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陳誠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陳誠之间的区别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vs. 陳誠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簡稱國民黨副主席)是中國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副手,1993年(民國82年)8月17日,第十四屆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中國國民黨黨章》修正案,增設副主席若干人(若干是指不定數,是指2至9數目),由黨主席提名、經全國代表大會同意任命之。. 陳誠(),字辭修,乳名德馨,別號石叟。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是中國國民黨黨、政、軍首要人物之一。其軍事集團是蔣中正嫡系部隊中堅力量。他自黃埔軍校起就一直追隨蔣中正,成為心腹干將,曾任軍長、兵團總指揮、集團軍總司令、軍政部長、湖北省政府主席、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兼任海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等要職。到臺灣後,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副總統和中國國民黨副總裁。.

之间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陳誠相似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陳誠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主席中華民國副總統立法委員立法院郝柏村蔣中正蔣經國汪精卫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 中國國民黨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主席

中國國民黨主席 (簡稱國民黨主席)是中國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自2001年起由中國國民黨全體黨員直選。《黨章》第19條規定「主席之任期為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從第七任黨主席開始將根據2013年中國國民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九全)修改的《中國國民黨黨章》第十七條規定「主席之選舉,應於任滿當年應召開之全國代表大會舉行之3個月前,與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之選舉同時辦理」及「主席之任期為4年」。此外,黨章同時規定在執政黨的時期,總統將會兼任黨主席。 依現行《中國國民黨黨章》,黨主席也是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之主席。 現任主席是吳敦義。最近一次的選舉為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

中國國民黨主席和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 中國國民黨主席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副總統

中華民國副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副國家元首。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49條規定,當總統缺位時,由副總統繼任,至總統任期屆滿為止;或者是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換言之,中華民國副總統只是備位元首,沒有政治實權。相較之下,行政院院長較副總統擁有更大的政治權力,因此歷史上曾出現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的情況。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文就任為臨時大總統的同時,於1月3日選黎元洪擔任臨時副總統,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臨時副總統。1916年大總統袁世凱逝世後黎繼任總統,馮國璋被選為副總統。1917年黎元洪辭職,馮國璋代理總統,之後北洋政府再也沒有選出副總統,直到1948年《中華民國憲法》施行才恢復。.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中華民國副總統 ·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立法委員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立法委員 · 立法委員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立法院 · 立法院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郝柏村

郝柏村(),字伯村、伯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江蘇省鹽城縣(今鹽城市)郝榮村人,曾獲頒卿云勋章、青天白日勳章、雲麾勳章與虎字榮譽旗,陸軍官校12期砲兵科畢業,於八年抗戰時擔任基層官兵、金門八二三砲戰時擔任最前線之砲兵指揮官,曾赴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深造,為中華民國國軍留美將領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國軍在位最久的參謀總長,退伍後擔任國防部部長、行政院院長與副總統候選人。是繼陳誠以後,第二位曾任參謀總長的行政院院長。前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為其長子。 郝以反共急先鋒自居,支持三民主义統一中国。近年则在台灣努力倡導一個中國原则,且多次參加中國大陸官方活動,並曾大唱《义勇军进行曲》而引發爭議。他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性,并呼籲中共承認國民政府抗戰領導地位。2017年,以99歲高齡改信仰基督教,12月31日洗禮。.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郝柏村 · 郝柏村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蔣中正 · 蔣中正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

蔣經國(),字建豐,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曾任中華民國總統、陸軍二級上將,國際知名反共人士。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所生的獨子。1925年至1937年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回国后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1944年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中国东北地区事務。1948年8月至10月,一度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督導上海經濟。 1952年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出任救國團主任。1956年,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率隊開闢中橫公路等台灣地區交通、民生建設。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繼蔣中正成為首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1972年至1978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當時蔣經國在台灣主政期間推行十大建設。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中華民國經濟,解除多年之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蔣經國 · 蔣經國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汪精卫

汪兆銘,表字季新,別號精卫(亦為其筆名),歷史多沿用其號,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人物、革命家,是中華民國開國元勳。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柯桥区),生于广东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清末秀才、官費留學生,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 青年時曾經參與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1910年,因為謀刺清朝摄政王载沣失敗被捕。本应处死,後在肅親王善耆斡旋下,改判終身監禁;翌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獲釋。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及文膽,孫文逝世後,歷任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及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直到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仍然是蔣中正主要政治對手之一,後來主張对日求和,與日本合作,建立以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为名的傀儡政权。.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汪精卫 · 汪精卫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陳誠之间的比较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有62个关系,而陳誠有26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2.76% = 9 / (62 + 264)。

参考

本文介绍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和陳誠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