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國時報和羅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國時報和羅葉之间的区别

中國時報 vs. 羅葉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羅葉(本名羅元輔,),台灣宜蘭縣人(出生於花蓮,然而身份證為宜蘭),台灣作家,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創作以詩與小說為主,詩的風格偏向冷絕,語言在平實中求變化,小說的風格則偏向嘲謔,作品蘊含本土關懷。 羅葉在戒嚴時期,就讀大學期間,曾參與學運並創辦《自由之愛》地下刊物,其創刊辭、同名詩作《自由之愛》揭示了羅葉對社會正義的堅持與追求。 羅葉曾任職於《新新聞》週刊、《自立晚報》、《亞洲週刊》,並曾任教於華岡藝校、永和社區大學、宜蘭社區大學、宜蘭縣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 羅葉曾獲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灣文學獎等文學獎項。 羅葉患有遺傳性多囊腎,易併發腦血管瘤,1998年腦血管瘤破裂(即腦中風),在腦部手術後,回到故鄉宜蘭於冬山養病,同時因需使用類固醇作為治療,引發腎衰竭,必須長年洗腎。此時,羅葉亦到公辦民營的慈心華德福中小學與宜蘭社大任教,投入教育改革。在最晚期的作品中可見孩童對其創作的影響。 2010年1月16日,因不適緊急送醫,於1月17日上午,敗血症病逝,得年45歲。 2011年,在地詩刊《歪仔歪詩刊第九期》,由其在校同事詩人一靈製作羅葉專輯。.

之间中國時報和羅葉相似

中國時報和羅葉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中國時報和國立臺灣大學 · 國立臺灣大學和羅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國時報和羅葉之间的比较

中國時報有115个关系,而羅葉有1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77% = 1 / (115 + 15)。

参考

本文介绍中國時報和羅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