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俄关系和反帝國主義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俄关系和反帝國主義之间的区别

中俄关系 vs. 反帝國主義

中俄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俄羅斯、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罗斯联邦之間的雙邊關係。 中國和當今俄羅斯境內的民族於唐代時已有接觸,在元朝也有交流;17世纪時,俄軍入侵中國,与清軍拔剑弩张,兩國其後订立条约,此后时有往来,並保持密切的雙邊关系,但俄羅斯亦獲得了不少中國領土。1910年代,中俄兩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國原來的君主統治(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分別被推翻,共和政體(中華民國和蘇聯)成立。中華民國和蘇聯互相向對方示好,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站在同一戰線;同時中華民國與俄國之間陷入矛盾,因為蘇聯鼎力支持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华民國政府退到台灣。蘇聯率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又處處援助中國,派出的駐華大使羅申受到元首級接待。1950年代末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出現分歧,更爆發軍事衝突;蘇聯撤銷一切對華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把蘇聯視為敵人,交惡30多年。中蘇關係在蘇聯將要解體時有所改善;時至今天,兩國在中亞的勢力影響上雖也存在衝突,但總體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有著友好且緊密的關係,兩國在經濟貿易、文化、軍事等方面俱有合作,這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惡化時尤甚。. 反帝國主義嚴格而言是指反對任何帝國主義和殖民主义形式的運動,而廣義上也反對侵略戰爭,尤其是對拥有不同文化,且非鄰近國家之間的侵犯。起源於19世紀後期與20世紀初期對於歐洲勢力擴張的反抗。是20世紀亞洲與非洲國家逐漸脫離殖民統治時所盛行的政治思想之一。而較為晚近的當代,全球化也被部分的反帝國主義者看作是一種帝國主義,進而成為反帝國主義的主要反抗對象,導致反全球化運動誕生。除此之外,當代的一些軍事衝突,例如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也是反帝國主義者的抗爭目標。.

之间中俄关系和反帝國主義相似

中俄关系和反帝國主義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帝国主义美國欧洲

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一种政治主张或实践,主要内容是通过一個國家夺取其他國家的领土和奴役被占领土国家的人民,建立经济及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帝国主义可能衍生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帝國主義一詞帶貶意。帝國主義一般是視為負面的,因為在被佔領的國家中,大多數人受到剝削,只有極少數的人從中得利。 帝国主义是「一個國家的政策,藉由殖民、軍事或其他手段擴張其國力及其影響力」Oxford Dictionaries: (5th ed.). Wiley-Blackwell.

中俄关系和帝国主义 · 反帝國主義和帝国主义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中俄关系和美國 · 反帝國主義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中俄关系和欧洲 · 反帝國主義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俄关系和反帝國主義之间的比较

中俄关系有414个关系,而反帝國主義有1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0.70% = 3 / (414 + 13)。

参考

本文介绍中俄关系和反帝國主義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