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国宗教和曾参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国宗教和曾参之间的区别

中国宗教 vs. 曾参

中国宗教是指中國人的宗教信仰。自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古代中国基本上以儒教为指导思想。自汉朝始,虽然有崇道、崇佛的时期,但不影响儒教的主导地位,而儒家思想并不同于宗教,它对宗教总体上持包容与化解的态度,所以在西方尖锐对立的伊斯兰教各派与基督教各派可以在中国和平相处。 据统计中國大陸上,中國人大多無宗教信仰或無神論,佔73.56%;佛教徒15.87%;道教與中國民間信仰者7.6%;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2.53%,伊斯蘭教1.45%For 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 2014 survey (which surveyed a sample of 19,260 people) results see and. 曾参(Zēng Shēn注,),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山东嘉祥)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而子思便曾是他的門人,世稱“曾子”,有宗圣之稱。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並將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歸納為「忠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主角。平邑存曾点、曾参两父子墓,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

之间中国宗教和曾参相似

中国宗教和曾参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孔子孔教唐高宗儒家儒教曾参

孔子

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为宋国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学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的创始人。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地區有著深远的影响,這些地區也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中国宗教和孔子 · 孔子和曾参 · 查看更多 »

孔教

#重定向 儒教 (宗教)#.E5.85.B3.E4.BA.8E.E5.AD.94.E6.95.99.EF.BC.88.E5.84.92.E5.AE.B6.E5.AE.97.E6.95.99.E5.8C.96.EF.BC.89.

中国宗教和孔教 · 孔教和曾参 · 查看更多 »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小名雉奴,字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领土面積逾12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西临鹹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崩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終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中国宗教和唐高宗 · 唐高宗和曾参 · 查看更多 »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中国宗教和儒家 · 儒家和曾参 · 查看更多 »

儒教

*儒家.

中国宗教和儒教 · 儒教和曾参 · 查看更多 »

曾参

曾参(Zēng Shēn注,),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山东嘉祥)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而子思便曾是他的門人,世稱“曾子”,有宗圣之稱。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並將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歸納為「忠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主角。平邑存曾点、曾参两父子墓,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

中国宗教和曾参 · 曾参和曾参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宗教和曾参之间的比较

中国宗教有141个关系,而曾参有6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2.93% = 6 / (141 + 64)。

参考

本文介绍中国宗教和曾参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