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九一三事件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九一三事件之间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vs. 九一三事件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会议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召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后其职权由党代会转移到中央委员会,再转移到中央政治局,最后转移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即党代会职权实现了三次转移,因前三者均无常设机构履行其职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从1927年5月的五届一中全会开始设立。1943年4月2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规定: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中央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军各机构则是它的办事机构和执行部门。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成员称“中央政治局委员”,或“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局委员一般都在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国家机构、中共中央各部门或各省市的党政机关担任主要职务,按惯例可以被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提名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省部级正职人选也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属于国家级正职的一级领导职务,而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补委员属于二至三级干部。 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废除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开始,政治局委员的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简体)”,不同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按担任者党内地位的排名方法。. 九一三事件亦称林彪事件,是自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引发毛泽东和林彪关系恶化后,於1971年9月13日前后发生的坠机事件。据中共官方称,林彪、叶群、林立果、刘沛丰、林彪的司机杨枕纲及机组人员潘景寅等共9人在當日凌晨擅自搭機飛離山海關機場,在接近蒙、蘇邊境時又折返,最終坠毁于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首府温都尔汗附近的贝尔赫矿区南10公里(苏布拉嘎盆地),机上人员全部死亡。.

之间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九一三事件相似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九一三事件有(在联盟百科)29共同点: 叶剑英叶群吴法宪姚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康生张春桥徐向前北京市周恩来四人帮纪登奎聂荣臻黄永胜邱会作邓小平陶铸陈伯达林彪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李作鹏李德生毛泽东江青汪东兴

叶剑英

叶剑英(),原名宜伟,字沧白,汉族,廣東梅县客家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叶剑英早年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参与北伐战争。1927年12月,组织广州起义。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等职务,参与历次反围剿战役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后委书记、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1949年1月,任北平聯合辦事處主任,為接管北平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參加中共代表團,同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團進行和平談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廣州市市長,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等职务,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卷入“二月逆流”案。林彪事件后,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他与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等人联手策划怀仁堂事变,逮捕四人帮成员。此后担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廢除國家主席時期相當於國家元首)等職。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在北京逝世,骨灰安葬于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叶剑英 · 九一三事件和叶剑英 · 查看更多 »

叶群

葉群,原名叶静宜,福建閩侯人,林彪妻子。国民党少将之女,在延安期间为知名社交美女之一。 早年在北京讀書,曾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1936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後來到延安,1941年與林彪結婚,育有长女林立衡(豆豆)、次子林立果(老虎)。 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文化大革命期間擔任了全軍文革小組成員、副組長,林彪辦公室主任,中央軍委辦事組成員。1969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71年9月13日,隨林彪、林立果等九人搭機出走,不久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墜機身亡,為九一三事件,終年54歲。 Category: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 Category:中国人民解放军女性军官 Category:中共中央政治局女委员 Category:文革时期人物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女性党和国家领导人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夫人 Category:林彪家族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脫逃者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非正常死亡党和国家领导人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空難身亡者 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6年入党) Category:闽侯人 Q群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叶群 · 九一三事件和叶群 · 查看更多 »

吴法宪

吴法宪(),江西永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隸屬林彪的四野系統,1949年是空軍負責人,1965年接任空軍司令員,文革時升「軍委辦事組」副組長和副總參謀長,與周恩來關係密切。他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之一,1981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八個月後保外就醫。2004年10月17日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89岁。 吴法宪在回忆录中表示,在朝鮮戰爭爆發前的1950年5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要黃永勝、吴法宪等人準備帶領13兵團的四個軍參加朝鮮戰爭。.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吴法宪 · 九一三事件和吴法宪 · 查看更多 »

姚文元

姚文元(),浙江诸暨姚公埠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四人帮”成员之一。.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姚文元 · 九一三事件和姚文元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及其常务会议的重要组成人员,为国家级正职(第一副总理)或国家级副职公务员、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第一副总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第二条的规定,国务院副总理在国务院的总理负责制下协助总理工作。副总理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后,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会议的决定任命。作为国务院组成人员,副总理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出国访问期间,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总理代行总理职务。现任排名第一、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的副总理是韩正,他同时兼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员和国务院党组副书记。排名位列韩正之后的副总理还有孙春兰、胡春华和刘鹤,均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自第七届国务院(李鹏内阁)开始,除邹家华和朱镕基曾短暂以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身份担任外(1991年4月—1992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均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排名第一的副总理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和九一三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简称中共中央副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在八大(1956年)到十二大(1982年)召开前,地位仅次于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中共中央主席)的高级领导职务。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修订“中国共产党章程”,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和副主席若干人,由中央委员会任命,各副主席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982年9月,中共召開十二大,大会修改党章,决定不再设立党主席和副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和九一三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七大到1982年十二大召開前,最高负责人职务的正式职称,简称中共中央主席。党主席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工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第七届一中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主席兼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在会上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此后毛泽东终身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被破坏,中共中央主席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对国家大小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成为事实上的独裁者。在国家主席和国防委员会被废除后,党主席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法律上的最高统帅。 1982年9月1日,中共召開十二大,为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决定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不再设立中央委员会主席,只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职能为负责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中共八大党章中曾经表示,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职(設而未任);不过,当时任职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泽东最终没有出任中央委員會名誉主席,反而在中共七大、八大、九大、十大中连任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直到逝世。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也成为毛泽东终身任职的职务。.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九一三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会议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召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后其职权由党代会转移到中央委员会,再转移到中央政治局,最后转移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即党代会职权实现了三次转移,因前三者均无常设机构履行其职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从1927年5月的五届一中全会开始设立。1943年4月2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规定: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中央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军各机构则是它的办事机构和执行部门。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成员称“中央政治局委员”,或“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局委员一般都在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国家机构、中共中央各部门或各省市的党政机关担任主要职务,按惯例可以被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提名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省部级正职人选也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属于国家级正职的一级领导职务,而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补委员属于二至三级干部。 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废除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开始,政治局委员的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简体)”,不同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按担任者党内地位的排名方法。.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九一三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亦称1970年庐山会议)于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在江西庐山举行,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第三次庐山会议。因为这次会议直接涉及到了当时党的接班人林彪和后来发生的九一三事件,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这次会议直接涉及到林彪事件性质问题,并关系到对党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林彪矛盾的评价,所以后来各方在叙述事件的时候,存在巨大争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焦点在于二百多个中央委员跟着陈伯达,汪东兴“揪坏人”(张春桥),但是后来对于这次会议和所发生事件的记述,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毛泽东和后来的中国共产党官方将九届二中全会的焦点认定为林彪发起突然袭击,企图篡夺空缺的“国家主席”职务和陈伯达提出“天才论”;《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陈晓农(陈伯达之子)编,阳光环球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ISBN 988-98295-1-7“‘文化大革命’的岁月”章节“九届二中全会之谜”。而以参加会议者吴法宪等人,以及非官方史学界则认为九届二中全会矛盾的真正焦点在于陈伯达和几乎全体中央委员向张春桥发起声讨,因此才有毛泽东所说的“大有炸平庐山之势”,而所谓的“中国国家主席存废问题”,仅仅是后来毛泽东为了惩治林彪而寻找的借口。.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和九一三事件 · 查看更多 »

康生

康生(),原名张宗可,字少卿,乳名張旺,曾化名趙容、張溶,笔名鲁赤水,是一位出身山東諸城的政治人物。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務。他也是助紂為虐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關鍵人物,後被列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康生 · 九一三事件和康生 · 查看更多 »

张春桥

张春桥(),山东菏泽巨野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政治人物,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委、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等要职,被认为“四人帮”之一。.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张春桥 · 九一三事件和张春桥 · 查看更多 »

徐向前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20世纪中国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曾經擔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一名北方人。 徐向前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為一期生,并参与北伐战争,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广州暴动,并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之后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战陕甘宁地区、进行长征,并到达陕北。后率领西路军渡黄河北伐,但失败。中日战争期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副师长,并参与开辟河北、山东等敌后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其率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指挥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戰役等,攻占山西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向前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期间,他宣布停止金门炮战。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前夕徐向前因病于北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徐向前 · 九一三事件和徐向前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北京市 · 九一三事件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周恩来

没有描述。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周恩来 · 九一三事件和周恩来 · 查看更多 »

四人帮

四人幫为中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1976年)形成的一個政治集團的名稱,形成於1973年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其成員按“粉碎四人幫”時中共中央公布的顺序依次为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江青为毛泽东妻子,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均由毛泽东从上海提拔到中共中央并委以重任,四人在后期皆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0年“四人帮”被公审的时候,“四人帮”被正式命名为“江青反革命集团”。.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四人帮 · 九一三事件和四人帮 · 查看更多 »

纪登奎

纪登奎(),山西省武乡县人,“文化大革命”中后期、以及“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的重要政治人物。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是毛泽东晚年赏识和培养的干部,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小组组长、中共中央军委领导成员等职。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政治上受到排挤,被边缘化;于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正式辞去所有职务。1983年后,被任命为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正部级研究员。1988年7月13日,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于北京,享年65岁。.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纪登奎 · 九一三事件和纪登奎 · 查看更多 »

聂荣臻

聂荣臻(),字福骈,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鄉石院子人(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聂荣臻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于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后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加平型关战役,并开辟晋察冀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等职,指挥平津战役等作战,攻占华北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荣臻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主抓“两弹一星”研制,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在北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聂荣臻 · 九一三事件和聂荣臻 · 查看更多 »

黄永胜

黃永勝(),本名黄叙钱。湖北咸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黄永胜参加秋收起义,红军时期先后任红三十一师、红六十六师师长、红一师三团团长、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教导第二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热辽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九一三事件后被打倒,1981年作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黄永胜 · 九一三事件和黄永胜 · 查看更多 »

邱会作

邱会作(),江西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邱会作 · 九一三事件和邱会作 · 查看更多 »

邓小平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由啟蒙老師改名邓希贤。中国四川省广安州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人,祖籍江西吉水,在法国勤工儉讀期间参加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後留學蘇聯並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认领导地位。1978年至1983年,任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1987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一生未担任中国国家元首、中国政府首脑,或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一职前,普遍认为他是实际的最高领导人,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予以确认。直到今天他定下的政治及經濟路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仍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称以其部分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部分。具体来说,他的提议包括“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其政策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每个中国人,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他推动的改革还缔造了新兴超大城市深圳市。他于1978年和1985年两次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邓小平 · 九一三事件和邓小平 · 查看更多 »

陶铸

陶铸(),又名陶际华,号剑寒,湖南祁阳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并代表中共军队与国民党的傅作义进行北平和平解放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铸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兼任暨南大学校长。后任國務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後升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他於“文革”初期1967年下台被囚禁,后因身患胆癌,于1969年病逝,死前和死后家人都未被允许探视。.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陶铸 · 九一三事件和陶铸 · 查看更多 »

陈伯达

伯达(),原名陈建相,字尚友,福建惠安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理论家。 陈伯达曾是中共中央重要文胆,长期担任《红旗杂志》主编、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后来担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五一六”小组组长,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共“第四号人物”,是中共九届政治局五位常委之一。在毛众多秘书当中,陈伯达是担任秘书时间最长的一个,前后共达31年。1970年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后失势并失去人身自由,1972年7月陈伯达被打倒。1981年,被中国共产党列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陈伯达是中共“理论家”、“笔杆子”,他著有《人民公敌蒋介石》、《中国四大家族》、《评〈中国之命运〉》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有《论毛泽东思想》、《斯大林和中国革命》,参与起草《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二十三条》、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六条》等。.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陈伯达 · 九一三事件和陈伯达 · 查看更多 »

林彪

林彪(),原名育蓉,字阳春,一字祚大 ,號育容、育榮、雨融、毓蓉、尤勇,乳名春儿。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林彪早年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義,随后转战井冈山,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等职,参加历次反围剿战争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参加平型关战役,随后赴苏联养伤。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作战,平定东北、中南战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後,他成为中共二号人物,曾作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被破天荒地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及1970年宪法草案,但1970年第三次庐山会议上,陷入与江青等人的权力斗争,加上因主张设立国家主席而与毛泽东的关系破裂,旋即失势。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林彪和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被绑架和迫害,,所乘256号专机坠毁于蒙古境内,机上全员身亡。 他短暂参与的抗日战争及苏德战争中均有出色表现。林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开国功臣,他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中国最北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黑龙江一直打到最南端三十多摄氏度的海南岛,歼敌数量多于西北野战军及华北军区野战部队。.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林彪 · 九一三事件和林彪 · 查看更多 »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分别以林彪、江青为首的两个“要夺取最高权力”的集团(官方称之为“反革命集团”)的总称。其中包括被毛泽东称为“四人帮”的江青、姚文元、张春桥、王洪文等江青集团核心成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伯达也作为江青集团成员接受审判。.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 · 九一三事件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 · 查看更多 »

李作鹏

李作鹏(),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於文化大革命时期担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治委员,并在1969年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3年,因参与“林彪反革命集团”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其为林彪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2009年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壽95歲。.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李作鹏 · 九一三事件和李作鹏 · 查看更多 »

李德生

李德生(),河南光山县大别山腹地柴山保李家坳(今属新县)人,中国共产党政治家、軍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李德生 · 九一三事件和李德生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 · 九一三事件和毛泽东 · 查看更多 »

江青

江青(),中国现代政治人物、演员、文艺理论家、摄影家、共产主义者。本名李進孩、李雲鶴,生于山东诸城,是毛泽东的第四任妻子(毛为其第三任丈夫),“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四人幫”之首。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年輕時從事戏剧和电影表演;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去延安,後與中共領袖毛澤東結婚(结婚时毛泽东尚未与妻子贺子珍办理离婚手续)。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毛泽东的默许下開始活躍於中國政治舞臺,与姚文元、王洪文、张春桥并称“四人帮”。1976年在毛澤東病逝後被中央政治局抓扣审查,1977年7月被开除党籍。1981年被公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保外就医期间于1991年5月14日自殺身亡。 其藝名江青并非毛澤東取自唐代著名詩人錢起《湘靈鼓瑟》最後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而是早在奔赴延安之初已经起好。在此之前江青的艺名为“藍蘋”,改名“青”意味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江青 · 九一三事件和江青 · 查看更多 »

汪东兴

汪东兴(),江西弋阳人,中国共产党前高级领导人,文化大革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 汪东兴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按得票数排名末位);曾长期兼任中央警卫局局长,负责党主席毛泽东的警卫安全;是抓捕四人帮行动懷仁堂事變的决策人之一。1978年邓小平等中共元老掌权後被迫辞职下台。.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汪东兴 · 九一三事件和汪东兴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九一三事件之间的比较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有169个关系,而九一三事件有9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9,杰卡德指数为10.94% = 29 / (169 + 96)。

参考

本文介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九一三事件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