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國電視公司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國電視公司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之间的区别

中國電視公司 vs.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中國電視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 Ltd.)簡稱「中視」或「CTV」,是中華民國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媒體公司,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與臺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簡稱《小燕有約》)是1992年台灣中視星期六晚間現場直播大型綜藝節目,製作單位是百是傳播,製作人是黃義雄,主持人是張小燕,1992年12月26日20:00~21:30開播,1994年3月26日20:00~21:00播出最後一集後停播。.

之间中國電視公司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相似

中國電視公司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有(在联盟百科)24共同点: 南港區吳伯雄契约中國廣播公司中國電視大廈中國時報中視大樂隊中視新聞張小燕 (臺灣)張菲儿童綜藝節目电视电视机華視行政院新聞局馬雷蒙臺北市臺灣電視史臺灣電視公司老三台林家慶 (音樂人)沈春華新臺幣

南港區

南港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東南側,為臺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近年來投入許多重點建設如高鐵南港站、南港金融園區、南港軟體園區與南港展覽館,中央研究院也設於此區,近年人口呈逐漸增加狀態。 本區的舊--為臺北市極東點,為臺北市重要農業地帶之一;2010年臺北市舉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南港區為桂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中國電視公司和南港區 · 南港區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吳伯雄

吳伯雄(),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州中壢郡(今桃園市中壢區),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為中國國民黨籍。現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曾任總統府秘書長、內政部部長、臺北市市長、政務委員、桃園縣第七屆縣長、中國國民黨主席、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亦曾擔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會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他是第三位台籍人士出任國民黨主席。 吳伯雄為國民黨重用的台籍人士(桃園客家人),祖先來自福建省永定縣。吳伯雄的伯父吳鴻麒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遭謀殺身亡。父親吳鴻麟曾任第四屆桃園縣縣長。長子吳志揚曾為第十六屆桃園縣縣長,現任立法委員。.

中國電視公司和吳伯雄 · 吳伯雄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契约

契約(或合約),是雙方當事人基於意思表示合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為私法自治的主要表現。一般而言,契約是指私法上的法律行為,可分為債權契約(例如買賣)、物權契約(例如所有權移轉登記)及身分契約(例如結婚)等,不過在公法上也可能存在契約關係(例如 )。在民法上,狹義的契約(即債權契約)為債之發生的原因之一,而一般僅稱契約時所指稱者也多屬債權契約。契約行為並不等於「契約書」,一份契約書中可能包含不只一個契約行為;契約行為也不以做成書面為必要,契約原則上為諾成且不要物的法律行為,只有在例外情形,基於特殊考量(例如公益)時法律會明文要求。 契約是以雙方當事人互相對立合致的意思表示所構成的,其中包括要約及承諾兩個基本的意思表示。要約是表意人所發出,欲得到相對人承諾而發生一定私法上效力的意思表示。承諾則是針對要約所為的肯定答覆,承諾的內容必須和該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否則即為新要約而非承諾。應與要約區分的是要約之引誘,其並非意思表示,而是觀念通知,為準法律行為之一種,不生要約拘束力。.

中國電視公司和契约 · 契约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中國廣播公司

中國廣播公司(英語譯名: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China),簡稱中廣、BCC,是中華民國廣播事業的先驅,也是臺灣最大的電台廣播業者之一。創立於1928年,原先為中國國民黨之黨營事業,也是中國國民黨繼中央通訊社、《中央日報》之後創辦的第三個中央宣傳機構;之後先後經國民黨黨營事業華夏投資公司、中國時報系控股之「榮麗投資公司」擁有,現由前立法委員趙少康經營。總部設於臺北市松江路,擁有4個全國電台廣播頻道、3個地方電台廣播頻道。 中廣的運作體制完整,在董監事會、董事長之下,共設四部三處、一中心及七個地方分台。「四部」為節目企劃部、新聞部、業務行銷部、廣告管理部;「三處」為工程處、管理處、財務處及製播中心。迄2008年元月止,中廣員工共計兩百餘人,在全國擁有新竹台、苗栗台、臺灣台(位於臺中市忠明南路)、嘉義台、臺南台、高雄台、花蓮台等7個發射分台。使用發射機共55部(備機55部),發射總電力593.3千瓦(備機電力599.95千瓦)。每天播音1,320個頻率小時。 2017年4月15日,中廣音樂網及中廣寶島網宣布自零時起停播地面廣播(FM)訊號,4月24日音樂網改為「網路廣播」繼續播出,寶島網網路廣播播至6月11日,6月12日寶島網正式停播。.

中國廣播公司和中國電視公司 · 中國廣播公司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中國電視大廈

中國電視大廈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第二代總部,簡稱中視大樓,在中視搬離後也是原住民族電視台(原視)、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原文會)與時藝多媒體的總部所在,位於台灣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

中國電視公司和中國電視大廈 · 中國電視大廈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中國時報和中國電視公司 · 中國時報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中視大樂隊

中視大樂隊是1970年4月至1998年間的中國電視公司(中視)專屬樂隊,也是台灣第三個電視樂隊,一直都是由林家慶擔任指揮兼團長。.

中國電視公司和中視大樂隊 · 中視大樂隊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中視新聞

中視新聞(CTV NEWS)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新聞部製播的電視新聞節目的總稱。現今中視新聞的主要合作對象為中天新聞(因為兩者隸屬於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中國電視公司和中視新聞 · 中視新聞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張小燕 (臺灣)

張小燕,生於上海,籍貫福建漳州詔安客家裔,國共內戰後隨雙親移民台灣。為台灣藝人、演員、主持人、企業家,以綜藝節目主持人著稱,人称「小燕姐」,為台灣娛樂圈的「綜藝大姐大」,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跟張菲、胡瓜和吳宗憲被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教母」之稱號 。出道至今已六次獲得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殊榮。2006年張小燕獲選為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2》的六名主角之一。 童年时,张小燕是港台最著名的童星之一,与香港的殿堂级童星艺人萧芳芳、沈殿霞、冯宝宝、陈宝珠等齐名,知名作家張愛玲為其表姨母;張小燕1980年與貝鎮坤結婚,離異後與第二任丈夫彭國華結婚,彭國華因肝癌去世之後,張小燕退隱了一陣子,後來再度復出。2014年第25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頒給過世13年的彭國華,張小燕代夫領獎,並說這輩子最幸福的就是做彭太太。 張小燕在娛樂圈的資歷超過一甲子,除對自己的工作不斷求精求進之外,她對於照顧演藝圈的後輩也不遺餘力,許多知名藝人都是由她提攜出道,如歌壇天后張惠妹,另外如陶晶瑩、黃子佼和卜學亮等知名主持人更和張小燕以師徒相稱。 2015年,張小燕以45%高得票率,第三度榮獲由《讀者文摘》所主辦「最受信任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中國電視公司和張小燕 (臺灣)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張小燕 (臺灣) · 查看更多 »

張菲

張菲(),本名張彥明,生於臺灣台北市,籍貫安徽桐城。外號「菲哥」,小名「阿牛」,知名綜藝節目主持人,在台灣的電視綜藝界跟吳宗憲、胡瓜和張小燕被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大哥大」之稱號。其中胡瓜是張菲早年於秀場時代的徒弟,此外知名藝人鄭進一亦為其徒弟。 1979年,張菲與張魁、倪敏然、凌峰、夏雲飛合組「溫拿五鼠」,活躍秀場。在1980年代的台灣秀場界,張菲和豬哥亮橫掃台灣秀場,人稱「南豬北張」,而張菲、豬哥亮、邢峰、高凌風與倪敏然亦有「南豬、北張、中邢峰,高凌風草上飛,倪敏然總管」之合稱。 1995年,張菲與費玉清合作主持台視綜藝節目《龍兄虎弟》,榮獲第30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00年4月8日,張菲所主持華視《龍虎綜藝王》停播,張菲宣布暫時退隱演藝圈,一直到2002年4月20日,張菲宣布復出,與康康、黃品源共同主持中視綜藝節目《綜藝大哥大》。2004年,張菲與黃品源搭檔主持中視綜藝節目《綜藝大哥大》,榮獲第39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11年9月24日,張菲所主持的中視《綜藝大哥大》停播,張菲再度退隱演藝圈。一直到2018年1月6日,張菲再度復出主持華視綜藝節目《綜藝菲常讚》。.

中國電視公司和張菲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張菲 · 查看更多 »

儿童

儿童(child),是指从生命诞生之始到成年期之前的人类。但儿童时期的年龄段各有不同。而较多国家的定义与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相同,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的法律规定的年龄不到18岁的。儿童亦可指父母亲的孩子,是任何年龄段的儿子或者女儿。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说“大自然的孩子”或者“老小孩”。 儿童作为人类社会最弱势的群体,理应得到各方面的保护。这包含从法律、社会到家庭等。法律上,禁止虐待兒童成为多数国家的法律条文,禁止使用童工也被列为国际惯例。社会上,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关键。儿童的发展,即童年时期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这是人类的未来。儿童也有各自特殊的消遣与娱乐活动。从16世纪和17世纪开始,人们意识到儿童不再是缩小版的成年人。.

中國電視公司和儿童 · 儿童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是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通常包含了許多不同性質和元素的演出,例如音樂與搞笑等類型。過往通常在電視上播出,而大部分的綜藝節目會邀請現場觀眾參加錄影,但也有現場實況播出。 常見的綜藝節目主要分為四大類型:綜合經典(亦即大型傳統綜藝節目)、遊戲、益智、談話。 隨著時代演進,綜藝節目含括的不同元素衍生出各種子類型和變化創新,各子類型開枝散葉、持續發展。.

中國電視公司和綜藝節目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綜藝節目 · 查看更多 »

电视

电视(Television,簡稱TV)这个词语有三种不同的涵义,如:连续动态的影像和聲音转换为电子訊號,并通过各种渠道传输电子訊号,后再将电子訊號还原为影像和聲音的技术,即电视;指接收这种电子訊號的设备,即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訊號为连续动态的影像和声音的装置,即电视机;一种特别的社会文化现象,特指人群之间、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载体进行訊息交流、訊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訊號的传输、电视訊號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到見今仍十分普遍。.

中國電視公司和电视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电视 · 查看更多 »

电视机

电视机(英语:Television)简称电视,属家用电器。而这个词语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如指将动态的影像和声音转换为电子訊号,并通过不同渠道传输电子訊号,再将電子訊还原为影像和声音的技术,亦是电视訊号传送和接受的技术;和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訊号为动态影像和声音的装置,通称电视机;电视亦没有单一发明者。而是由不同国家科学家研究的共同结果。早在十九世纪时,人们就开始研究将影像转变成电子訊号的方法。电视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商业活动,特指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載體进行資訊交流、訊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訊号的传输、电视訊号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

中國電視公司和电视机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电视机 · 查看更多 »

華視

#重定向 中華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和華視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華視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中國電視公司和行政院新聞局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行政院新聞局 · 查看更多 »

馬雷蒙

雷蒙,台灣舞蹈老師,臺灣電視公司歌唱節目《群星會》的歌星,R2舞群創辦人,曾經是《鑽石舞台》、《綜藝一百》的舞群,人稱「馬爺」,董成瑩是他的徒弟。.

中國電視公司和馬雷蒙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馬雷蒙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中國電視公司和臺北市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電視史

電視被世人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最重要發明之一(亦為爭議最多者)。電視的誕生,使文字、圖像和聲音能夠同時展現在人們面前,打破無線電廣播和報紙之侷限,迅速成為主要媒體之一。台灣電視事業發展較歐美國家為晚,遲至1962年始有第一家正式的電視台成立;但台灣電視事業發展快速,彩色化的時間則位於世界前列。在解嚴之前,電視產業長期被老三台所寡占;解嚴後頻道數量如雨後春筍般急速成長,但亦帶來負面效應,甚至不少民眾認電視為社會亂源之一。.

中國電視公司和臺灣電視史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臺灣電視史 · 查看更多 »

臺灣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TTV)是中華民國第一家電視台,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成立於1962年4月28日,同年10月3日開始試播、10月10日正式開播。與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合稱為「老三臺」。.

中國電視公司和臺灣電視公司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臺灣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老三台

老三台(或三台)指的是台灣在1960、1970年代所創辦的三家無線電視台,分別是臺灣電視公司(創立於1962年10月10日)、中國電視公司(創立於1969年10月31日)和中華電視公司(創立於1971年10月8日,1971年10月31日開播)。雖然現今台灣的電視台數量早已增加,對於很多出生在1960-1980年代的台灣人來說,他們從小就看老三台的節目長大,對老三台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而在此之後開播的電視台也因此被統稱為第四台。.

中國電視公司和老三台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老三台 · 查看更多 »

林家慶 (音樂人)

林家慶(),台灣音樂家、電視音樂節目製作人,中國電視公司(中視)退休員工,會作詞、作曲、編曲、指揮,曾任中視大樂隊指揮兼團長。.

中國電視公司和林家慶 (音樂人)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林家慶 (音樂人) · 查看更多 »

沈春華

thumb 沈春華(),中華民國新聞界人物,出生於臺南縣下營鄉(今臺南市下營區),曾是中視新聞及八大電視的晩間新聞時段的當家主播。23歲以兒童節目《快樂小天使》拿下第1座金鐘獎,之後擔任主播,除了專業的播報能力,還有破紀錄得12座金鐘獎肯定,2008年以中天《沈春華Life Show》拿下綜合節目主持人獎,這是她第13座金鐘獎。也讓她成為歷屆電視金鐘獎以來最高紀錄得獎者。.

中國電視公司和沈春華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沈春華 · 查看更多 »

新臺幣

新臺幣,簡稱臺幣,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目前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灣地區)均可流通使用。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收回負責。基本單位為圓(簡作元)。貨幣代碼採行ISO 4217標準編為TWD,符號為NT$或NTD,並使用NT$100、NTD100之類方法表示(中間無空格)。 新臺幣現行的發行幣值自民國70年(1981年)起使用,硬幣單位包括:0.5圓(五角)、1圓、5圓、10圓、20圓及50圓,紙鈔單位有:10圓、50圓、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與2000圓,塑膠鈔單位則為50圓。換算基準為:1圓=10角=100分。5角硬幣(角圓)至今已不常使用,日常生活只有郵票、汽油等在計算單價時會用到角,實際上的價金交付會四捨五入至1圓,例如3.5圓郵票的售價四捨五入為4圓,存款利息也是四捨五入至1圓。角圓雖然仍可流通使用,現在多為收藏用,故價值比面額還要貴。.

中國電視公司和新臺幣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和新臺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國電視公司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之间的比较

中國電視公司有312个关系,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有17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4,杰卡德指数为4.91% = 24 / (312 + 177)。

参考

本文介绍中國電視公司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