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國文藝協會和王鼎鈞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國文藝協會和王鼎鈞之间的区别

中國文藝協會 vs. 王鼎鈞

中國文藝協會,英文名稱:Chinese Writer's & Artist's Association 。是中華民國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早期相當重要的一個文藝團體。 在台灣文學史上,該協會與「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中國婦女寫作協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等文藝團體齊名。由張道藩、陳紀瀅、王平陵、尹雪曼,以及王藍等人發起,當時獲得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張其昀、教育部部長程天放、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蔣經國、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廳長陳雪屏等的支持贊助,及文化界、新聞界的協力籌備,1950年5月4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召開草創成立大會。該協會長期配合中華民國政府「反攻大陸」的政策,與其他親官方的民間文藝團體協力執行官方的文化政策。 該會於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中華文化復興節假臺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目的是聯合全國各地的詩人、詩刊、詩社,以推展詩道宏揚詩教為宗旨。. 王鼎鈞(),山東省臨沂縣蘭陵镇(今属臨沂市兰陵縣)人,台灣當代散文作家,曾用筆名方以直。創作以散文為主,其它還有詩、小說、劇本及評論。現旅居美國紐約市,專事寫作。.

之间中國文藝協會和王鼎鈞相似

中國文藝協會和王鼎鈞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中國國民黨中國文藝獎章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張道藩張曼娟國民政府公論報王夢鷗掃蕩報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文藝協會 · 中國國民黨和王鼎鈞 · 查看更多 »

中國文藝獎章

中國文藝獎章乃是由臺灣中國文藝協會頒授給傑出藝文工作者的獎章,為了紀念中國五四運動而選定每年5月4日頒獎。從1960年(民國49年)開始頒發,至今仍未間斷。.

中國文藝協會和中國文藝獎章 · 中國文藝獎章和王鼎鈞 · 查看更多 »

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

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是1950年代台灣相當活躍的民間文藝團體,由中國大陸出身作家張道藩、陳紀瀅等人發起、成立。雖然號稱是民間文藝團體,實際上社團的成立與運作都有官方力量介入:發起者張道藩不僅是當時的立法委員,還是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委員;其他成員則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的成員。該會主要工作在於:獎勵優秀作品及作家。其徵稿辦法註明:「本會徵求之各類文藝創作,以能應用多方面技巧發揚國家民族意識及蓄有反共抗俄之意義者為原則。」由於19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提倡反共文藝,相當看重文學在反共抗俄運動中可能發揮的正面功效,因此受到官方人士主導的獎金委員會就格外青睞以反共抗俄為基調的文學作品。該會每年定期在五月四日文藝節頒獎,也不定期徵求詩歌、劇本、小說、文藝理論、宣傳畫、漫畫、歌詞小調、曲譜等作品,並獎勵優秀者。該會旨在協助生產、獎勵反共抗俄的文藝作品,不過還是有例外:廖清秀的《恩仇血淚記》與鍾理和的《笠山農場》就不是以反共抗俄為主題的作品。.

中國文藝協會和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 · 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和王鼎鈞 · 查看更多 »

張道藩

張道藩(),本籍貴州盤縣,美術教育者。曾於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4日擔任中華民國立法院長。.

中國文藝協會和張道藩 · 張道藩和王鼎鈞 · 查看更多 »

張曼娟

張曼娟()臺灣作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2011年9月起出任行政院陸委會香港事務局新聞組組長兼香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原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組長。 1961年生於臺灣,出生地為臺灣臺北市文山區。畢業於私立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今世新大學)五專部報業行政科、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博士。曾獲第三屆全國學生文學獎小說首獎;中華民國教育部「文藝創作」小說第一名;「中華文學散文獎」第一名及中興文藝獎章。 世界新專報業行政五專科畢業後,在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修中國文學,畢業後留於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直到攻取博士碩士學位。初期在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文藝創作組任教,後來在東吳大學中文系教學長達十年。1997年8月應邀至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曾任職東吳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教授古典小説、現代小説、現代散文等課程為主。(2014年7月於東吳大學辭職).

中國文藝協會和張曼娟 · 張曼娟和王鼎鈞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中國文藝協會和國民政府 · 國民政府和王鼎鈞 · 查看更多 »

公論報

《台灣公論報》為早期台灣的一份新聞報紙。1947年10月25日,時任《台灣新生報》董事長的李萬居創立《公論報》,李萬居擔任社長,陳其昌為總經理,鄭士鎔為總編辑,陳祺升為發行人。原《台灣公論報》於1961年9月遭奪取轉賣予聯合報系之後,即被改組為《經濟日報》。 亦有一份同名之《台灣公論報》,係於1981年由台灣獨立聯盟副主席洪哲勝於美國長島創辦,行銷於美國台僑社群之間。 該報與李萬居創辦之《台灣公論報》並無直接關係。 另外,2006年由巫曉天創辦之同名報紙,與1947年李萬居創辦者亦無直接關係。.

中國文藝協會和公論報 · 公論報和王鼎鈞 · 查看更多 »

王夢鷗

王夢鷗(),籍贯福建长乐,筆名梁宗之,文學學者,研究領域遍及經學、文學、小學、美學。曾任教於廈門大學、重慶中央政治學校、政治大學、日本廣島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曾參與製作中央電影公司的影片,並兼任編劇委員。.

中國文藝協會和王夢鷗 · 王夢鷗和王鼎鈞 · 查看更多 »

掃蕩報

《扫荡报》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所创的国民革命军报刊,1931年5月创刊於江西南昌,名为《扫荡三日刊》;1932年更名为《扫荡日报》;1935年迁至武汉,更名《扫荡报》;1945年战后更名《和平日报》。国共内战后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

中國文藝協會和掃蕩報 · 掃蕩報和王鼎鈞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國文藝協會和王鼎鈞之间的比较

中國文藝協會有59个关系,而王鼎鈞有6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7.26% = 9 / (59 + 65)。

参考

本文介绍中國文藝協會和王鼎鈞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