确”的同义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科学 · 查看更多 »

秉志

秉志(),动物学家。原名翟秉志,字農山,别号际潜。满族,翟佳氏。祖籍吉林,河南開封府駐防正藍旗滿洲旗籍舉人。中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参与发起组织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刊行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杂志。 秉志,字農山,行三,年二十歲,河南開封府駐防旗籍,癸卯科舉人,預備科,習英文,前在本省高等學堂肄業,曾祖 集成,祖 萬順,父 海林。.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秉志 · 查看更多 »

童第周

童第周(),字蔚蓀,浙江省鄞縣人,著名胚胎學家,因在克隆技術上的貢獻而聞名。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后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第周出生于大清浙江鄞縣(今属宁波鄞州)一个农民家庭。17岁时以插班生考试录取者中最后一名身份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就读,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随后入上海复旦大学就读,于1924年获心理学学位。1927年入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担任蔡翘教授的助教。之后又于1930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1934年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 1930—1934年,童第周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布拉舍(A. Brachet)实验室开始了胚胎学的研究工作。他在棕蛙(Rana fusca)卵子受精面与对称面的关系的研究中,证明了对称面不完全决定于受精面,而决定于卵子内部的两侧对称结构状态。同期,还完成了海鞘早期发育的研究。 1963年,他將雄性鯉魚的DNA放入雌性鯉魚的卵子內,成為首位成功將鯉魚克隆的科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童第周 · 查看更多 »

竺可桢

可桢(Chu Kochen)(),字藕舫,又名紹榮、烈祖、兆熊,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人(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竺可桢 · 查看更多 »

管中閔

管中閔(),中華民國經濟學者,籍貫安徽省懷寧,生於臺北市。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曾為候任國立臺灣大學校長。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文化大學畢業、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專長領域為計量經濟學,2002年获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國民黨黨員,2012年入閣,先後擔任政务委员、经建会主委及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2015年2月卸任政府公職。 2018年1月5日,遴選成為國立台灣大學校長,直至同年4月29日,中華民國教育部認定遴選過程有違法兼職獨董、資訊揭露不全等爭議,造成遴選不公而不聘任,並要求台大遴選會重選,引起爭議。.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管中閔 · 查看更多 »

简悦威

悦威(Yuet-Wai Kan,),香港出生的美籍华裔医学家、血液学家,首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荣休教授,曾担任主席。 简悦威是提出「限制性内切酶片断多态性跟踪人类基因变异」的第一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简悦威 · 查看更多 »

羅宗洛

羅宗洛(),譜名啟元,字澗東,植物生理學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一,浙江省黃巖縣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羅宗洛 · 查看更多 »

羅銅壁

羅銅壁(),台灣化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南投埔里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羅銅壁 · 查看更多 »

羅聞全

羅聞全(Andrew Wen-Chuan Lo,),美籍华裔经济学家,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的Charles E. and Susan T. Harris经济学教授。 羅是财经和金融经济学领域的许多学术文章的作者。 他是AlphaSimplex集团的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羅聞全 · 查看更多 »

翁啟惠

翁啟惠(),出生臺灣嘉義,台湾化學家,專長生物化學、有機及合成化學。現任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員、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亦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4年在有關醣分子合成及醣蛋白的傑出研究獲得沃爾夫化學獎。 2006年擔任中央研究院第9任院長、2011年獲提名連任,2016年捲入浩鼎案請辭獲准,2017年1月士林地檢署依貪污罪起訴,目前仍在司法釐清階段。.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翁啟惠 · 查看更多 »

翁玉林

翁玉林(Yuk-ling Yung,),美籍華人大氣、行星科學家,現任教於加州理工學院地球與行星科學系。.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翁玉林 · 查看更多 »

翁文灝

翁文灝(),譜名存璋,字詠霓,又字永年,號君達,又號愨士。浙江省鄞縣石塘(今寧波市海曙區高橋鎮石塘村)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著名學者,輔仁大學教授,是中國最早期的地質學家之一。對中國地質學教育、礦產開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傑出貢獻。翁文灝曾以名學者之身份在國民政府內任事,在抗戰期間主管礦務資源與及生產。1948年更擔任行憲後首任行政院長。不過在任期間推出金圓券,引起金融混亂和惡性通脹,聲名大壞而下台。1948年12月被中共列为第12号战犯。1951年從歐洲回到中國大陸,後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71年病逝北京。.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翁文灝 · 查看更多 »

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包括所有對生物(微生物、動物、植物等)進行研究的科學領域,也包括對相關領域的考量,比如生物倫理學。儘管目前生物學仍然是生命科學的中心,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上的進展,使得生命科學正成爲一個專精化、多學科交叉的領域。 生命科學的某些子學科對特定類型的生物進行研究。比如動物學研究動物,植物學研究植物。也有一些生命科學的子學科研究生物體在某些方面的共性,比如解剖學和遺傳學。另外,像生物工程這樣的學科則更專注於利用生物體研究出尖端技術。而生命科學的另一分支,神經科學則想要探明意識、思想、情感、记忆、语言等人类大脑的生化、基因以至演化上的本質。 生命科學對提高人類的生活品質有很大助益。目前,生命科學已在醫療、農業、保健、食品工業、製藥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 生命科學的不同研究領域之間有很大的重疊。.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生命科學 · 查看更多 »

田炳耕

炳耕(),浙江绍兴上虞人,美籍华裔电机工程专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田炳耕 · 查看更多 »

田長霖

長霖(Tien Chang-lin,),熱物理科學家,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第七任校長(1990年-1997年),也是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第一個亞裔校長,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香港創新科技委員會首位主席。與太太劉棣華育有一子二女。.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田長霖 · 查看更多 »

牟中原

牟中原(),台灣化學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教育部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部編本教科書》研發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牟中原 · 查看更多 »

盧致德

盧致德(Chih-Teh Loo,),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廣東省中山縣人,孫中山元配盧慕貞夫人為姑母,前行政院長孫科之表弟。1946年與朱啟鈐十女朱沅筠結為連理。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七屆(生命科學組)院士。北平協和醫學院學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盧致德 · 查看更多 »

芮逸夫

芮逸夫(),江苏溧阳人,中华民国人类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芮逸夫 · 查看更多 »

莊長恭

莊長恭(),字丕可。中國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中國現代有機化學的先行者和奠基人。曾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201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建立庄长恭研究所,以庄长恭先生命名以表纪念,研究内容侧重于有机化学。.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莊長恭 · 查看更多 »

選舉

選舉是一種正式的決策過程,由人們投票選出某個職位的出任人選、或適用於整個組織的過程。因此,选举的性质有别于其他选择方法,如比赛筛选、随机决定或市场决定。选举通常被定义为被管治者意愿的一种正式表达方式,这些表达的意愿会集合并转化为一种集体决策,用来决定谁可以管治,包括谁可以继续执政、谁应该下台、和谁应该取而代之。雖然沒有一套關於選舉之單一普世之國際標準,但確已形成一些共識,包括通過舉行自由、平等且定期之選舉來保證成人之普選權,不記名投票且免於脅迫之原則,一人一票之原則。選舉是一種民主過程,合資格選民擁有投票及選擇的權利,稱為選舉權。 奉行代议民主制的國家或地區,會通過選舉選出議會成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如總統、總理、首相)等,也會以此選出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員。依照功能的不同,代議民主制的選舉可分為國政選舉、地方選舉等兩大種類,前者指國家元首、國會議員等全國或中央政府層級的選舉,後者則指地方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的選舉。 除此之外,選舉也被广泛应用于許多私人組織或商業机构,由民间团体、學校以至公司,也会采用选举作为制定人事决策的手段。選舉是人民行使政治權力的重要方式,但如果投票難以操作、或者投票結果對國家或所屬團體之治理方式無法產生影響,那麽對民眾而言,選舉也就沒有多大意義。.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選舉 · 查看更多 »

鍾正明

鍾正明(),出生於台灣的美籍華人細胞生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教於美國南加州大學病理系。.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鍾正明 · 查看更多 »

菲尔兹奖

費尔兹奖(Fields Medal),正式名称为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個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發的獎項。每四年评选2-4名有卓越贡献且年龄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 奖项以加拿大數學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名字命名。菲爾兹筹备设立该奖,并在遗嘱中捐出47,000元给奖项基金。 費尔兹奖被认为是年轻数学家的最高荣誉,和阿贝尔奖均被称为為数学界的諾貝爾獎。奖金有15,000加拿大元,约合13,767美元。而阿贝尔奖的奖金有6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0万美元,更接近诺贝尔奖。.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菲尔兹奖 · 查看更多 »

萧公权

蕭公權(威氏拼音:Kung-chuan Hsiao,),原名笃平,字恭甫,自号迹园,笔名君衡、巴人、石漚,江西省泰和縣人,清光绪廿三年丁酉(1897年)十一月初六生于江西省南安縣(今大庾縣),1981年11月4日晨因胃病卒于美国西雅图其寓所。萧善政治学与社会史,学貫中西,于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康有为思想研究》等著作,遗著辑成《萧公权全集》,计九册。.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萧公权 · 查看更多 »

顧應昌

顧應昌(Anthony Y. C. Koo,),經濟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顧應昌 · 查看更多 »

顾颉刚

顾颉刚(),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顾颉刚 · 查看更多 »

袁家骝

袁家骝(Luke Chia-Liu Yuan,),中國物理学家。生于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祖父是袁世凯,父亲是袁克文,母親為袁克文外室花元春,祖母是袁世凯的三姨太朝鲜人金氏。袁家骝夫人是物理学家吳健雄。.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袁家骝 · 查看更多 »

袁貽瑾

袁貽瑾(I-Chin Yuan,),字懷如,湖北省咸寧縣馬橋鎮嚴洲村人,是中國公共衛生學的創始人之一。.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袁貽瑾 · 查看更多 »

饒毓泰

饒毓泰(),名儉如,字樹人,江西臨川鐘嶺人。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南開大學物理系的創始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饒毓泰 · 查看更多 »

馮又嫦

馮又嫦(Inez Fung,),美籍华裔气象学家,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兼任柏克萊大氣科學中心主任,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博士,美國科學基金董事局成員。 Category:英皇書院校友 Category: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馮又嫦 · 查看更多 »

許寶騄

許寶騄()字闲若,浙江省杭州府仁和縣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数学家,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科的开创者。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許寶騄 · 查看更多 »

許倬雲

許倬雲(Cho-yun Hsu,),生於中國福建廈門,祖籍江蘇無錫,歷史學家,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國籍,現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曾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的多所大学,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其代表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此外,他还积极介入公共政治, 对台湾社会的民主政治转型颇有贡献。他將中國歷史上的文官制度,以管理學的觀念,分析解釋,開了中國管理學研究的另一途徑。.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許倬雲 · 查看更多 »

马寅初

寅初()名元善,字寅初,以字行。族籍尚有争议,一说回族,一说汉族,浙江省紹興府嵊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汪仁泽「馬寅初.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马寅初 · 查看更多 »

詹裕農

詹裕农(),美国华人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理学及生化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詹裕農 · 查看更多 »

高錕

錕爵士(Sir Charles Kuen Kao,),出身上海的香港電機工程學家,200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揚「在光傳輸於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成就」。 籍貫江蘇省金山縣張堰鎮的書香門弟,祖父高吹萬是清末江南著名書畫家,父親高君湘律師是美國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博士。直至中學一年級,一家人住在上海法租界,1949年移民香港跳級讀中學四到七年級,獲香港大學錄取,但港大二戰後停辦電機工程學系,故高錕赴英國重讀高中、繼而本科、1965年獲帝國理工學院電機工程學博士。 1966年在美國電信企業ITT的英國標準電信實驗室任工程師時做出劃時代的實驗,證明用石英基玻璃纖維可長距離傳遞信息,打破玻璃纖維在早期只能短距離傳信的理論難題。1970年回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創系教授,1987年昇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諾貝爾獎委員會認定其獎項算在標準電信實驗室和香港中文大學名下。獲獎後自言「在香港就讀高中、也曾在中大執教鞭、當校長,並在這裏退休,在香港生活逾三十載,是個名副其實的香港人。」,有英国、美国双重国籍和香港永久居留权。國際媒體常稱「光纖通訊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高錕 · 查看更多 »

謝宇

谢宇(),男,江苏省镇江市人,华人社会学家,美国普林斯頓大學社会学系與普林斯頓國際與區域研究中心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近些年,他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实证的社会学研究,2009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1年担任该校“千人计划”讲座教授。同时还是上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荣誉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謝宇 · 查看更多 »

魏火曜

魏火曜(H.Y. Wei,),台灣醫學家,歷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附屬醫院院長、醫學院院長、教務長。1968年獲升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七屆(生命科學組)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魏火曜 · 查看更多 »

魏福全

魏福全(),臺灣屏東人,顯微重建整形外科專家,現為臺北長庚紀念醫院顯微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及中央研究院院士。曾經為2010年馬尼拉人質事件香港遊客中的幸存者易小玲進行手術。.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魏福全 · 查看更多 »

魯國鏞

魯國鏞(Fred Kwok-Yung Lo,),出生於中華民國南京市,美籍華人天文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魯國鏞 · 查看更多 »

许烺光

许烺光(Francis L. K. Hsu,),中華民國旅美學者,著名人类学家,为心理人类学創始人之一,1977至1978年间担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许烺光 · 查看更多 »

许靖华

许靖华(Kenneth Jinghwa Hsu,),中国地质学家、学者和作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许靖华 · 查看更多 »

鮑亦興

鮑亦興(Yi-Xing Bao,),理論及應用力學專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專長物理聲學、磁彈力學、土木工程學。.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鮑亦興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Nobelpriset i kemi)是诺贝尔奖的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從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 根據诺贝尔的遺囑,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诺贝尔化学奖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物理学奖

| title.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诺贝尔物理学奖 · 查看更多 »

谢家荣

谢家荣(),字季驊,江蘇省上海縣人(今上海市)。地质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九三学社会员,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1957年被劃爲右派分子,文革之初自盡。.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谢家荣 · 查看更多 »

費景漢

費景漢(John C. H. Fei,),中華民國北京人,經濟學專家,逝世於台北。.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費景漢 · 查看更多 »

賴明詔

賴明詔(Michael M. C. Lai,),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國立成功大學校長。專長為病毒學與分子生物學,被台灣學界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3年到2006年期間擔任中研院副院長。2007年2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擔任國立成功大學校長,現任國立成功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擔任成大校長期間,以親近學生形象和強調大學的人文精神而留下印象。曾於舉辦兼校長歡送會時,被藝術中心主任形容治校期間為文藝復興的成大。.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賴明詔 · 查看更多 »

賀曾樸

賀曾樸(Paul Tseng-Pu Ho,),臺灣天文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臺長,代表東亞席次而為ALMA天文台董事會成員之一。曾任中研院天文所所長、史密松天文台資深天文物理學家;專長領域是電波天文學、光譜學、恆星與行星的形成等。帶領臺灣和美國合作「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MA)」計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賀曾樸 · 查看更多 »

贝时璋

贝时璋(),生物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人。他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贝时璋 · 查看更多 »

黎念之

黎念之(Norman N. Li,),上海人,祖籍湖南湘潭,美籍华裔化学工程专家,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液体膜技术(liquid membrane technologies)的发明者。.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黎念之 · 查看更多 »

黃一農

黃一農(),出身金門的台湾歷史學者。他曾獲頒中央研究院院士頭銜,並長期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黃一農 · 查看更多 »

黃以靜

黃以靜(Flossie Wong-Staal,),美國華裔分子生物学家,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黃以靜 · 查看更多 »

黃彰健

黃彰健(Chang-Chien Hwang,),湖南省浏阳市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黃彰健 · 查看更多 »

黃周汝吉

黃周汝吉(Ru-Chih Chow Huang,),原籍台灣的美國科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黃周汝吉 · 查看更多 »

黃秉乾 (分子遺傳學家)

黃秉乾(,),美籍華裔分子遺傳學家,祖籍廣東、生於上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1986年當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秉乾的妻子黃周汝吉是分子生物學家和生物化學家,與丈夫一樣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黃秉乾 (分子遺傳學家) · 查看更多 »

黃鍔

黃鍔(),出生於湖北,台湾流体力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台積電講座教授、數據分析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黃鍔 · 查看更多 »

黃進興

黃進興(Chin-shing Huang,1950年-),筆名吳詠慧,台灣歷史學家,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2008年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兼任教授。研究專長為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文化史、中國史學理論,以孔廟研究著稱;又對中、西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特有興趣。碩士論文導師為陶晉生,赴美期間受業於史華慈、余英時等史學大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黃進興 · 查看更多 »

黄汲清

汲清(Te-Kan Huang,),字德淦,四川省仁寿县青岗场人,中国地质学家,第一届中研院院士,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任地质部石油局总工程师,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和陆相生油论,对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黄汲清 · 查看更多 »

龔煌城

城(),生於台灣雲林北港,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從事於漢藏語系的比較研究、上古漢語的構擬及對西夏語的研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龔煌城 · 查看更多 »

錢穆

錢穆(),原名恩鑅,字賓四,江蘇無錫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中學創校人。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严耕望所评选的「现代四大史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錢穆 · 查看更多 »

錢煦

錢煦(Shu Chien,),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科學家。今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惠特克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院(Whitaker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UCSD)任職院長,兼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生物医学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力行,《遠見雜誌》第001期,1986年7月號.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錢煦 · 查看更多 »

錢澤南

錢澤南(Robert Tjian,),美国生物化学家,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主席。钱氏以研究真核生物细胞遗传信息转录闻名。钱氏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錢澤南 · 查看更多 »

錢思亮

錢思亮(),字惠疇,生於河南省新野縣,祖籍浙江餘杭,化学家、教育家,美國伊利諾大學博士,曾擔任北大化學系主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第五任校長、輔仁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評議委員、院士、院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錢思亮 · 查看更多 »

茅以升

茅以升(),原名「茅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结构工程師,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科普工作者。.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茅以升 · 查看更多 »

胡佛

胡佛可以指:.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胡佛 · 查看更多 »

胡先骕

胡先骕,字步曾,號懺庵,江西省新建县人,植物学家、教育家、文化学者。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与钱崇澍等同为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生物学的开创人之一。 1920年代初,与梅光迪、吴宓、柳詒徵等发起成立綜合性人文学術刊物《学衡》,致力于维护中国文化,发展国学。对新青年派打倒中国文化、推崇西方文化的观点不以为然。 1950年代初,对于当时苏联流行的李森科获得性遗传理论,胡先骕在《植物分类学简编》一书中公开表示批评。与谈家桢等主张发展基于基因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胡先骕 · 查看更多 »

胡勝正

胡勝正(),生於臺灣宜蘭縣,經濟學者與政治人物,主要的學術專長涵蓋總體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經濟成長理論等方面,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胡勝正 · 查看更多 »

胡玲

胡玲(Evelyn Hu,),出生于美国,祖籍中国上海,女性微电子技术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数理科学组院士、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电机及电子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加州奈米系统机构(CNSI)的共同负责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胡玲 · 查看更多 »

胡適

胡適,原名嗣穈,行名洪骍,字希彊,后改名適,字適之,笔名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生于上海浦东川沙),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長、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私立南开大学校董会董事等職。胡适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紅學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主張少談主義,主張先疑後信,主張科學佐證,盡信書不如無書。.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胡適 · 查看更多 »

胡正明

胡正明(),北京出生的臺灣人,祖籍江蘇金壇,美籍華裔微电子學家,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原台積電技術執行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胡正明 · 查看更多 »

胡流源

胡流源(Savio L-Y Woo,),美籍華裔生物工程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胡流源 · 查看更多 »

郭宗德

郭宗德(),台灣植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植物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副所長、所長。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10屆生命科學組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郭宗德 · 查看更多 »

郭廷以

郭廷以(),字量宇,出生於河南舞陽,中国歷史學家,1949年前往台湾。他是中國近代史學及中國口述史學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共同創建者,並曾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郭廷以 · 查看更多 »

郭位

郭位(),生於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2008年5月14日上任香港城市大學現任校長,大學傑出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郭位 · 查看更多 »

郭沫若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四川省乐山县客家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观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郭沫若 · 查看更多 »

郭晓岚

郭晓岚 (Hsiao-Lan Kuo,), 美籍华裔气象学家,大气动力学的一代宗师,芝加哥气象学派的著名人物。.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郭晓岚 · 查看更多 »

赵忠尧

赵忠尧(),中国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和启蒙者。浙江绍兴诸暨人。其早期对γ射线散射中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的实验发现,在正电子、反物质的科学发现史上有重要意义。他在1930年成為歷史上首名捕捉正電子的人,其研究直接促成物理學家卡尔·戴维·安德森於193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安德森在晚年承認他的研究是建基在趙忠堯的基礎之上。.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赵忠尧 · 查看更多 »

赵元任

趙元任(Yuen Ren Chao, ),字宜仲,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今武進縣)人,生於天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哲學家、作曲家,被稱為漢語言學之父,中國科學社創始人之一。先後任敎於康乃爾大學、哈佛大學、清華大學、夏威夷大學、耶魯大學、密西根大學,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在柏克萊退休,先後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1946年)、加州大學(1962年)、俄亥俄州立大學(1970年)頒發榮譽博士學位,並擁有美國國籍。1982年病逝於美國麻省劍橋,享年89歲。他的六世祖趙翼是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進士。此外,亦為繼戈鯤化(Ge Kunhua)之後第二位於哈佛大學任教的華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赵元任 · 查看更多 »

薩本棟

薩本棟(),字亞棟,福建省閩縣人,祖籍山西代縣,電機工程學家及教育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薩本棟 · 查看更多 »

薩支唐

薩支唐(),美國華裔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微電子學研究。目前是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也是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薩支唐 · 查看更多 »

閻振興

閻振興(Chen-Hsing Yen,),字光夏,河南汝南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水利學家。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校長,在其任內,發生台大哲學系事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閻振興 · 查看更多 »

董作賓

董作賓(),原名作仁(入學後名),字彥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知名文史學者,在考古學、殷商史、文字學、書法及篆刻藝術等方面頗有貢獻。曾任福建私立協和大學、國立中州大學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1951年1至1955年8月,任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董作賓 · 查看更多 »

葉公杼

葉公杼(Lily Yeh Jan,),原籍台灣的美國華裔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舊金山加州大學教授,以完成鉀離子通道的分子選殖的工作而最為知名。曾師事於馬克斯·德爾布呂克。.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葉公杼 · 查看更多 »

葉玄

葉玄(),中華民國工程科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葉玄 · 查看更多 »

葉永烜

葉永烜(),德國籍華人天文學家,現在台灣國立中央大學任教。是原籍廣東梅縣的客家人,出生於南京,在澳門成長。現為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與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葉永烜 · 查看更多 »

葛守仁

葛守仁(Ernest S. Kuh,),美籍华裔电子学家,浙江嘉兴人,原伯克利加州大学工学院院长。.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葛守仁 · 查看更多 »

钱崇澍

钱崇澍,号雨农,浙江省海宁县人,植物学家,与胡先骕等同为中国近代植物学的主要奠基人。 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钱崇澍 · 查看更多 »

钱端升

钱端升(),字寿朋。生于上海。中国法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家。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第一任院长。中国现代政治学和比较宪法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钱端升 · 查看更多 »

钱永健

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美國華人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zh-cn: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zh-hk:聖地亞哥加利福尼亞大學;zh-tw: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钱永健 · 查看更多 »

蒲慕明

蒲慕明(),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生于南京,中國神经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ul Licht杰出生物学讲座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蒲慕明 · 查看更多 »

邢慕寰

邢慕寰(),湖北黄梅人,經濟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邢慕寰 · 查看更多 »

邵逸夫獎

邵逸夫獎(The Shaw Prize)由香港已故著名的影視製作人邵逸夫爵士於2002年11月創立,以表彰在科學學術研究上取得「對人類生活产生深遠影響」的成果的科學家。邵逸夫獎是一個重要的全球性的科學獎項,被稱為「東方諾貝爾獎」。.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邵逸夫獎 · 查看更多 »

邵逸夫獎得獎者列表

此列表写出了历届邵逸夫奖的得奖者。.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邵逸夫獎得獎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邓昌黎

鄧昌黎,物理学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福州市。.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邓昌黎 · 查看更多 »

蔡南海

蔡南海(Nam-Hai Chua,),新加坡植物分子生物学家,祖籍福建南安,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终身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蔡南海 · 查看更多 »

蔡作雍

蔡作雍(Chok-Yung Chai,),廣州人,台湾生理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蔡作雍 · 查看更多 »

蔡立慧

蔡立慧(),美籍华裔生物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蔡立慧 · 查看更多 »

蔡翹

蔡翹(Chiao Tsai,),字卓夫,乳名義忠,譜名綱正,廣東省揭陽縣仙美村人。中国著名生理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蔡翹 · 查看更多 »

蔣廷黻

蒋廷黻(威妥瑪拼音:Tsiang Ting-fu;拼音:Jiǎng Tíngfú;),中国历史学家、外交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蔣廷黻 · 查看更多 »

蔣復璁

蔣復璁(),字慰堂,中華民國學者、政治人物,浙江省海寧人,天主教徒。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曾公費到德國柏林大學進修圖書館學。曾任職國立北平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前身)、國立中央圖書館第一任館長,也是1965年在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重建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首任院長。與金庸有親戚關係,金庸稱其為“表哥”。曾為雲林縣天主教學校永年中學校訓題字:「博愛犧牲」。.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蔣復璁 · 查看更多 »

蔣碩傑

蔣碩傑(),湖北應城人,生于上海,傑出經濟學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蔣作賓之四子。 將新古典經濟學派與重貨幣學派的思潮帶進台灣經濟學界,曾與王作榮辯論經濟政策,成為著名的蔣王論戰。.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蔣碩傑 · 查看更多 »

蔣觀德

蔣觀德(),美籍华裔生物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蔣觀德 · 查看更多 »

鄧叔群

鄧叔群(),字子牧,幼從外祖母嚴氏姓,名嚴農蓀,微生物學家,福建閩縣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鄧叔群 · 查看更多 »

鄭天佐

鄭天佐(),物理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鄭天佐 · 查看更多 »

臧振華

臧振華() ,臺灣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臧振華 · 查看更多 »

金岳霖

金岳霖(),字龙荪,哲学家、逻辑学家。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浙江诸暨。.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金岳霖 · 查看更多 »

金芳蓉

金芳蓉(),英文全名Fan Rong K Chung Graham,在學術上則用Fan Chung,出生於臺灣高雄,臺裔數學家,工作主要在圖論。目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當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金芳蓉 · 查看更多 »

金耀基

金耀基(Ambrose Yeo-Chi King,),浙江天台縣人,中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金耀基 · 查看更多 »

蕭啟慶

蕭啟慶(),江蘇泰興人,台灣著名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其專長為遼、金,元史、蒙古史、中國近世社會史、中國軍事制度史。.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蕭啟慶 · 查看更多 »

苏步青

苏步青(),字雲亭,原名尚龍(訛作“尚良”),中国数学家、微分幾何學專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复旦大学校長、名誉校长。 出生于浙江平阳農家。专长微分几何,是中国近代数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49年,他担任浙江大学教务长。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到复旦大学任教。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1958年他筹建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任所长。1978年任复旦大学校长。1980年他创办《数学年刊》,任主编。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历任第二、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苏步青 · 查看更多 »

陳力俊

陳力俊(),臺灣材料科學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力俊 · 查看更多 »

陳垣崇

陳垣崇(),台湾医学家和发明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及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第三任所長(2001-2010)。他的許多醫學創新研究,已運用在臨床上,改善病人照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垣崇 · 查看更多 »

陳奇祿

陳奇祿(),臺灣人類學家,台南將軍人。中央研究院院士、吳三連獎基金會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奇祿 · 查看更多 »

陳定信

陳定信(),非博士出身的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定信,一路從醫師做到醫學院院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並於2005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他早年跟隨宋瑞樓教授研究,而發現台灣肝病的元凶是B型肝炎病毒,並發現B型肝炎病毒可由母親垂直傳染給新生兒,這是當時台灣B型肝炎最主要的傳染途徑。這些重大的研究成果,促使了大規模的台灣肝炎防治的計畫,讓台灣成為全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施打B型肝炎疫苗的地方。 2008年於台大醫院東址一樓大廳樹立倫理牆,教導後進為醫之道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定信 · 查看更多 »

陳建仁

陳建仁,(),生於臺灣高雄旗山,國際知名流行病學家,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第14任,無黨籍)、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人權委員會召集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人類遺傳學博士,並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婚後隨外省籍妻子羅鳳蘋成為天主教徒,聖名方濟各(Francis),並獲聖座冊封為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爵士與耶路撒冷聖墓騎士。歷任國立臺灣大學公衛所所長、流行病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公衛學院院長;學而優則仕,入公門擔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國科會主委、中研院副院長等職。 2015年11月16日,無黨派的陳建仁請辭中研院副院長職位,宣布與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搭檔參選中華民國第14屆正副總統,並於2016年1月16日當選,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天主教徒副總統,也是行憲後首位無黨籍副總統。.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建仁 · 查看更多 »

陳克恢

陳克恢(Ko-Kuei Chen,),字子振,美籍華裔藥理學家,江蘇省青浦縣人(今上海市青浦區)。幼年喪父,曾從舅父周壽南(中醫)學習四書五經。.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克恢 · 查看更多 »

陳達

陳達可以指:.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達 · 查看更多 »

陳鈴津

陳鈴津(Alice Lin-Tsing Yu),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醫學家,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微生物免疫博士。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中心副主任/醫學生物學組執行長,現任長庚醫院幹細胞與轉譯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其弟陳垣崇亦爲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鈴津 · 查看更多 »

陳良博

陳良博(), 台灣科學家,中央研究院第21屆生命科學組院士,專長在於細胞生物學。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退休榮譽教授,他是第一個獲得哈佛大學退休榮譽教授(Emeritus)頭銜的華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良博 · 查看更多 »

陳楨

陳楨(),字席山,中年後改字協三,動物遺傳學家,出生於江蘇邗江,改籍江西鉛山,1918年畢業於金陵大學,獲得農學士學位,隨後留校擔任育種學助教,1919年考取清華學校公費赴美留學,先在康乃爾大學農學系進修,1920年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動物學系學習,1921年獲得碩士學位後,跟隨著名遺傳學家摩爾根作研究。1922年回國擔任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名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1926年起擔任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27年任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1928年任中央大學教授。1929年至1937年擔任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38年至1946年擔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起復任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其間曾於1947年兼任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中國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續任於清華大學生物系。1952年清華大學生物系併入北京大學,他擔任合併後的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並兼任中國科學院動物標本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1953年起擔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室主任,1957年動物研究室改制為動物研究所,由他擔任所長。同年11月病逝於北京。 他長期投入於金魚遺傳與變異、動物行為學、生物學史等研究工作,是中國較早的現代生物學者及教育家,也是中國動物遺傳學的創始人。1948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楨 · 查看更多 »

陳榮捷

陳榮捷(Wing-tsit Chan,),廣東開平人。美籍華裔哲學家、朱子學專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榮捷 · 查看更多 »

陳永發

陳永發(),出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崇德(今桐乡市崇福镇)。中華民國歷史學者,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近代史研究所所長。2004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永發 · 查看更多 »

陳昭南 (中央研究院院士)

陳昭南(Chau-Nan Chen,),經濟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昭南 (中央研究院院士) · 查看更多 »

陳景虹

陳景虹(Jean Chen Shih,),腦神經化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南加州大學醫學院講座教授、傑出教授。以對人類腦神經的研究而最為知名,有「MAO基因之母」美譽。 陳景虹自國語實小、台北市立第一女中畢業。進入在當時人文薈萃的台灣大學農化系。1968年,取得河濱加州大學生化系、洛杉磯加州大學合作博士班博士。歷任南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兼生物組主任、腦神經化學講座教授、大學傑出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講座教授、傑出學者,美國國家科學院國際腦神經研究委員、副主席,美國華人生物科學學會(SCBA)會長,美國神經藥理心理學會會士,台灣中央研究院第24屆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陳景虹 · 查看更多 »

陶孟和

陶孟和(),原名履恭,字孟和,以字行,天津人,祖籍浙江紹興,社會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陶孟和 · 查看更多 »

陶晉生

陶晉生(),臺灣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專攻宋遼金元史。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臺大歷史系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美國亞歷桑那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現任中研院史語所通信研究員、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曾主持《食貨月刊》、《新史學》等歷史雜誌。指導學生有黃進興、黃寬重等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陶晉生 · 查看更多 »

陈垣

垣(),字援庵,广东新会棠下石头人。中国宗教史研究巨匠,歷任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燕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首任社長。與錢穆、呂思勉、陳寅恪並稱為嚴耕望所評選的「現代四大史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陈垣 · 查看更多 »

陈寅恪

陳寅恪(),字鹤寿(不常用),是一位籍貫江西省義寧州(今修水縣)、生於湖南長沙的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曾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亦為民初時期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其餘三人為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通曉二十餘種语言。其史學脫胎於乾嘉考據學,著有《柳如是別傳》、《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与钱穆、陈垣、吕思勉并称为严耕望所评选的“现代四大史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陈寅恪 · 查看更多 »

陈省身

省身(国语罗马字:Shiing-shen Chern,),號辛生,中國旅美数学家,微分几何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时是法国科学院、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陈省身是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之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曾长期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芝加哥大学数学教授。 陈省身于1982在伯克利主持创立了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并担任研究所的首任所长;该研究所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数学研究中心之一。为了纪念陈省身,国际数学联盟于2010年成立了“陈省身奖”,以表彰在数学界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个人、是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之一。.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陈省身 · 查看更多 »

IEEE榮譽獎章

IEEE荣誉奖章(英文:IEEE Medal of Honor),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IEEE)的最高荣誉,也是世界电气电子工程学界的最高奖励。.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IEEE榮譽獎章 · 查看更多 »

柳诒徵

柳詒徵(),字翼謀,亦字希兆,號知非,晚年號劬堂。學者,歷史學家、古典文學家、圖書館學家、書法家,中國近現代史學先驅,中國文化學的奠基人,現代儒學宗師。江蘇鎮江丹徒人。 柳詒徵,字翼謀,逢原子。光緒五年己卯十二月廿五日(西元1880年2月5日)卯時生,邑增生,宣統己酉科(1909年)優貢,候選教諭。歲貢生、候選訓導、例封修職郎姨丈子攸女。.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柳诒徵 · 查看更多 »

林南

林南(),华人社会学家,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社会学学会前副会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学者个人主页 >> 林南">.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林南 · 查看更多 »

林可勝

林可勝(Robert Kho-Seng Lim,),生於新加坡,祖籍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今漳州市龍海市海澄鎮),曾任中華民國衛生部部長、國防醫學院中將院長,被譽為中國生理學之父。他是最早為世界科學界推崇的中國科學家之一。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医学与生命科学方面的人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林可勝 · 查看更多 »

林同炎

林同炎(Tung-yen Lin 或 T. Y. Lin,),原名林同棪,美籍华裔结构工程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林同炎 · 查看更多 »

林同骅

林同骅(),美国华裔航空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工程力学家,预应力混凝土标准化开拓者。.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林同骅 · 查看更多 »

林家翹

林家翹(),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生於北京市,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林家翹 · 查看更多 »

林致平

林致平(),江蘇無錫人。1931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1937年獲英國倫敦大學航空工程博士學位。195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1年,林致平成為中興大學首任校長;1963年,轉任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所長。1961年於中興大學首創台灣第一個應用數學系。1964年受聘任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赴美。林校長育有二子,均獲博士學位。中興大學於校內資訊科學大樓設有「致平廳」紀念他。.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林致平 · 查看更多 »

林長壽

林長壽(),美國紐約大學數學博士,專長為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對於教改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林長壽 · 查看更多 »

林耕華

林耕華(),台灣光电专家,第22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原籍福建漳州東山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林耕華 · 查看更多 »

林毓生

林毓生(),生于沈阳,台湾思想家。曾任威斯康辛大学教授、第20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林毓生 · 查看更多 »

李卓皓

李卓皓(Choh Hao Li,),广东广州人,原籍广东番禺,生物学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卓皓 · 查看更多 »

李壬癸

李壬癸(),台湾語言學家,台灣南島語言學先驅、亦尊稱為「臺灣南島語言研究之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宜蘭出身的詔安客家人。YD digital & creative 毅達數位創意,,2009 總統科學獎(Presidential Science Prize)·表揚實錄,.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壬癸 · 查看更多 »

李太楓

李太楓(Typhoon Lee,),臺灣天文學家、地球化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原籍江蘇常熟。主要研究是和。.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太楓 · 查看更多 »

李宗恩 (醫學家)

#重定向 李宗恩.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宗恩 (醫學家) · 查看更多 »

李世昌

李世昌 (),1970年臺灣大專聯考甲組榜首,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取得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博士。是臺灣重要物理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李世昌和中山科學研究院荊溪暠共同成功研製出國際太空站的科學實驗設備AMS-02中的電子系統,比現有航空設備快十倍以上。.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世昌 · 查看更多 »

李亦園

李亦園(),出生於福建省晉江縣,人類學家。他在1984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並在同年參與籌創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擔任該院首任院長至1990年。.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亦園 · 查看更多 »

李德財

李德財(),資訊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曾任國立中興大學校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德財 · 查看更多 »

李先聞

李先聞(),字達聰,四川省江津縣(今属重庆市江津区)長沖場登桿坡人,祖籍廣東省梅縣。農學家,1914年進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3年赴美,1926年畢業於普渡大學園藝系,1929年獲得康乃爾大學遺傳學博士學位。回國後,1931年擔任東北大學教授,1932年轉任河南大學教授,1935至1938年任武漢大學農藝系教授、系主任,1938年任職四川省農業改進所,1946年擔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1948年底到臺灣,任職於臺灣糖業公司農場,1954年重新籌建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62年至1971年擔任所長,1971年因病退休。 他的專長為植物細胞遺傳學,在水稻、甘蔗的育種改良方面貢獻良多。1948年4月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76年7月4日逝世於臺北。.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先聞 · 查看更多 »

李四光

李四光(),字仲揆,湖北省黄冈縣人,蒙古族。祖父厍里是蒙古族人,通汉文,以在乡间设私塾为生,与汉族妇女结婚,后代取李姓。。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大清工科進士,中華民國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四光是中国古生物学、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拓者,创立大地构造理论地质力学,对亚欧大陆东部山脉体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是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之前的大地构造理论之一。然而其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压制,特别是在1949年以后利用权力对其地质力学理论和第四纪冰川理论进行的推广和对其他观点的压制,也被认为是政治对科学发展和传播产生负面影响的典型例子。.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四光 · 查看更多 »

李琳山

李琳山(),台灣資訊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曾開發全球第一套華文語音辨識系統。曾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所長、IEEE電信學會亞太地區主席、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現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及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琳山 · 查看更多 »

李羅權

李羅權(Louis Lee,),台灣地球科學家,專長太空物理及地球物理學。生於台灣彰化縣田尾鄉。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一職,任內經歷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的成功發射。 李羅權離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一職後,隨即接任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不久之後轉而擔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接任國家太空中心主任職務者為吳作樂。李羅權校長任內將國立中央大學的卓越地位再次向上提升,上任不到兩年後獲得馬英九政府首任行政院院長劉兆玄的邀請,於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政府上任後擔任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至2012年2月5日,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則暫由原副校長蔣偉寧代理。 李羅權卸任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後,於2013年9月1日代理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2014年1月1日真除。.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羅權 · 查看更多 »

李鎮源

李鎮源(Chen-Yuan Lee,),臺灣高雄橋頭人,藥理學家,以和蛇毒相關的研究知名。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毒素學會最高榮譽“雷迪”(Redi)獎得主,曾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國際毒素學會會長。1990年代以後,開始走出研究室,踏進臺灣社會,不遺餘力地參加各項民主運動和台灣獨立運動,曾經領導成立「100行動聯盟」、「臺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並擔任主張台灣獨立建國之建國黨的第一任黨主席。.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鎮源 · 查看更多 »

李遠川

李遠川教授(Yuan-Chuan Lee,),新竹市人,美籍華人生物學家,是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的長兄。199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生命科學組﹞。 自1965年迄今,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長達約40年的時間。.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遠川 · 查看更多 »

李遠哲

李遠哲(Yuan-Tseh Lee,),生於新竹州新竹市,化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日本學士院名譽會員。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94-2006年),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2011-2016年)、名古屋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會長。 1986年,因首先以分子角度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動力學而與達德利·赫施巴赫及約翰·波拉尼共獲諾貝爾化學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華人及臺灣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遠哲 · 查看更多 »

李遠鵬

李遠鵬(),新竹市人,臺灣化學家,是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的小弟。200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數理科學組)。 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之後隨即返回臺灣的家鄉(新竹)奉獻服務。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目前任教於國立交通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遠鵬 · 查看更多 »

李雅達

李雅達(Patrick A. Lee,),祖籍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香港人,美籍華裔理論物理学家,研究方向为凝聚態物理學。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威廉和艾瑪·羅傑斯物理學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雅達 · 查看更多 »

李歐梵

李歐梵(Leo Ou-fan Lee,),生於中華民國河南省太康縣,中國文學教授、作家、文化評論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現代文學及文化研究、現代小說和中國電影。李歐梵教授的散文及評論常見於《亞洲周刊》、《信報》、《明報月刊》及《瞄》。.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歐梵 · 查看更多 »

李濟

李濟(),原名順井,字受之,改字濟之。湖北省鍾祥縣人。中華民國人類學家。是中國考古學史上首次正式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的學者,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之父”。所主持震驚世界的河南安陽殷墟發掘,使殷商文化由傳說變為信史。.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濟 · 查看更多 »

李方桂

李方桂,中華民國语言学家。山西昔阳县人,生於廣州。.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方桂 · 查看更多 »

李文華 (生物學家)

李文華(Wen-Hwa Lee,)是台灣分子生物學家,現為台中中國醫藥大學校長,1986年發現人類第一個抑癌基因「RB基因」,1994年獲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第20屆生命科學組院士。 2015年獲美國國家發明家學會(NAI)公布2014年發明家院士。 2018年獲得「世界科學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新任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文華 (生物學家) · 查看更多 »

李文雄

李文雄是個人名,可以指.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文雄 · 查看更多 »

李政道

李政道(Tsung-Dao (T. D.) Lee,),美國華人物理學家,主要知名於宇稱不守恆、李模型(Lee Model)、相對論重離子(RHIC)物理、量子場論的非拓撲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他曾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於1953年至2012年間講學。 1957年,31歲的李政道與楊振寧一起因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恒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理論由吳健雄的實驗証實。 李政道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此一紀錄直到馬拉拉·優素福扎伊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才被刷新。他也是歷史上第4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僅次於威廉·勞倫斯·布拉格(25歲,1915年)、维尔纳·海森堡(30歲,1932年)以及馬拉拉(17歲,2014年)。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初的中國人諾貝爾獎得主,即使在1962年歸化美國籍之後,他也仍是最年輕的美國人諾貝爾獎得主。.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政道 · 查看更多 »

李景均

李景均(),生于中国天津,美国籍华裔遗传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李景均 · 查看更多 »

杨振宁

杨振宁(Chen-Ning Franklin Yang,),中國理论物理学家,在统计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等领域贡献卓著,在物理学界影响力很大。他曾在抗日戰爭時的西南聯合大學唸本科、碩士,后赴美唸博士。他與李政道於1956年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因而分享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中华民国国籍成为最早的华人諾獎得主。 1954年,杨振宁同米尔斯创立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是研究凝聚原子核的力的精深理论。杨振宁和米尔斯把电磁作用是由定域规范不变性所决定的观念推广到不可对易的定域对称群,提出具有定域同位旋不变性的理论,发现必须引进三种矢量规范场,它们形成同位旋转动群SU(2)的伴随表示。这就揭示出规范不变性可能是电磁作用和其他作用的共同本质,从而开辟了用此规范原理来统一各种相互作用的新途径。 自从杨振宁和R.J.Baxter分别于1967年与1972年创建了量子杨一巴克斯特方程(简称QYBE)以来,量子可积模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V.G.Drinfeld所建立的Yangian和量子群理论对物理中的量子完全可积模型的对称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学工具。经过系统的发展,已经证明杨-巴克斯特方程在统计模型、量子多体问题、量子可积模型和扭结理论等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杨振宁 · 查看更多 »

杜經寧

杜經寧(),華人材料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杜經寧 · 查看更多 »

杜正勝

杜正勝(),臺灣高雄永安人,歷史學者,專長在中國上古史、中國古代社會史學者,專研古代社會史、文化史、醫療史等。1992年7月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小學教師,臺灣東吳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陳水扁執政時期的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等職。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教授、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1984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暨通信研究員(2000年5月20日-)、《大陸雜誌》主編(1988年7月-)、《新史學》主編(1990年-)、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年-)。.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杜正勝 · 查看更多 »

梁棟材 (中央研究院院士)

梁棟材(Edward Leong Way,),藥理學家,專長为藥理與毒理學。.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梁棟材 (中央研究院院士) · 查看更多 »

梁思永

梁思永(),中国著名考古學家,梁啟超第二子。.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梁思永 · 查看更多 »

梁思成

梁思成(),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梁思成 · 查看更多 »

梅貽琦

梅貽琦(),字月涵,天津市人,中国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毕业于南开中学、清華學校。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中央研究院院士。祖籍江蘇武進,祖先於明成祖時由江南遷居北京,後於天津落籍。熟讀史書,喜愛科學。初起研究電機工程,後轉為專攻物理。.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梅貽琦 · 查看更多 »

楊忠道

楊忠道(Chung-Tao Yang,),中華民國數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楊忠道 · 查看更多 »

楊念祖

楊念祖可以指以下的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楊念祖 · 查看更多 »

楊國樞

楊國樞(),生於山東省青島市的一個農村,臺灣心理學家,現在是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及心理科學研究中心講座教授。中學未畢業即因國共內戰隨家人遷至台灣,1970年代曾擔任《大學》雜誌主編;1989年擔任澄社創社社長,時常批評時政。.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楊國樞 · 查看更多 »

楊祥發

楊祥發(Shang Fa Yang,),臺灣科學家,沃爾夫農業獎得主。.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楊祥發 · 查看更多 »

楊秋忠

楊秋忠(),台灣男性微生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育部終生榮譽國家講座主持人,現擔任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中興講座教授。致力於台灣微生物肥料研究、發掘微生物新資源,並首創有機廢棄物革命性的。.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楊秋忠 · 查看更多 »

楊聯陞

楊聯陞(),字蓮生,原籍浙江紹興,河北清苑(保定)人,國際知名的漢學大師,哈佛大學榮譽教授。.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楊聯陞 · 查看更多 »

楊鍾健

楊鍾健(),字克強,陝西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人,地質學家及古生物學家,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的学科奠基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楊鍾健 · 查看更多 »

楊泮池

楊泮池(),臺灣醫學家,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校長、國立臺灣大學系統校長、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臺灣歐洲聯盟中心(EUTW)主席。.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楊泮池 · 查看更多 »

樊畿

樊(Ky Fan,),字圻甫,生於浙江杭州,卒於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中國數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樊畿 · 查看更多 »

殷宏章

殷宏章(Hung-Chang Yin,),字伯文,植物生理學家,貴州省貴陽府人,出生於山東省兗州府滋陽縣。.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殷宏章 · 查看更多 »

毛河光

毛河光(Ho-Kwang Mao,),地球物理学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目前是美國地球物理實驗室的負責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毛河光 · 查看更多 »

江安世

江安世(),臺灣生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職於國立清華大學,以果蠅神經解剖學相關研究著稱。.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江安世 · 查看更多 »

汤用彤

汤用彤(),字锡予,湖北省黄梅縣人,生于甘肃省渭源縣。 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汤用彤 · 查看更多 »

汪敬熙

汪敬熙(Ging-Hsi Wang,),字緝齋,生理心理學家,山東省歷城縣人。.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汪敬熙 · 查看更多 »

沈呂九

沈呂九(),美籍华裔物理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沈呂九 · 查看更多 »

沈元壤

沈元壤(),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上海人,伯克利加州大学荣休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以其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研究而知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沈元壤 · 查看更多 »

沈申甫

沈申甫(),航空航天学家,流体力学家。父沈祖玮为工程学家,弟沈宗瀛为医药学家。中國浙江吴兴人。 曾获美国古根汉基金会研究奖,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科学成就奖,德国汉堡基金会美国资深科学家奖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9屆(數理科學組)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沈申甫 · 查看更多 »

沈正韻

沈正韻(Jen Sheen,),原籍台灣的美國科學家,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沈正韻 · 查看更多 »

洪明奇

洪明奇(),台灣高雄市人,台湾分子生物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洪明奇 · 查看更多 »

淩鴻勛

淩鴻勛(),字竹銘,廣東省番禺縣人,原籍江蘇省常熟縣,鐵道工程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淩鴻勛 · 查看更多 »

潘貫

潘貫(),台灣化學家,台南高等工業學校第1位自然科學台灣人教授(第1位社會科學台灣人教授是林茂生),1958年台灣中央研究院在台北選出的第1位本土院士,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第3位院長和第1位本土院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潘貫 · 查看更多 »

朱家驊

朱家驊,字騮先,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今湖州市吴兴区)人,中华民国地质学家、政治人物,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国民党内亲德国派人士。 朱家驊曾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代理院長,还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及考试院副院长、教育部部長、交通部部長、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务。他是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德合作中的重要人物。他还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长,被视为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的CC系的一員。.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家驊 · 查看更多 »

朱國瑞

朱國瑞(),台灣物理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國瑞 · 查看更多 »

朱經武

朱經武(Chu Ching-wu,),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曾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2012年底以第一志工之精神擔任臺灣綜合大學系統首任校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經武 · 查看更多 »

朱雲漢

朱云汉(),台灣政治學學者、台大教授、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雲漢 · 查看更多 »

朱棣文

朱棣文(Steven Chu,),美國華人物理学家,籍貫江苏太仓,生於美國聖路易斯;因「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而獲得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前任美國能源部部長。2013年2月1日宣布即将离职,但將留任至續任者獲得同意上任為止。 當朱棣文被任命為能源部長時,他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和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主任,他的研究關心的主要是研究在水平的生物系統。而在此之前,他曾在斯坦福大學教授物理學。他積極主張進行更多對於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研究,他认为從化石燃料轉變出來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Sarah Jane Tribble, Oakland Tribune, 2007-06-18.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棣文 · 查看更多 »

朱汝瑾

朱汝瑾(),江苏太仓人,化学工程专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的父亲。.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汝瑾 · 查看更多 »

朱敬一

朱敬一(),臺灣知名經濟學家。臺大商學系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華民國(臺灣)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常任大使、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朱敬一於1998年即獲中央研究院院士殊榮,後曾任中研院副院長、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行政院政务委员、行政院國科會主委等,並曾參選臺大校長。.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敬一 · 查看更多 »

朱時宜

朱時宜(),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堪薩斯大學化學系名譽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名譽講座教授。獲得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等榮譽,於2012年成為發展中世界科學院(TWAS)2012年新科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朱時宜 · 查看更多 »

易家训

易家训(),贵州贵阳人,中国流体动力学家。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易家训 · 查看更多 »

方復

方復(),字文英,直隸安慶府潛山縣潛嶽鄉三十二都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應天府鄉試二百六十八名。永樂十年(1412年),參加壬辰科會試,得貢士會試第七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六十四名。曾祖父方勝隆。祖父方得政。父亲方貴華。.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方復 · 查看更多 »

方豪

方豪(),字--人,後改--人,筆名芳廬,絕塵,聖老。浙江杭縣人,原籍浙江諸暨。中國現代天主教神父、歷史學家。.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方豪 · 查看更多 »

方懷時

方懷時(),生於浙江省嘉興市,中華民國著名生理學家暨航空生理學家,同時也是中華民國航空醫學界重要創始人之一。.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方懷時 · 查看更多 »

施敏

施敏(Simon Sze,),台湾半導體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與台灣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現任國立交通大學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顧問教授。他與發明並實作了第一個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NVSM)即,其架構類似常規MOSFET,。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尊榮會員。.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施敏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数学物理

数学物理是数学和物理学的交叉领域,指应用特定的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学的某些部分。对应的数学方法也叫数学物理方法。 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上一直密不可分。许多数学理论是在物理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数学方法和工具通常也只在物理学中找到实际应用。.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数学物理 · 查看更多 »

曹安邦

曹安邦(Paul O. P. Ts'o,),中華民國生物學家,專長於生物物理、生物化學以及癌症診斷與治療。.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曹安邦 · 查看更多 »

曹永和

曹永和(),生於臺灣臺北市士林,臺灣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榮譽博士。以研究臺灣荷西統治時期與提出「臺灣島史觀」著名。.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曹永和 · 查看更多 »

曾志朗

曾志朗(Ovid Tzeng,),台灣語言學及心理學學者,高雄市旗山區人,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中央研究院第20屆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美國加州大学华裔学者协会创会理事、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教育部部長及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等職務。.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曾志朗 · 查看更多 »

曾永義

曾永義(),臺灣臺南人,知名戲曲、俗文學、詩歌、民俗藝術學者,致力推廣崑曲。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博士。.

新!!: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曾永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研院院士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